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语文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江西省赣州市2016届高三适应性考试 语文
文件大小 89KB
所属分类 高三语文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6/7/29 8:42:17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赣州市2016年高三年级适应性考试

语文试题 2016年5月

本试题分第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Ⅰ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炭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甲 必考题(共45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中国人重礼治,可追溯至殷、周之际。殷商青铜文明鼎盛,经济实力空前,然牧野一战,殷帝国居然顷刻覆亡,就连周人亦感震惊!周人应如何避免重蹈殷人覆辙,如何确立长治久安的立国之道?在此历史的重大转折关头,周公总结殷人亡国教训,认为主要原因是纣王“不敬其德”,民心尽丧。为此,周公提出“明德慎罚”的治国纲领,用人性化的政策赢得民心。周公从道德高度对贵族下达严禁酗酒、盘桓于田猎、欺侮鳏寡之人等禁令;同时提出敬德、保民、慎罚、孝友等德目。为了将上述理念落实,避免流于空谈,周公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典章制度和行为准则,史称“周公制礼作乐”。周公新政以道德为立国之本,意义深远。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殷周之兴亡,乃有德与无德之兴亡”。周公制作之本意,是要“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代礼乐制度,是周人道德觉醒与理性精神的展现,中华礼乐文明的底蕴由此奠定。

周公制礼作乐,昭示了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方向,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春秋时期,尽管礼乐遭受严重破坏,但社会精英依然坚定地将礼视为不可须臾或离的大经大法。晋大夫叔向说,“礼,政之舆也;政,身之守也。怠礼,失政;失政,不立,是以乱也”,礼犹如推行政教的车舆,怠慢于礼,必然导致内乱。鲁大夫孟僖子说,“礼,人之干也。无礼,无以立”,喻礼为立身的躯干,无礼则无法立足社会。郑大夫游吉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以礼为“天经”“地义”的同义词。《左传》用“礼也”“非礼也”作为臧否事件人物的最高判词。

其后,经过孔子的倡导,以及七十子的阐发与弘扬,礼乐文化与儒家性善论,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目标,以及民生日用融为一体,不断完善,所有礼仪,均被纳入吉、凶、军、宾、嘉五礼的框架之中。同时,学理日趋缜密,并出现了作为礼学理论形态的《仪礼》《周礼》与《礼记》等三部经典,学术与治术兼包,影响深远。经过千年熏陶,华夏民族形成共识:天地之间有公理,有正气;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得道之至,天下顺之,失道之至,亲戚叛之;人有良知;等等。这些成为中国文化的底色。

在中国文化中,礼是理的同义词:“礼者,理也。”“礼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历代有识之士无不高倡礼治,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外内双修。因此,中国人在童蒙时期,即教以礼,不学礼,无以立。人生是漫长的,但从束发开始,每逢人生转折点,都会寓教于礼,通过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射礼、丧礼、祭礼等一系列的“人生礼仪”进行指导,从而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

礼是民族凝聚的核心。中国幅员辽阔,四方发展不平衡,各地风俗更是歧异,如果没有统一的行为规范,听之任之,放任自流,不堪想象。经过两千多年的经营,礼成为在方言与风俗之上的一个更高层次,彼此说话可以听不懂,年节习俗可以互歧,但在礼的层面上却能彼此认同。这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统一趋势的深层原因。

(摘编自彭林《道德理性:中华礼乐文明之魂》,有删改)

1.下列对“周公制礼作乐”有关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公认为殷人亡国主要是因为纣王“不敬其德”,为避免重蹈殷人覆辙,周公提出“明德慎罚”的治国纲领,用人性化政策赢得民心。

B.周公新政以道德为立国之本,为了避免流于空谈,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制定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典章制度和行为准则。

C.周公制作礼乐是要“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这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同。

D.包含了敬德、保民、慎罚、孝友等德目在内的周代礼乐制度,是周人道德觉醒与理性精神的展现,中国文化的底蕴由此奠定。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春秋时期的大夫都认为,礼犹如推行政教的车舆,怠慢于礼,必然导致内乱;礼为立身的躯干,无礼则无法立足社会;礼是“天经”“地义”的同义词。

B.礼乐文化经孔子的倡导及七十子的阐发与弘扬,与儒家性善论、人生目标等融为一体,不断完善,所有礼仪,均被纳入吉、凶、军、宾、嘉五礼的框架之中。

C.在孔子及其弟子时期,学理日趋缜密,并出现了作为礼学理论形态的《仪礼》、《周礼》与《礼记》等三部经典,学术与治术兼包,影响深远。

D.中国人从束发开始,在人生转折点处,都会寓教于礼,通过冠礼、婚礼、相见礼、饮酒礼、射礼、丧礼、祭礼等一系列的“人生礼仪”来指导人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秋时期,礼乐遭受严重破坏,但“礼”依然被社会精英们视为大经大法。《左传》用“礼也”“非礼也”作为臧否事件人物的最高判词。

B.中国历代有识之士要求人们努力修为,勉为道德高尚的君子,甚至成圣成贤,其间的取径,则是礼乐人生、外内双修。

C.中国人在童蒙教育阶段即教以礼,对礼的教育,贯穿人的一生,从而在总体上维持了全民族的文明水平,也确保了中国文化一直平稳地向前发展。

D.中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始终保持着统一趋势的深层原因,是因为有“礼”这个社会活动的准则,有“礼”这个凝聚民族的核心。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4-6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俊,宣府前卫人。嗣世职,为本卫指挥使。累擢大同游击将军。弘治十二年以功进都指挥同知。

火筛入大同左卫,大掠八日。俊遣兵三百邀其前,复分兵三百为策应,而亲御之荆东庄。依河结营,击却三万余骑。帝大喜,立擢都督佥事。未几,总兵官王玺失事被征,即命俊代之。其冬,以寇入戴罪,寻移镇宣府。中官苗逵督师延绥,檄大同、宣府卒为探骑。俊持不遣,逵遂劾俊。帝宥俊,而命发卒如逵言。

  武宗初立,寇乘丧大入,连营二十余里。俊遣诸将各帅三千人,分扼要害。俄,寇由新开口毁垣入,将士遽前迎敌;诸将各帅所部拒于虞台岭。俊急帅三千人赴援,道伤足,以兵属都指挥曹泰。泰至鹿角山,被围。俊力疾,益调兵五千人,持三日粮,驰解泰围。又分兵济诸将,或溃围出,或阻山涧,援绝死。诸军已大困,收兵还。寇追之,行且战,仅得入万全右卫城,士马死亡无算。俊及中官刘清、巡抚李进皆征还。御史郭东山言,俊扶病驰援,劝惩不宜偏废,乃许赎罪。

  正德五年,起署都督同知,典神威营操练。明年六月,贼杨虎等自山西十八盘还,破武安,掠武城、景州,转入文安。都指挥、佥事屡败,请济师。乃命俊充副总兵,与参将统京军千人讨之。往来近畿数月,不能创贼。已,朝议调边军协守,贼遂连败。明年三月,众贼败奔登州、莱州。总兵檄俊军莱州,合诸将邀之。贼遂北走,转掠宝坻、香河、玉田,俊急偕将士遏之。帝喜,劳以白金。贼由武清西去。未几,得疾召还。后贼平,实授都督同知。久之,卒。

  俊为边将,持廉,有谋勇。其殁也,家无赢资。

(节选自《明史·张俊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俊遣兵三百邀其前 邀:拦击

B.俊力疾,益调兵五千人 益:增加

C.劝惩不宜偏废 劝:奖励

D.总兵檄俊军莱州 军:军队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嗣世职”指继承世代承袭的官职,是世袭制中官职方面的一种传承。本文“嗣世职,任本卫指挥使”是指张俊继承了世袭官职“本卫指挥使”。

B.年号纪年法和年号干支兼用纪年法是古代两种常用的纪年方法。前者如本文的“正德五年”,后者如《兰亭集序》中“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C.“畿”原指古代王都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后泛指国都周围的地区。“近畿”是指靠近京城周边的区域。

D.《明史》,按记史时间排列,是二十四中的倒数第二部,位于《清史稿》之前,它是一部记载明王朝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俊有勇有谋。火筛入侵抢掠,张俊既“遣兵”又“分兵”,且亲自率军抵御,傍河扎营,击退了三万余敌寇骑兵。

B.张俊英勇奋战。敌寇乘丧入侵,张俊带伤率军五千解救诸将,但此战终究失利;御史郭东山认为他扶病驰援,于是允许他立功赎罪。

C.张俊功劳显著。因功劳进升都指挥同知,因击退三万余敌寇被提拔都督佥事,在平定杨虎等贼寇中有功劳被授予都督同知。

D.张俊廉洁自律。作为防守边疆的将领,张俊能坚守廉洁,他去世的时候,家里竟然没有多余的钱财。

7、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俊持不遣,逵遂劾俊。帝宥俊,而命发卒如逵言。(5分)

译:

(2)起署都督同知,典神威营操练。明年六月,贼杨虎等自山西十八盘还,破武安。(5分)

译: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溪兴① 夏日登车盖亭

杜荀鹤 蔡确③

山雨溪风卷钓丝,瓦瓯②篷底独斟时。 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

醉来睡着无人唤,流到前溪也不知。 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

注释:①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系作者晚年归隐家乡时所作。②瓦瓯:陶制的小盆。③蔡确:北宋诗人。元祐元年罢知陈州。元祐二年因受其弟蔡硕牵连,被贬知安州。

8.《夏日登车盖亭》一诗的尾句在写作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5分)

9.请简要分析以上两首诗在内容上的相同之处及思想感情上的不同之处。(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屈原《离骚》中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

(2)苏轼《赤壁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叹我们在天地间生命的短暂和个体的渺小。

(3)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中“ , ”一联,从诗人体贴关切的角度推测想象出对方的相思之苦。

乙 选考题(25分)

请考生从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不得选做另一大题的小题。考生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女儿的拥抱

刘向阳

那天,对门的马家格外热闹。阵阵欢声笑语穿过墙壁,飘进了老冯的耳朵。不年不节的,这是咋啦?正疑惑着,传来了敲门声。开门,见是马婶,手里还端着一碗刚出锅的水饺。马婶仰起幸福的溢满了皱纹的脸,一边将碗递到老冯的手上一边说:“老冯啊,孩子们都来给我过节了!”“什么节?”“母亲节,现在都时兴过洋节了。听说下个月的第三个周日是父亲节,你家儿子和闺女也会来给你过的!”“那是,那是!”老冯连连点头应承。

老冯去翻日历。果然,今天的日历上赫然印着“母亲节”三个大红字。老冯再往后翻,在下个月的第三个周日真的看到了“父亲节”同样鲜红的三个字。老冯小心地将这页日历折了起来,心里开始计算离过节还有多少天。老冯信心十足地想,马婶的孩子能给马婶过母亲节,自己的孩子也一定会给自己过父亲节。

老冯所以信心满满,不是没有道理的。妻去世时,女儿才5岁,儿子更小,3岁。老冯怕俩孩子受后妈的气,坚持不再续弦。如今,一双儿女不仅早就大学毕业了,还都结婚生子了。一想到这些,老冯的心就像装满了蜜的罐子。尽管已过花甲之年,尽管过着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的日子,可老冯从来没后悔过。

老冯也是有血有肉的男人,孩子小的时候,日子过得紧巴巴,即便有人给他说媒,即便心里有了活动气儿也不敢应承。后来,俩孩子都上大学,日子也越过越宽裕,加上老冯为人厚道,主动追他的女人何止仨俩呀。可老冯还是狠着心,把泛起的心思压下了。即便如此,老冯还是有人惦记着,对门的马婶就是其中一位。

老冯与马婶是老邻居,马叔十多年前就去世了。平时,马婶也明里暗里没少对老冯表露过她的心思。岁月的沧桑也并没有完全抹去马婶年轻时的靓丽,老冯的心曾产生过阵阵涟漪。可老冯最终还是让理智战胜了冲动。他想的是,如果娶了后老伴儿,就等于给自己和儿女间砌了一道墙,孩子们还能同自己像以往那样贴心吗?

离父亲节越来越近了,孩子也曾来过几次。可是,老冯巴望的话,就是没从孩子的嘴里听到一个字。老冯也张了几次口,可话到嘴边还是咽了下去。老冯自尊心强,在孩子面前也这样,他想,给自己过节,哪能自己提呢!

明天就是父亲节了,孩子也该有个安排了吧。老冯一直守在电话旁,生怕孩子来电话,自己接不到。可是,电话响了几次,都不是孩子来的。直到晚上十点了,为了怕深更半夜骚扰电话惊了觉,犯失眠,拔电话线时,老冯还在猜着,一定是俩孩子偷偷合计好了,想明天给自己个惊喜。

第二天,老冯草草地吃过早饭,去了超市。老冯知道,孩子习惯上午来,吃过午饭就回去。逢年过节,孩子都主张去酒店。老冯不愿意,去酒店少说也得花几百块,太浪费了。老冯昨晚就想好了,今天就学马婶过母亲节的办法,在家吃。

忙活了一上午,看着摆满一桌子的美味佳肴,老冯欣慰极了,这可全是自己的手艺,色香味都没得挑,就等孩子来品尝了。

看看墙上钟,过了12点了,咋还没来?准又是堵车了,现在满街都是私家车,开车都不如走路快,没办法!老冯解下围裙,坐在沙发上,眼睛看着电视,耳朵却听着楼道的动静。毕竟是上了岁数的人,又忙活了一上午,难免疲倦,老冯在沙发上不知不觉睡着了。

朦胧中,发现女儿来了。还悄悄地拿起一条毛巾被给自己盖上了。女儿就是心细,自己正感觉有点凉。老冯问:“你丈夫和孩子咋没来?”女儿答:“一会就到了,他们去给您老买礼物去了。”老冯听了心里美滋滋的,可嘴上却说:“买啥?浪费!”说着就要起来。女儿将老冯重又按躺在沙发上。见老冯没枕枕头,便将老冯的头轻轻地放到自己的大腿上。自打女儿过了8岁,连手老冯都没碰过,老冯的想法是,虽说是自己的孩子,毕竟是个女孩子。如今居然躺在女儿的大腿上,这让老冯觉得很不自然,便挣扎着要起来。女儿索性将老冯抱在了怀里,说:“爸爸,您将我和弟弟养大,其中的辛酸女儿是知道的。今天是父亲节,女儿无以报答,就让女儿抱抱您好吗!”女儿的话让老冯好感动好感动,难得女儿这份孝心!女儿的拥抱是那样温暖,老冯想,即便死去也不枉活这一生了。

一阵敲门声将老冯惊醒了。老冯发现自己背靠着沙发枕。环顾四周,一滴泪从眼角滚落下来。老冯赶紧将泪水抹掉,起身开门,见是马婶。马婶笑眯眯地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听你家没动静,就猜孩子一定是晚上来,趁热把饺子吃了吧。”在老冯接碗的空儿,马婶又嘱咐了一句:“晚上可别多喝酒,身子骨要紧!”“那是,那是!”在转身关上门后,老冯又一大滴眼泪滴到了饺子上……

(原载《微型小说选刊》2015年第7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篇描写马婶家的热闹场景,与下文老冯儿女没来给他过父亲节形成对比,又交代了故事的起因。

B.小说两次写到老冯应承马婶的话“那是,那是!”,都表现了老冯对孩子会回来给自己过父亲节的自信心理。

C.小说综合运用了心理、动作、外貌、神态和语言描写刻画人物,使老冯这个形象形神兼备,富有立体感。

D.马婶虽然是一个次要人物,但她的出现非常重要。故事因她而起,又由她而结束,她起了线索作用。

E.小说善于运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心理,如“一直守在电话旁”、“眼睛看着电视,耳朵却听着楼道里的动静”就细腻表达了老冯急切盼望儿女回来的心情。

(2)小说中的老冯有哪些形象特点?请结合全文概括分析。(6分)

(3)小说结尾老冯两次落泪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小说标题是“女儿的拥抱”,但在倒数第二段才涉及老冯梦见女儿的拥抱,作者这样安排有什么意图?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罗克汀自传

一九二一年我出生在广州。父亲是一个有成就的中医生、教授,受父亲影响,从小我便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在大学,张粟原和郭大力教授讲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深深地吸引了我,从此我走上了革命和哲学探索道路。

我在广东文理学院是学社会教育的。但我的时间主要用在钻研《唯物论和经验批判论》、《费尔巴哈论》等马列主义哲学经典著作。不久,我发现自己对自然辩证法具有浓厚兴趣,于是开始学习高等数学和理论物理,特别是钻研数学史。作为一种自学和钻研成果,我的第一篇哲学论文《数学的史的考察》发表。当时在国内,自然辩证法还是一种开拓性的研究,只能主要依靠自学和个人独立钻研。一九四三年在个人钻研基础上我又出版了《科学新论》一书。

我在中山大学教学和科研的重点转移到现代西方哲学。现代西方哲学的研究和批判工作,从当时我国现状来说,大都只限于以阶级分析方法来分析现代西方哲学流派,而没有把人类认识史、自然科学史结合起来,这种研究虽然具有可以把某一流派研究得比较具体、比较深的优点,但并没有考察现代西方哲学各个主要流派之间的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尤其没有考察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的发生、发展与演变的规律性。且欧洲哲学史讲到费尔巴哈而终结,这应当说是一种不正常现象。

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和批判,是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是现代西方哲学史的主要内容。这一门科学,我们是应当用而且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的,不然便与西方研究家的工作没有区别。七十年代以后,我从事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的发生、发展与演变的规律性这一课题的研究,就是贯彻坚持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并把它应用到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中来创新,从而奠定了现代西方哲学史这一门科学的基础。

我从大学念书时开始,便对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数学等各个部门学科,具有广泛的兴趣,我的哲学探索就是从这一方面入手的。后来的哲学研究工作得益于这一方面。对于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与批判工作,我的意图是着重从人类认识史、自然科学史方面来研究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的发生、发展与演变的规律性的。因此便需要更多方面的知识,比如马列主义哲学原理、自然辩证法和自然科学史、世界通史和欧洲哲学史、现代西方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又比如我十分注意把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结合起来,从而比较系统地研究和阐明现代西方哲学各个主要流派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因而觉得比较深刻。如果不是这样,我的研究便会由于知识广乏、基础不够而难以有进展,甚至陷入“片面性”和“简单化”。

六十年代,中山大学恢复了哲学系,我担任欧洲哲学史的教学工作。我当时很强调资料的重要性,认为离开资料讲欧洲哲学史,讲现代西方哲学研究与批判的课程,便没有办法做到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分析;因而也就并没有真正贯彻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可离开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孤立搞资料,这样的研究往往流于狭隘。有的学者只研究一个流派,也不研究这一流派与其他流派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其研究往往停留于翻译、考据、注释上。因此,只有重视资料,才能真正的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分析;而只有用马列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资料作实事求是的、全面的、具体的分析,才能真正理解和运用资料,并作出科学的结论。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一九三九年考入广东文理学院。一九四三年在桂林研究会工作,并在广州大学任教。一九四五年在重庆陶行知先生主办的社会大学讲授哲学。一九四六年任重庆西南学院哲学教授。一九四七年因参加反饥饿、反内战的学生运动被捕,两年后被营救,担任香港《大公报》《文汇报》副刊主编。一九五〇年由港回穗,任南方大学教授。一九五三年后一直任中山大学教授。(刘明《遨游学海五十年——罗克汀教授的治学道路》)

②罗克汀先生(1921-1996)半个世纪来的学术研究道路,是同他孜孜不倦的哲学探索分不开的。他虽历经坎坷,但始终保持一个马克思主义知识分子的铮铮风骨。他那种坚毅不拔、勇于创新、尊重科学的态度,以及勇于开拓、知难而上的精神值得世人敬重和学习。他的一生是学者的一生,也是哲学家的一生。(雷道瑜《纪念罗克汀先生诞辰80周年》)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因为受父亲的影响和在大学时被张粟原还有郭大力教授所讲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深深地吸引,罗克汀走上了革命及哲学探索的道路。

B.从大学时开始罗克汀对哲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数学等各个部门学科的学习所积累下来的知识为他的现代西方哲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C.五十年来从事哲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使罗克汀教授深切体会到,重视资料,长期全面地、深入地积累资料,并正确运用资料是极其重要的。

D.罗克汀历经广州桂林重庆香港等地,丰富的人生阅历,尤其是参加学生运动被捕被营救的经历,促使他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革命者。

E.罗克汀的一生是学者的一生,是因为他兴趣广泛,知识广博,才思敏捷;他的一生也是哲学家的一生,是因为他的教学和研究跟哲学分不开。

(2)罗克汀从事现代西方哲学主要流派的发生、发展与演变的规律性这一课题研究的社会学术背景是什么?请简要概述。(6分)

(3)罗克汀能成为一代哲学家,除了其正确的治学方法外,还受哪些因素影响?(6分)

(4)结合文章,简要概括分析罗克汀在哲学探索道路中的治学方法。(8分)

第Ⅱ卷 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中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领导干部要坚持原则,恪守规矩,严格按党纪国法办事,不能成为不正当社会关系的编织者,绝不搞看人下菜、 那一套。

②一个成熟的人绝对不会 ,他对自己的每个承诺都相当重视,在许诺之前都会周密考虑自己的话是否真能实现。

③有评论指出,特权阶层 ,已经严重危害到高考招生的公信度,这种现象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A. 上下其手 出尔反尔 翻云覆雨 B. 翻云覆雨 上下其手 出尔反尔

C. 翻云覆雨 出尔反尔 上下其手 D. 出尔反尔 翻云覆雨 上下其手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 李克强总理对非法经营疫苗系列案件作出指示,抓紧完善监管制度,落实疫苗生产、流通、接种等各环节监管责任,堵塞漏洞,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B. 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要围绕授权、用权、制权,合理确定权力归属,厘清权力清单,把权力运行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最大限度减少权力寻租空间。

C. 建立并完善“三大一重”集体决策机制,是规范政府系统重大事项决策行为,加强廉政建设,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重要举措。

D. 国家主席习近平就布鲁塞尔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向比利时国王菲利普致慰问电,对袭击行径予以强烈谴责,向不幸遇难者及其家属表示深切的哀悼和诚挚的慰问。

15.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作为装饰艺术的一副楹联,要求整齐对称,给人一种和谐对称之美。汉字又恰好具备实现整齐对称的条件,它是以个体方块形式而存在的,方方正正,整整齐齐,在书写中各自占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
·江西省红色七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新余市七校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 语文
·江西省新余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江西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鹰潭一中2016届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题
·江西省宜春市四校2016届高三高考押题卷 语文
·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语文试题(二)
·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语文试题(三)
·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突破冲刺语文试题(一)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