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年 份 |
获奖者 |
国籍 |
获奖原因 |
1901 |
W.C.伦琴 |
德国 |
发现伦琴射线(X射线) |
1902 |
H.A.洛伦兹 |
荷兰 |
塞曼效应的发现和研究 |
P.塞曼 |
荷兰 | ||
1903 |
H.A.贝克勒尔 |
法国 |
发现天然铀元素的放射性 |
P.居里 |
法国 |
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发现放射性元素钋与镭并发现钍也有放射性 | |
M.S.居里 |
法国 | ||
1904 |
L.瑞利 |
英国 |
在气体密度的研究中发现氩 |
1905 |
P.勒钠德 |
德国 |
阴极射线的研究 |
1906 |
J.J汤姆孙 |
英国 |
通过气体电传导性的研究,测出电子的电荷与质量的比值 |
1907 |
A.A迈克耳孙 |
美国 |
创造精密的光学仪器和用以进行光谱学度量学的研究,并精确测出光速 |
1908 |
G.里普曼 |
法国 |
发明应用干涉现象的天然彩色摄影技术 |
1909 |
G.马可尼 |
意大利 |
发明无线电极及其对发展无线电通讯的贡献 |
C.F.布劳恩 |
德国 | ||
1910 |
J.D.范德瓦耳斯 |
荷兰 |
对气体和液体状态方程的研究 |
1911 |
W.维恩 |
德国 |
热辐射定律的导出和研究 |
1912 |
N.G.达伦 |
瑞典 |
发明点燃航标灯和浮标灯的瓦斯自动调节器 |
1913 |
H.K.昂尼斯 |
荷兰 |
在低温下研究物质的性质并制成液态氦 |
1914 |
M.V.劳厄 |
德国 |
发现伦琴射线通过晶体时的衍射,既用于决定X射线的波长又证明了晶体的原子点阵结构 |
1915 |
W.H.布拉格 |
英国 |
用伦琴射线分析晶体结构 |
W.L.布拉格 |
英国 | ||
1917 |
C.G.巴克拉 |
英国 |
发现标识元素的次级伦琴辐射 |
1918 |
M.V.普朗克 |
德国 |
研究辐射的量子理论,发现基本量子,提出能量量子化的假设,解释了电磁辐射的经验定律 |
1919 |
J.斯塔克 |
德国 |
发现阴极射线中的多普勒效应和原子光谱线在电场中的分裂 |
1920 |
C.E.吉洛姆 |
法国 |
发现镍钢合金的反常性以及在精密仪器中的应用 |
1921 |
A.爱因斯坦 |
德国 |
对现物理方面的贡献,特别是阐明光电效应的定律 |
1922 |
N.玻尔 |
丹麦 |
研究原子结构和原子辐射,提出他的原子 |
1923 |
R.A.密立根 |
美国 |
研究元电荷和光电效应,通过油滴实验证明电荷有最小单位 |
1924 |
K.M.G.西格班 |
瑞典 |
伦琴射线光谱学方面的发现和研究 |
1925 |
J.弗兰克 |
德国 |
发现电子撞击原子时出现的规律性 |
G.L.赫兹 |
德国 | ||
1926 |
J.B.佩林 |
法国 |
研究物质分裂结构,并发现沉积作用的平衡 |
1927 |
A.H.康普顿 |
美国 |
发现康普顿效应 |
C.T.R.威尔孙 |
英国 |
发明用云雾室观察带电粒子,使带电粒子的轧迹变为可见 | |
1928 |
O.W.里查孙 |
英国 |
热离子现象的研究,并发现里查孙定律 |
1929 |
L.V.德布罗意 |
法国 |
电子波动性的理论研究 |
1930 |
C.V.拉曼 |
印度 |
研究光的散射并发现拉曼效应 |
1932 |
W.海森堡 |
德国 |
创立量子力学,并导致氢的同素异形的发现 |
1933 |
E.薛定谔 |
奥地利 |
量子力学的广泛发展 |
P.A.M.狄立克 |
英国 |
量子力学的广泛发展,并预言正电子的存在 | |
1935 |
J.查德威克 |
英国 |
发现中子 |
1936 |
V.F赫斯 |
奥地利 |
发现宇宙射线 |
C.D.安德孙 |
美国 |
发现正电子 | |
1937 |
J.P.汤姆孙 |
英国 |
通过实验发现受电子照射的晶体中的干涉现象 |
C.J.戴维孙 |
美国 |
通过实验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作用 | |
1938 |
E.费米 |
意大利 |
发现新放射性元素和慢中子引起的核反应 |
1939 |
F.O.劳伦斯 |
美国 |
研制回旋加速器以及利用它所取得的成果,特别是有关人工放射性元素的研究 |
1943 |
O.斯特恩 |
美国 |
测定质子磁矩 |
1944 |
I.I.拉比 |
美国 |
用共振方法测量原子核的磁性 |
1945 |
W.泡利 |
奥地利 |
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 |
1946 |
P.W.布里奇曼 |
美国 |
研制高压装置并创立了高压物理 |
1947 |
E.V.阿普顿 |
英国 |
发现电离层中反射无线电波的阿普顿层 |
1948 |
P.M.S.布莱克特 |
英国 |
改进威尔孙云雾室及在核物理和宇宙线方面的发现 |
1949 |
汤川秀树 |
日本 |
用数学方法预见介子的存在 |
1950 |
C.F.鲍威尔 |
英国 |
研究核过程的摄影法并发现介子 |
1951 |
J.D.科克罗夫特 |
英国 |
首先利用人工所加速的粒子开展原子核 |
E.T.S.瓦尔顿 |
爱尔兰 |
蜕变的研究 | |
1952 |
E.M.珀塞尔 |
美国 |
核磁精密测量新方法的发展及有关的发现 |
F.布洛赫 |
美国 | ||
1953 |
F.塞尔尼克 |
荷兰 |
论证相衬法,特别是研制相差显微镜 |
1954 |
M.玻恩 |
德国 |
对量子力学的基础研究,特别是量子力学中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
W.W.G.玻特 |
德国 |
符合法的提出及分析宇宙辐射 | |
1955 |
P.库什 |
美国 |
精密测定电子磁矩 |
W.E.拉姆 |
美国 |
发现氢光谱的精细结构 | |
1956 |
W.肖克莱 |
美国 |
研究半导体并发明晶体管 |
W.H.布拉顿 |
美国 | ||
J.巴丁 |
美国 | ||
1957 |
李政道 |
美国 |
否定弱相互作用下宇称守恒定律,使基本粒子研究获重大发现 |
杨振宁 |
美国 | ||
1958 |
P.A.切连柯夫 |
前苏联 |
发现并解释切连柯夫效应(高速带电粒子在透明物质中传递时放出蓝光的现象) |
I.M.弗兰克 |
前苏联 | ||
I.Y.塔姆 |
前苏联 | ||
1959 |
E.萨克雷 |
美国 |
发现反质子 |
O.张伯伦 |
美国 | ||
1960 |
D.A.格拉塞尔 |
美国 |
发明气泡室 |
1961 |
R.霍夫斯塔特 |
美国 |
由高能电子散射研究原子核的结构 |
R.L.穆斯堡 |
德国 |
研究r射线的无反冲共振吸收和发现穆斯堡效应 | |
1962 |
L.D.朗道 |
前苏联 |
研究凝聚态物质的理论,特别是液氦的研究 |
1963 |
E.P.维格纳 |
美国 |
原子核和基本粒子理论的研究,特别是发现和应用对称性基本原理方面的贡献 |
M.G.迈耶 |
美国 |
发现原子核结构壳层模型理论,成功地解释原子核的长周期和其它幻数性质的问题 | |
J.H.D.詹森 |
德国 | ||
1964 |
C.H.汤斯 |
美国 |
在量子电子学领域中的基础研究导致了根据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原理构成振荡器和放大器 |
N.G.巴索夫 |
前苏联 |
用于产生激光光束的振荡器和放大器的研究工作 | |
A.M.普洛霍罗夫 |
前苏联 |
在量子电子学中的研究工作导致微波激射器和激光器的制作 | |
1965 |
美国 |
量子电动力学的研究,包括对基本粒子物理学的意义深远的结果 | |
J.S.施温格 |
美国 | ||
朝永振一郎 |
日本 | ||
1966 |
A.卡斯特莱 |
法国 |
发现并发展光学方法以研究原子的能级的贡献 |
1967 |
H.A.贝特 |
美国 |
恒星能量的产生方面的理论 |
1968 |
L.W.阿尔瓦雷斯 |
美国 |
对基本粒子物理学的决定性的贡献,特别是通过发展氢气泡室和数据分析技术而发现许多共振态 |
1969 |
M.盖尔曼 |
美国 |
关于基本粒子的分类和相互作用的发现,提出“夸克”粒子理论 |
1970 |
H.O.G.阿尔文 |
瑞典 |
磁流体力学的基础研究和发现并在等离子体物理中找到广泛应用 |
L.E.F.尼尔 |
法国 |
反铁磁性和铁氧体磁性的基本研究和发现,这在固体物理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 |
1971 |
D.加波 |
英国 |
全息摄影术的发明及发展 |
1972 |
J.巴丁 |
美国 |
提出所谓BCS理论的超导性理论 |
L.N.库珀 |
美国 | ||
J.R.斯莱弗 |
美国 | ||
1973 |
B.D.约瑟夫森 |
英国 |
关于固体中隧道现象的发现,从理论上预言了超导电流能够通过隧道阻挡层(即约瑟夫森效应) |
江崎岭于奈 |
日本 |
从实验上发现半导体中的隧道效应 | |
I.迦埃弗 |
美国 |
从实验上发现超导体中的隧道效应 | |
1974 |
M.赖尔 |
英国 |
研究射电天文学,尤其是孔径综合技术方面的创造与发展 |
A.赫威期 |
英国 |
射电天文学方面的先驱性研究,在发现脉冲星方面起决定性角色 | |
1975 |
A.N.玻尔 |
丹麦 |
发现原子核中集体运动与粒子运动之间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原子核结构理论 |
B.R.莫特尔孙 |
丹麦 |
原子核内部结构的研究工作 | |
L.J.雷恩瓦特 |
美国 | ||
1976 |
B.里克特 |
美国 |
分别独立地发现了新粒子J/Ψ,其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三倍,寿命比共振态的寿命长上万倍 |
丁肇中 |
美国 | ||
1977 |
P.W.安德孙 |
美国 |
对晶态与非晶态固体的电子结构作了基本的理论研究,提出“固态”物理理论 |
J.H.范弗莱克 |
美国 |
对磁性与不规则系统的电子结构作了基本研究 | |
N.F.莫特 |
英国 | ||
1978 |
A.A.彭齐亚斯 |
美国 |
3K宇宙微波背景的发现 |
R.W.威尔孙 |
美国 | ||
P.L.卡皮查 |
前苏联 |
建成液化氮的新装置,证实氮亚超流低温物理学 | |
1979 |
S.L.格拉肖 |
美国 |
建立弱电统一理论,特别是预言弱电流的存在 |
S.温伯格 |
美国 | ||
A.L.萨拉姆 |
巴基斯坦 | ||
1980 |
J.W.克罗宁 |
美国 |
CP不对称性的发现 |
V.L.菲奇 |
美国 | ||
1981 |
N.布洛姆伯根 |
美国 |
激光光谱学与非线性光学的研究 |
A.L.肖洛 |
美国 | ||
K.M.瑟巴 |
瑞典 |
高分辨电子能谱的研究 | |
1982 |
K.威尔孙 |
美国 |
关于相变的临界现象 |
1983 |
S.钱德拉塞卡尔 |
美国 |
恒星结构和演化方面的理论研究 |
W.福勒 |
美国 |
宇宙间化学元素形成方面的核反应的理论研究和实验 | |
1984 |
C.鲁比亚 |
意大利 |
由于他们的努力导致了中间玻色子的发现 |
S.范德梅尔 |
荷兰 | ||
1985 |
K.V.克利青 |
德国 |
量子霍耳效应 |
1986 |
E.鲁斯卡 |
德国 |
电子物理领域的基础研究工作,设计出世界上第1架电子显微镜 |
G.宾尼 |
瑞士 |
设计出扫描式隧道效应显微镜 | |
H.罗雷尔 |
瑞士 | ||
1987 |
J.G.柏诺兹 |
美国 |
发现新的超导材料 |
K.A.穆勒 |
美国 | ||
1988 |
L.M.莱德曼 |
美国 |
从事中微子波束工作及通过发现μ介子中微子从而对轻粒子对称结构进行论证 |
M.施瓦茨 |
美国 | ||
J.斯坦伯格 |
英国 | ||
1989 |
N.F.拉姆齐 |
美国 |
发明原子铯钟及提出氢微波激射技术 |
W.保罗 |
德国 |
创造捕集原子的方法以达到能极其精确地研究一个电子或离子 | |
H.G.德梅尔特 |
美国 | ||
1990 |
J.杰罗姆 |
美国 |
发现夸克存在的第一个实验证明 |
H.肯德尔 |
美国 | ||
R.泰勒 |
加拿大 | ||
1991 |
P.G.德燃纳 |
法国 |
液晶基础研究 |
1992 |
J.夏帕克 |
法国 |
对粒子探测器特别是多丝正比室的发明和发展 |
1993 |
J.泰勒 |
美国 |
发现一对脉冲星,质量为两个太阳的质量,而直径仅10-30km,故引力场极强,为引力波的存在提供了间接证据 |
L.赫尔斯 |
美国 | ||
1994 |
C.沙尔 |
美国 |
发展中子散射技术 |
B.布罗克豪斯 |
加拿大 | ||
1995 |
M.L.珀尔 |
美国 |
珀尔及其合作者发现了τ轻子 雷恩斯与C.考温首次成功地观察到电子反中微子他们在轻子研究方面的先驱性工作,为建立轻子 -夸克层次上的物质结构图像作出了重大贡献 |
F.雷恩斯 |
美国 | ||
1996 |
戴维.李 |
美国 |
发现氦-3中的超流动性 |
奥谢罗夫 |
美国 | ||
R.C.里查森 |
美国 | ||
1997 |
朱棣文 |
美国 |
激光冷却和陷俘原子 |
K.塔诺季 |
法国 | ||
菲利浦斯 |
美国 | ||
1998 |
劳克林 |
美国 |
分数量子霍尔效应的发现 |
斯特默 |
美国 | ||
崔琦 |
美国 | ||
1999 |
H.霍夫特 |
荷兰 |
|
M.韦尔特曼 |
荷兰 |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