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物理首页 -> 教学参考 -> 名人风采 -> 国外物理学家 -> 正文

爱丁顿“解剖”恒星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03-7-21 22:27:53阅读:
字号:|

  爱丁顿在天文学和物理学两个学科都做出了很大贡献。有人为他没有获诺贝尔奖而鸣不评。 他在天文学方面曾用10年时间专门研究恒星内部结构和能量来源,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

  我们观测恒星,只能观测到恒星外层大气的活动。恒星大气层只是它整体结构很薄的一层。 一般说来,恒星是一个稳定的、对称的炽热气体星球。它的中央有一个产能的核心,是恒星 的“心脏”。核心外面是辐射层和对流层。应该明白,恒星内部结构主要由它的质量、化学组成和所处的演化阶段(即年龄)来决定,上述说的结构是指类似太阳的恒星。

  关于恒星内部结构的理论研究,最先做出卓越贡献的是英国著名天文学家爱丁顿,他在1920 年就指出,恒星内部的核心是具有产能作用的热气体球,并以辐射的方式向外传输它的能量。

  恒星内部的物质越向中心密度越高,一般说来,恒星内部温度在几百万至数千万度的状态,不断地向宇宙空间辐射巨大的能量。那么,恒星如此长期消耗能量,靠什么来补充呢?过去有人设想可能是众多的陨石降落在恒星上,类似炉火中添煤一样;有人设想可能是某种化学反应;有人认为是天然放射性物质的能量释放。但这都是不可能的,这些设想都不能说明恒 星数十亿年的能量供应。1938年,美国物理学家、196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贝蒂指出, 热核反应是长期维持恒星能量消耗的主要能源。恒星内部的产能方式是4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的原子核反应。从而证明了爱丁顿早在1920年提出的恒星内部结构理论的正确性。现已弄清,氢是恒星内部产能的“燃料”,氦是恒星“烧完的灰渣”,碳则是“燃烧” 过程的“催化剂”。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