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物理实验 -> 课堂实验 -> 高中物理学生实验 -> 力学部分 -> 正文

共振曲线的测定

作者:未知来源:《高中物理学生实验》时间:2006-5-2 11:26:56阅读:
字号:|

【目的和要求】

  研究受迫振动的振幅与驱动力(策动力)的频率的关系,描出单摆的共振曲线。

【仪器和器材】

  带有中心孔的金属球两个(质量分别约20克和200克,即质量相差10倍左右),方座支架两个,重物两个(510千克),参考杆两根,参考板,停表,细绳若干,直尺。

【实验方法】

  1.如图243,使两个方座支架的竖杆之间的距离约40厘米,用细绳水平张紧在方座支架竖杆上,高度约60厘米。把重物压在方座支架上。在水平绳上系好B摆(悬线长约30厘米)和A摆(悬线长约55厘米)。每个摆的两根悬线长度应相等,A摆悬点用活结系定。

  2.用尺设法测出B球的半径。使B摆振动,用停表测出其振动30次所用的时间,确定其固有频率,记入表格中。

  3.使B摆静止,把竖直参考杆移在与B摆悬线处于同一竖直面的位置。把A摆拉高平衡位置。移动倾斜参考杆使A摆两悬线与它处于同一倾斜面内。放开A摆使其振动,一人记录A摆振动30次所用的时间,求出其频率。另一人移动参考板,使得在B摆振动稳定时它的摆球每次振动都将要触及参考板。量出此时参考板与竖直参考杆的水平距离,减去B球的半径,作为B摆的最大振幅(若想更精确些,可在竖直参考杆上标记出B球在平衡位置时的重心高度a,把B球拉至与参考板接触,在板上作出此时B球重心所在的水平线bb′,量出abb′的垂直距离,减去B球半径,即得振幅)。将测得结果记入下表中。

B球半径RB=        B摆的振动频率fB=1/TB=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摆振动30次的总时间30TA(秒)

 

 

 

 

 

 

 

 

 

 

 

 

驱动力频率f=1/TA

 

 

 

 

 

 

 

 

 

 

 

 

B摆的振幅A(厘米)

 

 

 

 

 

 

 

 

 

 

 

 

 

  4.缩短A摆的摆长,重复步骤3的实验,直至A摆摆长缩至15厘米左右为止。每次摆长缩短35厘米,但在A摆和B摆摆长接近相等时,每次应缩短1厘米左右。将所有测试结果记入上表。

  5.根据测试结果,以B摆的振幅A为纵轴,驱动力频率fA摆振动频率)为横轴,作出Af图线。分析图线可得出什么结论?(共振时ff

【注意事项】

  1.在每次改变A摆摆长时,必须保证OO′不变,否则不能保证驱动力的强度在各次实验中相同。

  2.做好本实验的关键在于较精确地测定驱动力的频率,B摆振幅的测量误差对实验结果没有显著影响。

【思考题】

  本实验中可不可以利用单摆的频率公式来测算ff?为什么?试进行测试,并与直接测试的结果比较,误差大还是误差小?分析其原因。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