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分类的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了解胶体以及分散系的概念,了解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区别;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实际应用;
3、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对具体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2、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科学探究实验1、2、3。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教学难点
胶体的概念及其性质
教具准备
蒸馏水、CuSO4溶液、泥水、FeCl3饱和溶液、胶头滴管、激光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书上给我们举例:在图书馆里或书店里都有大量的书籍,但是我们仍然可以很快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事先对书籍进行了分类处理。
分类是把某些特征相似的物体归类到一起的方法。这种方法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农业生产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在化学学习中,这种方法更是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化学中,我们会接触到许许多多的化学物质以及许许多多的化学变化,对于这么多的化学物质和如此丰富的化学变化,我们如何去学习和研究它们呢?那就是要用到分类的方法。例如,我们在初中就把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把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方法、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等。到了高中,我们要系统地学习化学,我们更应该充分地运用分类的方法来学习。
〖板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学生自学〗
阅读课本21页。
〖老师提问〗
书上介绍了两种分类方法,哪一种是采用多种分类方法?哪一种是采用再分类的方法?它们的名称各是什么?
〖学生回答〗
第一种采用了多种分类方法,叫做交叉分类法。第二种采用了再分类的方法,叫做树状分类法。
〖师生总结〗
分类方法:
〖板书〗
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2、树状分类法。
〖合作探究〗
《创新课时训练》第二章 课时1 第17~18页 第2和3小题。
〖课堂小结〗
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2、树状分类法。
〖布置作业〗
1、《创新课时训练》课时1;
2、预习“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板书设计】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一、简单分类及其应用
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2、树状分类法。
填写下列表格:
分散系 |
溶液 |
浊液 |
胶体 | |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
|
|
| |
分散质的粒子 |
|
|
| |
实例 |
|
|
| |
性质 |
外观 |
|
|
|
稳定性 |
|
|
| |
能否透过滤纸 |
|
|
| |
能否透过半透膜 |
|
|
| |
鉴别 |
|
|
|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胶体以及分散系的概念,了解胶体与其它分散系的区别;了解胶体的重要性质和实际应用;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在胶体的学习中,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与情感;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胶体的概念及其性质
【教学难点】
胶体的概念及其性质
【教具准备】
蒸馏水、CuSO4溶液、泥水、FeCl3饱和溶液、胶头滴管、激光笔
【教学过程】
〖学生自学〗
阅读课本第22页第二段并对分散系进行分类。
〖老师提问〗
1、什么是分散系?什么是分散质?什么是分散剂?
2、对分散系进行的分类是交叉分类法还是树状分类法?
3、根据分散质或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它们之间有几种组合方式?
〖学生回答〗
1、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叫做分散质;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叫做分散剂。
2、交叉分类法。
3、有9种组合方式。
〖板书〗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
9种分散系
〖思考与交流〗
分散质 |
分散剂 |
实例 |
气 |
气 |
空气 |
液 |
气 |
云、雾 |
固 |
气 |
烟、灰尘 |
气 |
液 |
泡沫 |
液 |
液 |
牛奶、酒精的水溶液 |
固 |
液 |
糖水、油漆 |
气 |
固 |
泡沫塑料 |
液 |
固 |
珍珠 |
固 |
固 |
合金、有色玻璃 |
请试着举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分散系的实例,并讨论与交流。
〖老师引导〗
对于以上9种分散系,取出分散剂是液体的(包括水)分散系再进行分类。分类的依据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22页的第三段、第四段,试着画出溶液、胶体、浊液的树状分类图。
〖学生画,老师板书〗
〖教学推进〗
溶液和胶体如何区别呢?
〖科学探究〗
1、25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滴入1~2 mL的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红褐色,即得到Fe(OH)3胶体;
25 mL CuSO4溶液; 25 mL泥水。
比较上述三种分散系。
2、用激光笔照射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观察现象。
3、Fe(OH)3胶体和泥水分别进行过滤。
学生完成课本23页的两个表格,以及完成学案上的表格。
〖师生小结〗
对于上述三类分散系的稳定性,溶液是最稳定的,浊液是最不稳定的,容易沉降,而胶体正好介于两者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所以,胶体属于介稳定的。通过探究,我们可以得出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丁达尔效应。
〖教学推进〗(补充说明)
我们可以把胶体的性质作一个小结。
〖板书〗
2、胶体的性质
⑴丁达尔效应
⑵渗析
⑶布朗运动
⑷电泳现象
〖讲解〗
(2)渗析: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离子和小分子则可以透过半透膜;净化、提纯胶体。
(3)布朗运动:
(4)电泳现象:
明矾净水的原理
〖布置作业〗
1、完成学案相关内容
2、完成第25页4、5、6。
【板书设计】
二、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
9种分散系
分散系 |
溶液 |
浊液 |
胶体 | |
分散质粒子的直径 |
<1 nm |
>100 nm |
1~100 nm | |
分散质的粒子 |
单个小分子或离子 |
巨大数目分子集合体 |
许多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 | |
实例 |
酒精、氯化钠溶液 |
泥水、石灰乳 |
Fe(OH)3胶体、淀粉溶胶 | |
性质 |
外观 |
均一、透明 |
不均一、不透明 |
均一、透明 |
稳定性 |
稳定 |
不稳定 |
介稳定 | |
能否透过滤纸 |
能 |
不能 |
能 | |
能否透过半透膜 |
能 |
不能 |
能 | |
鉴别 |
无丁达尔效应 |
静置分层 |
丁达尔效应 |
2、胶体的性质
⑴丁达尔效应
⑵渗析
⑶布朗运动
⑷电泳现象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