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内容,在《必修3》模块中是相对独立的一个板块。教材编入了“达尔文、詹森、拜耳、温特等科学家的实验,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实验设计与评价”等内容。“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材以科学探索过程为脉络来安排教学内容,具有探究性的特点;文本呈现图文并茂,具有直观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为教师实施探究式教学提供了有力支撑。
【学情分析】
植物向光性现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过接触,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随着年龄的增长,高二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逐渐增强,面对新奇而富于思考的问题,学生有探究的欲望。必修2中学习孟德尔分离定律时,接触过“假说──演绎法”,学生对求解向光性成因问题,应该有一定的思想方法基础。
【教学目标】
1、概述植物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体验发现生长素的过程和方法。
3、评价实验设计和结论,训练逻辑思维的严密性。
【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解决方法]动画再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教师引领,步步为营,寻根问底。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应“奇”
教师一上来进行叙述:前阵子在居民楼那边发生过一次很惨烈的“跳楼事件”,不知道同学们听说过没有?学生们很惊奇,马上议论纷纷,显出很诧异的表情。老师接着说:太惨了,粉身碎骨啊!──太可惜了,那么好的一盆花!学生们哄堂大笑,也长舒了一口气──原来跳楼的是花盆啊。此时老师及时提出问题:据知情者说,这盆花的主人很懒,把它放到外面窗台上好长时间了。请思考:为什么长期位置不动的花盆会掉下去呢?──自然引出植物的向光性。
2.“发现过程”的主线要“清”
这几个实验的探究过程的学习是本节重点,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多媒体课件,将4个实验连接为一个整体。而连接的主线就是生长素的发现过程,靠一环扣一环的问题设计逐步推进,直到得出最终的结论!
其主线大体为:植物的向光性──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刺激(达尔文)──该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詹森)──弯曲的原因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拜耳)──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命名(温特)──化学本质:吲哚乙酸。
具体的探讨过程在此不再赘述,确定了教学主线,设计相应问题,效果肯定不错。
3.板书设计要“美”
通过科学史我们知道,很多科学发现都是渐进的,许多科学家前后经过数十年甚至是数百年最后才发现科学的真谛。据此,本节我设置的板书为阶梯状。能很好的体现逐步推进的发现过程。设计如下:
4.发现过程的总结要“准”
根据实验引导学生得出如下结论:生长不生长看有没有生长素;向(单侧)光不向光(弯曲)看有没有尖端;弯曲不弯曲看生长素是否分布均匀。这一结论的得出对于解决这类问题是非常关键的。
5.课堂小结要“新”:
给各个学习小组布置任务:各选出四名同学分别代表达尔文、詹森、拜耳和温特,假设他们坐在了一起开了一个座谈会,设计一个片段,都用简洁的一两句话概括“自己”在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贡献,语言要生动、准确。选一个小组表演一下。下面是我的学生创作的一个片段:
甲:大家好,我是达尔文。
乙:我是詹森。
丙:我是拜耳。
丁:俺是温特。(原来温特还是山东人?──作者加)
甲:我发现植物具有向光性,经过实验,我猜想胚芽鞘尖端“可能”产生了某种刺激。
乙:这种刺激还能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呢!
丙:弯曲的原因原来是尖端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三人一起:这种刺激可能是一种化学物质啊!
丁【点了点头】:通过我的实验,证实这确实是一种化学物质。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