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学案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1.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本章的知识框架和各个知识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
(2)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丰富自身的生活经验。
(3)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了解亲自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4)进一步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2.复习的难点和重点
通过复习,主要是要学会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获得能力,因此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是本节课的重点。
3.复习方略
先复习构建知识网络,梳理剖析主干知识;互动探究训练,寻求解题规律,强化自身能力。
二、补弱深化,供你自主研学,构建网络
同学们,知识只有形成网络,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就象人体的各个器官和肢体一样,请你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建构本章的知识网络。你一定能行喔!
1.你复习可温习或获得的知识:
(1)你还记得什么是生物圈吗?生物圈的范围有多大?生物圈为她的所有家庭成员“生物”提供了哪些基本的生存条件?(第一节)
(2)生物圈中,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你能举出你生活中遇到的例子吗?针对探究实验你了解多少?(第二、三节)
(3)什么是生态系统?它的组成是怎样的?什么是食物链、食物网?你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多少了解?(第四节)
(4)生物圈是生态系统吗?你知道生物圈中还有哪些生态系统,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5)关于生物圈II号,思考:(教材33页“科学.技术.社会)
A.生物圈II号模拟的是什么?生物圈I号是什么?
B.设想科学家们是怎样维持“生物圈II号“的?
C.分析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伴你整理要点(知识网)
请同学们以你自己最喜欢的方式(例如表格、概念图等)构建你对本章所掌握的知识网络:
三、跟踪训练,能力提升(组内合作探究)
(一)选择题
1.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繁衍的地方叫( )
A.大气层 B.生物群落 C.生物种类 D.生物圈
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B.水圈、大气圈
C.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 D.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表面
3.人类的“立足点”是( )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4.科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但没有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
A.水压太大 B.光线太弱 C.盐度太高 D.温度太低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反映出桃花的开放与哪一种非生物因素有直接关系?
A.水分 B.温度 C.光照 D.地形
6.决定菊科植物深秋开花的因素是( )
A.光照 B.高温 C.低温 D.土壤
7.在农田中,对田鼠有直接影响的生物因素是( )
①青蛙 ②蚯蚓 ③甘薯 ④蛇 ⑤猫头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④ D.③ ④⑤
8.为确保探究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对影响实验的其它变量应( )
A.相同 B.不同 C.相似 D.随意
9.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遮光,另一边不遮光,这是为了( )
A.提供一种无光的条件 B.便于观察 C.控制变量 D.设置一个对照实验
10.法国梧桐树在冬天叶纷纷落叶,而松树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
A.法国梧桐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松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它们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D.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11.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而蚯蚓的活动又能改变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这说明( )
A.生物能适应环境,并能主宰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环境能适应生物
C.生物只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12.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水稻和稗草 B.猫和老鼠 C.羊和草 D.蚂蚁和蚱蜢
1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 )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C.食物链和食物网 D.全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泰山林区 B.黄河中的鲤鱼 C.一瓶纯净水 D.内蒙草原上的羊群
15.下列哪一种情况下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强( )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C.生物的种类繁多 D.生物的种类较少
16.从“狼吃羊,羊吃草”的食物链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
A.阳光 B.草 C.羊 D.狼
17.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18.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 )
A.浮游植物 B.肉食鱼类 C.浮游动物 D.大型鱼类
1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淡水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0.关于生物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B.生物圈的厚度是20千米,是地球表面的一薄层
C.生物圈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人类的活动不会对它有太大的影响
D.我们可以模拟地球生物圈的条件,建造供人类居住的生物圈二号
(二)非选择题
21.据图回答:
(1)图中的小鸟和昆虫,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
,从动物的行为上看属于 行为。
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
(2)直方图中的A、B、C分别指该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哪种生物 。
(3)最近我国有关部门要求各地,严禁随意从国外引进各种物种,这种禁止外来物种入侵的措施,是有利于保持本地 。
22. 请阅读下面文章后,回答问题。(8分)
“我国西辽河冲积平原上的科尔沁沙地,以前曾盛长森林和草原。20世纪以来,人们大面积毁林、垦草,使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土质瘠薄,经过干旱风沙活动,草原急速退化成沙漠。有人把科尔沁沙地称为‘人造沙漠’……沙漠是丧失了生产能力的土地,一旦形成,不仅恶化了环境,而且破坏了许多动物栖息的场所,更为严重的是任其发展,就难以自行恢复为森林、草原生态系统。”
(1)科尔沁从一个“盛长森林和草原”的生态系统,演变为沙地,这与哪些人类活动有关?
(2)科尔沁草原远在内蒙古,它的荒漠化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吗?
(3)生态环境的破坏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你认为作为一名中学生,应从哪些方面做起,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至少答出四条)
四、中考再现(选自2005年济南中考试题)
根据下图和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
[案例]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生态农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人们改变以蚕沙直接下鱼塘的老办法,将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气渣喂鱼。这样,就把传统的“桑、蚕、鱼”农业结构,变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
(1)在该生态系统中,桑与蚕是 关系。
(2)在利用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 。
(3)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
(4)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 率。
(5)DDT是一种很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如果DDT进入该生态系统,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应是 。
五、感悟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惑或新的收获吗?请写在下面: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