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学设计 -> 七年级上册 ->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 正文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学案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5-6 21:26:03阅读:
字号:|

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

 

1.复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本章的知识框架和各个知识点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

 

2)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丰富自身的生活经验。

 

3)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的方法、步骤,了解亲自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法。

 

4)进一步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爱护生物的情感、保护生物圈的意识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念。

 

2.复习的难点和重点

 

通过复习,主要是要学会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在实践中获得能力,因此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是本节课的重点。

 

3.复习方略

 

先复习构建知识网络,梳理剖析主干知识;互动探究训练,寻求解题规律,强化自身能力。

 

二、补弱深化,供你自主研学,构建网络

 

同学们,知识只有形成网络,才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就象人体的各个器官和肢体一样,请你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建构本章的知识网络。你一定能行喔!

 

1.你复习可温习或获得的知识:

 

1)你还记得什么是生物圈吗?生物圈的范围有多大?生物圈为她的所有家庭成员“生物”提供了哪些基本的生存条件?(第一节)

 

2)生物圈中,生物与环境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你能举出你生活中遇到的例子吗?针对探究实验你了解多少?(第二、三节)

 

3)什么是生态系统?它的组成是怎样的?什么是食物链、食物网?你对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有多少了解?(第四节)

 

4)生物圈是生态系统吗?你知道生物圈中还有哪些生态系统,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5)关于生物圈II号,思考:(教材33页“科学.技术.社会)

 

A.生物圈II号模拟的是什么?生物圈I号是什么?

 

B.设想科学家们是怎样维持“生物圈II号“的?

 

C.分析可能导致实验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2.伴你整理要点(知识网)

 

请同学们以你自己最喜欢的方式(例如表格、概念图等)构建你对本章所掌握的知识网络: 

 

三、跟踪训练,能力提升(组内合作探究)

 

(一)选择题

 

1.地球上所有生物生存、繁衍的地方叫( 

 

A.大气层           B.生物群落        C.生物种类       D.生物圈

 

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 

 

A.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B.水圈、大气圈

 

C.大气圈底部、水圈大部、岩石圈表面   D.大气圈底部、水圈全部、岩石圈表面

 

3.人类的“立足点”是( 

 

A.大气圈           B.水圈            C.岩石圈         D.生物圈的各个圈层

 

4.科学家曾对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进行考察,发现海沟深处有鱼虾,但没有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A.水压太大         B.光线太弱        C.盐度太高       D.温度太低

 

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反映出桃花的开放与哪一种非生物因素有直接关系?

 

A.水分             B.温度            C.光照           D.地形

 

6.决定菊科植物深秋开花的因素是( 

 

A.光照             B.高温            C.低温           D.土壤

 

7.在农田中,对田鼠有直接影响的生物因素是( 

 

青蛙 蚯蚓 ③甘薯 猫头鹰

 

A.         B.        C.       D. 

 

8.为确保探究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对影响实验的其它变量应( 

 

A.相同            B.不同          C.相似        D.随意

 

9.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中,将实验盒一边遮光,另一边不遮光,这是为了(  

 

A.提供一种无光的条件    B.便于观察    C.控制变量    D.设置一个对照实验

 

10.法国梧桐树在冬天叶纷纷落叶,而松树依然郁郁葱葱。这表明(  

 

A.法国梧桐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B.松树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C.它们都不适应寒冷的环境           D.它们都适应寒冷的环境

 

11.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而蚯蚓的活动又能改变土壤,提高土壤的肥力。这说明( 

 

A.生物能适应环境,并能主宰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环境能适应生物

 

C.生物只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   D.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12.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水稻和稗草       B.猫和老鼠      C.羊和草       D.蚂蚁和蚱蜢

 

1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 

 

A.生产者和消费者                        B.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C.食物链和食物网                        D.全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14.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泰山林区     B.黄河中的鲤鱼    C.一瓶纯净水 D.内蒙草原上的羊群

 

15.下列哪一种情况下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强( 

 

A.减少捕食者和寄生生物的数量     B.使生产者和消费者在数量上保持平衡

 

C.生物的种类繁多                 D.生物的种类较少

 

16.从“狼吃羊,羊吃草”的食物链可以看出,狼体内的有机物最终来源于( 

 

A.阳光         B.        C.        D.

 

17.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草原生态系统    C.海洋生态系统    D.农田生态系统

 

18.海洋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 

 

A.浮游植物         B.肉食鱼类         C.浮游动物       D.大型鱼类

 

19.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海洋生态系统     B.森林生态系统     C.淡水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0.关于生物圈,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B.生物圈的厚度是20千米,是地球表面的一薄层

 

C.生物圈是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有很强的自动调节能力,人类的活动不会对它有太大的影响

 

D.我们可以模拟地球生物圈的条件,建造供人类居住的生物圈二号

 

(二)非选择题

 

21.据图回答:

 

1)图中的小鸟和昆虫,在生态系统的成分中属 

        ,从动物的行为上看属于          行为。

 

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          

 

2)直方图中的ABC分别指该生态系统食物链中的哪种生物          

 

3)最近我国有关部门要求各地,严禁随意从国外引进各种物种,这种禁止外来物种入侵的措施,是有利于保持本地     

 

22. 请阅读下面文章后,回答问题。(8分)

 

我国西辽河冲积平原上的科尔沁沙地,以前曾盛长森林和草原。20世纪以来,人们大面积毁林、垦草,使植被遭到了严重破坏:土质瘠薄,经过干旱风沙活动,草原急速退化成沙漠。有人把科尔沁沙地称为人造沙漠’……沙漠是丧失了生产能力的土地,一旦形成,不仅恶化了环境,而且破坏了许多动物栖息的场所,更为严重的是任其发展,就难以自行恢复为森林、草原生态系统。

 

1)科尔沁从一个盛长森林和草原的生态系统,演变为沙地,这与哪些人类活动有关?

 

 

 

2)科尔沁草原远在内蒙古,它的荒漠化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吗?

 

 

 

3)生态环境的破坏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你认为作为一名中学生,应从哪些方面做起,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至少答出四条) 

 

四、中考再现(选自2005年济南中考试题)

 

根据下图和提供的资料,回答问题:

 

[案例]很早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学会了用桑叶喂蚕、蚕沙(蚕粪)养鱼、塘泥肥桑的方法,创造了“桑基鱼塘”生态农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桑基鱼塘”也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人们改变以蚕沙直接下鱼塘的老办法,将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投入沼气池内发酵,制成沼气作燃料,然后再用沼气渣喂鱼。这样,就把传统的“桑、蚕、鱼”农业结构,变成了“桑、蚕、气、鱼”的新型农业结构。

 

(1)在该生态系统中,桑与蚕是               关系。

 

(2)在利用蚕沙、人畜粪便、秸秆、杂草、树叶等物质生产沼气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生物主要是                   

 

(3)鱼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                  

 

(4)该生态系统中,物质经多次重复利用,提高了           率。

 

(5)DDT是一种很难分解的有毒物质,如果DDT进入该生态系统,体内DDT含量最高的生物应是                   

 

五、感悟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惑或新的收获吗?请写在下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