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教学设计(2)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初中生物新教材第四单元《生物圈中的人》中的第三章《人体的呼吸》的第一节内容。本节内容放在人体的营养一章之后讲述,呼吸是人生存的另一个基本生理活动。学生本身知道只要人活着就必须进行呼吸作用,鼻子是用来呼吸的器官,但对呼吸时还有哪些器官参与,这些器官对吸人的气体有什么作用,了解的比较少。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可以明确呼吸系统的组成,呼吸道对吸人的气体所起的作用有一定的认识,同时从科学的角度认识空气质量的好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组成,说出呼吸道的作用。
2.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分析相关资料,通过分组讨论合作,提高分析问题。归纳总结的能力。
3.认同人体呼吸道对空气处理的能力是有限的,并关注空气质量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
通过资料分析,归纳出呼吸道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
呼吸道作用的分析与总结。
五、课前准备
呼吸系统组成模式图、直尺、分组5~6人/组
六、误时分配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二、呼吸道作用 (1)保证气体通畅 分析题: 三、课后练习 1.阅读课文中关于呼吸系统组成的信息 以小组为单位,阅读资料分析,围绕讨论题进行分析,尝试解决问题 思考上面学生提出的问题,根据刚才对付论题的分析所掌握的知识,尝试解答问题,得出 观察“吃饭时大笑会呛着”的小漫画 2.叙述声音的发出 指导各组有效地进行分析 1.提问:为什么在 指导看图 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回答,并引导学生注意到如果支气管炎不及时治疗,会患上肺炎 以组为单位讨论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协作、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采用抢答的方式可以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马上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学生学习的欲望 对难度较大的问题,教师不直接说出答案,而是适当进行启发,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及时总结,有助于学生加深印象,便于记忆 明确边说边吃的危害,确立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测量、观察等技能,学会利用恰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检测掌握情况,及时反馈信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并同现实生活相联系,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引言:为什么一个新生儿总是啼哭着来到人间
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资料分析
讨论题:
1.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
2.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3.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4.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不要随地吐痰
5.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2)处理吸入的气体(但处理能力有限)
1.吞咽与呼吸的关系
2.声音的发出
1.在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以前为什么要先清除口、鼻内的污物?
2.由细菌、病毒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是怎样传播的?叙述这些致病的微生物从外界到达发病部位的“旅程”
动脑思考问题,自由发言
2.观察图4-25呼吸系统的组成,并根据呼吸的常识,填出呼吸道组成的器官名称
3.学生自由发言,说出各自观点,相互评价
有的学生会问:“嘴也可以用来呼吸,用嘴呼吸和用鼻子呼吸有什么区别
各组选派代表对已经解决的问题发表意见,其他各组适当补充和修改,统一答案:对未解
答的问题在教师的提示和启发下,再进行思考、分析,归纳出正确答案
正确答案
把分散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2.观察吞咽与呼吸关系图
3.用尺测量吞咽与呼吸时会厌软骨位置的变化,分析问题
4.谈体会及家长对此事的看法
1.观察“声带拉紧和松开”的图示
运用所学知识思考问题,举手回答,互相完善,认识到呼吸道各器官之间是有联系的 引导发言,促使学生说出啼哭标志着呼吸作用的开始,引出课
题
1.指导学生进行阅读,识图、填出呼吸道的组成的名称
2.组织学生回答呼吸系统的组成,鼓励学生回答,表达各自观
点,统一正确答案
教师对这一问题不作解答,建议学生继续学习之后再作解答
在讨论之后,讨论题中的第1题采用抢答的方式回答,要协调好课堂纪律;其余的题组织各组选派学生代表回答
在回答讨论题第2题之后提醒学生回答用嘴呼吸和用鼻子呼吸哪一个好
讨论题中的第3题要注意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并通过让学生举例分析,最终形成空气质量的好坏
与人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关系的观念
讨论题第5题注意提醒学生根据人体体温恒定和讨论题第2题中相关的知识来回答
引导学生归纳呼吸道的作用,给以适当的鼓励和评价
吃饭时不能大声说笑?
2.指导学生测量吞咽与呼吸时会厌软骨与食道之间距离的变化数值
3.鼓励学生发言,谈体会
鼓励发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激发学习积极性
利用教材中信息及呼吸作用的常识,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观察、思考等能力
留有悬念,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欲望,促进主动学习
培养观察、叙述的能力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