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的表达”一节的教学建议
1 利用图式,将基因概念直观化
图式是一种便于快速阅读、增强记忆和开发脑功能的方法,它的优点在于用图形和图形的关联代替文字记录信息。文字是线型的、抽象的、逻辑的,而图形是空间的、形象的、直观的;后者更有利于信息的记忆和提取。图式可以描述事物的各种特征,化抽象为具体,将概念分解为几个部分,并显现出它们之间的联系。由于基因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建议在引出基因的概念后,引导学生看人教版高中《生物》第12页“图6-7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图,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提问:这样一条染色体上有几个DNA?将这样一个DNA通过多媒体或小黑板直观地呈现出来。
强调说明:①有些DNA片段能控制生物的性状(如 R、S、N和O),有些片段则不能;②它们是特定的而不是任意片段;③每个片段中有成百上千个脱氧核苷酸;④R、S、N和O片段就可以看作是基因。然后,让学生归纳出基因的概念。调节基因和结构基因的不同作用,建议高三选修课时再讲授。因为基因的概念难以一步理解到位,新授课时浅显一点为宜。
2 注重科学史实,增强探究意识
遗传信息在细胞核的DNA上,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核糖体却在细胞质中。遗传信息是如何从细胞核传到核糖体上的呢?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一种方法是教师直接给出答案。另一种方法是通过介绍科学实验的史实,让学生自己得出答案。建议采用后一种形式,后者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
投影:1955年有人曾用洋葱根尖和变形虫进行实验,如果加入 RNA酶分解细胞中的 RNA,蛋白质合成就停止,而如果再加进从酵母中提取出来的RNA,则又可重新合成一定数量的蛋白质。同年,拉斯特(Laster Gold)等人将变形虫用同位素标记的尿嘧啶核苷培养液来培养,发现标记的RNA分子首先在细胞核中合成。提问:上述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让学生通过分析得出答案:遗传信息的传递与RNA有关。
3 利用磁性教具,将翻译过程直观化
翻译过程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目前,网上也有不少相关课件,但由于各地条件不一,不少学校不能享受这种资源。同时,课件的师生互动也不如人意。如果用自制教具,效果也非常好。做法如下:
3.1 教具制作 ①取几个直径约6 cm的圆纸片,在正面贴上几种氨基酸名称的第1个字,代表不同种氨基酸,将其反面粘在磁铁片(有售,薄且有弹性可任意剪裁)上。②用白纸剪裁几个三叶草形、大小适中的转运RNA,在正面贴上不同的反密码子,反面粘在磁铁片上。③取2个直径约20 cm磁铁片,将其剪裁成大小适中的核糖体。④取5 cm×1OO cm的三合板条1根,在其两端各粘上1个薄片磁铁,在三合板条上贴上相应的密码子,代表信使RNA。这样,氨基酸、转运RNA、信使RNA和核糖体,都可以吸附在磁性黑板上。
3.2 教具使用 将上述教具布置在磁性黑板的相应位置上,表示氨基酸、转运RNA、信使RNA和核糖体处在细胞的相应位置上。教师介绍各部分所代表的物质或结构,然后,让学生按照mRNA上的遗传密码,利用教材上的密码子表,查出所代表的氨基酸名称。如起始密码AUG,根据密码子表可知是甲硫氨酸。提问:甲硫氨酸应由何种转运RNA来搬运呢?为什么?这里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通过思考学生一般能悟出:应是反密码子为UAC的转运RNA来搬运,因为它与 AUG互补。教师演示转运 RNA将氨基酸搬运到核糖体上的过程。接下来的翻译过程,教师鼓励学生在黑板上演示完成。学生的主动参与,增强了学习兴趣。变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学生容易理解,效果好。
4 利用教材插图,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
新教材的亮点之一:插图丰富多彩,色彩逼真。有的可用于导入新课;有的可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的可用于直观教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根据教材第15页“图6-10蛋白质合成示意图”,写出不同颜色的球所代表的氨基酸的名称,这就要求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全面而深刻。利用教材插图,促使学生真正理解翻译的全过程,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知识的概括化水平的高低,决定着知识的迁移程度。
5 利用表格,将知识系统化
转录和翻译这部分内容是一个难点,学生往往停留在对知识的零碎记忆和不完整的理解水平上。让学生根据板书板画,采取“看图说话”的形式,对表格内的内容进行归纳,促使学生学会用归类和对比的学习方法,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
6 利用直觉,推测三联体密码子
为何是三联体密码子?教材在这里作了概括的介绍。如果一个碱基决定一种氨基酸,最多只能决定4种氨基酸,学生容易理解。对于两个碱基决定一种氨基酸,建议画出两个方框□□。提问:每一方框内填碱基最多有几种填法?学生能够直观地看出有4种。这样,两个碱基决定一种氨基酸,最多只能决定4×4=42种氨基酸。同理,3个碱基决定一种氨基酸,碱基组合就有4×4×4=43种。虽然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但是,此时学生还没有系统地学习排列组合的知识,往往找不到理想的方法。采用此方法,避免学生死记硬背,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