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 -> 教学设计 -> 高中全日制教材 -> 必修第二册 -> 正文

运用“互动式”教学法,开展《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教学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2-5-6 21:27:13阅读:
字号:|

内容提要:互动式教学模式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按照教学的规律进行教学,为学生创造愉快与和谐的学习气氛,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培养他们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 生物多样性

“互动式”教学法是指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两个过程互相作用的整体性动态过程。其内涵表现教师的主导施教和学生的主体认识相辅相成的课堂活动过程,即“教”和“学”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有序发展的整体性活动。通过调节师生关系及其相互作用,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习个体与教学中介的互动,强化人与环境的影响,以产生教学共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法。几年来,我致力于“互动式”教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结合《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节教学内容,对实施“互动式”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一、强化目标意识,以目标指导教学

让学生明确目标,这是强调师生积极性、主动性,以其共同为达标而努力的重要步骤。为此,在进行“互动式”教学模式时,必须以目标为导向,发挥目标导向的功能。

(一) 强化对教材的理解

对教材的全面的了解是制定教学目标的关键,《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是《生态环境的保护》一章教学内容的核心。1983年我国政府宣布把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胡锦涛总书记指示环保工作应站在“三个代表”的高度上切实做到:“让人们喝上干净的水,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茂名市作为“三个代表”的发源地,又是闻名中外的石油化工城市,经过三十多年的环境治理,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实绩,1992年我市就关停了对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的茂石化油母页岩炼油装置,摘掉污染大户的帽子,现在市区绿化覆盖率37.7%,2002年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生动鲜活的实例,让学生明白开展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教育的重要性。

(二)确立教学目标

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征,确立本节的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一上课就明白这节课该学什么,学习掌握到什么程度,然后与教师默契配合,成功达标。就《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节来说其知识目标是:

① 从直接、间接和潜在三方面的使用价值了解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② 从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特点、面临着的威胁及其原因三个方面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

③ 从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以及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三个方面讲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2、能力目标:通过小组成员介绍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状况及其对保护我国生物多样性的作用;初步学会收集和处理相关资料的方法;通过班内的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和信息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小组活动的形式,培养同学团结合作的意识;激发民族自豪感的同时,通过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存在的问题,注重培养民族责任感;理解人为因素对生态平衡的影响和破坏,渗透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学观点。如通过两道《自主探索题》:

1)请参与讨论,文件里面所提到的现象在茂名市有没有发生?谈谈你的看法。

“本土化、乡土化的物种保护和利用不够;片面追求大草坪、大广场的建设;大量引进国外的草种、树种和花卉;盲目大面积更换城市树种;大量移栽大树、古树;自然植物群落和生态群落破坏严重;城市园林绿化植物物种减少、品种单一;盲目填河、填沟、填湖;城市河流、湖泊、沟渠、沼泽地、自然湿地面临高强度开发建设;完整的良性循环的城市生态系统和生态安全面临威胁,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开始恶化。” ──摘自《关于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通知》

2)案例:“一个保护区的管理意图是扩大保护区的边界,以便将那些现在还在保护区以外的重点森林纳入保护区的边界内。”

(1)请你以下列角色参与讨论,说说“自己”的意见、建议。(这些角色是:农民、林木公司、旅游工作者、猎人、非政府环境组织、当地人士(工会领导、教师、名人)、媒体、生态部门等)

(2)请你试着使用他们的语言,向他们宣传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要求学生对照文件中所提到的种种破坏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现象,检讨本市一些不良的做法,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尝试分别扮演各种角色,以体验不同的机构、不同的个体在制造和解决问题中不同的职责和不同的作用,尝试协调各方面的关系,更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学会站在他人的立场进行“换位思考”。

二、教法和学法的结合,促使学生多向交流,学会学习

(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争取三个“有效结合”

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互相沟通以及学生的自主学习,将被动学习变成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动脑、动口的学习以实现教与学的互动。因此,我给各小组分配任务:研究性课题《收集和交流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料》;指导学生设计知识竞赛抢答题,培训好组织竞赛的主持人和记分员;就《自主探索题》展开讨论,集思广益。在此基础上争取三个“有效结合”:诱发情感和兴趣,与学生心理活动得到有效结合;强化质疑环节,把教师设疑──鼓励质疑──引导解疑的过程与学生求疑──大胆质疑──创造性解疑过程有效结合起来;教师的精讲和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得到有效结合。

(二)课堂引进“小组学习”形式,扩大学生参与面

小组学习是教学中畅通渠道的一种有效形式。在小组学习中,教师以参与者的角色一起投入。小组学习前,教师引发问题情境,启动交往活动;小组学习时,教师深入一个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和交流或巡视于各小组之间,仔细观察,及时表扬善于运用交流方式的小组,从而提高小组学习的交流功能;小组学习结束后,教师展示结果,组织评讲,及时反馈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学习任务,有独立自觉和相互交流的机会,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参与面,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协作功能。

(三)教学过程设计必须有利于“互动”

我意识到充分利用乡土资源和学生熟悉的知识进行教学设计是提高“互动式”教学效果的关键。就《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一节我是这样进行教学设计的:

教学内容

师生、生生互动

教学目的

一、导入新课

引言:上茂名市环保局网站,点击《小东江生态恢复》,教师用亲身经历讲述小东江生态治理的艰难历程,引入新课。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学习新课

生物多样性

教师用通俗的语言对“生物多样性”予以解释。学生倾听、做练习。

边学习,边巩固

1、价值

2、我国的概况

一、学生主持人:我们同学积极参与设计了下列知识抢答题:

1、生物多样性给我们提供了什么?

2、连线题

①青蒿素          a)高级润滑油的原料

②五灵脂          b)复齿鼯鼠的粪便

③霍霍巴的种子    c) 治疗疟疾

32000年在高州市(  )镇,发现全国罕见的极具开发价值近200亩野生稻资源。

4、请你列举几个仿生学的例子?

5、野生生物在生态系统和生物基因库中有什么价值?我国有哪些特有的和古老的物种?

6、近百年来,我国约有十余种野生动物绝迹,它们是谁?目前,有20余种珍稀野生动物也面临着绝灭的危险,它们又是谁?

7、你能举出外来物种入侵的例子吗?五爪金龙种在我们校园哪个地方?

8、看彩图,请猜猜我是谁?

长江里的“大熊猫”( )、植物中的“大熊猫”( )

Chinese Tulip Tree( )、“四不像”(  )、“沙漠之舟”(  

二、教师总结

1、我国生物多样性的概况。

2、我们说的“地大物博”如果被众多的人口一除,只能得到一个“地少物缺”的结论。例如中国的人均森林和草原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32.3%,其中森林覆盖率13.92%,居世界第120位。

3、重开发轻保护,重建设轻维护,对资源采取掠夺式、粗放型开发利用方式,超过了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4、我们正在强迫地喂给地球烟雾、垃圾和毒药。你认为这样的饮食下,地球还能维持多长时间?生物多样性提供着维持地球生命活动的肺、肌肉、胃、肠、肾和心跳。我们需要让地球休息一下。我们应长远考虑,现在我们也许不得不放弃一些,以便以后得到更多。(如“禁渔期”)

三、做第121页《复习题》。

1、设学生主持人和记分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抢答,积极参与,互相竞争,气氛紧张又活跃;

2、教师考查学生预习情况。

3、学生倾听,作笔记

3、保护

1、教师提出要求后,请几个小组的代表介绍收集到的我国自然保护区的资料。

2、学生上台介绍收集到的资料。

3、教师小结

1、见“能力目标”

2、落实知识点,增强师生、生生的互动性。

三、自主探索题

转入对自主探索题内容的讨论。

学生:讨论、回答

1、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
2
、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迫切性和长期性。

结束语:

让学生讨论、回答:怎样才能做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人人加入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之中去!

1、树立环保意识,自觉参加保护生物多样性各种活动。

2、培养探究意识。

“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以师生互教互学,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创设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教学关系,构建和谐的、民主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学过程也将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虽然我在“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利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制作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说课课件以及教学案例均荣获茂名市评比壹等奖,但是要使之更成熟,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还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实践。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