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75分) 1. 下列哪一项发明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A B C D 2.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征丁千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 都江堰 B. 郑国渠 C. 灵渠 D. 芍陂 3. 导致春秋战国时期井田制瓦解和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A. 诸侯国相继承认私田主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B. 铁器和牛耕的使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C. 封建的剥削方式逐步产生并发展 D. 战国时各国进行变法确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4. 在中国古代史上占据主导地位的土地制度是 A. 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 B. 农民阶级土地所有制 C. 皇室土地所有制 D. 国家所有制 5. 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古书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从下面的几幅青铜器图片可以看出,当时我国的青铜器主要用于 A. 农具和酒器 B. 礼器和兵器 C. 礼器和农具 D. 兵器和农具 6.传统文化是现代流行文化的重要灵感源泉。《青花瓷》这首歌在同学们中间广为传唱。“素坯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传神地表达了青花瓷的特点。下列关于青花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花瓷的出现要早于青瓷、白瓷 B.青花瓷的烧制成功,使瓷器与书画的结合更为紧密 C.青花瓷是一种彩瓷,景德镇是其重要产地 D.元代以后,包括青花瓷在内的瓷器大量销往海外 7. 唐代诗人王绩《田家》一诗中写道:“依床看妇织,登垄课儿锄。”对诗中反映的生产模式表述错误的是 A. 生产中存在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B.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 C. 生产的目的是为了生活的需要和缴纳赋税 D.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8. 在古代地区性或全国性市场中,比较常见的商品应生产于 A. 官营手工业 B. 私营手工业 C. 家庭手工业 D. 外商企业 9.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属于这场“商业革命”的史实是 A. 出现独立经营的商人 B. 大量的商业市镇兴起 C. 生产领域出现工场手工业 D. 流通领域出现纸币 10. 二十世纪初年,素有“无平地沃土之饶,无水泉灌溉之益”的山西祁县,这里的乡民只有靠垦种上岭下坂活命。可是,三年一次大灾害后又赶上连续三年大旱,天天有人成为饿殍,民不聊生。于是,男人们背起简单的行囊,听着女人们合着血泪唱的《走西口》踏上了走西口的道路。故土难离也得离,心爱的女人难舍难分也得舍也得分,生活中充满了多少无奈和辛酸。那么,《走西口》主要描写的是哪一商帮的历史? A. 徽商 B. 晋商 C. 鲁商 D. 浙商 11. 下图所示城市的繁荣景象出现于 A. 汉代的长安 B. 唐代的长安 C. 北宋的东京 D. 明代的北京 12. 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和“机匠”之间的关系应是 A. 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B. 基本上是纯经济关系,属于雇佣关系 C. 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D. 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13. 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严重受阻,其原因包括 ①封建经济基础十分顽固 ②封建上层建筑的反作用 ③旧的经济观念的巨大影响 ④农民被大量束缚在土地上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14.祈盼“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这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一个特点是??? A. 古代劳动人民有家畜养殖的传统 ? B. 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C. 采用“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 D. 用牛力耕田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 15.下列改革措施中,从法律上明确废除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的是 A. 管仲的“相地而衰征” B. 鲁国的“初税亩” C. 秦国的商鞅变法 D. 晋国的税制改革 16.《柳南续笔》载“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其衣被天下后世,为功殆过于蚕桑也”。反映了 A. 棉花在内地的传播 B. 松江成为棉纺织中心 C. 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D. 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 17.官营手工业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 ②主要生产武器和供官府、贵族消费的生活用品 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 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和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8.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是 ①个体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②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自家生活所需和交纳赋税 ③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全部自己生产 ④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19.“朱门巧夕沸欢声,田舍黄昏静掩扃。男解牵牛女能织……”该诗句反映出古代中国的经济生产方式是 A.手工作坊 B.小农经济 C.庄园经济 D.商品经济 20.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之前),中国在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其中“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主要是指 A. 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 C. 江南出现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 D. 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21. 北魏首创均田制,隋至唐初一直沿用。均田制下农业生产经营的主要形式是 A.众人集体生产 B.田庄规模生产 C.个体农户耕作 D.官府募民耕作 22. 个体小农经济是我国古代社会主要的农业生产方式,对这一经济形式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生产力的进步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 B.个体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是“男耕女织” C.个体小农经济形式下的家庭结构比较稳定 D.个体小农经济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 23.张履祥《补农书·总论》中说:“吾里田地,上农夫一人止能治田十亩,故田多者辄佃人种植而收其租。又人稠地密,不易得田,故贫者赁田以耕,亦其势也。”此现象主要反映了 A.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关系出现 C.租佃关系进一步发展 D.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增强 24. 下列对地主土地兼并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 B.引起阶级矛盾尖锐,社会局势动荡,因而政府往往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 C.是封建社会的偶然现象,封建统治者通过均田制加以克服 D.兼并导致政府收入减少,因而政府往往限制土地的高度集中 25. 明朝以前中国社会不利于商业发展的因素有: 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②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 ③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 ④ “海禁”政策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二、材料题 26.(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下已平,高祖乃令贾人(商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商人子弟)亦不得仕宦为吏。 ——《史记·平淮书》 材料二 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不为编户一伍之长,而有千室名邑之役。 ——《后汉书·郭陈列传》 材料三 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治本(务农)者少,游食者众。……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本末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饥寒并,则安能不为非? ——王符《潜夫论》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西汉初年政府商业政策的主要内容。(2分) (2)根据以上材料,西汉初年的商业政策是出于什么考虑?(3分) 27.(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时期,官府对手工业产品收取重税。万历(1573—1620年)中后期,矿监、税使四处搜刮。苏州大涝,桑蚕减产,丝织品的税收却有增无减,以致“穷民之以丝为生计者,岌岌乎无生路矣。”官局垄断了丝织业,以低价强迫民间机户限期为官局生产,甚至还强制压价收买,往往“十不还一,无异空取”。官府对民间工匠管制很严,康熙时规定,有些工匠需编甲,“五人连环互保,取结报册”,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对丝绸出口,官府严加限制。清朝规定,江苏省的出海船只,“每年每船准绸缎三十卷,每卷重一百二十斤”,私自将丝绸贩卖出洋的,将被治罪,“船只货物入官”。 ??????????????????????????——引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二 【材料二】 《苏州风俗考》记载的明代苏州纺织业情况是:“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机户),计日受值……若机户工作减,此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三】? 据雍正十二年《(苏州府)长洲县永禁机匠叫歇碑》载:“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原属相需,各无异议。惟有不法之徒,不谙工作,为主家所弃,遂怀妒忌之心,倡为帮行名色,挟众叫歇,勒加银,使机户停织,机匠废业。致机户何君衡等呈请勒石永禁。……(长洲县官府决定)嗣后如有不法棍徒,胆敢挟众叫歇,希图从中索诈者,许地邻机户人等,即时扭禀地方审明。应比照把持行市律究处,再枷号一月示儆。” 请回答: 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政府限制民营手工业发展的措施。(8分) ?(2)材料二反映出苏州纺织业的哪些社会现象?这些现象表明的本质是什么?(4分)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这些现象的实质是什么?(4分) (4)依据材料,简要指出影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有哪些?(4分) 哈32中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3月月考 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75分) 二、非选择题(共25分) 26.(1) 采取歧视商人的政策,对其生活方式加以限制,提高税额,限制其政治地位,不许为官。(2分) (2)为限制土地兼并,保证有充足的农业劳动力和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稳定社会秩序,以保证长治久安。(3分 ) 解析: (1)从材料中提取信息:“ 收取重税”、“以低价强迫民间生产”、“强制压价收买官府对民间工匠管制很严”、“对丝绸出口,官府严加限制”。 (2)由材料中“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看出雇佣关系,体现资本主义萌芽。 (3)由材料中的提取信息:“不法之徒”,“使机户停织,机匠废业”,“机户何君衡等呈请勒石永禁”“长洲县官府决定”。结合材料分析。 (4)由(1)(3)总结可得。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