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江苏省射阳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299KB
所属分类 高二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3-6-22 18:22:59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简介:

射阳中学2013年春学期期中考试

高 二 历 史(选修)试卷

时间:100分钟 分值:120分 命题、校对:陈少娟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烽火戏诸侯”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典故。诸侯之所以见到烽火就率兵前来勤王,主要是因为分封制规定

A.“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寻所守也。”

B.“元侯(大国之君)作师,卿率之,以承天子。”

C.“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D.“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2.“炉灰筑不了墙,女儿供养不了爹和娘”,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指出,目前我国19岁以下年龄段的人口性别比例严重失衡,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2400万。导致这种现象的历史原因的表述中,最恰当的是

A.郡县制 B.科举制 C.近代新式教育的推广 D.宗法制

3.《赢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赢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

A.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B.确定了后世2000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

C.确立了分封子弟的制度 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

4.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先秦主要实行官位世袭的制度 ②九品中正制属于察举制的发展,仍然是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 ③科举制属于考试选官的制度 ④科举制与察举制从考选对象、内容、程序等方面都带有封闭性的特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5.“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将权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试图独自处理国家大事。但是这样的工作负担被证明是无法承担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诚的中级官员组成了一个特别的政府部门……”材料中“中级官员”的主要职能是

A.协理奏章 B.参与决策 C.执行政令 D.监察百官

6.有学者认为“就世界大势论,鸦片战争是不能避免的。”这里所说的“大势”主要是指

A.英国的船坚炮利 B.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C.中国的闭关锁国 D.西方列强加紧扩张

7.《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它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下列内容不能作为直接依据的是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赔款2100万银元

C.开放五口通商口岸 D.与英国协定进出口中国货物的税款

8.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这样记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描述的历史事件最有可能的是

A.武汉会战? ?? ? ?B.太原会战? ? ?? C.淞沪会战?? ? D.徐州会战

9. 《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

A.《马关条约》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和辛亥革命

10. 1851年和1911年都是旧历辛亥年,这两年在中国大地上各发生过一次大规模的革命运动,关于这两次革命运动,说法有误的是

A.革命任务上具有一致性 B.二者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C.革命前途上具有共同性 D.后者更适应中国近代化的发展趋势

11.图表1为1833~1915年“共和”、“民主”这两个关键词在部分著作和报刊中出现频率的统计图。1905~1913年“共和”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民主”的频率,其原因包括



①维新变法思想的传播??②三民主义思想的影响③五四运动的推动??④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展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12.近代中国先后发生过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关于下列四幅图片所代表的历史事件说法错误的是



A.都是社会各阶级面对中国变化作出的积极反应 B.对中国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进步影响

C.都体现了求民主、反专制的进步潮流 D.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13.“‘觉悟’的声浪,在二十世纪新潮流中,澎渤得很利害。……有了这种‘觉悟’,遂酿成这次全国的‘学潮’,冲动了全国的学生界……”“酿成”此次“学潮”的原因之一是

A.魏源、严复的宣传 B.康、梁维新思想的传播

C.新文化运动的推动 D.新民主主义理论的诞生

14.右图反映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所取得的最大成果是

A.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到乡村

B.确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

C.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D.确立毛泽东在党内的核心领导地位

15.1921年中共“一大”上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英文译稿)中规定:“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由劳动阶级重建国家,直至消灭阶级差别;……废除资本私有制,没收一切生产资料,如机器、土地、厂房、半成品等,归社会所有”。对上述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 B.党纲通过宣告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中共以反帝反封建为主要任务 D.中共缺乏对中国国情的正确认识

16.某年中共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的红军改编为八路军的命令。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这一命令颁布的最重要意义是

A.宣告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 B.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

C.表明全民族抗战局面已经形成 D.揭开了中共战略反攻的序幕

17.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以下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三部法律的表述错误的是

A.分别颁布于1912、1949年、1954年

B.分别由南京临时参议院、新政协、全国人大制定

C.分别体现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新中国临时宪法、社会主义类型宪法性质

D.分别标志着近代民主革命高潮、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过渡时期政治建设成就

18.1954年12月19日,毛泽东邀请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座谈政协工作时说:“政协的性质有别于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它也不是国家的行政机关。……政协是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统一战线组织。”同年12月21日至25日,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这表明

A.全国政协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使命结束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开始实行

C.各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统一战线组织正式建立

D.政协与人大、政府机关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确立

19.下列条款,出现在1982年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的是

A.“合作社经济为半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应扶助其发展”

B.“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C.“新民主主义制度,保证我国能够通过和平的道路消灭剥削和贫困”

D.“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20.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B.“相逢” 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C.“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D.“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二、非选择题(共5道题,计60分)

21.(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之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周公制作之本意实在于此。

——王国维《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春秋时犹宗周王,而七国则绝不言王矣;……春秋时犹论宗姓氏族,而七国则无一言及之矣;春秋时犹宴会赋诗,而七国则不闻矣;春秋时犹有赴告策书,而七国则无有矣。邦无定交,士无定主,此皆变于一百三十三年之间,史之阙文,而后人可以意推者也,不待始皇之并天下,而文、武之道尽矣。

——《日知录》

材料三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四 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必然结果就是贵族制让位于官僚制。官僚制是顺应中央集权和皇权制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在官僚制时代,不管是旧贵族、新贵族,还是新兴的士人阶层,都必须通过任命,转化为官僚,才能成为政体的直接参与者。从这个意义上说,贵族从分封制下的社会政治阶层转化成了郡县制下的社会阶层。成为官僚的贵族便不再具有封地主人和天子臣属的双重身份,而仅仅只有天子臣属的一种身份。

——《文史纵横》2009年第3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封建子弟之制”指什么?该制度有哪些特征?(3分)

(2)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秦朝是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6分)

(3)据材料四,指出分封制转型为郡县制所反映的政治制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并谈谈你对官僚体制的认识。(2分)

22.(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李鸿章1895年3月19日在礤本马关指出:“此次战争,实获两个良好结果。

第一,日本利用欧洲式之海陆军组织,取得显著成功,足以证明黄色人种亦决不逊于白色人种;第二,由于此次战争,中国侥幸得以从长夜之梦中觉醒,此实为日本促成中国发奋图强。 日本有不弱于欧洲各国之学术知识,中国有天然不竭之富源,如两国将来能相互合作,则对抗欧洲列强亦非至难之事。”

——《蹇蹇录》中译本,第131~132页

材料二 尽管中国的抗日战争在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后已成为世界大战的一部分,但 国共军队牵制了i00万日本军队的事实并没有在后来的历史记录中得到充分重视。…… (但)没有中国的抗日战争,二战在欧洲战场的战事会更加扑朔迷离,出现其他变数。

——《牛津大学中国研究专家米德博士评价中国抗日战争》

材料三 西本方面痛感日本国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的责任,表示

深刻的反省。日本方面重申站在充分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提出的“复交三原则”(注: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人民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省是中华人民共争国领土不可分裁的

一部分;所谓“日蒋条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应予废除。)的立场上,谋求实现日中邦交正常化这一见解。

——1972年9月29日《中日建交联合声明》

(1)根据材料一,简评李鸿章对甲午中日战争结果的认识。(3分)

(2)指出材料二中欧洲学者对中国抗日战争地位的看法有什么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造成这些变化的依据。(5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1972年9月中日正式建交的主要原因。(2分)

23.(12分)政府体系的构建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话题,民主化代表了其发展的历史方向。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理论上最好的政府形式就是这样的一种政府:主权或作为最后手段的至高控制权力归属于社会整个集体;任何一个公民不仅对行使这种最终主权有发言的权力,而且,至少在某些时候,被要求能在政府参政议政中发挥作用,亲自履行某种地方的或一般的公共职责……很明显,能够充分满足社会一切要求的唯一政府是全体公民参加的政府;任何参与,即使是担任最小的公共职务……但是既然在面积和人口超过一个小城镇的社会里……所有的人亲自参与公共事务是不可能的,因而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一个完美政府的理想类型一定是代议制政府。

——约翰·穆勒《代议制政府》

材料二 必须倾覆满州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1903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的演说

材料三 第四条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十八条 参议员每行省、内蒙古、外蒙古、西藏各选派五人;青海选派一人。其选派方法,由各地方自定之。参议院会议时,每参议员有一表决权。……十一 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 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十二 参议院对于国务员认为失职或违法时,得以总员四分三以上之出席,出席员三分二以上之可决弹劾之。……第二十三条 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覆议。……第四十三条 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第四十五条 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节选自《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作者对“理论上最好的政府形式”是如何定义的?在实践上他认为最可行的方式是什么?(4分)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孙中山认为理想的政体形式是什么?为构建这一政体,《临时约法》作了怎样的具体设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在其生命的最后十年间,为维护这一理想政体进行了哪些斗争?(8分)

24.(13分) 美国著名学者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其所著的《全球通史》中写到: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政治和社会结构的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封建领主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在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大革命”是指什么?指出其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5分)

(2)推动“第二次大革命”到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简要说明这次“大革命”后建立的民主共和国与以往封建王朝的主要不同。(5分)

(3)“第三次大革命”后,建国初期在建立民主国家的过程中创立了哪些基本的政治制度?(3分)

25.(11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天,实现中国的统一,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世界上普遍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的政府。……台湾当局一贯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反对台湾独立。这就是我们共同的立场,合作的基础。……中国政府已经命令人民解放军从今天起停止对金门等岛屿的炮击,台湾海峡目前仍然存在着双方的军事对峙。……首先应当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台湾当局之间的商谈结束这种军事对峙状态,以便为双方的任何一种范围的交往接触创造必要的前提和安全的环境。

——《告台湾同胞书》(1979年)

材料二 我们的政策是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具体说,就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十亿人口的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香港、台湾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有人担心这个政策会不会变,我说不会变。核心的问题,决定的因素,是这个政策对不对。如果不对,就可能变。如果是对的,就变不了。

——邓小平《一个国家,两种制度》(1984年)

材料三 澳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回归后七年中有四年的GDP增长幅度达到双位数,2006年本地生产总值创下历史新高,人均达28436美元,澳门治安状况良好,各族群体和睦相处,人们安居乐业。……香港回归十年间,已先后有世界银行年会,世界会计师大会、《财富》全球论坛、世贸组织第六次部长级会议……等一系列重大国际活动在香港成功举办。1997年外国公司在香港设立地区总部或地区办事处的数量是2514家,而截至去年十二月已有3845家……

——腾讯网《陈佐洱向欧洲介绍“一国两制”下的香港澳门》(2007年)

材料四 “一国两制”方针在港澳的成功实践,是全世界公认的,对两岸关系发展具有启示性意义。……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一国两制”方针也将不断丰富和发展。在“一国两制”方针实践上,香港走出第一步,许多困难是过去从未遇到的,这些经验都可以在交流交往中提供给台湾同胞,以便今后做得更好、设计得更好。

——《访全国人大常委会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副主任梁爱诗》(2011年)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中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设想有何相同点,又有何发展?(4分)

(3)依据材料三、四指出,港澳在回归后取得的成绩说明了什么?指出“一国两制”构想与港澳问题、台湾问题之间的关系。(4分)

(4)综合以上材料,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角度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认识。(1分)

2013春期中考试高二历史(选)答题纸

21 

2013春期中考试高二历史(选)参考答案

选择题:

1-5 BDBBA 6-10 BBCDC 11-15 CCCCC 16-20 BDABD

二、非选择题:

21. 答案:

(1)指分封制(1分);特征:与宗法制互为表里(血缘与国家政治制度相结合);层层分封、等级森严。(2分)

(2)原因:王室的衰落;宗法制遭到破坏;礼崩乐坏;血缘关系逐渐疏远。(4分)破解:统一国家;推行郡县制。(2分)

(3)变化:从贵族体制到官僚体制;从世袭到任命;从地方分治到集权。(3分)

(4)认识:官僚体制一方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或维护国家的稳定);强化了皇帝的专制,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2)

22.答案:

(1)李的认识:否定种族歧视理论(对黄种人的岐视);促进中华民族觉醒,促进了国民奋发图强,要求中日联合,共抗欧洲列强。(2分)评:其观点掩盖了战争的性质,没有看到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灾难,表现了其卖国求荣的一面和封建统治的腐朽。(1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变化:由不重视到充分重视。(1分)

依据:中国战场牵制了日本主力,有力地支持了欧洲、太平洋等地区的反法西斯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在远东的侵略,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2分)

(3)原因:日本经济和外交发展的需要。日本政府对侵华战争的反省;日本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复交三原则”。 (2分)

23.答案:

(1)定义:最高权力属于整个社会集体、每个公民对最终主权都有发言权、每个公民都参与政府管理;(2分)方式:建立代议制政府(2分)

(2)政体形式:共和制。(2分)

设计: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议员由各地选派产生;参议院有权弹劾总统和国务员;总统有权否决参议院的决议;总统和国务员共同行使行政权(责任内阁制也可)。(4分,任意答出4点即可)

斗争:1915年积极参加反袁护国运动;1917、1920两次组织护法运动,要求恢复约法和国会;1924年提出新三民主义,促成国共合作;1924年北上,宣传召集国民会议。(2分)

24.答案:

(1)秦始皇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分)

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3分)

(2)主要因素:经济因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级因素:民族资产阶级的成长。

政治因素:清政府实施的各项改革;民族危机的加深。

思想因素:救亡图存意识的增强;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3分)

不同:制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主权在民;采用三权分立制度。(2分)

(3)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3分)

25.答案:

(1)变化:由军事对峙到和平统一。(2分)

(2)相同: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和平统一。(2分)

发展:明确提出“一国两制”的观点(或明确提出在大陆和台湾分别实行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制度)、“一国两制”政策的稳定性(或长期不变)。(2分)

(3)说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2分)

关系:“一国两制”方针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的;首先在港澳问题上成功实践;港澳“一国两制”的成功运用可以为台湾提供借鉴。(2分)

认识:“一国两制”方针推动了港澳的回归;“一国两制”方针的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 发

展、创新。(1分)

相关资源:
·广东省始兴县风度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济宁二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黑龙江省友谊县红兴隆管理局第一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
·河北省存瑞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四川省成都石室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零诊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四川省成都七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零诊模拟历史试题
·黑龙江省哈三中2012-201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福建省四地六校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第二次联考 历史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2-201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2012-2013学年高二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