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简介:
西南大学附中2012—2013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文) (总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将你所选的答案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卡上。 唐朝《水轮赋》描述当时发明的一种工具:“水能利物,轮乃曲成。升降满农夫之用……终夜有声。”文中描述的工具是 A.耧车?? B.水排??? C.翻车??? ? D.筒车 “自田制坏而兼并之法行,贫民下户极多,而中产之家(相当于自耕农)赈贷之所不及,一遇水旱,狼狈无策,只有流离饿殍耳。”材料所述现象反映了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 A.自给性?? B.脆弱性?? ???? C.分散性 ??????? D.封闭性 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大多非常精美,其原因包括 ①征调优秀工匠 ②使用上等原料 ③生产不计成本 ④市场竞争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白寿彝主编的《中国通史》记载:“城市干道系统以宫城为中心,正对各城门,形成纵横有序的方格网。其他一般道路及巷道也多呈正方形,或有丁字形相交的,但不见坊里划分。……住宅和店铺、作坊等都面临街道建造,有些街道已成为各行各业集中的地段。”书中记载的城市街道状况最早出现在 A.西汉 B.唐朝 C.宋朝 D.明朝 读右图(图1),图中被誉为当时世界第一大港的城市是 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朕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苏州出土了一块明清时期的碑刻,记载了一起商标侵权案,“近有无耻之徒,假冒本堂牌记,或换字同音,混似射利,粘呈牌记,叩求示禁。”这反映出苏州 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劳资矛盾尖锐? C.商业法律较为完备?????? D.商品经济发达 清代某一谕旨中有以下内容:“又谕,电寄张之洞等,日本约内改造土货一节关系最重,江浙等省如丝斤花布,可否于出产处先抽厘金,方准运出,并招商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这一谕旨应出现于 A.1860年 B.1895年 C.1901年 D.1911年 1922年,爱因斯坦访问中国曾说:“(上海)这个城市表明欧洲人同中国人的社会地位的差别,这种差别使得近年来的革命事件……特别可以理解了。”“这一革命事件”应是 A.保路运动???? B.五四运动 C.中共的成立??? D.国民大革命 武汉是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近代许多重大事件发生在这里,其中包括 ①辛亥革命的爆发??? ②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③八七会议的召开??? ④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美国一位历史学家曾这样评论毛泽东:“他拒绝了只能依靠城市无产阶级进行革命这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原则……这对莫斯科来说纯属异端邪说,但他自行其是,将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了独立的军队和政府。”这段材料所评述的历史时期是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在一份政治宣言中,中国共产党宣布:“取消现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之统一”,“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这份宣言应该发表于 A.国民党“一大”后 B.九一八事变后 C.卢沟桥事变后 D.武汉、广州失守后 20世纪40年代后期,纽约《先驱论坛报》感叹:中国打完了最大规模的一场战役,南京、上海及武汉已处于人民解放军的威胁之下。这场战役是 A.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B.淮海战役??? C.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 D.辽沈战役 某文件明确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发展新民主主义的人民经济,稳步地变农业国为工业国。”这份文件应该是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相同点有 ①都抛弃了此前的“左”倾错误方针??? ②都把加快经济建设作为工作中心 ③确定的基本路线都得到了贯彻执行??? ④都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右图(图2)是一张1982年拍摄于北京人民大会堂的照片,对这次会谈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邓小平阐明了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 B.撒切尔夫人同意通过外交途径商谈解决香港问题 C.邓小平建议用“一国两制”的方案解决香港问题 D.中英双方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在某次国际会议中,周恩来致电毛泽东、刘少奇并中共中央:根据三天会议的情况,朝鲜问题形成僵持局面。因美国不打算解决问题,法国对朝鲜问题又不发言,英国也表示不想发言,但我们并没有失去解决朝鲜问题的信心。该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不结盟运动会议 D.朝核问题六方会谈 改革开放使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和“所有制崇拜”。下列各项明确体现出打破“所有制崇拜”的是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十五大”关于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 D.邓小平南方谈话阐释姓“资”姓“社”的问题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列各项中,最早出现在上海的是 A.中国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 B.中国第一条民航航线? C.中国人摄制的第一部电影 D.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生活即历史。1992年夏天,深圳一家露天咖啡馆里,四个小伙子在聊天。从他们聊天的内容中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 A.小张说:“今年春节后不久,我在深圳有幸看到邓小平” B.小李说:“我把小平同志到深圳这件事,通过互联网发给了在美国的同学” C.小马说:“今年召开的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D.小赵说:“听说上海浦东可能会开发开放,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到浦东去创业” 某学者写道:“衰落是一个容易使人上当的词,因为它包含了两个相去甚远的概念:一是外部力量的减弱,一是内部力量的衰败。……拿意大利来说,……在外部因素使其丧失了经济强国的地位之后,内部文化仍可达到巅峰。”这里所说的“外部因素”是指 A.贸易通道的改变 B.殖民争霸战争的失败 C.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西班牙、葡萄牙的竞争 右图(图3)是18世纪七八十年代输入英国的原棉重量变化示意图,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英国纺织工人数量增加 B.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来临 C.棉纺织领域的发明创造 D.工人手工纺纱速度提高 “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直接促进了重工业的大踏步前进,使大型的工厂能够方便廉价地获得持续有效的动力供应,进而使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成为可能,并为之后的经济垄断奠定了基础。”这则材料能够反映 A.蒸汽机的发明促进了经济垄断 B.重工业的出现取决于新能源的应用 C.新能源的应用直接导致了经济垄断 D.新能源的应用影响了工业结构 《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记述:“(1870年以后)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作者要强调的是 A.各种新发明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 B.欧美国家对科技发明的投入加大 C.工业革命深入发展在于科技进步? D.发明家并非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家 二、综合题(共3题,共52分) (20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艾森豪威尔政府(1953—1960年)显得更激烈地敌视北京……美国不仅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还顽固地反对它加入联合国。美国推行了一项对中国实施军事包围的政策,其中包括美国在朝鲜、日本、冲绳、台湾、南越、缅甸和泰国等地区保持军事基地。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1971年7月6日,尼克松总统在美国堪萨斯城对世界格局提出了“五个中心”的看法。他认为,美、苏、中、西欧和日本是世界的五个力量中心。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产生了紧迫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全面执行尼克松主义的一项内容,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的过程。 ——《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材料三 尽管中国人说是尼克松政府急于要求得到北京之行的准许的,但是中国自己的动机却是掩盖不住的。基辛格秘密访华两周后,《红旗》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最坦诚地公开讲述了对美开放的正当理由:竟不含糊地区分了两个超级大国对中国威胁的程度及其对北京安全考虑所产生的影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根据材料一,概括美国的对华政策。(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采取了怎样的应对方针?(2分) 根据材料二,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的变化,(2分)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6分) 根据材料三,分析促使中国改善与美国关系的因素。(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美关系的改善给中国带来的积极影响。(6分) (14分) 中国服饰和社会习俗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从服饰和社会习俗的演变中可知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重,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苗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政论集》(上册) 根据材料一,概括康有为主张“断发易服”的理由。(4分) 材料二 1912年1月12日,《大公报》上登文《易服以保存国货为要义》,它说:“易服不易料。……我国人民半恃丝绸以为生活存也,安可弃其料而不用哉?”……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给上海中华国货维持会的复函中说:“礼服在所必更,常服听民自便,此为一定办法,可无疑虑。但人民屈服于专制淫威之下,疾首痛心,故乘此时机,欲尽去其旧染之污习。去辫之后,亟于易服,又急切不能得一适当之服式以需应之,于是争购呢绒,竟从西制,致使外货畅销,内货阻滞,极其流弊,诚有如来书所云者。” ——摘自《论辛亥革命前后的服饰改革》 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的“易服”改革带来的影响。(6分) 材料三 1978年以来,人们的服装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大喇叭裤、蝙蝠衫、健美裤和连衣裙开始流行于市民的生活中。同时,具有中国特色的唐装旗袍开始走向世界,中国服装在全球受到注目和尊重。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以来中国服饰变化的原因。(4分)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内战(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的内战)结束后,土地贵族和乡绅居于社会中上层,完全垄断了国家和地方政权。具有强大经济价值以及社会政治影响力的土地仍成为人们追逐的目标。在城市地区,商人用财富购买土地,成为土地阶级的成员,继而确立政治地位和社会声望;在工商业界,银行家把财富转化为地产,取得贵族身份、融入土地阶级的进程比原来加快了;工业家也将资金源源不断地注入地产业,获得乡绅或贵族的头衔,进入土地阶级。 工业化时期的英国,圈地运动全面展开。准备圈地的村社往往出售部分土地以筹集圈地费用。小土地所有者也是土地的主要供应者。在建立大地产的过程中,地主们常常卖掉零散的外围地产,集中化主体地产,这需要付出几代人的努力。由于圈地运动需要筹集资金,从而造成一些自耕农销售部分土地,圈地后许多自耕农抛售土地;旧的土地家族因为债务而出售土地;许多土地家族为扩大主体地产而卖掉外围地产,市场上待售土地源源不断。 一方面,绝大多数农业人口转向了非农产业;另一方面,土地家族、各类职业者、工商界人士疯狂地追逐具有巨大经济价值并且与权力密切关联的传统物质——土地,以土地为工具,形成了以贵族、乡绅、自耕农为代表的土地阶级,控制了中央、郡、社区的权力。这在客观上促进了大地产和大农场经营制度的形成。 ——摘编自汤普森《19世纪英国土地社会》和《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土地流动与经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出现的社会心态。(4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工业化时期英国买方土地的主要来源,(4分)并指出促进土地流动的推动力量。(6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土地流动与经营对英国政治和经济产生的影响。(4分) 西南大学附中2012—2013学年度下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试题参考答案(文) 一、单项选择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D 2.B 3.A 4.C 5.B 6.D 7.D 8.B 9.B 10.A 11.B 12.C 13.B 14.C 15.B 16.D 17.A 18.C 19.A 20.A 21.A 22.C 23.D 24.C 二、综合题:共3题,共52分。 25.(20分) (1)政策:敌视新中国,实行政治上孤立、军事上包围的政策。(2分) 方针:“一边倒”,或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2分) (2)变化:从敌视中国转变为谋求改善中美关系,或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2分) 原因:①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②美国霸权地位衰落;③美国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不利地位;④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⑤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共6分。每点2分,任答出其中三点给满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也可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6分) (3)原因:应对苏联的威胁,维护国家安全。(2分) 影响:①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②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③有利于打破长期的外交僵局,打开外交新局面;④有利于促进中国与世界的经济、文化交往。(共6分。每点2分,任答出其中三点给满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也可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6分) 26.(14分) (1)理由:①影响外交;②影响工业生产;③影响军事;④不利于个人卫生;⑤有损民族尊严。(共4分。每点1分,任答出其中四点给满分) (2)影响:①促进中国服饰近代化;②冲击着传统习俗,促进了观念的变革;③适应了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使人们的行动更加方便;④造成国货滞销,制约了民族工业发展。(共6分。每点2分,任答出其中三点给满分;符合题意言之成理,也可给分,但总分不得超过6分) (3)原因:①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经济迅速发展;②物质丰富,人民生活改善;③思想解放,审美观念多元化;④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与世界联系日益密切;⑤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影响力扩大。(共4分。每点2分,任答出其中两点给满分) 27.(18分) (1)社会心态:追逐土地,借此获得贵族或乡绅头衔,进而掌控政权。(4分) (2)主要来源:①村社为筹措圈地资金而出售的土地;②自耕农抛售的土地;③旧地主因债务而出售的土地;④土地家族为扩大主体地产而卖掉外围零散土地。(每点1分,共4分) 推动力量:土地家族、工商界人士、各类职业者等社会群体是重要的推动力量;(2分)圈地运动、工业革命和工业化也是推动力量。(4分) (3)影响:①工商界的人士进入土地阶级,形成了以贵族、乡绅、自耕农为代表的土地阶级,控制了中央、郡、社区的权力;②在客观上促进了大地产和大农场经营制度的形成,促进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4分)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www.ks5u.com)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