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简介:
南昌三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开学考试 高二历史试卷 命题:肖育琼 审题:杨复元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说:“这是一个空前广袤的帝国……面积大约三百万平方公里……嬴政大帝……摆脱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政治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侯伯子男。”其中“周王朝最洋洋得意的……制度”和“划时代的突破”分别是指( ) A.分封制、郡县制 B.宗法制、郡县制 C.分封制、行省制 D.郡县制、行省制 2、2006 年6月5日开幕的院士大会上,胡锦涛指出“我们必须坚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战略思想”“坚持在公平竞争中识别人才”。隋朝创立、唐朝继承和完善的选拔人才的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主要是指其( ) ① 起到了抑制门阀的作用 ②扩大了选拔官吏的来源 ③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④加强了思想控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3、下列一组图片,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 A.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B.促进了雅典思想文化的繁荣发展 C.只适合小国寡民的城邦 D.维护了奴隶主的统治地位和利益 4、“我以我自己以及我妻子的名义宣布,我们将衷心接受这个宣言……我们以……议会制定的法律作为治理这个国家的准则……”听秘书朗读完后,他面色严肃地当众宣布接受宣言,然后戴上王冠。“这个宣言”是指( ) A.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B.《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1787年宪法 D.英国《权利法案》 5、奥巴马和奥朗德是当今美国和法国总统。假如穿越时空隧道让他们回到1875年,他们的共同点不包括( ) A.掌握行政权 B.是军队最高统帅 C.由民选产生,向议会负责 D.是国家元首 6、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据统计,以下为1900~1936年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其中属于1901年的是( ) A.革命、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 、抗日 B.三民主义、民国、南京、孙中山、共和、阿Q C.新文化、北洋军阀、实业救国、张謇、仲甫 D.北京、义和团、八国联军、赔款、“新政” 7、 查士丁尼安皇帝钦定出版的《法学阶梯》中说,“受法律和习惯统治的一切国家,部分是受其固有的特定法律支配,部分是受全人类共有的法律支配。一个民族所制定的法律,称为该民族的‘民事法律’,但是,由自然理性指定给全人类的法律,则称为‘国际法’,因为所有的国家都采用它。”材料中的“国际法”所包含的理念主要是( ) A.保护私有财产神圣不受侵犯 B.是适用于罗马帝国境内各族人民的万民法 C.注重调解贸易以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D.人人生而平等,每个人都有追求生命、自由、财产和幸福的权利 8、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20余年(1897—1920年)。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 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B.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C.孙中山宣誓就职的照片 D.与义和团冲突的日记 9、“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三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10、下列四幅电影宣传画集中反映了某一时期的历史事件。这一时期应是( ) 11、为纪念巴黎公社成立136周年,某高三历史班同学举办了一个座谈会。同学们就巴黎公社进行了广泛的学习心得交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巴黎公社革命具有自发性、偶然性 ②巴黎公社是在无产阶级革命成为历史主流的背景下发生 ③巴黎公社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权 ④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社会经济还没有发展到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程度( )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在西方世界日益关注中国的过程中,《时代》周刊是最典型的代表。右图是1949年毛泽东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图片,毛泽东能够成为倍受关注的《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原因主要是( ) A.领导中国人民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引发中国社会巨变 B.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落走向振兴 C.开创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揭开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以新的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 13、《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文本用的是荷兰纸张、德国墨水、法国印刷术,由比利时和卢森堡装订,附着意大利制作的飘带。这( ) A.分别利用了各国最先进的技术 B.体现了各国不同的技术优势 C.象征六国的合作 D.说明文本制作的工序复杂 14、史书记载:“水激轮转,众筒兜下,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这种提水工具最早出现于( ) A.东汉 B.曹魏 C.唐朝 D.北宋 15、《齐民要术?序》(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中说到:“舍本逐末,贤者所非。日富岁贫,饥寒之渐,故商贾之事,阙而不录。”此段话表明( ) A.目的是为发展商品经济 B.反映出作者重农抑商思想 C.告诫统治者应舍本逐末 D.《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16、2008年以来,非洲索马里沿海累计已经发生80多起海盗袭击事件,平均每4天就有一艘船遭劫,海盗已猖獗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一现象备受国际关注,有人开始对索马里的历史产生兴趣,研究发现这一地区在15世纪末出现了一个著名的“海盗”,他最有可能是( ) A.达·伽马 B.哥伦布 C.迪亚士 D.麦哲伦 17、1500年亚欧大陆人口约为 4.25亿,1700年为7.1亿,1800年突破9亿。以下关于近代以来世界人口迅速增加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新航路开辟造成的世界贸易的增长 ②世界范围内农作物品种的重新分布 ③殖民活动影响下的全球性人口迁徙 ④工业革命带来工农业生产力的提高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8、“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这表明洋务运动( ) A.能使中国走向富强道路 B.对外国经济势力扩张起了一些抵制作用 C.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和科技人才 D.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对右图中1959年的农业生产情况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完成了土地改革,农民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 B.完成了三大改造,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因为风调雨顺,所以农业生产获得了丰收 D.材料提供的信息不准确 20. 1644年,约翰?弥尔顿(英)在《论出版自由》中说:“我觉得,我仿佛瞥见它是一头苍鹰,正在振脱着它幼时的健翩……而这时无数怯懦群居的小鸟,还有那些性喜昏暗时分的鸟类,却正在一片鼓噪……而众鸟的这种恶毒的叽叽喳喳将预示着未来一年的派派系系。”这段材料实质上反映了英国( ) A.大贵族与国王之间的矛盾尖锐 B.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势力斗争激烈 C.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的矛盾尖锐 D.自由党与保守党争夺议会权力斗争激烈 21.西方有经济学家专门研究过裙子与经济的关系。叫做“裙子经济”,结论是:裙子的长度与经济的发展成反比。也就是说,裙子越长,经济就越落后;裙子越短,经济就越先进,越发展。以19世纪中期英国为例,此时英国女性一改中世纪曳地长裙、行不露脚的式样,裤装和短裙逐渐流行起来。这一转变充分说明了( ) A.工业革命完成,妇女角色改变 B.民主政治进步,女权意识增强C.科学技术发展,妇女思想解放 D.对外殖民扩张,妇女远离故乡 22.李大钊曾经说:“岂惟法人,十九世纪全世界之文明,如政治或社会之组织等,周不胚胎于法兰西革命血潮之中。”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19世纪全世界政治文明之源头是法兰西民族创造的文明 B.法国的启蒙运动和大革命为19世纪世界政治文明发展奠定基础 C.19世纪世界资本主义文明发展与法国不存在必然的联系 D.19世纪世界政治文明的发展因法国频繁的革命而受阻 23.《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中写道:“如果以为沿海和长江的炮声与白旗,已经在国民中掀起了多么巨大的精神波澜和情绪风涛,那便是属于今人想当然的自作多情。”由此可见( ) A.鸦片战争不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后人夸大了鸦片战争的历史影响 C.鸦片战争没有唤起中国人的觉醒 D.清军在鸦片战争中进行孤军奋战 24.张德彝是目击法国巴黎公社革命的中国人。他记述道:“夫乡勇乏叛,由于德法已和;盖和局既成,勇必遣撤。撤而穷无所归,衣食何赖?因之铤而走险,弄兵潢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法德当时政体相同 B.“乡勇”指国民自卫军 C.作者对原因记述准确 D.记述有一定参考价值 25.美国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中国大趋势》中说:“经历了思想解放进程的中国就像一个混血儿,也许这个孩子很快就会在吸取父母——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长处之后,独立走出一条新路。”这种认识( ) A.站在西方中心主义立场 B.承认中国道路已经成功 C.肯定了中国的改革开放 D.赞赏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相融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2分,27题14分,28题14分,29题10分,共50分。 26、(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为数众多的来宾并不是以真正的使节资格到中国来的。他们来是为了赚钱,带来礼物并希望皇帝赏赐。为了不失伟大君王的尊严,这些赏赐远远超过他所收到的礼物的价值。他们把收到的钱用来购置中国商品,然后拿到他们本国出卖,获取大利。而且他们一登上中国的土地,他们的开支就都公款报销。看来中国人想照顾这些使节,或者不如说这些商人,其惟一目的就是要控制邻国,因此他们向皇上进贡什么样的礼物倒似乎是无所谓的。……然而这些蛮夷从老远带来这样一些琐细的东西却使国家为他们路上的开支花费了一大笔钱。好像中国人重视的倒不是这些自称使节的低下地位,而是炫耀他们君主的伟大。 ——利玛窦、金尼阁《利玛窦中国札记》 材料二:窃为夷情之强悍,萌于嘉庆年间,迨江宁换约,鸱张弥甚,至本年入京城,要挟狂悖,夷祸之烈之极矣。……自换约以后,该夷……纷纷南驶,而所请尚执条约为据。该夷并不利我土地人民,犹可以信义笼络,驯服其性,自图振兴…… 臣等就今日之势论之:发、捻交乘,心腹之害也;俄国壤地相接,有蚕食上国之志,肘腋之忧也;英国志在通商,暴虐无人理,不为限制,则无以自立,肢体之患也。故灭发,捻为先,治俄次之,治英又次之。惟有隐消其鸷戾之气,而未遽张以挞伐之威。倘天心悔祸,贱匪渐平,则……必能有所补救。若就目前之计,按照条约不使稍有侵越,外敦信睦,而隐示羁縻,数年间即系偶有要求,尚不遽为大害。 ——奕诉等《请设总理衙门等事酌情拟章程六条折》(1861年1月)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中国处理外交事务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8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清政府外交策略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 27、(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期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政治斗争。世界各种政治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深化和历史的发展,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但也要看到,世界各种力量的发展仍很不平衡。 ——江泽民《在武汉主持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 材料二:积极推动世界走向多极化,尊重各国和各国人民的愿望和利益。这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客观规律,有利于体现各国和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与利益,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多极化并非针对特定国家,而是世界各种力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协调和对话,不搞对抗,共同维护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 ——江泽民《共共同创造一个和平繁荣的新世纪》、 材料三:温家宝说:今天的中国,是一个改革开放与和平崛起的大国。人多,不发达,这是中国的两大国情。解决13亿人的问题,不能靠别人,只能靠自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同时也走了一些弯路,失去了一些机遇。从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我们终于找到了一条发展自己的正确道路。这就是:中国人民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2003年12月10日温家宝在哈佛大学演讲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因素和世界多极化的主要障碍。(4分) (2)材料二表明,中国积极推动世界多极化的目的是什么?当今世界的格局是怎么样的?(2分) (3)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的多极化问题?(4分) (4)中国的“和平崛起”的原因是什么?(2分) “和平崛起”对亚洲和整个会带来什么影响?(2分) 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晚明时期社会流动频繁,是一个“善变”的社会。嘉靖年间的一位给事中凭借他在做官的具体观察,分析了其中的缘由。他说:“大约豪宦连田阡陌,其势力足为奸欺,而齐民困于征求,顾视田地为陷井,是以富者缩资而趋末,贫者货产而僦庸”。 随着社会力量发生新的分化,传统的四民之说已经无法规范社会大发展下社会各阶层力量的新变化。正是在这种前提下,明人姚旅才重新提出了“二十四民”之说。所谓的二十四民,就是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新添了“十八民”,分别为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奕师、驵侩、驾长、舁夫、篦头、修脚、修养、倡家、小唱、优人、杂剧、响马贼。这新增的十八民,全都是“不稼不穑”之民。从“四民”或“六民”向“二十四民”的转化,显然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明代社会大流动的一种结局。 ——摘编自陈宝良《明代社会流动性初探》 材料二:英国在16—18世纪是一个社会流动尤其显著的社会。这一时期社会流动节奏之快是空前绝后的。这种频繁社会流动的一个主要表现是贵族构成发生变化。在传统贵族因为自然原因人数减少时,都铎国王为了维持社会的稳定发展,有限的任命贵族,使贵族人数总量基本不变。伊丽莎白统治时期,一共任命了18人,虽然贵族的总数基本不变,但是贵族构成却发生了变化。伊丽莎白任命的18名贵族中,只有两人是老贵族家庭或皇室亲属,绝大部分贵族都是新贵族。他们由非贵族阶层跻身贵族阶层,甚至一跃而成贵族。迈克尔·波尔是商人赫尔之子,后成为理查二世的国务大臣,卜托马斯·克伦威尔出身寒门,是制衣匠的儿子,成为埃塞克斯伯爵,进入国家政务管理层,任国王的掌玺大臣。威廉·彼得爵士出生于德文郡一个偏远乡村里,是一个约曼(扈从)家庭的幼子,后来成为亨利八世和爱德华六世、玛丽女王统治时期的国务大臣。他以出任国家政府官员获得的财富为基础,在家乡大量购买庄园,成为名副其实的贵族。 ——摘编自刘贵华《近代早期英国的大学教育与社会流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引起明代社会流动频繁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指出,晚明社会与近代早期英国社会的流动特点的主要区别。(6分)根据材料,指出社会流动对中英两国产生的相同影响。(2分) 29、(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8年春,上海农村根据中共中央的号召,开始了农业生产“大跃进”。同年9月21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上海农村建立了第一个人民公社,即上海县七一人民公社。到9月30日,郊区10个县全面实现人民公社化,共建立103个人民公社,几乎所有农户都参加,平均每个人民公社达8 000多户……结果严重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 ──《上海农业志》 材料二 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发生一场意义更为深刻的变化。在中国最贫困的省份,特别是安徽,中国领导阶层开始了叫“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3年底,甚至这些集体农业的痕迹,也大量从中国农村消失了。在私人和集体之间划分收入已没有什么意义,因为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 ──《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下卷 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合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可以肯定,只要生产发展了,低水平的集体化就会发展到高水平的集体化,集体经济不巩固的也会巩固起来。关键是发展生产力,要在这个方面为集体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农村生产关系中的什么教训?(2分) ? (2)材料二所说的是我国农村生产关系方面怎样的变革?(2分)它是否意味着从所有制上否定了前者的成果?(1分)为什么?(2分) ? (3)材料三评论农村政策的基本着眼点是什么?(1分)为什么?(2分) 南昌三中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开学考试 高二历史答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2分,27题14分,28题14分,29题10分,共50分。 26、(1) (2) 27、(1) (2) (3) (4) 28、(1) (2) 29、(1) (2) (3) 高二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2、B;3、B;4、D;5、C;6、D;7、D;8、A;9、A;10、B; 11、C;12、A;13、C;14、C;15、B;16、A;17、B;18、B;19、D;20、B;21、A;22、B;23、C:24、D;25、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2分,27题14分,28题14分,29题10分,共50分。 26、(12分)(1)特征:以贡赐贸易为手段;控制邻国、宣扬国威为目的;不计经济效益;不承认外国的平等地位。(4分) 原因: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发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天朝上国和文化中心主义思想影响;自然经济造成的封闭心态。(4分) (2)变化:信守条约,与列强合作;施以羁縻防范之策,维持“和好”局面;成立专门外交机构,处理外交关系。(2分) 原因: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暴露中国发展滞后;太平天国起义,国内矛盾尖锐;《北京条约》签订,英法联军撤退,交还首都。(2分) 27、(14分)(1)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是推动世界多极化的主要因素;(2分)世界多极化的主要障碍是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2分) (2)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2分)目前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2分) (3)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体现了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世界多极化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2分) (4)内因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外因是具有较好的国际环境。(2分)维护地区稳定,“在不给现有秩序带来冲击的前提下,实现增长和发展,并使所有邻国受益”。 (2分) 28、(14分)(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政府的控制放松;朝廷赋役沉重;土地兼并加剧;科举制度的推动。(6分) (2)晚明:社会分化明显,多阶层出现;行业特征突出,主要从农业转向商业、手工业等部门;英国:新兴的工商业阶级晋升贵族,担任国家官职;(6分)影响:有利于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具有民主色彩思想的产生.(2分) 29、(10分)(1)忽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片面追求生产关系的高水平、高速度。(2分) (2)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没有在所有制上否定前者的成果,(1分)因为是在保证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合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环节。(2分) (3)基本着眼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1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变革生产关系要以能否发展生产力为准,采取稳妥的方针。(2分) 高二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2、B;3、B;4、D;5、C;6、D;7、D;8、A;9、A;10、B; 11、C;12、A;13、C;14、C;15、B;16、A;17、B;18、B;19、D;20、B;21、A;22、B;23、C:24、D;25、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26题12分,27题14分,28题14分,29题10分,共50分。 26、(12分)(1)特征:以贡赐贸易为手段;控制邻国、宣扬国威为目的;不计经济效益;不承认外国的平等地位。(4分) 原因:农耕经济的高度繁荣发达;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天朝上国和文化中心主义思想影响;自然经济造成的封闭心态。(4分) (2)变化:信守条约,与列强合作;施以羁縻防范之策,维持“和好”局面;成立专门外交机构,处理外交关系。(2分) 原因: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暴露中国发展滞后;太平天国起义,国内矛盾尖锐;《北京条约》签订,英法联军撤退,交还首都。(2分) 27、(14分)(1)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和第三世界国家是推动世界多极化的主要因素;(2分)世界多极化的主要障碍是美国作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2分) (2)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2分)目前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2分) (3)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发展,体现了各国人民的共同意愿和利益,世界多极化的根源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的多极化。(2分) (4)内因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外因是具有较好的国际环境。(2分)维护地区稳定,“在不给现有秩序带来冲击的前提下,实现增长和发展,并使所有邻国受益”。 (2分) 28、(14分)(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政府的控制放松;朝廷赋役沉重;土地兼并加剧;科举制度的推动。(6分) (2)晚明:社会分化明显,多阶层出现;行业特征突出,主要从农业转向商业、手工业等部门;英国:新兴的工商业阶级晋升贵族,担任国家官职;(6分)影响:有利于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