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简介:
2013历史暑假作业(四)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1946年,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指出: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其本质意图是 A.苏联是个很狂热的国家 B.苏联与美国有很大的矛盾 C.苏联必然会危害美国的利益 D.美国应该对苏联采取遏制的政策 2. 下图是一幅标题为《最新型美国汽车》的政治漫画。它讽刺的是 A.1929年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对欧洲国家提供贷款 B.二战后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 C.二战中,美国对苏联提供援助 D.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牢牢主宰着世界经济霸权 3.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肯尼迪曾经评 价柏林墙是“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于抵御敌人,而是用来对付自己 的百姓的墙。”下列关于柏林墙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二战中修筑柏林墙是为了对付希特勒法西斯 ②柏林墙是二战后东西方冷战关系的标志性建筑 ③柏林墙切断了东、西柏林之间的联系和自由往来 ④1990年柏林墙被拆除,标志雅尔塔体系彻底完结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的签订 A.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B.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C.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 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5.英国约翰W·梅森在《冷战》一书中提出,如果把“冷战”时期重新定义为“长时期的和平”,倒是颇为令人耳目一新的。文中作者对“冷战”重新定义的主要出发点是 A.美国马歇尔计划推动了欧洲重建 B.“冷战”期间各国并无直接武装冲突 C.不诉诸武力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 D.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没有矛盾 6.《西方文明史》中写道:二战结束后,“在人类积极向上的精神鼓舞下,在良好的经济发展趋势影响下,欧洲产生了一种轻快的充满生机的和富有创造性的文明……”。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种“文明”的行为是 A.接受马歇尔计划 B.参加经互会 C.加入北约组织 D.成立欧洲共同体 7.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变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以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尼克松这段话反映出 A.欧共体成立并壮大,迫使美国调整对外政策 B.西欧与苏联关系改善,动摇了北约组织 C.西欧在二战后普遍衰落,美国加紧对其控制 D.东欧剧变,美国有机可乘 8.据美国解禁外交文件显示,1972年夏天,美国人在得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即将访华促成日中邦交正常化的计划后,使用了对日本人的蔑称“小日本”一词,破口大骂日本是“最坏的叛徒”。这最能说明 A.日本的做法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原则 B.日本在政治上从属于美国 C.美日在国际关系上既合作又存在矛盾斗争 D.日本与中国建交导致美日关系恶化 9.1961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反映了 A.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平起平坐 B.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影响力扩大 C.西方国家放弃了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控制 D.发展中国家放弃了彼此间的合作 10.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问题是 A.世界日益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B.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形成 C.西欧、日本努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D.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25年时,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不包括 A.美苏展开激烈的军备竞赛 B.欧共体、日本经济迅速发展 C.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矛盾趋向缓和 D.发展中国家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12.毛泽东指出:“一边倒,是孙中山的四十年经验和共产党的二十八年经验教训教给我们的,深知欲达到胜利和巩固胜利,必须一边倒。”对“一边倒”外交政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发展了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 B.粉碎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的外交孤立 C.维护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D.缓解了新中国的经济困难 13.下列有关新中国外交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一边倒”的政策打破了西方国家孤立新中国的企图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 C.新中国以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日内瓦会议 D.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成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14.下表为《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支持票数增长统计》,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年代 1950 1956 1960 1965 1970 票数 10 24 36 47 51 A.第三世界力量的崛起 B.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席位是大势所趋 D.西方国家消除对华的敌视政策 15.1973年,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日本名古屋举行。美国运动员科恩误上了中国队的班车,庄则栋主动上前向科恩打招呼,并且赠送了礼物。这一举动 A.是卖国的,美国是中国的头号敌人 B.是可笑的,中国置民族尊严、大义于不顾 C.是得体的,民间交流有利于两国关系的改善 D.是正常的,中美关系已经亲密无间 16.2009年是中美建交30周年。回顾中美关系的发 展,1972年《上海公报》以非正式表述双方立场和基本观点的形式,树立了中美关系发展中的“公报模式”。以下关于1972年《上海公报》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公报中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B.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公报的签署体现了一种求同存异的精神 17.“中美双方结束了对骂状态,都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苏联再也不可能窃喜于北京和华盛顿互相没有接触了。……日本赶忙拥抱北京,并断绝了同台北的关系。”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改善中美关系是两国共同要求 B.日本一直谋求与中国关系正常化 C.中国需要美国支持以对抗苏联 D.中美关系正常化推进台湾问题解决 18.2001年6月,中国、俄罗斯等六国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2011年4月14日,第三届金砖国家领袖峰会在中国海南三亚举行,中国与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签署了(三亚宣言》,形成金砖国家合作机制。这两次外交活动表明中国 A.注重与发展中国家合作 B.积极开展多边外交活动 C.一直奉行友好结盟政策 D.在区域合作中起主导作用 19.一位学者认为:“除了西方自由主义的民主制度之外,已找不到足以代替它且具存活能力的其他体系。”并认为:“世界性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再存在,代之而起的将是经济流通、无止境地解决技术问题、环境问题以及品味微妙的消费者需求之满足。”上述说法应出现 A.巴黎公社失败时??B.世贸组织成立时??C.欧元问世时??D.两极格局瓦解时 20.某班同学存对东欧剧变的研究性学习中提出,德国通过剧变完成了民族的统一,结束了分裂状态,因此,对东欧剧变不能一概否定。这一观点 A.否定了东欧剧变给社会主义运动带来的挫折 B.没有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洞察历史 C.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审视东欧剧变的历史评价 D.是一种没有是非观念的落后史观 21.冷战时期,北约、华约等军事政治性组织是影响世界格局的重要因素;冷战结束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这一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当今世界 A.国家之间的经济差距加大 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C.市场经济制度得到普遍认可 D.可持续发展问题受到普遍关注 22.美国前国务卿贝克曾说:“苏联的崩溃产生了一个世纪才有一次的机会在全世界推行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念。”这反映出 A.苏联的解体使美国成为世界上惟一的超级大国 B.苏联的利益和价值观念曾击溃了美国 C.美国企图规划未来的国际秩序,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 D.当今世界不得不赞成美国领导下的世界单极格局 23.2010年11月23日朝鲜炮击延坪岛。此后,由于担心朝鲜再度发起挑衅行为,美国派出“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参加联合军事演习,此举遭到不少韩国民众的抗议。朝鲜半岛局势再度紧张,这表明 A.两极格局瓦解 B.世界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 C.国际恐怖主义呈现泛滥趋势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24.某历史兴趣小组利用右图进行研究性学习。据此,你 认为其研究主题是 A.政治多极化迅速发展 B.国际恐怖主义威胁人类 C.大国强权政治下的世界D.联合国的职能发生变化 25.有人认为从文明史的角度来看,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春秋战国时代”的世界。假如你赞成该观点的话,那么你认为决定未来这种“春秋战国时代”的世界的决定性因素应该是 A. 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 B.与第三世界的关系 C. 明智的外交政策 D.区域性政治经济的集团化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状态,不如此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整个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的存在……任何政府诚意协助复兴工作的,必会得到美国政府的全部合作,任何政府勾心斗角阻挠他国复兴工作的,就不能享用我们的援助。 ——马歇尔1947年6月的演讲 材料二 “西欧和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 “美国将参加各盟国和朋友的防务和发展活动,但是美国不能而且也不会制定全部方案,拟定全部计划,执行全部决定,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只有在我们的帮助真正起作用,并且被认为是符合我们的利益的时候,我们才会给以帮助。” ——美国总统尼克松1970年对外政策报告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美国怎样的战略意图?为达此目的,美国在政治上、军事上采取了什么措施?
(2)依据材料二说明20世纪70年代美欧关系出现什么变化?分析这一变化产生的影响。 (3)从经济角度分析材料三中美国“不能负起保卫世界自由国家的全部责任”的原因。为此,美国采取了战略收缩政策,这一政策对当时中美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这个共同基础上,亚非国家间有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的可能。因此,中国代表团参加亚非会议时,抱着积极把会议开好的态度,而且认为应该积极地肯定和表达亚非国家和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要求,而不应该陷入关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争论。 材料二 基辛格在他的回忆录中说:“阿尔巴尼亚提案以压倒多数通过了……友好国家改变了立场。它们当中很多国家长期以来感到苦恼,一方面它们不愿同我们对立,另一方面讨好强大的中国又对它们有利。当美国对北京采取敌对态度的时候,它们害怕投票赞成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会受到我们的某种处罚。现在我们戏剧化地要跟中国和解,它们就不再怕这种惩罚了……”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代表团是如何化解“关于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争论”的?中国的这一外交活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材料二基辛格所说的“阿尔巴尼亚提案”是什么? (3)作为美国国务院的负责人,请你策划一个“跟中国和解”的方案。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据《美国对运往中国的一切货物实施许可证管制办法》:“……商务部准备将它的许可证管制办法推广适用于所有运往共产党中国的货物。商务部在星期六(1950年12月2日)宣布今日午夜以后拟运出的货物均需要有许可证。在以前,许可证管制办法只适用于政府列为战略物资的货物。”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局法律顾问纳珊·奥斯特罗夫声称,目前中国共产党人的“公开好战态度”导致对“所有的东西”在运出以前都要“看一看”的新政策。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二十年来,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出于上述考虑尼克松派基辛格秘密访华。 材料三 2010年4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了会见,两国元首就中美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共识。 2010年7月20日,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表示,本次美韩军演的主要目的是给朝鲜一个“强势的信号”。他对此前中国官方提出的美国航母参与军演将威胁中国的说法作出回应,称“这些演习将在朝鲜半岛的海岸线进行,而非中国的海岸线”,并说“这跟挑衅没有任何联系”。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当时美国对华采取了什么政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政策出台的背景。 (2)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近年来中美关系表现出怎样的态势?请就中美两国应该如何正确处理双边关系谈谈你的看法。 2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俄罗斯前总理普里马科夫日前在此间表示,当今世界正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由一国指挥世界的做法是不可接受的。他说,当世界的两极体系不复存在时,人类应当走向一个以几个中心为依托的多极世界,目前的世界正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最近又出现了走向单极世界的倾向——有一个大国企图指挥世界,这是不能接受的。 材料二? 在谈到地区冲突时,普里马科夫认为,这种冲突现已同国际恐怖主义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使冲突的解决变得更加困难,从而使世界面临新的危险。他说,车臣问题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当地的恐怖分子和分离主义者得到外部的支持。 ——材料一、二均摘自新华社索非亚2000年4月24日电 材料三? 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一个非欧亚大陆国家破天荒第一次不仅是作为欧亚大陆大国关系的主要仲裁者,而且也是作为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国出现了。苏联的失败和崩溃是一个西半球大国美国迅速上升为唯一的而且的确也是第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的进程中的最后一步。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最近又出现了走向单极世界的倾向”,具体指什么?结合所学回答世界的两极体系是怎样形成的? (2)概括材料二中所说的“世界面临新的威胁”。对待这一问题我国是怎样做的? (3)“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世界事务发生了结构性的变化”,其结构性的变化有哪些?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在处理国际事务中应把握怎样的原则? 2013历史暑假作业(四)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DBBAC 6—10 DACBD 11—15 CACDC 16——20 CBBDC 21——25 BCBCA 二、非选择题 26.答案:(1)扶植和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称霸世界。政治上推行杜鲁门主义,军事上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 (2)美欧经济竞争激烈。(1分)冲击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冲击两极格局,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3)美国经济发展出现衰退。中美开始了关系正常化的进程 27.答案:(1)中国代表团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解决了这一争论。 影响:促进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亚非拉各国的联系;中国与更多的亚非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阿尔巴尼亚提案”是要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驱逐出去。 (3)方案:首先,促进中美两国民间交流,如“乒乓外交”;其次,安排资深外交人员秘密访华,策划中美关系正常化的细节,如“同时发表国家元首将访华的公告”;最后,安排总统访华,中美双方发表联合公报,逐步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 28.答案:(1)政策:经济上的封锁禁运。 背景:二战后“冷战”局面逐渐形成,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敌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成立之初,采取“一边倒”方针,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派兵参战。 (2)变化:从遏制中国转变为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原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大作用;美苏争霸中美国处于守势,西欧、日本的崛起对其产生冲击,需要通过改善中美关系实现新的国际关系平衡;孤立中国的政策遭到失败。 (3)态势:合作与冲突交织。 应该超越意识形态的分歧;增加互信,促进交流和合作;通过对话协商解决问题。 29.答案:(1)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企图称霸世界)。 形成:美国凭借大战中膨胀起来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力图称霸全球,遏制共产主义,为此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冷战”政策,先后出台了“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并组织北约;苏联采取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如经互会、“华约”等。 (2)威胁:地区冲突;恐怖主义;民族分离主义。 我国的做法:对地区冲突,一是积极参加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奉行和平外交政策,为谋求重大国际问题和地区热点问题能够公正合理地解决做出积极的努力(如两伊战争,柬埔寨问题);二是重视维和领域的工作,派出维和部队。成立上海合作组织,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并多次举行联合反恐军事演习。 (3)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俄罗斯取代了苏联的地位;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欧盟建立;以中国为代表的第三世界积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日本也主动参与国际事务,加快谋求大国的政治地位的步伐;整个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4)积极参与;和平共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