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简介:
资阳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历 史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全卷共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试结束时,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宗法制在秦汉以后仍有重大政治影响,其主要表现是 A.嫡长子继承 B.分封制反复出现 C.三纲五常的伦理观 D.传统的宗族观念 2.梁启超《辛亥革命之意义》中说:“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简单说:一面是现代中国人自觉的结果,一面是将来中国人自发的结果。自觉,觉些什么呢?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情。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使中国摆脱了列强的侵略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增强了国民民族民主意识 D.扩大了人民民主和自由权利 3.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对此事件理解不正确的是 A.第三世界国家已经成为一股重要力量 B.美国长期孤立中国的政策已经失败 C.中国本身就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 D.该事件直接促成了中美正式建交 4.亚里士多德认为克里斯提尼较梭伦“将体制改革得更加民主”。能支持上述观点的依据是 A.财产权利制的实行 B.参政津贴费的落实 C.“五百人会议”的形成 D.债务奴隶制的废除 5.2003年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女王如果反对,布莱尔须立即撤兵 B.内阁成员大体会赞成布莱尔的决定 C.议会对布莱尔的决定只能遵从 D.议会如果反对,布莱尔必须下台 6.右图是1972年四川大邑安仁乡出土的《弋射收获图》画像砖。整个画面分成上下两部分:上部弋射图,右为莲池,空中有大雁飞行,下部为收获图。如果该画像砖是对当时四川地区社会经济的真实反映,那么我们可以从中可以了解到的情况是 ①建筑材料 ②绘画艺术 ③阶级分化 ④农业生产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7.《全球通史》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下列关于宋朝“商业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A.纸币普遍流通起来 B.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C.城市中坊市限制明显被打破 D.开始形成以欧亚为中心的世界市场 8.有的影视作品会出现历史常识的错误。一部有关唐朝历史的古装电视剧中出现了以下场景,不符合史实是 A.一男子用水排鼓风冶铁 B.剧中群众演员大多穿着棉制衣服 C.剧中主角科举考试后当上县令 D.剧中主角手持邢窑所产白瓷杯品茶 9.据《中国经济史纲要》记载,清代正式废除匠籍制度,民间手工业的发展环境更为宽松,主要手工业产品比明代有所增长,地区性分工更加明显,形成了一些手工业品比较集中的产区。据统计,明清江南棉花与棉纺织业市镇有52个,蚕桑与丝织市镇有25个。长江中游湖北、湖南、江西陶瓷业市镇有25个,纺织丝市镇44个。这一状况带来的影响是 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商品经济活跃,社会处于转型的前夜 C.重农抑商政策松动,对外贸易繁盛 D.手工业发展迅速,社会分工明显 10.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关于这场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领土和主权完整遭到破坏 C.如何向西方学习还未形成共识 D.开始了追赶现代化的大规模实践 11.1908年,安徽第一家电厂——芜湖商办明远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经清政府农工商部批准成立,注册了“黑白月亮”商标。明远电厂创办的有利条件是 A.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B.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C.辛亥革命的推动 D.欧洲列强减轻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12.下列中国不同时期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与苏俄战时共产主义类似的是 A.“人民公社好” B.“大跃进万岁!” C.农民申请加入合作社 D.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 13.1921年,中共一大代表毛泽东来到上海,他可能看到是 A.大街上人们能便捷的乘坐公交车 B.女性多穿着时髦的列宁装 C.闲适的老人在收听无线电台的节目 D.时尚青年在西餐店就餐 14.中国深圳等经济特区主要“特”在 A.拥有特别的行政权和制宪权 B.有民族区域自治权 C.有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管理体制 D.有独立的外交权 15.“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作者意在说明 A.哥伦布没有真正到达过今天的美洲 B.达·伽马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 C.新航路开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D.西方扩张的目的是“扫清海路” 16.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河中有许多巨大的蒸汽轮船,正发出呛人的浓烟,岸边工厂排放的污水,使河水变得浑浊不堪。该材料说明 ①伦敦的旅游业开始出现 ②工业革命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③发展经济要与保护环境同步进行 ④煤炭已成为当时主要动力能源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读下面《世界贸易指数和贸易总额》图,此图反映的本质是 A.工业革命推动世界贸易总额的增加 B.不同时间世界贸易发展程度不同 C.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国际分工不同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加速形成 18.《大国崛起·危局新政·美国》中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在相继完成对炼油区、运输线和产油地的三步控制之后,洛克菲勒雄心勃勃地向垄断全美石油工业的霸主地位挺进。……洛连续吞并了美国近百家石油企业。到1890年,这位石油大王已经掌握了全美90%的石油提炼。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看,这段材料反映的是 A.石油工业发展迅速 B.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迅速 C.垄断组织形成并不断扩大 D.工业生产竞争日趋激烈 19.罗斯福新政期间,成立联邦储备银行加强对银行的管控,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农产品市场,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工业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这些措施体现出“新政”的特点是 A.国家对经济的直接干预 B.利用法律手段来缓解危机 C.将救济与发展相结合 D.事后救济与事前预防相结合 20.右图为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曲线图,其中导致1921~1925年粮食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新经济政策的推动 B.斯大林模式的促进 C.工业化实施的带动 D.农业集体化政策的实施 21.结合当时背景,对下列两幅图片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1921年《列宁会见上访农民》(油画) 罗斯福总统与美国农民交谈 A.两位领袖都关注本国民生问题 B.目的是提升农民克服困难的信心 C.交谈内容可能涉及经济危机问题 D.两国都重视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22.赫鲁晓夫的墓碑用黑白相间的大理石雕塑而成,中间镶着赫鲁晓夫的铜制头像。对此,大多数人的理解是:黑与白说明一个人可以有优点也可以有缺点,有正确之处也可以有错误之处,后辈人对前人不可求全责备。以较长远的历史眼光来看,对赫鲁晓夫“不可求全责备”主要是指不能苛求他 A.彻底冲破斯大林模式束缚 B.不该重陷个人崇拜的泥淖 C.经济改革与保护环境同步 D.放弃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 23.下列关于二战后半个世纪日本发展情况的阐述,正确的是 A.50年代中期后,确立起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模式 B.60年代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美国 C.随着经济的崛起,追求政治大国的呼声日益强烈 D.进入“泡沫经济”时代后,经济强国地位动摇 24.右图漫画反映了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有关状况。 对此,下列阐释错误的是 A.揭示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 B.主要发达国家属于最大的受益者 C.发展中国家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 D.美国为经济全球化背负沉重负担 25.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的每一次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下列人类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中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毒品泛滥 B.非洲粮食短缺 C.恐怖组织活动猖獗 D.中国大城市PM2.5值严重超标资阳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历 史 第Ⅱ卷(综合题共50分) 题号 二 总分 总分人 26 27 28 得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4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综合题(第26题19分;第27题19分;第28题12分;共50分。) 26.(19分)李阳同学学完历史必修二,准备撰写一篇题为“中国经济小史”的论文,他在准备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请你给他满意的回答。 材料一
A.《国语·齐语》 B.战国铁铧(1967年陕西咸阳窑店出土) (1)材料一选取史料围绕的主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能证明这一主题的最有价值的材料是(用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____。(1分)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材料二 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 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2)材料二表明当时当地的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分)产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三 下图中五条曲线反映了中国1840-1956年五种经济形态的发展变化情况。 (3)李阳同学判断出材料三中E代表的是官僚资本,请你帮他辨识出A和C分别代表的是哪一种经济形态。(2分)B种经济呈抛物线发展,D种经济在虚线处发展到顶峰后也很快下滑,从中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2分) 材料四 右图反映了中国1952年和1956年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重 (4)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这一变化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主要影响有哪些?(4分) 27.(19分)世界博览会(World Exhibition or Exposition,简称World Expo)又称国际博览会,是一项由主办国政府组织或政府委托有关部门举办的有较大影响和悠久历史的国际性博览活动。 材料一??? 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上,中国的展品包括瓷器、屏风、象牙雕刻、珐琅彩铜器、大理石群像等,“荣记湖丝”获得“制造业和手工业”奖牌。1876年费城世博会中国馆展出了丝、茶、瓷器、绸缎、铜器、雕花器和景泰蓝等。1889年巴黎世博会中国馆正中可见“大清国”三字,门口对联有“中国有圣人”、“此乡多宝玉”字样。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中国村内的中国戏院,带有明显西方风格。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的中国馆是满族王公住宅的复制品,摆有中华圣母像。“中华圣母”着慈禧太后服饰,保留圣母玛利亚的面貌,圣母左手抱着中国服饰的耶稣。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西湖48景相册等获金奖,另有中国绘画作品42件,包括唐朝吴道子、宋朝马远、明朝唐伯虎等人的作品。 ——摘编自马敏等编《博览会与近代中国》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第一届伦敦世博会举办的背景。(2分)想想看,英国可能会有哪些重要产品出现在这次博览会上?(2分)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世博会上中国展品的特点,并分析产生这些特点的原因。(5分) 材料三 1893年为了庆祝哥伦布“发现”新大陆400周年,芝加哥举办了一次“哥伦布纪念博览会” 。这次博览会上首次出现霓虹灯,世博会完全采用人工照明。作为纪念建筑的电子宫用了12万个灯泡来照明,灯亮起来如同白昼。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有何历史意义?(5分)博览会上出现的霓虹灯、人工照明说明了什么?(1分) (4)上海是对外开放较早的地方,并且于2010年成功举办了一次世博会,试分析上海对外开放与其成功举办世博会之间的关系。(4分) 28.(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高科技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越来越多的国家发展市场经济,是经济全球化的体制保障;国际贸易和投资自由化,是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动因;企业经营国际化,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张,起了推动作用。 (1)根据材料一归纳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因素。(3分) 材料二 2013年4月8日,撒切尔夫人因中风逝世,享年87岁,凤凰卫视做了一期访谈节目,著名评论员石齐平这样评价她:“撒切尔夫人是经济全球化重要推手。”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石齐平为什么称撒切尔夫人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推手”?(2分) 材料三 东南亚国家联盟和亚太经合组织标识 材料四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于2005年5月28日由文莱、智利、新西兰、新加坡四国发起,美国、澳大利亚、秘鲁、马来西亚、越南、墨西哥、加拿大相继加入TPP。2013年3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谈判。TPP成员国达成包括所有商品和服务在内的综合性自由贸易协议,将对亚太经济一体化进程产生重要影响,可能将整合亚太的两大组织,即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和东南亚国家联盟,成为亚太区域内的小型世界贸易组织(WTO)。 (3)结合材料三、四,说说东南亚国家联盟、亚太经合组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是什么性质的组织?(1分)指出以上组织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2分)
(4)TPP在美国的操纵下,不断壮大,而中国作为亚太地区重要的国家,却没有收到TPP任何的邀请,可以看出TPP是美国在亚太地区遏制中国发展的一个筹码。试分析,如果TPP成为了亚太地区的小型WTO,而中国并不是其中一员,这对中国将产生怎样的影响?(2分)中国应对的主要途径是什么?(2分) 资阳市2012—2013学年度高中一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历史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5 ACDCB 6—10 BCBBD 11—15 BADCC 16—20 BDCAA 21—25 DACDD 二、综合题(第26题15分;第27题18分;第28题17分。共50分。) 26.(19分)主题:春秋战国时期铁器使用。(生产工具或生产力的进步)(2分) 最有价值:B。(1分) 理由:出土文物,实物史料,第一手材料。(2分) (2)变化:由鄙商到崇商。(2分)主要原因:商品经济发展的冲击。(2分) (3)形态:A—自然经济 C—外国资本 (2分) 启示:民族工业要持久顺利发展必须以民族独立为前提。(2分) (4)变化:由私有经济占主体转变为公有制经济占主体。(2分) 影响:实现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深刻变革;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4分) 27.(19分)(1)(1)背景: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世界各国联系加强。(2分) 产品:绵纺织业品、 蒸汽机、机床、汽船、蒸汽机车等(答出任意2点即可得2分) (2)特点:中国:以传统工艺、美术、手工业品为主;有西方色彩。(2分) 原因: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手工业技术精湛;现代化滞后,工业发展程度低;随着社会发展中西文化交流增强。(3分) (3)意义:①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商业革命”, 使欧洲贸易范围得以扩大,世界市场开始形成;②促成“价格革命”,促进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成长;③丰富了地理学知识;④传播了资本主义文明,推动了美洲的近代化;⑤使美洲与世界的联系、交流加强,推动世界成为一个相互影响、联系紧密的整体。(5分) 说明:人类进入电气时代(1分) (4)关系:对外开放有利于促进上海经济发展,为上海世博会提供经济支撑;对外开放增进了上海与世界在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沟通与了解,有利于争取各国的支持。(4分) 28.(12分)(1)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贸易和投资的自由化;企业经营国际化,尤其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张。(答出3点即可,3分) (2)理由:撒切尔夫人执政时期放弃凯恩斯主义,改行货币主义政策,调整经济运行机制;使英国的经济模式逐渐由过多的政府干预向“多市场,少政府”的方向发展。(2分) (3)性质:经济区域集团化组织;(1分) 关系:经济区域集团一方面阻碍经济全球化发展,另一方面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或区域化是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全球化是区域化的最终结果。)(2分) (4)影响:经济上,可能造成中国贸易孤立,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政治上,在亚太战略上中国会更加被动,不利中国和平崛起。(合理即可,2分) 应对主要途径:充分利用自身巨大的市场优势,继续推动和参与多边贸易机制;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降低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合理即可,2分) (以上各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给分,但不超过各题总分)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