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简介:
泗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11月质量检测 历史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 冯天谕等著作的《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其表述的观点是 A.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否定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关于“三纲五常”的学说 2. 李贽称赞汉朝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善择佳偶”,自由恋爱;赞扬寡妇再嫁;称赞武则天是杰出的女政治家。赞颂商鞅、吴起等改革家;肯定封建社会揭竿而起的农民。上述材料反映了李贽 A.反对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观念 B.反对道学家的虚伪 C.破除对孔子思想的迷信 D.反对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礼教 3.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的思想与传统儒家思想的关系是 A.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否定 B.与传统儒家思想一脉相承 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对传统儒家思想的补充完善 4.从甲骨的刻符、青铜器的铭文,到笔画详备的楷书,缀连成一幅生动的文字史画卷。观察图片,可以得出的准确认识是 A.楷体汉字形态直接演化于甲骨文 B.楷体汉字飞舞飘逸便于抒情达意 C.甲骨文字是不可识读的刻画符号 D.甲骨文具有现今文字的某些特征 5.明代德清禅师曰:“为学有三要:所谓不知《春秋》,不能涉世;不精《老》、《庄》,不能忘世;不参禅,不能出世。此三者,经世、出世之学备矣,缺一则偏,缺二则隘,三者无一而称人者,则肖之而已。”这表明德清禅师 A. 提倡儒、道、佛三教合一 B. 认为儒、道、佛三教互相矛盾 C. 主张以佛教改造中国传统文化 D. 强调做学问要学习诸子百家典籍 6.在西方,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于推翻封建统治、开拓世界市场、推动科技革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明清时期的中国却未能推进社会变革。其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当时的中国 A.经济停滞倒退 B.受到西方殖民者和俄国侵扰 C.国家分裂、国力衰弱 D.固守农耕自然经济生产方式 7.清朝赵翼说:“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中国古代在“李杜”之后各领风骚的文学形式有 A.楚辞、元曲、明清小说?????????? ??B.南戏、元杂剧、京剧 C.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D.宋词、明清小说、京剧 8.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 B.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C.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 D.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戏剧 9.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说:“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躯体,穿戴也和人一样。……每一种动物都会把神的模样描绘得和自己一样。”这表明色诺芬 A.否定神的存在 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 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 D.主张将神人性化 10. 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材料中省略的字最可能是 A. 洋务清火汤 B. 新政补元汤 C. 宪政调味汤 D.革命销魂汤 11.晚清民间教科书关于近代政治知识的介绍日见增多。商务印书馆1910年初版陆费逵的《修身讲义》中有:“立法、行政、司法三权,由一机关行之者,曰专制政体;三权各有独立之机关者,曰立宪政体”。对此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三权分立学说率先影响了教育 B.清朝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巨变 C.民主思想推动教育内容的更新 D.教育引发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12.《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这场运动的民族感情之所以如此强烈的深层次原因是 A.学生和知识分子接受了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的洗礼 B.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和推动 C.俄国十月革命对民族解放运动的鼓舞 D.巴黎和会上中国的领土权益被日本攫取 13.1909年,《京华百二竹枝词》曰:“报纸于今最有功,能教民智渐开通。眼前报馆如林立,不见‘中央’有‘大同’(‘中央’、‘大同’均为当时报纸名称)。”这一描述表明 A.报纸宣传成为变革根本动力 B.描述者倡导报纸产业多元化 C.描述者肯定报纸的教化功能 D.报纸舆论受到专制政府控制 14.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定 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互利 15.“人认为,神也是生出来的,会说话,有形体,穿戴和人相同。如果牛、马或狮子也跟人一样,有手,能用手画画,能从事艺术活动,那么,牛会把神的模样画得像牛,马会把神的模样画的像马,每种动物都会把神的身体描绘得跟自己一样。埃塞俄比亚人说,他们的神是黑皮肤、扁鼻子;色雷斯人说,他们的神是蓝眼睛、红头发。”这反映了 A.蒙昧主义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理性主义思想 D.民族主义思想 16.“16世纪前后,中国和西方几乎同时出现了工业文明的曙光,但中西方的发展状况迥异,到17、18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取得了长足发展。”材料中的“长足发展”在思想领域的主要表现是 A.欧美等国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 B.启蒙运动 C.近代自然科学体系的形成 D.工业革命的开展 17.美国《独立宣言》起草人杰斐逊曾写道:“我认为有必要吸收人民参加政府的每一个部门,只要他们胜任。这是保证长期并正直地管理国家权力的唯一方法……对于一切人都同样严格地公平对待,而不论他的社会地位、宗教信仰。”文中所反映的观点有: ①人民主权 ②三权分立 ③法治原则 ④天赋人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 D.②③ 18.在资本主义工业发展史上,有一个人在人类动力史上的地位,相当于巴斯德在生物学、牛顿在物理学、贝多芬在音乐中的地位。这个人及其成就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 B.史蒂芬孙研制了蒸汽机车 C.富尔顿发明了汽船 D.卡尔.本次发明了汽车 19. 有学者认为,能够有效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下列关于中国近现代史上其中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 B.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 C.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 D.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 20. 四位同学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提出了一个命题,你认为哪个最不适宜 A.西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B.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武器 D.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21.古希腊一位哲人说:“在这个世界上,除了阳光、空气、水和笑容,我们还需要什么呢!”“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未受考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这位哲人是 A.普罗塔戈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 22. “当我说文艺复兴是一个表现的时代时,我的意思是说:人们不再满足于坐在那里当观众;而由皇帝和教皇告诉他们如何做、如何想。他们在生活舞台上充当演员,他们坚持要对自己个人的思想进行表达。”这段材料的作者认为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 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否定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C.冲破了封建等级观念 D.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3.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以人文主义的精神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下列说法能反映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精神内涵的是 A.“赎罪券可以使人的原罪得到赦免” B.“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 C.“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牧师” D.“上帝的救赎使人得救” 24.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都呈现出艺术内容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原因在于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社会思潮的变化 C.社会上层的倡导 D.传统文化的影响 25. 近代中国人在反思传统文化时,有的人“由增入外界新形式新规制使之具有新意义”,有的人“厌恶固有文化中之若干缺陷,而从事批判与排除”。这两种人的代表分别是 A.魏源、洪仁玕 B.洪仁玕、康有为 C.康有为、孙中山 D.孙中山、陈独秀 26.据史料记载,明太祖朱元璋有一天问大臣:“天下谁人最快活?”有的说:“金榜题名。”有的答:“功成名就。”朱元璋都不以为然,当大臣万钢回答说“畏法度者快活”时,却极为赞赏,随后对其委以重任。朱元璋赞赏万钢并委以重任的原因是 A.其他大臣的回答自相矛盾 B.万钢强调了对专制统治的服从 C.万钢的回答揭示了快乐的源泉 D.其他大臣的回答背离了主题 27.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一组镜头: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是 A.唐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28.元史记载:“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其中的“内”是指 A.大都及其周边的河北、山西、山东三省 B.地方行省 C.边疆少数民族地区 D.大都 29.“满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帜下领导过多次民族战争。这是一个转折点,民族战争失败的同时又意味着民族抵抗意识的全部丧失。”材料中的“转折点”是 A.鸦片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甲午战争D.第二次鸦片战争 30.马克思说:“英国大炮破坏了皇帝的权威,迫使天朝帝国与地上世界接触。与外界完全隔离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通过英国而为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来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紧密封闭棺材里的木乃伊一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这段话的含义表明了这场战争 ①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状态 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旧制度的解体 ③客观上有利于中国向近代社会过渡 ④一定程度上起到反封建的作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 31.(26分)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材料二:没有人因为知道了善而不向善的。唯有理智最为可贵。智慧意味着自知无知。无知即罪恶。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 材料三: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孟德斯鸠、卢梭们则拿出了“三权分立”的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国这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这表明,中国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与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属于两个不同的历史范畴。前者是中世纪末期的产物,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17世纪的中国和18世纪的法国,都产生了启蒙思想,其共同的原因是什么?中外启蒙思想最主要的共同之处是什么?(8分) (2)同为启蒙思想,为什么在中国被称为“中世纪末期的产物”,而在法国则被称为“近代社会的宣言书”?(12分) (3)通过以上对人类不同文明的研究,我们从中能得到哪些结论?(6分) 32. (14分)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图2、图3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图1“没有开化得中国佬”图2“我们应该在中国做什么”图3“中国就要崩溃了” 材料二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政治文明——共和制的重要催生人。他的学说是“内审中国之情势,外察世界之潮流,兼收众长,益以创新”。 ——《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至…… 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赔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 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爆发辛亥革命的外部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孙中山如何在政治制度建设上“兼收众长,益以创新”的。 (2分)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2分) (4)以上内容,对于推进当今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有何启示?(2分) 参考答案: 1-5 CDCDA 6-10 DCCDA 11-15 CACDB 16-20 BCABD 21-25 BACAD 26-30 BCABA 31.解析:第(1)问应结合材料,从中国和法国的国情进行分析。第(2)问在理解第(1)问的基础上指出中西方的差异。第(3)问可结合自己理解进行分析说明。 答案: (1)原因:资本主义因素的产生和发展;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封建文化专制严酷。 共同之处:批判君主专制统治,在不同程度上主张实行民主。 (2)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末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十分微弱;黄宗羲等地主阶级知识分子,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18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接近确立,孟德斯鸠等资产阶级思想家以科学为指导,构建了资产阶级国家的理想蓝图;法国启蒙思想家倡导科学与民主,宣扬平等与自由,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 (3)结论:古代东西方先贤的思想中都包含了人文主义的内涵;东西方文明相互启发与合作促进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在对待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和对外来文化的包容性;在对待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问题上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态度;要把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吸纳优秀的外来文化相结合等。(答出任意两条即可) 32.(1)看法:丑化中国,认为中国愚昧落后,可任其宰割。(2分)成因:英国工业革命后,加剧对外侵略扩张;晚清政府腐朽没落。(4分)外部原因:列强的侵略扩张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分) (2)说明:学习美国,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为维护民主、防止专制,又实行责任内阁制。(2分) (3)不足: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表现出妥协性。原因: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2分) (4)启示:要吸取古今之精髓、兼收中西之优长;要结合国情、不断创新。(2分,其它言之有理也可均等给分)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