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简介: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刘向在《战国策叙录》中说:战国时期,“国异政教,各国制断,上无天子,下无方伯……故孟子、孙卿儒术之士,弃捐于世,而游说权谋之徒,见贵于俗。”上述材料意在说明当时 A.没有天子,没有诸侯,只有游说权谋之徒得势 B.为适应兼并战争的需要,各诸侯国重视儒家和纵横家 C.从现实的目的出发,各诸侯国重视纵横家,摒弃儒家学说 D.孟子、孙卿摒弃学术争端,联袂对抗游说权谋之徒 2.西汉武帝建元五年(前136年),增置五经博士,元朔五年(前124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宣帝时,五经博士增至十二人。弟子员也代有增加,到东汉质帝(公元146年)时,太学已多至三万人。太学大量扩充的社会根源是 A.中央集权制最终完善 B.儒学教育取得发展 C.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D.儒家政治势力日益膨胀 3.某些影视作品有时存在违背史实的错误。下列片段或场景不符合史实的是 A.汉武帝对卫青说:“此番出兵匈奴,责任重大,愿大胜而归。” B.隋炀帝乘龙舟沿大运河巡游 C.岳飞说:“身为南宋子民,定当以抗金报国为己任。” D.颜真卿在写《祭姪文稿》 4.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如其言,果愈。后问其故,欢曰:‘善禳祸 ,正胜邪,故尔。’”这则故事反映了 A.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 B.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 5.黄宗羲提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然而,后来的君主却“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益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并且“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视天下为莫大之产业,传之子孙,受享无穷”。这说明黄宗羲 A.先于卢梭提出资产阶级理论范畴的社会契约思想 B.对君主“家天下”的行为持模糊态度 C. 彻底否定了中国历史上的君主现象 D. 强调对于君主,义务是首要的,权力是从属于义务之后为履行其义务服务的 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治其事。……寓封建(允许官位世袭)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之。宗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这反映出顾炎武的思想是 A.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空谈义理 B.主张思想自由,批判虚假说教 C.反对君主专制,但又尊崇传统 D.主张主权在民,但又有复古情结 7.郑板桥在《兰石图》中题诗“敢云我画竟无师,亦有开蒙上学时。画到天机流露处,无今无古寸心知。”诗意体现了下列哪种观点 A.孔子的“仁”???B.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C.朱熹的“理学”???D.王阳明的“心学” 8.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 A.《各国律例》??? B.《资政新篇》 C.《海国图志》???? D.《天演论》 9.“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为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知识,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李鸿章 ??????? B.王韬 ??????? C.宋教仁 ?????? D.胡适 10.维新派认为教育“不当仅及于士,而当下达于民;不当仅立于国,而当遍及于乡”;“必使四万万之民皆出于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材料主要反映了 A.古代教育向近代教育的转型 B.维新派全民教育的理念 C.维新派认为教育应该为变法服务 D.维新派开启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11.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由此可见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D.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12.辛亥革命“不过是宗法式的统一国家及奴才制的满清宫廷瓦解之表征。至于一切教会式的儒士阶级思想,经院派的诵咒书符教育,几乎丝毫没有受伤”。这一评价 A.肯定了反对专制、追求民主的愿望 B.基本上不符合辛亥革命的历史事实 C.代表了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认知水平 D.对思想启蒙方面的局限性认识不足 13.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A.“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B.“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龌龊,复四千年之祖国” 14.新文化运动初期,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撰文指出:“所谓立宪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共和立宪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与自动,皆伪共和也,伪立宪也。”“吾国年来政象,惟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对以上言论理解正确的是 A.国民的民主意识是共和立宪的根本保证 B.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逆流 C.主张民主共和,反对君主立宪 D.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国民大革命运动 15.1916年,一位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并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职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这则材料的实质是 A.批判近代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B.反对宣传西方启蒙思想家的理念 C.指出宣传西方启蒙思想的缺陷 D.提倡马克思主义 16.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二者的共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 A.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 B.都提倡民权和西学 C.都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 D.都抨击封建思想文化 17.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使中国实现了三个伟大转变。即①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 ②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③从社会主义建设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转变。其中,在毛泽东思想直接指导下完成的是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③ 18.毛泽东说:“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 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 A.资本主义国家 B.民主主义国家 C.新民主主义国家 D.社会主义国家 19.“他们关心的只是论辩的效果,至于真假、善恶、是非、曲折,他们是不管的。不但不管,为了赢得更多的学生,他们还有意模糊是非善恶的界限,声称世界上本来没有什么善恶是非,只要你掌握了论辩的技术,你就是是非善恶的标准。”这句话所能印证的名言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美德即知识”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D.“人生而平等” 20.古代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说:“如果做鞋或评判鞋的好坏要请具有专门知识的鞋匠,为什么治理国家和评判政治的好坏却不去请教具有专门政治知识的人,而去请教只具有制鞋、做马具等手艺的人,甚至并无任何专门知识可言的人呢?”这表明苏格拉底 A.反对问政于民 B. 反对手工艺人参与国家政治 C.反对直接民主 D. 反对当时评判政治好坏的标准 21.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此人最有可能是 A.但丁?????B.达·芬奇? C.莎士比亚??????D.马丁·路德 22.1438年,发表于德意志地区的《皇帝西基斯蒙改革敕令》中说:“服从已死亡,正义遭践踏,正当秩序荡然无存。……上帝垂示为善,奈何人已悉随己愿而未服从。”造成此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智者运动主张以人为世界的中心 B.文艺复兴倡导人性解放和现世幸福 C.宗教改革主张信仰自由因信称义 D.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主义旗帜反对君主专制 23.有人说:“在1517年之前只有一种国教——罗马天主教,不信奉国教者就被戴上一顶持异端邪说的帽子,这种气氛肯定不利于思想独立。宗教改革运动以后,许多不同的国家都接受了宗教思想自由的原则,思索其他学说也比以前安全了。”这里主要强调的是 A.宗教改革实现了宗教信仰自由 B.宗教改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宗教改革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D.宗教改革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24.雕塑家罗丹(1840—1917年)在博物馆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时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气息,那是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依你的推论,罗丹所谓的“十八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主要指的是 A.尊崇人文主义,否定天主教的教规 B.提倡归纳或实验的方法 C.以理性的方法,思考人类社会的现象 D.倾向自由、平等、反对宗教信仰 25.卢梭说:“我情愿生在这样一个国家:在那里主权者和人民只能有唯一的共同利益,因之政治机构的一切活动,永远都只是为了共同的幸福。这只有当人民和主权者是同一的时候才能做到。”这“共同的幸福”得以实现的主要前提是 A.以人为本 B. 自由平等 C.分权制衡 D.主权在民 26.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在论述法国大革命曾指出:“人们应当预见,大革命不是由某些集体事件引导,而是由一些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所引导。”“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主要是指 A.君权神授??? B.基督教思想? ??C.启蒙思想??? D.马克思主义 27.康德这样定义启蒙:“启蒙就是人类摆脱自我招致的不成熟。不成熟就是不经过别人引导就不能运用自己的理智。如果不成熟的原因不是在于缺乏理智,而在于不经别人的引导就缺乏运用理智的决心与勇气,那么这种不成熟就是自我招致的。”这说明康德认为启蒙运动就是 A.人身的自由 B.思想的自由 C.主权在民 D.社会契约 28.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是西方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表现在 ①发展了人文主义 ②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③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④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9.“把人类拉到了与普通生物同样的层面,所有的地球生物,都与人类有了或远或近的血缘关系,彻底打破了人类自高自大,一神之下,众生之上的愚昧式自尊。”这段话是评价 A.伽利略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C.达尔文的进化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30.有一次爱因斯坦与卓别林共同出席一个宴会,他们都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卓别林笑说:“大家欢迎我是因为他们能理解我,大家欢迎你是因为他们都不理解你。”卓别林说人们不理解爱因斯坦的原因应该是 A.伟大的科学家不如著名艺术家 B.绝大多数人盲目欢迎爱因斯坦 C.经典力学与人们日常生活很近?????D.相对论与人们日常经验不一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两题,31题14分,32题26分,共40分。) 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真正知道善恶对错之人,必然行善,凡作恶者皆因无知。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最优秀的人是能够胜任自己工作的人。精于农耕便是一个好农夫;精通医术的便是一个良医;精通政治的便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 ——苏格拉底 (1)根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4分) 材料二 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意大利人能够接触到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遗存,还有机会得到拜占廷帝国保留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典籍。16世纪以后,文艺复兴从意大利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在文学、艺术、科学等许多方面,硕果累累,越来越多的人从封建愚昧中解放出来。 ——摘编自人教版历史必修3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首先出现在意大利的原因。(4分)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一切立法体系最终的全体最大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可以归纳为两大主要目标:即自由与平等。自由,是因为一切个人的依附都要削弱国家共同体中同样大的一部分力量;平等,是因为没有它,自由便不能存在。 ——卢梭《社会契约论》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4分) (4)假如用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请你为这组材料拟定一个最恰当的主题。 (2分)
(1)根据材料一,概括冯桂芬“采西学”的特点。(6分) 材料二 孟德斯鸠认为,专制就是君王集一切权力于一身,完全按照自己一个人一时的与反复无常的意志行事,法律等于零。专制君王依靠唯上是从的官吏做爪牙,借助庞大军队和严峻刑罚进行统治,可任意征收重税、没收个人财产。在此制度下,人的命运与牲畜别无二致,只有本能、服从与惩罚。 ——摘编自路易·戴格拉夫《孟德斯鸠传》 材料三 严复尖锐批判中国专制政体:国君则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为法所拘,不独国主君上之权为无限也,乃至寻常一守宰,于其所治,实皆兼三权(行、宪、政)而领之,故无公正可言。他主张“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设议院于京师,而今天下郡县各公举其守宰”。他认为“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他主张通过鼓民力、新民德、开民智,逐步使国家走上民主法制之路。 ——摘编自王栻主编《严复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的主张在哪些方面与孟德斯鸠相同以及与孟德斯鸠有何主要差异。(8分) 材料四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以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倘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3)根据材料四指出陈独秀认为“西洋文明输入吾国”后,国人的“觉悟”经历了哪个三阶段?(3分)并结合所学知识为此三个阶段的实践各举一例。(6分) (4)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大背景下,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转型呈现出“传统文化现代化,西方文化本土化”的趋向。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这个观点的认识。(3分) 株洲市二中2013年下期高二第二次月考 历史答卷 命题人:高二历史备课组 时量: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两题,31题14分,32题26分,共40分。) 31、(14分) (1)(4分) (2)(4分) (3)(4分) (4)(2分) 32、(26分) (1)(6分) (2)(8分) (3)(9分) (4)(3分)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