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简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孔子受到国君的召见,不等备好车子,就徒步前往。体现了他的哪一主张( ) A.仁者爱人 B.克己复礼 C.无为而治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这主要说明了 ( ) A.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 C.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 D.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 3.孔子主张“正名”,试图把当时已经混淆的社会等级秩序矫正过来,达到规范人们的言行和使社会有“序”的目的。这一主张的思想核心是 ( ) A.“礼” B.“仁” C.“德” D.“孝” 4.墨家主张“兼相爱,交相利”,意思是要人们和平相处,互利互惠。以下文字中与这一主张相近的是 ( ) A.“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B.“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C.“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D.“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 5. 传统文化强调人要奋发有为,勇于担当。下列名句中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有( )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③位卑未敢忘忧国 ④天下兴亡,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 ⑤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6.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其进步作用在于它( ) A.使儒家思想得以发展完善 B.使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 C.为中央集权政治的巩固提供了依据 D.解除了各诸侯王国割据势力对中央的威胁 7.“宇宙便是吾心”“心即理也”“心外无物”,反映出来的哲学观是 ( ) A.主观唯心论 B.客观唯心论 C.唯物主义 D.实事求是 8.与智者学派相比,苏格拉底对“人”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主要体现在( ) A.人是认识客观事物的主体 B.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来自感觉,没有感觉就没有认知 C.知识即美德,道德知识合二为一 D.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标准判断是非 9.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一剧中,用抒情诗般的美丽语言讴歌:“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杰作!在理性上多么高贵!在才能上多么无限!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为上多么像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像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莎翁对人性的赞美说明他( ) A.赞扬了人的自然属性 B.讴歌了人的理性世界 C.肯定了人的尊贵 D.描写了人的潜在力量 10.马丁·路德说:一个信奉基督的人不受任何事物的束缚,为了 ……得救,他无须做任何事情,只要信奉上帝就可以丰厚地得到这些礼物。马丁·路德说这番话的目的是宣扬( ) A.上帝的权威 B.因行称义 C.先定论 D.因信称义 11.马克思在评论西欧宗教改革时说道:“他破除了对权威的信仰,却恢复了信仰的权威。他把僧侣变成了俗人,但又把俗人变成了僧侣。”这里的“他”是指( ) A.马丁·路德 B.加尔文 C.彼特拉克 D.拉斐尔 12.古代中华儿女曾经创造出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西欧有一名谚:“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结合古代科技史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中国人利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了桥梁的作用 C.欧洲人善于使用但不会创造新技术 D.欧洲人吸收和借鉴中国科技成就,并将其用于生产与社会实践 13四位同学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的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题,你觉得哪些最适宜( ) ①大汉的文明传承——纸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 ②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指南针 ③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 ④没有印刷术就没有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14.诗歌是从原始歌谣中逐渐发展出来的,下列哪部著作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重要标志( ) 15.有人认为:明清文学观念的演进,使世俗现实生活日渐成为小说关注的焦点,以现实生活为描述对象,通过家庭、爱情、婚姻的纠葛变化,盛衰兴亡,来反映社会人际关系,展现时代风尚面貌,提供生动完整细腻的社会生活画卷。明清小说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 ) A.专制主义强化 B.商品经济发展 C.拜金主义盛行 D.轻商思想淡化 16.某思想家在1925年提到世人对他的评价:“自戊戌以来,旧则攻吾太新;新则攻吾太旧。”该思想家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严复 D.胡适 17.资产阶级维新思想是早期维新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这里的“进一步发展”是指( ) ①提出了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②要求进行政治领域的变革 ③思想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④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18.在近代有人曾说:“社会主义理想境界甚高,学派亦甚复杂。唯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却又说:“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9.《西江月·井冈山》是1928年秋毛泽东作的一首词,该词反映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民主革命所走的道路是( ) 西江月·井冈山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A.领导工人罢工 B.攻打中心城市 C.农村包围城市 D.开辟抗日根据地 20.毛泽东指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具体是指 ( ) A.由改良到革命 B.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 C.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 D.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 21.“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下列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 ①表明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 ②最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 ③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 ④成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2.(2009·福建龙岩质检)1955年植物学家胡先骕因批评前苏联生物学家李森科而遭到批判。1956年5月,周恩来同中科院负责人谈话时指出:“科学是科学,政治是政治……如果李森科不对,我们没有理由为李森科辩护,我们就向被批评的胡先骕承认错误。对一切科学,都要这样。”该讲话( ) 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精神 B.奠定了“科教兴国”战略的理论基础 C.反映了学术问题政治化的要求 D.明确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23.1980年,中断17年的电影“百花奖”恢复举办。选票是随《大众电影》杂志发出的,每本只有一张选票,不少工厂、学校、机关团体一两千人中只有一两份《大众电影》。评选结果是,纪录片《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永垂不朽》得票21万张,美术片《哪吒闹海》得票42万张。这种情况反映了( ) A.“百花奖”促进了《大众电影》的销售 B.人们相对更喜欢美术片 C.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迫切需求 D.电影事业获得了巨大发展 24.“双百”方针提出的重要前提是( ) A.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着各种矛盾 C.国家发展经济和文化的需要 D.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5.后期印象画派与前期印象画派相比,在艺术创作上( ) ①关注光和色的作用 ②强烈主张抒发个性 ③形式夸张,色彩明快 ④线条粗犷,富有装饰韵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高二级历史期末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题号 21 22 23 24 25 答案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6小题12分,第27小题12分,第28小题13分,第29小题13分,共计50分) 26.政治、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新思想的产生和文化的繁荣,新思想、新文化的发展又推动了政治、经济的新一轮变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 材料二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黄宗羲 材料三 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 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 材料四 君子之为学也,非利己而已也。有明道淑人之心,有拨乱反正之事,知天下之势之何以流极而至于此,则思起而有以救之。 ——顾炎武 (1)有学者认为正是大变革的时代“为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创造了一种千载难逢的契机”。根据材料一,试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这一时期社会变革对思想发展的影响。(4分) (2)根据材料二、三、四,分别概括其基本主张(不得照抄原文),并指出其主张是针对怎样的社会现实提出来的。(9分) (2)材料二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与泰勒斯相比,材料二研究的重点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6分) 2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则东南海疆万余里,各国通商传教来往自如,麋集京师及各省腹地,阳托和好之名,阴怀吞噬之计,一国生事,诸国构煽,实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轮船电报之速,瞬息千里;军器机事之精,功力百倍;炮弹所到,无坚不摧,水陆关隘,不足限制,又为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外患之乘,变幻如此,而我犹欲以成法制之,譬如医者疗疾不问何症,概投之以古方,诚未见其效也。 ——李鸿章《筹议海防折》 材料二 而今顾腼然屈於四国之下者,则非天时、地利、物产之不如也,人实不如耳。……以今论之,约有数端:人无弃材不如夷,地无遗利不如夷,君民不隔不如夷,名实必符不如夷。……中华之聪明智巧,必在诸夷之上,往时特不之用耳。 ——冯桂芬(早期维新派)《制洋器议》 材料三 中国积弱,非一日矣!上则因循苟且,粉饰虚张,下则蒙昧无知,鲜能远虑。近之辱国丧师,翦藩压境,堂堂华夏,不齿于邻邦,文物冠裳,被轻于异族。有志之士,能无抚膺!夫以四百兆苍生之众,数万里土地之饶,固可发奋为雄,无敌于天下;乃以庸奴误国,茶毒苍生,一蹶不兴,如斯之极。 ——孙中山《兴中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中李鸿章、冯桂芬、孙中山等人认为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为此,他们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或提出了什么主张?(7分) (2)在中国近代落后原因的分析中,你认为哪一种分析更符合史实?说出你的理由。(6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和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5分) (3)你认为邓小平入选《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主要理由是什么?(4分) 高二级历史期末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27、【答案】 (1)水是万物的本原。本原是万物的开始,万物都由它产生出来。依据:万物都以水为滋养料,热也是由水而生,并靠水来维持;万物的种子都以潮湿为其本性,而水是潮湿的来源。意义:第一次以物质性的水作为万物的本原,排除了当时神造世界的臆想断说。意味着哲学从神学中分离出来,标志着哲学的产生。(6分) (2)主要观点:人是衡量万物的标准;存在与否的权衡标准在于人,由人的感觉来衡量。探索的重点从人认识自然转移到认识人类社会。原因:公元前5世纪,希腊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展,由于平民地位的提高和个人主义的成长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哲学家放弃了对物质世界的探索,转而关心与人类自身更加密切的课题。(6分) 29、【答案】 (1)《法俄革命之比较观》《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4分) (2)内涵: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5分) (3)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领导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4分)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