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甘肃省天水一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431KB
所属分类 高二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4-2-17 13:14:15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注:请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

A.将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关系结合以强化王权  

B.通过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C.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

D.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

2、某本古书上有这样的记载:“上谕文武百官曰:‘朕自临御以来,十有三年矣,中间图任大臣,期于辅弼,以臻至治。故立中书省以总天下之文治,都督府以统天下之兵政,御史台以振朝纲之纪纲。岂意奸臣窃持国柄,枉法诬贤,操不轨之心,肆奸期之弊,嘉言结于众舌,朋比逞于群邪,蠹害政治,谋危社稷……赖神发其奸,皆就殄灭。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据此,这位“上”应该是

A.秦始皇 B.唐太宗 C.明太祖 D.明成祖

3、“因为如果有价值之人发言并且担任议事会成员,这对于和他们同样的人会有好处,但

对大众却没有好处。现在任何人只要愿意就可站出来发言,当穷人发言时,他就会寻求

他本人以及和他相同之人的利益。……他们(雅典人)认识到尽管穷人无知而贫穷,而

有价值之人出色而智慧,但前者的好意要比后者的恶意带来更多的益处。这样的方式也

许不能建成理想的城邦,但却非常有利于维护民主政治”。该观点

A.肯定了代议制的理论基础 B.说明了直接民主制的封闭性

C.肯定了雅典直接民主制 D.指出了雅典直接民主制的弊端

4、2011年新华网电:距离8月2日最后期限日的前一天,美国国会众议院8月1日最终

高票通过了提高美国债务上限法案。国会参议院此前曾否决了众议院通过的提高债务上

限。根据美国立法程序,政府提高债务上限的法案需经国会两院通过,才能提交总统签

署为法律。分析人士认为,美国避免债务违约的障碍基本扫清。而美国国会两党围绕提

高债务上限的讨论仍未结束,这一问题也会成为民主党总统奥巴马寻求连任的重要障碍。该材料未体现的美国政治文化是

A.两党制在美国政坛举足轻重 B.议会中心与共和意识

C.三权分立与制衡原则 D.财政权是国会制约和监督政府的重要手段

5、《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我军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

A.国人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B.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

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 D.清政府己完全失去人民支持

6、费孝通认为:正因为被礼治惯了,所以在乡土社会里,一说起讼师,大家会联想到挑

拨是非之类的恶行。(辛亥革命后)讼师改称律师,打官司改称起诉,包揽是非改称法

律顾问——这套名词的改变代表了社会性质的改变。这里所说的“社会性质的改变”当

A.从人治社会到法治社会 B.从宗法社会到官僚社会

C.从旧民主主义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 D.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

7、明朝官员谢杰在《虔台倭纂》中指出:“寇与商同是人,市通则寇转为商,市禁则商

转为寇,始之禁禁商,后之禁禁寇。禁之愈严而寇愈盛。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

江而来;寸货不许人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于是海滨人人皆贼,有诛之不可胜诛

者。”以下各项是对这一材料的理解,其中最恰当的是

A.倭患是海禁的主要原因??????????????????????  

B.成为中国大患的倭寇,其实多是中国人

C.海禁政策的偏颇导致倭患愈演愈烈???????????

D.海禁会使商人铤而走险,转而为海寇

8、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

流城市和最为密集、完善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对材料中“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的准确理解是

A.因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而丧失世界贸易的中心地位

B.中国传统的农耕经济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

C.西方的工业革命没有对中国产生较大影响

D.缺乏转化为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资本和市场的要素

9、去年以来,西南地区持续干旱,云南、广西、贵州、四川、重庆五个省区市旱情不断

加重,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83%。下面是灾区广大军民开展生产自救时用到的工具,与第二次工业革命有联系的是



①官兵用塑料桶挑水抗旱 ②飞机进行人工增雨 

③村民用柴油抽水机抽水 ④用汽车将水运到田间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下表反映了欧洲移民的迁移状况,其原因包括

欧洲移民迁移状况表

目的地

时间范围

人数



阿根廷

1856~1932

6 400 000



加拿大

1821~1932

5 200 000



巴西

1821~1932

4 400 000



澳大利亚

1861~1932

2 900 000



英属西印度群岛

1836~1932

1 600 000



南非

1881~1932

900 000



新西兰

1851~1932

600 000



 ①中世纪天主教会的宗教迫害 ②开辟新航路发现了新大陆 

③目的地的人口比较稀少  ④生产率增长和医学进步导致欧洲人口急剧增加 

⑤铁路和轮船能将大批人运过海洋和大陆

A. ①②④⑤ B. 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11、下图是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图中纵坐标表示其阶段特征。下

面是四名同学分别在2、3、5、6处填写的文字说明、表述最正确的一组是

A.进一步发展、黄金时期、形势逆转、下降

B.初步发展、黄金时期、较快发展、陷入困境

C.进一步发展、迅猛发展、较快发展、下滑

D.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萎缩、陷入绝境

12、美国学者彭慕兰的著作《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的基本观点

是:“1800年以前是一个多元的世界,没有一个经济中心,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完全为西方自己独有的内生优势;只是19世纪欧洲工业化充分发展以后,一个占有支配地位的西欧中心才具有实际意义。”对比所学的知识,本书意在

A.批判在中西比较史研究中的“西欧中心论”模式

B.解释西欧能够率先走出中世纪的主要原因是具有内生优势

C.强调19世纪工业革命在欧洲的充分扩展使西欧处于世界的中心地位

D.说明是1800年左右,而非1500年左右是欧洲和东亚社会在走向现代经济历程中的大分流

13、下列史实中,所列中国古代思想发展的史实发生在下图所示时期的是



A.儒家思想成为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

B.儒家学者积极复兴儒家思想

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者推崇的官方哲学

D.出现了进步的民主启蒙思想

14、冯天谕等著作的《中华文化史》指出:“董仲舒是自汉代以来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其表述的观点是

A.否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B.否定董仲舒的“君权神授”主张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D.否定董仲舒关于“三纲五常”的学说

15、中国近代史中经常提到“近代化”一词。从生产力的角度来说,是指采用机器生产;

从政治方面来说,是要求建立民主政治;从思想文化来说,是主张民主与科学。从这一观点出发,下列言论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有

①“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

②“凡君主专制、立宪和民主三法,必当一一循序行之,若紊其序,则必打乱……然则必欲予民权自由,何必定出于革命乎?”

③“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哪怕皇上服了外,不杀洋人誓不完。”

④“近代欧洲之所以优越他族者,科学之兴,其功不在人权说下,若舟车之有两轮也。”

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6、雨果在《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中说,“……他在一百年前与世长辞,但

他曾造福人类因而永垂不朽,让我们向他请教吧。让我们也向其他伟大的思想家请教,向卢梭、狄德罗和孟德斯鸠请教,他们是光荣的伏尔泰的辅翼者。让我们与这些伟大的声音共鸣。”“我们”向这些伟大的思想家“请教”是为了

A.反对以神为中心的世界观    B.反对罗马教廷和天主教会

C.弘扬启蒙思想家的理性精神 D.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7、1850年,雨果在追悼某一位文学家时说:“他的所有作品仅仅形成了一部书……我们

在这里看见,我们的整个现代文明的走向,带着我们说不清楚的、同现实打成一片的惊惶与恐怖。一部了不起的书,他题作‘喜剧’,其实就是题作‘历史’也没有什么。”与材料中的描述文学家国籍相同的是

A.“圆舞曲之王” B.“现代绘画之父” C.“人文主义之父” D.“扑向太阳的画家”

对下列漫画所反应的历史事件造成的影响的描述,正确的是



A.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B.促进了民主共和思想的传播

C.在京举人掀起了公车上书运动 D.促进了新三民主义的诞生

19、1896年德皇威廉二世说:“我们十年前开始实行殖民政策而未有舰队……我们现在有

了大量的殖民属地……因为这些殖民属地与英国继续不断地发生或大或小的纠纷……我们的贸易正和英国作生死的斗争……但是在各大洋上航行的挂着我们旗帜的大批商船,在130艘英国巡洋舰的面前而我们只有4只来对抗的情形下,是十分不保险的。”对上述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英德矛盾逐渐成为帝国主义间的主要矛盾 B.德国打算与英国进行海军军备竞赛

C.英德争夺的焦点是殖民地和贸易问题 D.德国力图与英国成为海上贸易伙伴

20、要了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一个直观的方法是阅读历史地图。从下面这幅地图中可以

看出,德国要想在未来的战争中取胜,应当选择的战略是



A.速战速决,避免两线作战 B.突袭对手,两面出击

C.积极防御,打阵地战 D.诱敌深入,打运动战

21、杰弗里·帕克《剑桥战争史》:“1916年……德国试图火速提高军事生产的努力最终却

毁灭了它的经济,导致了1918年的崩溃。”这里作者认为德国在一战中失败的原因是

A.军事战略上的失误 B.国内矛盾的激化

C.工业实力难以支撑其长期战争 D.军事实力不如协约国

22、1918年初,第一次世界大战尚未结束,一名德国中学历史教师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发表了震惊世界的历史哲学名著《西方的没落》。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格局的影响,“西方的没落”中的“西方”应该是指

A.英国、法国、德国、奥匈 B.英国、法国、德国、美国

C.英国、法国、德国、俄国 D.英国、法国、德国、日本

“在当代革命中,东方各民族为了不再仅仅充当别国发财的对象而参与决定世界命运

的时期到来了。”材料反映一战的影响是

A.欧洲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B.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C.建立了新的国际体系 D.俄国爆发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24、在巴黎和会期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你们可以夺走德国的殖民地,把它的军

队减到仅够建立一支警察部队的力量,把它的海军减到五等国家的地位,但这一切终究毫无意义,如果德国认为1919年的和约不公平,那么它将会找到对战胜国进行报复的手段。”这段材料说明

①英国反对缔结处置德国的和约

②英国认为《凡尔赛和约》是不公正的

③劳合·乔治预感到德国复仇主义者的威胁

④《凡尔赛和约》将导致战败国和战胜国矛盾的激化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25、1920年,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亨利·洛奇说:“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

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这段话反映了美国

A.对威尔逊总统“十四点和平纲领”的支持

B.对苏维埃俄国新生政权发动军事围攻

C.在华盛顿会议上限制日本在远东的扩张

D.对英法操纵国联不满,拒绝参加国联

26、读下图,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被称为“上一轮争夺的总结,下一轮争夺的开始”。下列表述不能准确反映此结论的是



A.在解决中国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B.在军备控制问题上,美日矛盾尖锐

C.在处置德国问题上,英法矛盾尖锐 D.在殖民地问题上,英日矛盾尖锐

27、英国殖民大臣丘吉尔认为:“如果把我们的海上政策建立在同日本联合起来反对美国

的基础上,那么很难想象还有比这更加糟糕的政策了。”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维持英日同盟 B.主张同美国结盟

C.对英日同盟持反对态度 D.主张英、美、日三国结盟

28、希特勒说:“从德国方面看,佛朗哥的百分之百的胜利并非令人称心如意。我们对继

续战争和保持地中海的紧张局势更感兴趣。”希特勒说这句话时

A.当时是1935年 B.德国尚未建立法西斯专政

C.英法等西方国家积极援助西班牙 D.德国在地中海拥有战略优势

29、国际纵队中有100多名中国籍战士,当西班牙内战失败后,一批国际纵队的战士在听

说中国人民抗击日本法西斯的情况后,坚持到中国参加抗日战争,其中有22名医生直接参加了中国的抗日救亡工作,这些最能说明

A.中国和西班牙具有相似的国情

B.国际纵队的国际主义性质

C.法西斯的侵略和反法西斯的斗争是当时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

D.中国帮助西班牙,西班牙也必然会帮助中国

30、“在人类历史上,凡属将要灭亡的反动势力,总是要向革命势力进行最后挣扎的,而有些革命的人们也往往在一个期间内被这种外强中干的现象所迷惑,看不出敌人快要消灭,自己快要胜利的实质。整个法西斯势力的兴起及其进行了几年的侵略战争,正是这种最后挣扎的表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符合上述观点的典型战役是

A.莫斯科保卫战 B.斯大林格勒战役 C.阿拉曼战役 D.不列颠之战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31小题26分,32小题14分,共40分)

31、(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资产阶级颁发了一系列法律文件来巩固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国议会制订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国王的权利,被视为英国君主立宪制政体确立的标志;1776年北美大陆会议发表《独立宣言》,以资产阶级启蒙思想为根据,宣告了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是美国资产阶级纲领性文件,被视为最早的《人权宣言》;1787年,美国制定的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一整套国家体制,被视为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1789年法国制宪会议发表的《人权宣言》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原则,否定了封建主义的王权和特权。1875年法国国民议会颁布《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材料二 美国的共和政体吸收了雅典民主的理念,保障“人民”对政府的参与、信任和

制约,意在追求“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它用代表制改造了罗马的公民大会,使之成为

“委托——代理”的“间接民主”机构。它借鉴了君主制的长处,强化了行政权的功能和

作用,并将它赋予单独一个人行使。同时,美国的建国者还从历代的分权理论和制度中获

得借鉴,把它加以改造,转化为一种复合的分权和制衡体制,以防止政府某一分支侵夺或

垄断权力,从而保证“有限政府”理念的实现。总而言之,美国的共和政体在一定意义上

是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结果。

——李剑鸣《“共和”与“民主”的趋同——美国革命时期对“共和政体”的重新界定》

材料三 民国初年是一个非常的时代,处于制宪政治时期,而非常态政治时期。制宪政

治要解决的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因此,参与制宪的各个党派虽然有各自的价值、信念

和利益,但要求他们在制宪的时候,暂时放下党派之私见和私利,从国家的长远和整体利

益出发,制定超越党派的永久宪法。……美国在建国之初也曾出现过私人利益泛滥、普遍

出现腐败、派系与党争等一系列问题。……在费城制宪会议的过程之中,虽然各州、派系

之间有利益冲突,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国家未来和长远的政治秩序,大家一方面相互承认对

方的逐利冲动,另一方面寻求利益整合和政治妥协的可能性。美国人坚信,只要有适当的

制度性安排,各种分散的私人利益可以“共和”为民族的整体利益。

——许纪霖《辛亥后民初的制度转型为何失败?》

材料四 很简单,如果没有辛亥革命,中国可能会通过渐进改良的方式实现社会的转型。

在辛亥革命之前,清政府已经在进行改革。比如,那时制订的法律,在今天看也是很超前

的。 ——李泽厚《告别辛亥革命》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方近代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6分)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共和政体“对雅典民主、罗马共和制和英国宪政

君主制加以综合吸收和创造性转化”的表现。(6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民国初期、美国独立初期面临的相同政治问题。(6分)

(4)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材料四观点在认识上的局限性。根据上述材料,简要阐述你对

制度转型的看法。(8分)

32、(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巴黎和会上,“百灵鸟”——威尔逊极力想使美国登上第一大国的宝座,称霸世界。但美国在国际舞台上毕竟根基不深,它的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美妙的幻想一旦碰到“老虎”(指法国总理克里孟梭)讲究实际的强硬主张和“狐狸”(指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斤斤计较的商人政策,“百灵鸟”顿时章法大乱,变成了“一个十足的傻瓜”“又聋又哑的堂吉诃德”。

材料二 在和会上,“沉默的小伙伴”——日本内阁大臣牧野对涉及远东的问题争吵不休,毫不相让,对欧洲事务则漠不关心,为的是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百灵鸟”外交的尴尬,仅仅是因为“老虎”的强硬和“狐狸”的狡猾吗?(8分)

(2)材料二中,为什么牧野被称为“沉默的小伙伴”?(6分)

天水市一中2012级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答案

历 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注:请从下列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二、材料解析题:

32.【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和综合应用的能力。第(1)题,解题时注意材料一中“它的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这一信息,反映了美国综合实力仍不及英、法两国,据此分析归纳。第(2)题,解题时注意材料二中“对涉及远东的问题争吵不休”,“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等信息,说明日本的意图,据此分析、归纳即可。第(3)题,主要从巴黎和会的性质以及中国当时的国际地位两个方面去分析、归纳,得出结论。

答案:(1)不是,这主要取决于当时美国的综合实力,美国当时在经济上占有优势,但海军不如英国,陆军不如法国,综合实力还不足以压制英、法。

(2)日本在当时主要致力于在远东和中国的权益,对欧洲事务则漠不关心,为的是不致引起欧洲列强的反感。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湖北省黄冈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六次周练历史试题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七次周练历史试题2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七次周练历史试题1
·湖北省沙市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重点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湖北省宜昌市部分市级示范高中教学协作体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湖北省孝感高级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湖北省咸宁市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湖北省三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