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江西省白鹭洲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232KB
所属分类 高二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6-24 7:51:12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白鹭洲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文科)

命题人:钟秀萍 审题人:高二历史备课组

考生注意:

1、本试卷设卷I、II卷两部分,试卷所有答题都必须写在答题卷上。

2、答题卷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是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公元前三世纪写成的《吕氏春秋》中,有《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专门讲述“农家之言”。据此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吕氏春秋》是专业的农学著作

B.注意总结农业生产经验

C.战国时期农业科学体系已经形成

D.百家争鸣已经接近尾声

2.右图所示工具名为“桔槔”。《庄子》载:“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对“桔槔”解读正确的有



①桔槔最迟在战国已经出现 ②桔槔是我国较早的灌溉工具

③与牛耕共同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④反映了中央集权对农业的重视

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②③④

3.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傩戏

4.在西方人眼中,两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文明的“象征”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 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领先 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5.传国玉玺是王朝宫廷珍宝,国之重器,由秦始皇下令镌造,正面刻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白秦以后,玉玺在帝王中不断传承和争夺,五代时消失于战乱中,虽历代不懈搜寻,但最终还是下落不明。在帝王眼中,玉玺的价值在于

A.证明皇位正统合法 B.体现专制独尊权力

C.保证皇位世代永续 D.震慑割据篡权企图

6.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士人和小吏要在仕途上求发展,多以孝廉为阶梯。学者指出,此时孝廉以家资丰厚,累世仕宦,研读经书,晓习律令,且通过地方吏职历练的,占大多数;来自贫寒之家,但才德兼备的,则很少,这一时期最可能是

A.东汉 B.东晋 C.北周 D.北宋

7.梁启超是近代历史上“多变”的典型,经常处在“今日之我与昨日之我战”的状态。除梁启超外,康有为、严复、孙中山等很多人均是“多变”的代表,这几乎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普遍现象。这在本质上体现了

A.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迅速 B.旧民主主义革命陷入绝境

C.西方文化冲击日益深入 D.近代中国社会的变迁剧烈

8. 右图是一幅关于抗日战争的漫画。对此漫画所表达的主题,理解准确的是



A.日本法西斯势力不堪一击

B.日本侵略势力为战争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C.抗日力量占据绝对优势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9.“经历了思想解放进程的中国就像一个混血儿,也许这个孩子很快就会在吸取父母——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长处之后,独立走出一条新路。”(奈斯比特《中国大趋势》),材料中“新路”的本质含义是

A. 强有力的宏观调控 B. 市场主导资源配置

C.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D. 积极融入全球化

10.葛兆光先生指出:“尽管这些对于旧制度的激烈批判……被描绘成‘启蒙思潮’,但这些思想表达的全部合理性,却建筑在民族命运的激愤和故国哀思的情感上,本身未必是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分析。”作者评价的是

A.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B.明清之际的批判思想

C.洋务派的“中体西用” D.维新派的“托古改制”

11.“这一‘自治’运动注定要失败,因为它所基于的基本设想是荒谬的。西方化不可能是一个不彻底的过程……工具方面的西方化必然导致思想和制度上的西方化。因此,西方的科学不可能用来维护儒家文明,相反,必将削弱这一文明。”材料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反思?

A.洋务运动?????? B.维新变法??????? C.预备立宪?????? D.辛亥革命

12.恩格斯在《波斯和中国》一文中说:“古老中国的末日正在迅速到来。国内战争已使帝国的南方与北方分立……过不了多少年,我们就会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国作垂死的挣扎,同时我们也会看到整个亚洲新纪元的曙光。”这里的“国内战争”是指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3.2014年底,台湾军方推出抗战殉职将官名录中列有1942年牺牲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而此前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名录中,1943年牺牲的国民党将领、国民革命军第一五零师师长许国璋名列其中。(如图5)这说明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深入人心

B.国共联合抗战增进了民族感情

C.海峡两岸都尊重抗战的历史事实

D.“一国两制”政策得到切实执行

14.中共中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中断言:“我们必须承认,知识分子的基本队伍已经成为劳动人民的一部分,已经形成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的联盟。”国内阶级关系发生这样的变化,是因为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15.1951年毛泽东在给刘少奇的一封信中说:“合理地调整现在的工商业,切实而妥善地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使各种社会经济成份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些人认为可以提早消灭资本主义实行社会主义,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是不适合我们国家的情况的。”据此可知我国当时

A.仍在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以适应当时社会的生产力状况

B.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计划经济体制

C.致力于解决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以此完成民主革命

D.党内经济建设思想中的“左倾”冒进主义占据主导地位

16.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

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

A.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

B.公民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

C.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

D.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

17.《西方文化源流》一书中写道:“希腊哲学与宗教的联系最不紧密,可以说是与神话世界观相决裂的产物。希腊哲学家认为世界依照其本性而变化,并不受外在的神的任意支配。”这段话说明

A.古希腊哲学旨在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B.古希腊哲学与民主政治息息相关

C.古希腊哲学完全摆脱了神学的影响

D.古希腊哲学从一开始就具有科学精神

18.房龙《人类的故事》一书中写道:“此时人们仍是教会母亲的儿子……但是,人们的人生观已经改变,他们开始穿与以前不同的服装,不再把全部思想与精力集中于在天堂、等待幸福的永生,他们试图在今生、在地球上建立他们的天堂。”这样的改变始于( )

A.智者运动 B.启蒙运动 C.文艺复兴 D.宗教改革

19.19世纪末《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修正条文宣布:过去统治家族的成员不得当选共和国总统,参议员任职一旦期满,即丧失其不受罢免的参议员职务。该规定

①有利于消除贵族政治

②有利于共和派掌握总统等关键职位

③有利于保障立法权的独立性

④有利于法国共和政体的巩固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0.“……写得简直好极了。目的论过去有一个还没有被驳倒,而现在被驳倒了。此外,至今还从来没有过这样大规模地证明自然界的历史发展的尝试,而且还做得这样成功。”

这可能是恩格斯对哪一步著作的评价

A.爱因斯坦《相对论》

B.牛顿《自然哲学数学原理》

C.赫胥黎《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D.达尔文《物种起源》

21.“这就需要筑起一道篱笆,即挑选一部分经过启蒙的公民,人数有限而立场坚定,时时

能够起来提出异议,对付激进狂躁的众议员,保护有可能受到多数人压迫的少数。”为落实麦迪逊这一主张,美国设置了

A.总统主持的内阁?? B.联邦最高法院 C.联邦参议院? D.两党制政党制度

22.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反映了当时德意志帝国

A.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

C.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D.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23.20世纪50年代后,西欧各国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意味着

A.美国成为全球世界霸主 B.欧洲与美国、日本三足鼎立

C.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D.中国成为世界大国

24.俄罗斯著名的社会学家米罗诺夫写道:“战争注定会使俄国国内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转变为反对新的民主制度的斗争,因为受教育阶层已经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失去了对民众的控制”的主要原因是

A.罗曼诺夫王朝被推翻 B.继续战争的政策激化了社会矛盾

C.布尔什维克党的武装起义 D.通过了《和平法令》

25.有学者认为:“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后者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下列表述不符合这“两个方向”的是

A.建立欧洲共同体 B.实行国家干预经济

C.推行社会福利政策 D.大力发展科学技术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6.(12分)宋代的历史上,有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存在着广阔的认识空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8至13世纪的经济发展确实也推动了当时社会和丈化的发展。当时出现的社会类型蕴含了许多现代都市文明的特点并且一直持续到19世纪,故我们不妨称之为前现代社会。……宋朝的商品经济代表了中国在19世纪前的最高发展水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它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方面的突出成就,在制度方面的独到建树,它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贡献与牵动,使其无愧为历史上文明昌盛的辉煌阶段。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一个矛盾的时代》

材料四 钱钟书曾说:文学就说“唐宋”,绘画就说“宋元”,学术思想就说“汉宋”——都数得到宋代。陈寅恪先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我们的教科书一直说宋代是个“积贫积弱”的时期。“贫”指国力、财政上面的贫乏困窘;“弱”指在对外竞争,特别是军事竞争中力量薄弱。

——摘编自邓小南《宋朝:一个矛盾的时代》

请回答:

(1)你是否同意材料一“宋朝的商品经济代表了中国在19世纪前的最高发展水平”的观点? 说明理由。(5分)

(2)据上述材料,从文明史的角度,概括说明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4分)

(3)材料四中两位学者的共同观点是什么? 这与“宋代是个‘积贫积弱时期”的观点是否矛盾?说明理由。(3分)

27.(12分)近代以来,中国人对美国形象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早在1817年(嘉庆二十二年),两广总督蒋攸鼯在奏折中就谈到美国民主制度, 内称:“该夷并无国主,止有头人,系部落中公举数人,拈阄轮充,四年一换”。

——熊月之《民主制度在晚清的最早解读》

材料二 我们得感激罗斯福,因为他找着一个最温和而且代价最小的来解决现代社会秩序中矛盾的方案。……若是人类有一个共同的理想:不虞威胁,不虞匮乏,信仰和言论有充分的自由,则我们不能不承认,不论各国解决这共同的课题的方式怎样不同,最终的目标是一样的。

——费孝通:《20世纪的危机与罗斯福》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只有美帝国主义利用战争发了横财,成为最大的国际剥削者,成为世界反动势力的主要堡垒。”

——1963年《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大纲》

材料四 清末民国时期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基本是正面的,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1949到1972年,美国变成中国的头号敌人。1972年之后,尽管对美国的帝国主义定性没有根本改变,但美国形象在中国人的。中国发生了悄然改变。改革开放,特别是l989年以后,美国成为中国人既恨又爱的国家。

——摘编自赵梅《清末以来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的美国形象》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对美国民主制度的认识有何偏差?据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

(2)材料二对美国新政有何印象?材料中所指的共同的时代课题是什么?罗斯福找到的“最温和而且代价最小”的方式是什么?(3分)

(3)分析材料三、四,据所学知识说明抗日战争时期、1963年、1972年之后美国形象变化的具体原因。(3分)

(4)上述材料反映出影响中国人对美国形象认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分)

28.(14分)近代以来,民族主义的兴起,推动了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近代化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史论

史实



1517年爆发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意味着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发端。

①1517年,路德张贴《论赎罪券的功效》,发起反对罗马教皇的宗教改革。

②1520年,路德当众把教皇令投入火中,宣布与教皇决裂。

③1522年路德翻译的德文版《新约》出版,他在《圣经》中使用的德语,逐渐成为德国的标准语言,建立路德新教在德国广泛传播。



德意志的启蒙运动,可视为德意志文化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

④莱辛(1729—1781):反对诸侯的背弃祖国和鄙陋的分裂状态。

⑤康德(1724—1804):赞成在现存政权的领导下进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



1871年德意志帝国的建立,标志着德意志民族统一的完成。

⑥1864年,普鲁士对丹麦战争。

⑦1866年,普奥战争。

⑧1870年,普法战争。



——据丁建弘《德国通史》整理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德意志民族主义发端的政治、经济因素。据材料分析为什么说“路德宗教改革意味着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发端”?(4分)

(2)据材料,概括归纳德国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2分)

(3)作者认为:“德国统一之路具有革命和保守的双重属性,这种历史两重性在统一的后果中有明显的反映。”请结合史实加以说明。(4分)

材料二 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选择与民族主义息息相关。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民族主义激发而成为国家的变革目标,毛泽东时代的现代化也是民族主义促迫下的产物。

——冯静《民族主义、现代化与国家——中国现代化道路的诠释与反思》

(4)结合建国初的史实,评述作者的观点。(4分)

2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两晋、唐、宋时北方人口的流动多是在战乱发生、生命受着威胁的情况下南迁的,迁移的方式往往是整个家族的行为即举族迁移,并在迁移地聚族而居、聚乡而居。明清时期湘、鄂、赣地区特别是江西的流动人口则不是这样,除了个别特定时期,他们基本上不存在生命受到威胁的问题,他们是为寻求更为优越的生产和生活环境而流动的。因而,这种流动更具有经济特色而更少政治特色,或者说,他们是经济移民而非政治移民。即使在洪武大移民时期,也是将人口密集地区的人口迁往人口稀少地区。人口流动的方式,一般是个人或小家庭的流动,即使是同一家族乃至同一家庭的成员,也未必聚族而居,更不用说聚乡而居。他们融入当地居民之中,或与他乡移民、他省移民杂居。从这一意义说,他们更少安土重迁的情结。从中也可以看出社会进步所发生的作用。

——方志远 《明清湘鄂赣地区的人口流动与城市商品经济》

请回答: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移民的阶段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白鹭洲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文科)答题卷

考生注意:

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填写试题答案,字体工整、笔记清楚。

答题前,请考生将密封线内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清楚。

保持卷面清洁、不要弄破。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6、

27、

28、

29、

白鹭洲中学2014-2015学年度下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历史试卷(文科)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B

B

A

C

A

A

D

D

C

B

A

B

C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D

A

A

D

C

D

D

C

A

C

B

D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26. (12分)(1)观点一:同意。(1分)

理由:宋代城市经济大大超过前代,城市经济功能大大增强;集镇、夜市、海外贸易兴盛。明清时期虽然有所进步,但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商品经济总体不如宋朝。(成就答出2点即可得4分)

观点二:不同意。(1分)

理由:明清时期都市文明大大超过宋朝: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商业发达,商帮兴起;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社会处于转型期。(成就答出2点即可, 4分)

(2)说明:商品经济繁荣;科技发达;文化高度发达;对人类文明有重要贡献。(4分)

(3)观点:宋代是一个文化繁盛的朝代。(1分)

不矛盾:两者看问题的角度不同,从宋代国家的政治和军事来看,确实存在积贫积弱现象;但是从宋朝经济文化的发展来看则是商品经济繁荣,文化繁盛的朝代。(2分)

27. (12分)(1)偏差:美国元首是“拈阄轮充”(抽签产生)。(1分)

原因:对西方了解太少,还抱有天朝上国轻视西方的心态。(2分)

(2)印象:赞扬、肯定。(1分) 课题:应对世界经济危机。(1分)

方式:用和平的方式,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1分)

(3)原因:①抗战时期:中美是反法西斯盟友,有共同的敌人。(1分)

②1963年:冷战时期,两国处于敌对状态。(1分)

③1972 年:尼克松访华使中美关系改善。(1分)

(4)因素:国家利益;国际环境;意识形态;对美国了解程度的差异等。(答出其中3即可,3分)

28. (14分)(1)政治:罗马教皇的压榨使得德国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1分)

经济:资本主义的发展需要统一的国内市场。(1分)

原因:与教皇彻底决裂,摆脱了罗马天主教的控制,形成了民族在政治上的认同感;通过宗教改革,建立起民族教会,规范了德国语言文字,形成了民族在文化上的认同感。(2分)

(2)作用:推动德意志民族主义发展;推动了德国的统一运动。(2分)

(3)革命性: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德国的现代化。(2分,代议政民主政治或资本主义发展,答出一点即可。)

保守性:统一后德国的政治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2分)

(4)观点:民族主义推动了中国的现代化。(1分)

史实:新中国成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孤立、封锁、禁运。为维护民族独立,新中国开展“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初步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和完整的工业体系,推动了中国(近)现代化的进程;政治上,建立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制度(或:建立起“人大”等三大政治制度)。(3分)

29.(12分)特点:移民方向:两晋、唐、宋由北向南,明清是由人口密集地区向人口稀少区域流动;

移民原因:两晋、唐、宋由于战乱,政治特色浓厚;明清寻找更优越的生产生活环境,经济特色明显;

移民方式:两晋、唐、宋举家举族迁移;明清是个人、小家庭迁移。(6分)

作用:两晋、唐、宋:有利于江南的开发,促进经济发展和经济重心南移,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民族融合;明清: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加速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思想观念更新,推动社会的进步 (6分)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第十九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南陈集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江苏省沭阳县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曲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曲阜师大附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安徽省宁国市津河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第三次段考历史试题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查历史试题
·四川省仁寿县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