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文件大小 122KB
所属分类 高二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6/4/8 21:41:04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科历史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下列治国主张中,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有

①“政在得民” ②“民贵为轻”

③“为政之要,惟在得人” ④“以人为镜,可知得失”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儒学从先秦时期的民间学说到汉代转变为官方学说,主要是因为

A.儒学内部的改造 B.统治集团的斗争

C.社会环境的变化 D.其他学说的衰弱

3.董仲舒,河北广宗人,著名思想家,西汉武帝时期人,他本来是一名默默无闻的儒生,汉武帝亲政后起用儒学之士在各级部门担任职务。汉武帝向这些儒者咨询治国方略,有人推荐了董仲舒,董仲舒打动汉武帝的建议是

①倡导儒学,实践德政  ②养士求贤,政策更化

③提倡法治,天下一统  ④君权神授,儒学独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4.下列有关朱熹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北宋时期著名的理学大师 B.他认为“心即理也”

C.他认为“理”就在百姓日常生活之中 D.被誉为一代儒学宗师,其思想影响深远

5.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他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通过这些著作

A.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 B.大力宣扬道学思想

C.大力宣扬程朱理学观点 D.对佛家学说提出质疑

6.“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源于下列哪位思想家的哪部著作

A.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B.顾炎武《日知录》

C.李贽《焚书》 D.王夫之《船山遗书》

7.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可见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 反对君主专制集权 B. 反对封建土地私有制

C. 要求建立人人平等的社会 D. 具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

8.“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与此文观点相符的是

A.孟子的“仁政” B.黄宗羲的“人民为主”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9.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思想体系具有时代特色。这个“时代”是指

A.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代 B.封建制度高度发展的时代

C.封建制度衰落、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 D.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时代

10.孟子认为君权的获得依赖于天命和民心;董仲舒主张“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黄宗羲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孟子认为君权是神和百姓授予的 B.董仲舒主张君权神授

C.黄宗羲主张体现“民本” D.都对君主权力的正当性提出质疑

11.“神州六号”宇宙飞船载人飞行成功,是我国宇航事业的重大成就。追溯历史,中国人最早探索航空事业,在这方面,成果历历可陈。现代火箭推进的基本原理源于中国的火药发明,中国的这项发明产生于

A.汉朝 B.唐宋 C.元朝 D.明朝

12.在宋代常用“灾及梨枣”来讽刺刻印的书没有价值,意思是白白糟蹋了梨、枣树木。这表明当时

①开始出现雕版印刷品 ②毕升发明的木活字被广泛使用

③较好的雕版材料多用梨木、枣木 ④雕版印刷风行

A.①②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③④

13.年画是中国的一种民间艺术。明清时期,民间年画的普遍题材是,把普渡众生的观世音菩萨、以忠义著称的名将关羽和玄坛真君财神赵公明呈现在一个画面上。这反映的历史文化现象是

A.儒家至尊的地位被打破 B.佛教开始在中国本土化

C.儒释道三教本同根同源 D.三教合流在民俗中映现

14.中国古代文学表达的主流形式经过了以下变迁:先秦诗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下列对不同时期文学主流形式变迁特点的概括,正确的是

①多元兼容、雅俗共赏 ②体现了时代的发展变化

③逐渐平民化、世俗化 ④文学形式由落后到先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 一位同学在作文中写到:“春秋的楚辞,吸收了南方民歌精华,采用楚国方言,风格浪漫,《诗经》是其代表作。”上述内容违背历史事实的有

A. 1处 B. 2处 C. 3处 D. 4处

16.北宋时期,居住在汴京的人生活中可能做到的有

A.欣赏到柳公权的书法作品 B.向京剧四小名旦之一的张君秋学习京剧演唱艺术

C.到“瓦子”去欣赏《窦娥冤》 D.阅读欣赏《三国演义》

17. 张鸣教授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以下救国思想中能印证此观点的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中体西用”

C.“兴民权、开议院” D.“德先生”和“赛先生”

18. 维新派指出,洋务运动“利未一见,弊已百出”的根本原因在于“变法不知本原”。维新派所讲的“本原”是

A.专制制度 B.工业经济 C.传统儒家思想 D.民主制度

19. 有人说“洋务新政(洋务运动)的兴起是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次重要转折。它虽然没有使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但却为此后改良派、革命派成长提供了基础。”如果以上说法具有合理性,是指洋务运动

?①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第一步 ? ②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③创办近代教育,为新思想的引进和传播创造条件? ④从学造器物到仿行制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0.“世官为诸子之制,可见选举实为孔子创制。……儒是以教任职,如外国教土之入议院者。……王者往,君者群,孔子能群天下人,非天下之君而何?”根据以上材料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李贽 B.黄宗羲 C.康有为 D.陈独秀

21.19世纪末20世纪初,维新与革命是活跃在中国社会中的两种救国力量。以下表述正确的是:①两者都反对专制制度,主张建立民主国家 ②两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推翻清王朝的统治 ③都是民族工业初步发展在政治领域的影响 ④民国的建立意味着民主最终战胜了专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22.“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医病与夫种种公共之需。”这反映了孙中山

A.承认地方享有高度自主权 B.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

C.建立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D.对社会财富再分配思想

23. 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的实质是针对

A.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 B.封建的意识形态和思想体系?????

C.民众偶像崇拜和愚昧盲从???????????? D.阻碍西学传播的反动势力?

24.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吃人的是我的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弟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该作品的主要影响是

A.宣传了民主与科学,抨击了专制和愚昧 B.沉重打击了封建礼教,提倡了新道德

C.抨击了社会黑暗,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D.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介绍到中国

25. 下列近代中国社会思潮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①“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

②“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③“誓杀尽天下君主,使流血满地球,以谢万民之恨”

④“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①②③④ B. ③①④② C.①②④③ D.①③④②

26.1924年,孙中山说:“从前奋斗不充分的原因,是由于没有办法,从此以后有了办法,就要诸君担负责任,拿这个办法,去替国人发生一个新希望。”“这个办法”是

A.武装夺取政权 B.联合君主立宪派

C.建立责任内阁 D.实行新三民主义

27.毛泽东在某著作中论述道:“中国革命分为两个历史阶段,而其第一阶段是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这是中国革命的新的历史特点。……在五四运动以后,虽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继续参加了革命,但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政治指导者,已经不是属于中国资产阶级,而是属于中国无产阶级了。这时,中国无产阶级,由于自己的长成和俄国革命的影响,已经迅速地变成了一个觉悟了的独立的政治力量了。”该著作可能创作于

A.大革命时期       B.十年对峙时期

C.抗战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2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曾被攻击为“砍旗”;“完整准确理解毛泽东思想”曾被攻击为“贬低毛泽东思想”;“构建和谐社会”被攻击为“理想主义”……邓小平理论形成之初的阻力主要来自于

A.个人崇拜及教条主义 B.共产国际的干扰

C.毛泽东思想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9.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

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深化了体制改革

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冲破了思想樊篱

30.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深刻地回答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许多重大认识问题,是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向新阶段的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这次“南方谈话”的国际背景是

A.美苏冷战加剧 B.美、日、欧、中、俄鼎立

C.不结盟运动兴起 D.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31.一位学者研究了中国共产党“十一大”(1977年)至“十七大”(2007年)七个报告的词汇变迁,其中四个报告的词汇使用有如下特点,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中国特色”和“市场经济”成为报告的新词汇

②“改革”、“对外开放”第一次出现在报告中 

③两个凡是 

④报告中“理论”和“邓小平”成为高频词汇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③①④

3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了“赶英超美”的口号,发动了“大跃进”运动;1978年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种变化主要是由于 (  )

A.适应国际形势由两极向多极化变化的趋势

B.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由注重数量到注重质量

C.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指导思想不断发生变化

D.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的认识不断成熟

33. “此后20年,中国经济奇迹般的腾飞,其政治基础、舆论基础乃至社会基础,均由小平同志那席南方谈话开始奠定。”上述评价主要基于南方谈话

A.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 B.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C.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 D.提出建立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

34.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和科学进步的方针,是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繁荣的方针。艺术上不同的形式可以自由发展,科学上不同的学派可以自由争论。”由此,“双百”方针的作用是

A.为发展文化事业而提出的

B.繁荣了我国的文化艺术,促进了科学的进步

C.确保了学术文化事业此后的繁荣

D.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科学文化事业的教训

35.“文化大革命”开始后,中国出现了样板戏“一统天下”的局面,其主要原因是

A.传统戏曲失去群众基础 B.样板戏适应百姓需求

C.“左”倾错误持续发展 D.落实“双百”方针的要求

36.“满怀豪情下农村,毛主席的话儿记在心。战天斗地干革命,永做革命接班人。”这首诗写作的背景是

A.红卫兵大串联运动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 D.恢复高考

37. 下表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入学履历,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

 姓名:     

张卫红

 推荐评语



性别:

男

 出生好,热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热爱中国共产党;阶级立场坚定,在农村广阔天地里锻炼20多年。。。



年龄:

35岁





家庭出生:

贫农





文化程度:

小学





A.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 B.《义务教育法》实施

C.文革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 D.文革后恢复高考

38.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后的中国改变了方针。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A.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D.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

39. “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邓小平这段话的根本依据是

A.教育是预防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战斗阵地

B.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科技文化水平进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C.教育是社会产业结构组成部分

D.各国政府都很重视教育

40.我国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东方红”的乐曲响彻全球。然而为这颗卫星倾注了全部心血的赵九章先生却未能等到这一刻,无端受到诬陷迫害的他,早在一年半以前已经含冤去世。不少科学家是在“牛棚”中听到“东方红”乐曲的。据此判断,“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的时间可能是

A.1950年 B.1960年 C.1970年 D.1980年

第Ⅱ卷(3大题,共60分)

41. (20分)一个时期的某种思想或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会给一个时代打下时代烙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1)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承担的历史使命。(3分)

材料二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8分)

材料三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能诵数十篇而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而钝者至白首而不得遇。老成之士,既以有用之岁月,消磨于场屋之中;而……得之者,又易视天下国家之事,以为人生之所以为功名者,惟此而已。故败坏天下之人才,而至于士不成士,官不成官,兵不成兵,将不成将。”

——顾炎武《日知录》

(3)材料三中,顾炎武认为当时禁锢人才的因素是什么?材料三体现了作者什么进步思想? (4分)

材料四 (“文革”结束后开始的)这场讨论的内容是,究竟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场讨论深层的含义则是要解决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因此,这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的大讨论。

——据邢贲思《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启示》

(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革”结束后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必要性以及这场讨论对“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产生的影响。(5分)

42.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魏源提出:“善师四夷者,能制四夷;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窃其所长,夺其所恃”。他又强调“势变道不变”,“乾尊坤卑,天地定位……是以君令臣必共,父命子必宗,夫唱妇必从”……后来为洋务派所承接,发展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十九世纪七十年代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思想家王韬说“当默深(魏源)先生时,与洋人交际未深,未能洞见其肺腑,然师长一说,实倡先声”。

——曾乐山《中西文化和哲学争论史》

(1)据材料一指出魏源在中西文化关系问题上的主要观点。王韬评论他“实倡先声”的含义是什么?(4分)

材料二 我们必须承认我们自己百事不如人。不但物质机械上不如人,不但政治制度不如人,并且道德不如人,知识不如人,文学不如人,音乐不如人,艺术不如人,身体不如人。

——胡适《介绍我自己的思想》

(2)据材料二归纳胡适的主要观点。这一思想观点形成的原因是什么?(5分)

材料三 他们号召用现代西方的标准,重新评价中国的文化遗产,乐意与中国衰弱的那些因素决裂,……同时,他们发动一场以白话文代替古文的新文学运动……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的确,有些论者认为自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22-公元前221年)以来,中国历史上还没有发生过如此剧烈及根本的社会和思想变革。”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3)据材料三判断,文中所说“这场思想变革”是指哪一事件?为什么说“就深度和广度而言,这场思想变革超过1895-1911年期间的变革”? (7分)

材料四 中国应该大量吸收外国的进步文化,作为自己文化食粮的原料……决不能生吞活剥地毫无批判地吸收。……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4)毛泽东对外来文化和古代文化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毛泽东在20世纪20年代创造性地提出了什么新的革命理论(思想)?(4分)

43.(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四大实用文化即兵、农、医、艺,与天文、历数、制造、炼丹等等还有所不同,兵、农、医、艺涉及极为广泛的社会民众性和生死攸关的实用性,并与中国民族的生存保持直接的关系。而这种以生存为目的的实用文化导致中国理论基础研究的缺乏,进而直接阻碍了中国古代先进技术向科学理论的过渡,使其最终止步于工匠水平。

——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材料二 1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科技的主要特点。你认为导致材料二中李约瑟先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材料三 他们认为中国擅长的是道,西方擅长的是器。中国原来也包括器的,但是后来这套科学技术“器”的研究没有被重视,失传了,传到西方去了。……我们现在又向西方学习,学的即是我们传过去的东西,中国古已有之,传到西方,现在“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必要的。

——《晚清——政治与文化》

(2)材料二中的“道”、“器”分别是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天将器还中国’,我们又学习,这是合理的”在当时的历史影响。(6分)

材料四 这三十年来,有一个名词在国内几乎做到了无上尊严的地位;无论懂与不懂的人,无论守旧与维新的人,都不公然对它表示轻视或戏侮的态度。那个名词就是“科学”。

——胡适《<科学与人生观>序》(1923年)

(3)结合史实,说明“这三十年来”民族资产阶级是如何学习和利用“科学”来促进中国社会进步的?(4分)

材料五 1964年10月,党中央和国务院向试验现场发贺电指出:“这次成功的试验,标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对美帝国主义核垄断、核讹诈的政策是一个有力的打击。”

(4)根据材料五的内容判断这是党中央为哪一试验发去的贺电?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试验的成功有什么重大意义?(6分)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度

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历史 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共40题,每小题1分,共40分)

1-5 AACDA 6-10 BADCD 11-15 BBDAB 16-20 ABDAC

21-25 BDBBD 26-30 DCADD 31-35 BDCBC 36-40 CCBBC

第 Ⅱ卷(共4大题,共60分)

41.(20分)

(1)背景:社会生产力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合时代需要; 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2分)

使命:促进社会转型,呼唤新的社会。(1分)

(2)原因: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 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4分)

历史影响:维系专制统治,压抑人的自然欲求; 升华抽象思辨,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人格建树、民族气节、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等)。 (4分)

(3)因素:以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2分)

思想:经世致用,学以致用。(2分)

(4)必要性:“文革”结束后, “左”倾思想、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仍束缚着人们的头脑,严重影响中国的发展。(3分)

影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奠定了思想基础)。(2分)

★补充提问:(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类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一般规律的认识。

出现在历史转折的重要关头(反映时代要求); 对历史发展具有导向性,是促进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2分)

42. (12分)

(1)观点:提出学习西方,但认为封建制度和文化不能改变。(2分)

含义:对知识界思想解放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或者:启迪人们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侮之道)(2分)

(2)观点:全盘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全盘肯定西方资本主义文化。(2分)

原因:资产阶级的局限性; 对西方文化认识肤浅; 中国落后。(3分)

(3)事件:新文化运动。(1分)

原因:猛烈地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解放;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 对中国的政治、思想、伦理和文艺等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6分)

(4))观点:对外国文化要批判地吸收,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分)

理论:工农武装割据理论(或者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2分)

★补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福建省三明市A片区高中联盟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福州市八县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湖北省汉川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河南省许昌市四校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河北省衡水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二调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省正定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河北省成安县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卷
·江西省鹰潭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江西省赣州市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历史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