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河北省定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 历史
文件大小 146KB
所属分类 高二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6/10/26 12:41:41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定州中学2016一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开学考试

历史试题

一、单选题:共30题 每题2分 共60分

1.1955年3月1日,丘吉尔在对众议院的一次演讲中指出,新式武器除改变战争外,还改变了国际关系。它不仅威胁着象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而且威胁着美国和苏联这样的超级大国的生存。他断言:“通过一个极具讽刺意味的过程,我们完全由可能达到这样的一个历史阶段: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该材料主要说明了冷战( )

A.导致美苏之间不断上升的军备竞赛

B.促进不同国家从对方身上借鉴经验

C.避免了当时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D.推动亚非拉国家兴起不结盟运动

2.有学者指出:“‘冷战’史表达的结构性矛盾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国家利益竞争和国际关系中的霸权之争,更具实质性的是两种对抗性社会制度及其指导性意识形态的斗争。”造就这种格局的制度性分裂和意识形态对抗应起始于( )

A. 十月革命 B. 雅尔塔会议

C.“铁幕”演说 D.“杜鲁门主义”

3.中国有句俗话:“远亲不如近邻”。联系新时期中国的外交活动,最能体现上述思想的外交事件是( )

A.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B.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C.参加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 D.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4.1950年,中国先后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瑞典、丹麦、缅甸、列支敦士登、瑞士、芬兰等8个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这反映出( )

A.新中国试图摆脱两极格局影响

B.“求同存异”的思想得到实践

C.新中国外交政策的灵活性特征

D.中国放弃了“一边倒”的方针

5.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最根本的是(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 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6.1954年12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指出:“人民政协……其任务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更广泛地团结全国人民,并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这表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①代行全国人大职权

②是不可或缺的国家权力机关

③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④是中国共产党主党派、人民团体的政治协商机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7.以下为国际工人运动整体发展的示意图,数字处填入内容对应的分别是( )



A.空想到科学、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

B.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空想到科学

C.理论到实践、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

D.空想到科学、一国到多国、理论到实践

8.中国近代史上,中英《南京条约》中规定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据记载这种银元是印有西班牙国王头像的墨西哥银元(墨西哥是当时世界最大的白银产地)。以银元作为赔款货币的主要原因是( )

A.墨西哥银元世界通用 B. 清政府储有大量银元

C. 英国只接受第三方货币 D.清朝严格限制白银外流

9.下表是1865-1913年美国专利注册情况统计表,该表格反映出美国的科技发展的特点是( )



A.美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专利发明最多的国家

B.更重视对外国居民的专利保护

C.重视保护科技知识产权,并大量引进外来技术

D.外国居民对美国专利贡献率多于本国居民

10.根据《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八周年》总结报告:l993--200l年,区内贸易翻了一番,三国之间每天的贸易量就有17亿多美元。材料表明北美自由贸易区( )

A.经济的运行卓有成效 B.是由美国一国来主导

C. 三国间贫富差距拉大 D.不与区域外国家贸易

11.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期间,经过多方商讨国际货币基金事项,谈到最终决定美国、英国、苏联、中国和法国的基金份额的分配为:27.5亿美元、13亿美元、12亿美元、5.5亿美元和4.5亿美元。此份额分配( )

A.体现参与国的地位平等

B.说明法国比中国获得更多利益

C.表明美国拥有很大优势

D.加重了中国在基金份额的负担

12.1985年,苏联人均GNP为3396美元,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苏联人均收人为西方国家的三分之一左右,并且由于苏联实行控制消费、高积累的政策,苏联人的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这反映出苏联( )

A.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活力衰退 B. 政府对经济建设不够重视

C. 农业生产的自然环境较为恶劣 D.国民的贫富差距不断拉大

13.1930年,苏联政府硕布的《农业劳动组合标准章程》中提到:过去用来划分劳动组合各成员份地的地界,一律取消,而使全体份地变为统一的大块土地,归劳动组合使用。材料反映当时的苏联( )

A.积极建设人民公社 B.农业走集体化道路

C.开始实施计划经济 D.力图巩固工农联盟

14.英国社会福利支出占GDP的比重,在1970年到l980年的10年间,增长了5.6个百分点。而在经济较快发展的1980年到1995年间只增长了5.8个百分点。材料表明英国政府( )

A.经济计划获得重大成功

B.对民生问题未加以重视

C. 在控制国家福利的规模

D.加大了经济干预的力度

15.受基督教道德和社会达尔文主义影响,当时大部分美国人都认为“贫穷是穷人自己的过错,失业是由于人们不愿意工作”,因此“失业的人自觉羞愧”。经济危机期间,罗斯福为此而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调整劳资关系 B.以工代赈

C.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直接救济

16.随着危机的加深,美国国会多次将通过的救济法案皇递总统,但均遭否决。时任总统的胡佛对国会说,“我国人民正在按照美国的方式对付贫困。”材料中“美国的方式”的指导思想是( )

A. “自由放任”政策 B. 国家干预经济政策

C. 计划经济政策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7.下面是英国人均原棉消耗量变化。这些变化( )



A.导致英国走上了对外掠夺道路

B.有利于棉纺织业进行技术革新

C.表明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时尚

D.说明工业革命促使棉织品普及

18.从198O年设立四个经济特区开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地区,再到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县市。这体现出我国对外开放( )

A.着重发展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 B.遵循齐头并进全面开花的原则

C.重视边境而忽视内地的局限性 D.经历了不断扩大和深化的过程

19.1984年召开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文件,规定了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计划、产品销售、产品价格定价等权利,使企业真正成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这一规定的核心内容是( )

A.扩大国家财源 B.增强企业活力

C. 变公有为私有 D.实行市场经济

20.下面是l953—1975年中国基本建设投资分配比例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建设( )



A.因贫穷导致投资严重不足 B.已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模式

C. 注重国民经济间的协调发展 D.主要靠重工业拉动经济增长

21.当今世界,各种峰会接连不断出现,如G20峰会、G8峰会和金砖四国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峰会、欧盟峰会、东盟峰会、世界气候大会峰会、世界核安全峰会等。这些现象的出现说明当今( )

A.重建世界政治经济新秧序已达共识

B.对话、合作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主流

C.地区性合作在国际交往中比重渐大

D.发展中国家开始主导国际政治格局

22.二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发展迅速,其主要原因是

①吸取世界大战的深刻教训 ②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③国际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 ④欧盟建立促进了成员国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③

23. 下表是美国国民经济结构变化表,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

项目

时间

占全国就业人数比例(%)

在国民收入中的比例(%)





工农业

服务业

工农业

服务业



1950年

45

55

47.5

52.6



1970年

34.2

65.8

38.4

61.6





①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②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③国家调整产业结构 ④“新经济”在美国出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4.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给苏联经济造成的困难,从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到戈尔巴乔夫都进行了经济改革,他们改革的共同点是

A.优先解决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B.发展重工业以进行军备竞赛

C.力图缓解计划经济造成的弊端 D.调整所有制结构发展个体经济

25.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律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余粮。”这一措施实行于

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三年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

26.中国古语说:“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罗斯福新政中体现这一古语含意的措施是

A.工业复兴法 B.调整农业政策

C.兴办公共工程 D.实行社会救济

27.大危机前,美国的流行说法是:“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这一现象直接造成了

A.股票投机盛行 B.工业利润剧增

C.市场虚假繁荣 D.经济危机爆发

28.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其含义是

A.垄断组织减少了生产的盲目性,在一定程度上实行有计划生产

B.垄断的出现,表明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计划经济

C.垄断组织有利于减轻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

D.垄断的出现,消除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根本界限

29.《大国崛起》的解说词写道:“就是这样一个地方,在三百年前,也就是17世纪的时候,却是整个世界的经济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区。……将自己的势力几乎延伸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被马克思称为当时的‘海上第一强国”’。材料中的“海上第一强国”是指

A.西班牙 B.荷兰 C.英国 D.法国

30.16世纪末,西班牙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4倍多,粮价上涨了5倍,英、法、德等国的物价水平平均上涨了2至2.5倍。这一现象导致了

A.西班牙成为殖民大国 B.封建主力量得到加强

C.资产阶级实力上升 D.欧洲普遍陷入贫困

二、非选择题:共2题 每题20分 共40分

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历史上考察,经济全球化过程至少开始于14世纪末期。欧洲人在掌握了先进的航海技术和丰富的天文、地理知识之后,率先进行了跨越大洋、联系外部世界的远航。在此后的几百年间,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伴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形成、确立和西欧国家的对外扩张而不断推进。但在19世纪结束之前,由少数发达国家强行推进的全球化主要还是体现在对外贸易的扩大和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政治统治上。

——摘编自查尔斯·欧蒙《全球化和地区开发》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再次成为支配世界发展的新趋势。这次经济全球化无论在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在推进速度上都超越了以往。本轮经济全球化与早期的经济全球化最重要的区别之一,就是建起一套对全球市场开放的国际经贸规则体系;本轮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发展市场经济成为各国经贸联系的共同基础。

——摘编自《对经济全球化趋势的理论思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4世纪末期欧洲人开启经济全球化的原因。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史实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无论在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是在推进速度上都超越了以往”。

32.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在某种意义上,有人说,他挽救了市场经济。就是说,市场经济不是没有毛病,出了一些毛病,在30年代的时候,那么,他引进了一些新政,然后使市场经济又回到了一个比较健康发展的轨道。

——《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行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 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

——引自《苏联兴亡史》

材料三 “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

——邓小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市场经济“出了一些毛病”,其原因何在?“新政”与以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列宁“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采取了哪一经济政策?该政策实施的成效如何?

(3)材料三中的观点在中国的具体体现是什么?从上述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美苏冷战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从材料信息“安全成为恐怖的健壮的孩子”,可以看出材料主要说的是核恐怖下的和平,即揭示了核均势使世界相对和平,C项表述准确,符合题意,正确;A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明显不符,排除;B项与材料主旨不相关,排除;D项结论与材料信息“威胁着象英国这样的小国的生存”不符,不能够从材料中得出,排除。故选C。

考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美苏冷战·相关状况及认识

2.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俄国十月革命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俄国十月革命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A项符合史实和题干要求,正确;雅尔塔会议奠定的而是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基础,不符合题干“起始于”要求,排除B;1946年丘吉尔“铁幕”演说,拉开了美苏冷战的序幕,不符合题干“起始于”要求,排除C;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是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不符合题干“起始于”要求,排除D。故选A。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十月革命·意义

3.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上海合作组织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远亲不如近邻”体现的是加强与我国周边国家发展关系的思想。进一步可知,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于2001年6月15日在上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是我国加强与周边国家关系的重要的体现,D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不是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排除;B项不是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排除;C项不是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排除。故选D。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外交成就·建立上海合作组织

4.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成就相关状况,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新中国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属于正常的外交活动,A项理解错误,排除;“求同存异”是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排除B;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放弃“一边倒”的方针,排除D;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与资本主义国家建交反映出外交活动没有受到“一边倒”政策的束缚,具有灵活性,C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故选C。

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相关状况

5.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识记教材基础知识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人民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我国的政体,C项符合史实和题干要求,正确;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6.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知识点——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职能,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1954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继续巩固和发展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并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反映出此时人民政协会议不再代行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而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据此可知,①错误,排除A;①错误,排除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是国家权力机关,排除D;③④符合史实和题意,即B项正确。故选B。

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建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7.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答本题须知时间轴上的两个主要事实,即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以及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据此可知,依次经历了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871年巴黎公社、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可知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故选A。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俄国十月革命·十月革命;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共产党宣言》·概况及意义;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工人运动·巴黎公社·概况及意义;

8.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南京条约》知识点,旨在考查知识迁移、准确归因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A项与《南京条约》没有直接关联性,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表述绝对化,不符合当时英国“世界工厂”史实,排除;D项与“以银元作为赔款货币”没有直接关联性,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表述准确,符合19世纪上半期清政府财政状况史实,正确。故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年至1900年间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9.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科技发展特征,旨在考查解读图表、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图表“专利和设计专利注册注册数”、“对外国居民颁布数”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图表只提及了美国,得不出“比较性”结论,排除A;B项不符合图表主旨,排除;D项结论不符合图表信息,其结论不准确,排除;C项表述客观,符合图表主旨和题意,正确。故选C。

考点:近代世界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科技发展特征

10.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北美自由贸易区的认识与理解,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区内贸易翻了一番”、“三国之间每天的贸易量就有17亿多美元”,材料主旨揭示的是北美自由贸易区成员国经济取得较大发展,A项符合材料主旨和题意,正确;B项结论,题干信息无从体现,排除;C项“贫富差距拉大”的说法,从题干信息看不出,排除;D项结论,题干信息没有提及,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考点: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北美自由贸易区

11.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期间”、“基金份额的分配为:27.5亿美元、13亿美元、12亿美元、5.5亿美元和4.5亿美元”,从中可以看出美国的绝对优势地位,C项符合材料主旨和史实,正确;A项明显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B项属于对题干信息的错误解读,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结论仅从题干信息看不出来,排除。故选C。

考点: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二战后初期以美国为主导的经济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

12.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苏联“斯大林模式”·及其影响,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1985年”、“不仅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且还落后于亚洲、拉丁美洲一些国家”、“并且由于苏联实行控制消费、高积累的政策,苏联人的生活水平与西方的差距更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揭示的是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的苏联,由于没有从根本上跳出传统“斯大林模式”的束缚,导致经济状况落后,A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B项说法明显具有片面性,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C项说法没有依据,属于无关项,排除;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状况及其影响

13.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斯大林模式”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1930年,苏联政府”,可知,此时期即斯大林执政时期(1924年至1953年)。再根据题干“使全体份地变为统一的大块土地,归劳动组合使用”,可知题干揭示的是斯大林时期的农业集体化道路(即集体农庄),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错误,人民公社是新中国1958年开始建立的;C项错误,在1930年以前,苏联就开始实施计划经济了,排除;D项错误,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1918年至1921年),排除。故选B。

考点: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斯大林模式”·农业集体化道路

14.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二战后英国“福利国家”制度知识点,旨在考查解读材料、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从“在1970年到l980年的10年间,增长了5.6个百分点”到“1980年到1995年间只增长了5.8个百分点”,材料主旨体现出英国福利规模在缩小,这是英国政府控制的结果,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与题干信息不相关,排除;B项“未加以重视”的说法具有片面性,不符合史实和题干信息,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20世纪70年代以后,凯恩斯主义失灵,政府逐渐减少了经济干预,排除。故选C。

考点::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英国“福利国家”制度

15.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罗斯福新政的措施,旨在考查解读材料、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材料信息“贫穷是穷人自己的过错,失业是由于人们不愿意工作”、“失业的人自觉羞愧”,结合所学知识,材料揭示的是罗斯福新政关于解决就业方面的措施,大力兴办公共工程,推行“以工代赈”,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属于解决工人工时等方面的措施,从属于保障工人权益范畴,与题干“解决就业”主旨不符,排除;C项属于社会保障,排除;D项不符合罗斯福新政史实,不是直接救济,而是“以工代赈”,排除。故选B。

考点:罗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河北省唐山一中2018届高二9月调研考试 历史
·河北省冀州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调研考试 历史
·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北大附中河南分校(宇华教育集团)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
·福建省八县(市)一中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十校联合体2015-2016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 历史
·江苏省无锡市2016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模拟试卷(3月) 历史
·江苏省扬州市2017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模拟(一)历史
·江苏省南京市2016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训练样题(3月) 历史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