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1.关于儒学的起源,《淮南子·要略》说:“……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以教七十子,使服其衣冠,修其篇籍,故儒者之学生焉。”认为儒学是由继承文武周公的王道政治传统而产生的。周公的王道政治主要是指 A.王位世袭制 B.井田制 C.宗法制与礼乐制 D.郡县制 2、“董仲舒……开启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董仲舒思想中,最能够体现这一观点是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B.“天人感应”“天人合一” C.“春秋大一统” D.“三纲五常” 3、中国文明,这个唯一在任何时候都韦产生过祭司阶级的伟大文明,具有独特的现世主义。固然,皇帝也是祭土,他为了所有臣民的利益而向苍天献祭,但是,他履行的宗教职责比起他的统治职责来,始终居于次要地位。”与中国的“现世主义”关系最小的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4.王阳明在一首《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 A. 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 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 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 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 5.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在《二千五百年儒学概略》中指出:“儒家在北朝时专讲注疏,中唐以后,要把春秋三传,束之高阁……儒家在北朝时,专讲训诂名物,中唐以后主讲明心见性……”梁启超之意是 A.心学实际上孕育于中晚唐 B.佛教的兴盛影响了儒学的发展 C.北朝至唐,儒学失去了正统思想的地位 D.唐朝时形成了“三教合归儒”的现象 6.伏尔泰和孔子是东西方著名的思想家。伏尔泰在孔子的石像下写下:“他是唯一有益理智的表现者,从未使世界迷惑,而是照亮了方向,他仅以圣贤而从未以先知的口吻讲话,但大家认为他是圣贤,甚至在全世界也是如此。”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孔子思想中具有尊重理性、道德,排斥迷信、暴力的因素 B.孔子思想具有民主性 C.儒家所宣扬的“仁政德治”与“开明君主制”有共同之处 D.孔子思想的某些内容符合启蒙思想家的反封建需要 7.孙中山指出,“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故要进行民族革命、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下列选项属于孙中山“社会革命”要求的是 A.反对少数满洲人专制 B.反对君主一人专制 C.反对少数富人专制 D.反对帝国主义侵略 8.孙中山建议国史院修撰《国史前编》时“欲至其详细,当从海外各地再行收集材料,乃可呈采。“若里居、生殁、婚异,凡为群之众,非家乘(注:族谱)一无所稽焉……家乘所详,视官史且信”。孙中山意在强调 A.民间史料比官方史料信度高 B.史料孤证不立,应广搜博采 C.要坚持民生主义的史学观念 D.治史应立足国情并学习西方 9.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陈旭麓文集》中写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 ;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如 。题干中划线内容很可能是 A.辛亥革命取代戊戌变法、民国与清朝 B.戊戌变法取代洋务运动、“预备立宪”与戊戌变法 C.民国取代清朝、戊戌变法与洋务运动 D.扶清灭洋取代拜上帝教、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 10.国学大师章太炎作了一首唱词:“地狱沉沉二百年,忽遇天王洪秀全;满人逃往热河边,曾国藩来做汉奸”他对洪、曾二人的历史评价不同,主要着眼于 A.学术上,洪破除迷信,曾尊孔扬孟 B.性别上,洪提倡男女平等,曾主张男尊女卑 C.民族上,洪排满革命,曾效力满族 D.阶级上,洪代表农民阶级,曾代表地主阶级 11.1956年5月,中宣部部长陆定一发表讲话说:“我国的历史证明,如果没有对独立思考的鼓励,没有自由讨论,那么学术发展就会停滞。相反,有了自由讨论,学术就能迅速发展。”这一讲话 A.强调多研究历史以服务现实 B.有利于“双百”方针的全面贯彻 C.方便了文学领域的统一领导 D.提高了文艺工作者的社会地位 12.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下列对这一观点分析正确的是 A.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 B.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 C.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 D.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 13.马丁·路德宣称:“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对此理解最全面的是 A.世俗政权主持宗教仪式 B.教会有权解释《圣经》 C.消除了教皇与世俗的隔阂 D.国家政权应该高于教会 14.苏格拉底曾说:“我认为,想要得到正确的判断,要根据知识,而不应根据多数。”据此理解,苏格拉底 A.批判雅典民主制的弊端 B.赞同知识为少数人掌握 C.认为知识与美德都重要 D.强调判断标准就是知识 15.“人只不过是一根苇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东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我们全部的尊严就在于思想,”这是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的名言,其实质意义是 A.宣扬人虽脆弱但应很好的活着 B.为法国大革命作了思想动员 C.指明人是为思想而生存的事实 D.提示自然界发展变化的规律 16.1859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生命进化规律。随后,很多西方宣扬白人种族优越的人用此理论来解释社会发展,并在西方政界和学界形成了风靡一时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这种解释社会发展的理论 A.鼓舞了北美人民的抗英斗争 B.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C.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D.是资本主义国家侵略扩张的说辞 17.20世纪著名法国史学家布罗代尔说:“作为长时段的实在,文明具有无穷的生命力……事实上,近百年来的史学,除人为的断代史和个别的长时段解释外,几乎都是以‘重大事件’为中心的政治史,历史研究的内容和对象都是短时间。”由此可见,罗布代尔认为史学研究应该 ①放弃政治史的研究 ②穷尽人类一切历史 ③进行长时段的研究 ④整体把握人类文明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 恩格斯评价巴尔扎克《人间喜剧》时说:“他用编年史的方式几乎逐年地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在1816年到1848年这一时期对贵族社会的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他描写了这个在他看来是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怎样在庸俗的、满身铜臭的暴发户逼攻下逐步灭亡,或者被一暴发户所腐化。”就“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逐步灭亡”的过程而言,其实质是 A. 拜金主义取代宗法主义 B. 工业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 C. 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 D. 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工场 19.“三百年前,人类的思想还充斥着迷信和恐惧,水为什么会往低处流?太阳为什么会升起落下?这些今天看来简单至极的问题,在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大国崛起》解说词)。能破解这些“当时却是根本无法认识和把握的”问题的科学成就是 A.爱因斯坦相对论 B.牛顿的经典力学 C.达尔文的进化论 D.普朗克的量子论 20.18~19世纪,欧洲、美国作家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他们擅长运用比喻、拟人化等修辞手法宣传其主张。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等。“他们谋求一种隐喻以把好的纯朴的自然状态与(假设的)邪恶的人为行动和科学工业世界的败落及世界观相对比。”([美]查尔斯·哈珀《环境与社会》)这些作品主要表达了 A.对社会发展的理性认识 B.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C.对自然风光的无限向往 D. 对科学发展的期盼 21.某高中生制作了一个“十九世纪以来世界美术的辉煌”的网页,从网页的链接中可以查到《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格尔尼卡》、《向日葵》、列宾、“扑向太阳的画家”等杰出的美术作品和画家的介绍。据此判断该网页提供的链接有 ①浪漫主义绘画 ②现实主义绘画 ③印象主义绘画 ④立体派绘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22.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是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下列科学技术、理论的突破和社会发展因果关系不正确的是 科学技术突破 社会发展 A. 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创立 工业革命、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B. 电磁学理论的突破 世界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 C. 铁器、牛耕运用推广 中国进入农耕文明时期 D. 凯恩斯经济理论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代来临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三小题,23题26分,共56分) 23.(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世界各民族在自身的发展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化。随着世界各地联系的加强,各种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是不可避免的。这种交流、碰撞,有时表现为激烈的状态,有时表现为平和的状态。早在明朝以前,中外文化就有了交流、碰撞。 材料二 明清之际,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等著作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到了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类别编成《西学书目表》,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材料三 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国家的对外政策往往决定着文化的交流广度与深度。……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西方国家对社会主义中国的长期孤立、封锁,造成了中国文化与世隔绝。直到中国重新融入主流世界后,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文化扮演了重要角色,并成为中西交流的桥梁。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对外交流的主要途径是什么?请结合所学知识试举两例史实说明“早在明朝以前中外文化就有了交流、碰撞。”(8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之际所翻译书籍的内容和作用是什么?(4分)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中国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及其原因。(10分) (4)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或阻碍)中外文化交流的因素。(4分) 24.(18分)毛泽东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 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 在欧洲,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地发展成为一种奇妙的东西, 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息。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 ——(法)雨果 材料二 从梁启超、胡适到侯外庐对中国早期思想启蒙的发掘和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思 想发展到明末出现异质因素。这股发自晚明的新思潮,突破封建专制主义思想体系的藩篱, 萌发民主性的光华。 ——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材料三 这一时期希腊人的思想、创造、艺术都进入了一个高潮, 这种精神活动的领 导及中心是雅典。因为 30 余年(公元前 466 年—公元前 428 年)中,雅典由一位朝气蓬勃 思想自由的伯利克里统治着。他立志把被波斯人所蹂躏的城市在废墟中重建起来。雅典现存 的名胜古迹中多数是这一次伟大重建的遗物。伯利克里不仅在物质上重建了雅典城,而且复 兴了雅典的精神。他不仅召集建筑师和雕刻家,更与诗人、戏剧家、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好朋友。 ——(美)H·G·威尔士《文明的溪流》 请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成为“保存胎儿的酒精瓶”的原因。(3分) 依据材料二判断其所谓的“异质因素”指的是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股新思潮的认识。(4分)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希腊思想领域方面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主张。(4分)并分析股希腊取得所学领域伟大成就的原因。(3分) 综合上述材料,你得到什么认识?(2分) 25.阅读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材料二 (启蒙思想家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 材料三 如果我仅仅考虑强力,以及强力所得出的效果,我就要说:当人民被迫服从而服从时,他们做得对;但是一旦人民可以摆脱自己身上的桎梏而摆脱它时,他们就做得更对。因为人民既是根据别人剥夺他的自由所根据的那种同样的权利来恢复自己的自由,所以人民有理由重新获得自由的,否则别人当初夺去他的自由就不是毫无根据的了。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诸自然的,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 ——《社会契约论》 材料四 如果立法权与行政权掌握在一个机关手中的话,那么颁布法律的机关同时也执行法律,这样一来就不会严格遵守法律中的规定,就会破坏法律,国家就将落到暴政下面,而专制制度的弊害就在这里。如果在一个机构中同时集中司法权和行政权,那么也将同样流于专制。那时法官将成为压迫者,因为他既是法律监督者,又是法律执行者。同样地,如果司法权与立法权集中于一个机构,法官在判决案件时,将不会严格遵守法律,因为法律就是自己制定的,他可以改变法律的内容。 ——刘祚昌、王觉非《世界史·近代史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材料一、二,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精神的含义。(5分) (2)材料三、四是否可以作为研究启蒙运动的史料?结合材料内容说明其理由。(4分) (3)作为资料,你认为材料三和材料四哪个史学价值更大?为什么?(3分)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