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2015海南高考压轴卷历史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问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宋司马光谈到“凡择言事官,当以三事为先,第一不爱富贵,次则重惜名节,次则知晓治体”。这里的“言事官”是指 A.丞相 B.监察官 C.内阁首辅 D.军机大臣 2.《大明律·吏律》中“大臣专擅选官”、“文官封公侯”、“交结朋党紊乱朝政”、“交结近侍官员”、“擅为更改变乱成法”等死罪条款为明律所特有,主要反映了明代( ) A.法律体系臻于完善 B.强化律令的教育和宣传 C.官员素质明显下降 D.君主专制日趋强化 3.与下图中形似的农具出现在中国的 A.东周 B.西汉 C.唐朝 D.明朝 4.董仲舒曾向汉武帝建议:“古井田法虽难卒行,宜少近古,限民名田(名田:名下的土地),以赡不足。”对上述建议理解正确的是 A.不赞成儒家借鉴古制的传统 B.平均分配土地以缓和矛盾 C.取消土地私有以恢复井田制 D.限制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 5.中美两国的首次通商是从1784年开始的。担负首航任务的是一艘被命名为“中国皇后号”(THE EMPRESS OF CHINA)的商船。对此,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皇后号”隶属于清政府 B.该商船当时在中国停靠的港口是广州 C.该史实反映了当时中国外交的倾向性 D.中美贸易得到了美国联邦政府的许可 6.纵观古代中国统治,可知,儒家思想自西汉汉武帝时代起长期受到封建王朝统治者的竭力推崇,以下对此解读,最为准确和合理的是( ) A.儒家思想深受广大民众及统治者的厚爱 C.儒家思想优越于其他诸子百家思想 C.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思想文化的主流,理应受到推崇 D.儒家思想从根本上适应了封建君主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 7.清末资产阶级革命者章太炎撰文评价一位古代思想家:“余姚者,立宪政体之师。观________所持重人民、轻君主,固无可非议也。”下划线上可填入的书名为 A. 《春秋繁露》 B. 《四书章句集注》 C. 《藏书》 D. 《明夷待访录》 8.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26项发明。而在列举公元3-18世纪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时,李约瑟只找到了4项。以上现象说明 A.闭关锁国妨碍西学东渐 B.作者的立场使作品缺乏公正性 C.西方科技一直落后于中国 D.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 9.某学者评价古罗马某部法律时指出,“几乎所有残存的文本看起来都具有土生土长的特点,这同留传下来的传统说法相一致;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据此推断这部法律 ①应为《十二铜表法》 ②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 ③是罗马习惯法的汇编 ④有利于保护平民利益 A.①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④ 10.德国1871年宪法规定“在联邦议会中只要14票反对就能阻止对宪法的修改”。当时普鲁士王国占17票,其他各邦最多6票,多数邦只有1票。此规定能够通过的主要原因是 A.普鲁士领导王朝战争完成统一 B.长期分离的德意志各邦不团结 C.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吞并各邦 D.俾斯麦的铁血政策令各邦屈服 11.“西方近代发生了两次思想解放运动,……十六世纪是文艺创新的世纪,十八世纪则是思想创新的世纪”。材料所述的两个“创新的世纪”的内在联系是 ①都具有理性和自由的色彩 ②都重视政治蓝图设计 ③都意在实现人现实生活的幸福 ④都促进了近代社会的转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全球通史》写道:大约到1550年,经历了两个世纪活跃的发明创造活动之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运动开始衰落。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 A.新航路的开辟 B.近代科学技术的进步 C.启蒙运动的发展 D.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 13.下图所示为清朝道光年间的一份官方文件(部分),由此可见当时 A.思想封闭,观念落后 B.列强入侵,走私猖獗 C.五口通商,主权受损 D.取消“海禁”,鼓励贸易 14.《蒋介石日记》中写到:1938年2月6日,“《抵御外侮与民族复兴》一篇演讲词发表后,敌必对我恨之入骨髓。彼梦想我屈膝之意可以休乎?”由此可以看出 A.日本全面侵华阶段蒋介石积极抗战的思想 B.蒋介石对日本侵略者抱有幻想 C.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D.蒋介石以中国抗战和民族复兴的领袖自居 15.张鸣在《重说中国近代史》中说,当时我们只要了白菜,而没有要到种子和种植方法。通商贸易,没有按规则出牌;经济改革,也没有走完该走的路。文中的“当时”是指( ) A.清朝末年 B.民国初年 C.民国后期 D.“文革”前后 16.20世纪第二个十年,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此描述正确的是 ①辛亥革命完成了民主革命任务 ②民族工商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③日本侵略使中国民族意识高涨 ④新文化运动冲击传统思想意识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在胡适看来,中国人在文化上所面临的“真正的问题可以这样说:我们应当怎样才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吸收现代文化,使它能同我们的固有文化相一致、协调和继续发展”。可见,胡适主张( ) A.反对传统,全盘实现文化西化 B.中西结合,重构中国的新文化 C.坚守传统,抵制资产阶级文化 D.中体西用,将西方文化中国化 18.“从19世纪30年代后期开始,新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之间的冲突被另一个问题所取代,即对艺术的社会价值的疑问。人们想‘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下列作品中,不能够“‘如实’地表现这个世界”的是 A.《老古玩店》 B.《悲惨世界》 C.《人间喜剧》 D.《复活》 19.民国初年《申报》有一首打油诗称:“无媒婚嫁始文明,奠雁牵羊礼早更。最爱万人齐着眼,看依亲手挽郎行。”这首诗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新闻媒体歌颂婚姻自由 B.辛亥革命推动女权运动 C.社会生活逐步文明开化 D.新式婚礼成为流行形式 20.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 A.《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B.《和平法令》中的规定 C.建立苏维埃政权 D.《土地法令》中的规定 21.欧共体成立之初,英国采取了袖手旁观的态度;但1973年英国成为了欧共体成员,至今英国是欧盟国家中没有使用欧元的国家。英国与欧共体(欧盟)的关系说明( ) A.英国在欧洲发挥着主体作用 B.英国彻底丧失了在欧洲所有的权利 C.法国强烈抵制英国加入欧共体 D.大国情结与国家利益影响外交决策 22.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其分类标准是( ) A.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C.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D.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23.2015年1月25日,伊朗央行宣布在与外国进行交易时停止使用美元结算,使用包括人民币、欧元、卢布等货币签订外贸合同。这一事件说明( ) A.欧元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 B.世界经济呈现多极化趋势 C.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D.美元从此失去霸主地位 24.《西方文明史》记载:“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材料中“普遍法则”的发现者是 A.哥白尼 B.伽利略 C.牛顿 D.爱因斯坦 25.“从某些方面看,1977年甚至可以用国歌里的一句话来形容‘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A.“四人帮”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 B.“双百方针”继续贯彻,各种观点盛行 C.高考制度中断十年,出现“人才断层” D.“大跃进”蓬勃兴起,严重破坏生产力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题-第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9题-第3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26.(12分)中国古代没有雅典式的民主制度,近代也未建立起像样的民主国家。对于我们这个封建历史漫长、缺乏民主传统的国度来说,民主是个迷人的字眼,也是近百年来力追不舍的目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康有为等主张改制的人,往往引证中国历史及孔子之言,以破中国不能维新之说。……谓经书系孔子假古人言论,按自己的想法写成,证明孔子亦是一位维新派。……倡导维新的人物,无一不受到西方的影响。 ——摘编自郭延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杈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共和的观念是平等、自由、博爱。”“共和国是平等之国,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共和国是自由之国,自由是人民的天赋人权。” ——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据材料一、二提供的历史信息,概括康有为和孙中山在追求民主道路上呈现的异同点。(4分) 材料三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说:“政治制度,必然得自根自生。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力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成长。” (2)概括材料三作者对待学习外国制度所持的观点,并用材料一、材料二的信息及实践结果论证作者观点的合理性。(8分) 27.(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王朝时是丝绸之路交往的繁荣鼎盛时期。大食、东罗马帝国也不断派使节到长安与中国相通。国际考古学界在埃及、两河流域、伊朗高原、中亚细亚等地,出土过大量丝绸织品的文物,有的至今仍保存完好。自那时期,能种桑饲蚕的地方,已开始大量注意引进中国的丝纺技术。在长安、洛阳和广州等地,出现了大量的胡商。他们从制售胡饼到珠宝、乐器,开了不少店铺,有的多年不归,把中国看成他们的第二故乡。唐代丝绸之路的畅通繁荣,也进一步促进了东西方思想文化交流,对以后相互的社会和民族意识形态发展,产生了很多积极、深远的影响,这种思想文化的交流,是与宗教密切相关的。 ——摘编自赵宏《“丝绸之路”的起源与发展》 材料二 15世纪奥斯曼土耳其人崛起后,加大了对丝路贸易苛捐杂税的征收,迫使利益受损的商人逐渐放弃丝路,欧洲在寻找新丝路通道中进入了大航海时代。近代技术工业的诞生和发展对传统的手工产业商品也产生了极大冲击。中国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传统国家,由于社会分工的制约以及生产力的低下,农民不可能生产更多的商品进入流通。当欧洲在中世纪后开始觉醒,工业革命浪潮席卷欧洲各国,中国传统商品再也难以与各种工业产品相竞争,逐渐被机械化生产的商品所替代。缺少了商品的交易和流动,作为商道的丝路便失去了传统的意义与价值,而遭到遗弃。 ——摘编自耿翔、贺小巍《丝绸之路的历史地理学解读》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唐朝时丝绸之路兴盛带来的积极影响。(5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15世纪以后丝绸之路逐渐衰落的原因。(8分) 28.(13分)人口政策、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荀子曰:“水深而回,树落(则)粪本。” 材料二 1820~1911年间广东沿海某乡居民离乡谋生情况统计表 时间 乡民迁出 总人数 迁至他乡 种田人数 迁至城镇做或经营小商业人数 出国从事 工商业人数 1820—1849 29 29 0 0 1850—1879 72 15 49 8 1880—1911 156 0 118 38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体现了中国哪些传统思想观念?(3分) (2)据材料二,概括近百年间该乡居民离乡谋生呈现出的变化趋势。(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趋势的背景。(6分) 29.(12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撒彻尔夫人是在英国经济地位更加江河日下的情况下上台组阁的。她主张放弃扩大政府开支、大搞福利,以刺激需求的政策;采取紧缩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把控制通货膨胀放在政策的首位。为此,自1979年5月入主唐宁街10号之后,便对英国的社会经济政策进行了“激烈的改革”。她还认为英国企业过分国有化是英国工业日趋衰落的根源之一。为此,英国政府陆续把电讯、港口、航天、汽车等12家大企业,以不同形式私有化了,价值50亿英镑的煤气公司等企业到1986年也出卖了。 改革在控制通货膨胀方面首先取得了成果,通货膨胀率从1979年的13.3%下降到1985年的5.5%。但是紧缩政策造成了严重的失业,英国的工业基础也萎缩了。首相强调她的政策已见成效,不仅顶住一些经济学家和工党的猛烈攻击,而且一再改组内阁,撤换了反对现行经济政策的大臣。撒彻尔夫人的改革终于使英国的情况有了明显的好转。1986年,英国经济的年增长率为3%,比美国或世界上其他三大工业国家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中的任何一个都快。 ——摘编自王斯德、钱洪主编《世界当代史(1945-1988)》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撒彻尔夫人改革的特点。(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撒彻尔夫人改革的影响。(8分) 30.(12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我们这儿,老是有两党用笔或用阴谋斗争着;然而到了武装保卫国家和自由的时候,这两党又团结起来了.这两党互相监督着;他们互柏阻止侵犯法律的神圣性;他们互相憎恨,但是他们都爱国家。 一一伏尔泰论英国的政党 材料二 1796年,华盛顿在告别演说中认为政治派别的存在是美国最危险的敌人;它导致派系纷争,勾心斗角,民众的猜忌和骚乱,会毁掉新生的美国。 (1)伏尔泰和华盛顿对政党政治分别持什么态度?(4分) (2)你如何评价政党政治。(8分) 31.(12分)【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反法西斯盟国组成军事法庭,在德国纽伦堡和日本东京分别对战犯进行了审判。该审判原则于1946年12月11日经联合国大会通过,1950年,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据此制定了《纽伦堡原则》,其内容有: 从事构成违反国际法的犯罪行为的人承担个人责任,并因而应受惩罚。 ………… ——摘编自何勤华《纽伦堡审判》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核心主张是什么?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7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纽伦堡原则》的意义。请从战败国处置角度分析为什么二战后能维持世界范围内长时间的和平?(8分) 32.(12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亚当·斯密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大师,他所生活的时代正是新旧制度交替的时代。1776年他的经济学巨著《国富论》正式出版,内容极为丰富,涉及了许多方面的经济理论,它所包括的不仅是政治经济学,而且囊括了经济史、经济学说和财政学,震撼了国际学术界,被译成各种文字, 在世界各个角落广泛传播。当时一些国家政府,以最快的速度把《国富论》中阐述的原理应用到具体政策中。《国富论》一书充分阐述了经济自由的思想,指出自由竞争是从的本性中引申出来的永恒的自然规律,社会是由个人组成,个人利益的总和就是社会的利益,如果都去追求自由的个人利益,那就最能促进全社会的利益。他提出劳动是社会财富源泉的思想,劳动决定商品的价值的理论,这在政治经济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这一学说为正在成长的工业资产阶级提供有力的理论武器。亚当·斯密的经济思想成为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他的学说影响几代人的成长。英国政治经济学家马里奥特说:“也许没有任何一部当代的著作像《国富论》那样对科学经济思想和行政管理体制产生过如此深远的影响,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亚当.斯密的这部著作所生产的影响将会持续下去。” ——摘编自王岳川《一生的图书计划》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亚当·斯密《国富论》出版的历史背景。(6 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亚当·斯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9 分) 2015海南高考压轴卷 历史答案 1【 答案】B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古代中国的监察制度。题干中史料主要阐述的是古代对“言事官”的品德要求较高,所谓的“言事官”其职责就是批评与监督政府,监督方式主要是批评君主与百官的过失,对诏令与奏折进行审查,据此分析可知“言事官”具有监察的职能,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监察制度 2【 答案】D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大明律·吏律”、“擅为更改变乱成法”、“明律所特有”等,结合所学知识,本题实际上考查明代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的相关表现。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D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项属于无关项,排除;BC两项是对题干材料内容的曲解和误读,不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3【 答案】C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古代中国的耕犁技术。题干图片中欧洲中世纪使用耕犁耕作,类似于中国的曲辕犁,依据已学知识可知曲辕犁出现在唐朝的江东地区,综合分析可知C符合题意,ABD在时间上均不合史实,故选C。 4【 答案】D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限民名田(名田:名下的土地),以赡不足。”可知董仲舒是建议限制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以赡不足。所以D正确。A赞成借鉴;B平均分配表述错误;C取消私有不符合实际情况。 5【 答案】B 【 解析】从图片可以看出,图中的“中国皇后号”悬挂的是美国国旗,故应该是美国船,A错误;材料所述时间为1784年,当时中国的清政府正实行“海禁”政策,只允许广州一地对外通商,故B符合题意;根据1784年这一时间,可以知道当时美国政府为邦联政府而不是联邦政府,故D错误;材料没有体现C,故排除。 6【 答案】D 【 解析】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本题实际上考查了儒家思想作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根本原因。此题应该从儒家思想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来解读。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项“广大民众”与题干内容不相关;B项表述本身具有片面性,而且不太相关;C项颠倒了因果,根本上还是取决于D。进一步分析可知,D项表述客观,而且最为核心,正确。综上,故,本题正确答案选D。 7【 答案】D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能力以及材料的理解能力。根据题干“所持重人民、轻君主,固无可非议也。”可知具有了初步的启蒙色彩,反对君主专制,所以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符合题干。 8【 答案】D 【 解析】题干中的材料显示中国在古代往西方国家传播的科技发明数量远多于西方传入中国的,这说明中国的科技对世界的影响大,所以选D,但不能据此就说明西方科技一直落后于中国,故B错误;材料提供的时间是中国古代,古代只有明清时期对外闭关锁国,故A错误;题目就是考查材料中提供的现象说明的问题,与作者的立场无关,故排除B。 9【 答案】C 【 解析】材料内容反映的是古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的相关内容,关键的词语是“土生土长的特点”、“平民们所寻求的不是改革法律,而是公开法律”,这些词语表明这些法律主要是由习惯法发展而来,这部法律应该是《十二铜表法》并且争取者是罗马的公民而非被罗马统治的其他民族,所以②突破了公民法的局限不正确,故答案选择C项。 10【 答案】A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普鲁士王国”占17票,其他各邦最多6票,多数邦只有1票,主要是因为“普鲁士王国”为德意志的建立做出的贡献最大,正是由于普鲁士领导王朝战争德意志才得以完成统一,德国这个政权其实就是“普鲁士王国”建立的,所以此规定能够通过的主要原因只能是选项A而不是其他的三个选项。 11【 答案】C 【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比较和探讨问题的能力,本题考查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比较,解题的关键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具有理性和自由色彩,两者目的都是为了追求现实生活的幸福,都促进了西方向近代社会的转型;但是文艺复兴没有提出未来社会的政治蓝图。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C项。 12【 答案】A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阅读分析和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据材料,本题探讨1550年意大利开始衰落的直接原因,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了商业革命,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丧失优越的地理位置,开始衰落,故A项正确;17世纪牛顿经典力学的提出标志着近代科学的产生,与此题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启蒙运动发生在17、18世纪,与此题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宗教改革运动发生在文艺复兴之后,与此题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13【 答案】A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清朝道光年间的 “官方文件”可知, 在当时的中外贸易中出现了为外商服务的 “买办”或“经纪人”之类的职业,是正常、合理的事情,但是材料却将这些人斥之为“洋奸” “慕膳逐臭之徒”,可见当时人们思想封闭,观念落后,故 A 项正确;从材料““十三行”信息可知,该“官方文件”的背景应该出现在鸦片战争之前,故 B、C、D 项错误。 14【 答案】A 【 解析】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蒋介石对日本侵略者抱有幻想”是在1937年七七事变之前,蒋介石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是在抗战的后期,材料只是反映日本全面侵华阶段蒋介石积极抗战的思想,而并没有体现出蒋介石以中国抗战和民族复兴的领袖自居,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A。 15【 答案】A 【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认识历史事物本质和规律,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只要了白菜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