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四川省宜宾市2015届高三第二次诊断测试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523KB
所属分类 高三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7-31 21:55:03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2015年春期普通高中三年级第二次诊断测试文科综合·历史

文科综合考试共150分钟,满分300分。政治、历史、地理各100分。

历史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条形码。

2.答卷时,考生务必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写在答题卡对应标号框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超出答题框范围或答在试卷、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48分)

本卷共12题,每题4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图1是四川广汉三星堆青铜时代遗址的铜立人着装不同侧面示意图,作为历史材料

A.从侧面反映了巴蜀服饰文化的多样性 B.进一步印证了中华文明源流的多元性

C.此图可作为研究巴蜀文化第一手史料 D.解决了史学界对巴蜀文化的诸多质疑

2.恩格斯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下列改革中能证明此观点的是

①商鞅变法 ②王安石变法 ③梭伦改革 ④俄国农奴制改革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3.文化学者吴方在著作中写道:“元杂剧成为突出的文化史现象,似乎正反映出传统与时代纵横交会或者说一种‘文化碰撞’。如果元代文人不是抛舍仕途流连于吟风弄曲的光景,一掬其才智,戏曲便仍停留在简陋的艺术和思想水平上。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宋元以来都会生活的要求,也不可能产生雅俗结合的元杂剧”。这说明

①元杂剧对诗体的解放,逐渐占据文坛重要位置 ②瓦肆、勾栏为元杂剧提供了生存发展土壤

③杂剧的灵活与通俗隔离了元代社会政治生活 ④元代文人反对科举,表达出对社会的反叛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②④

4.图2是19世纪以来中国出现的几个重要人物

的观点,它们

A.反映了中国人坚持外交独立的原则?

B.得到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普遍认同

C.展现了中国人追求现代化的持续努力

D.成为了中国民主思想的理论依据

5.据统计,在清代,1400个小城镇中80%是县衙所在地,中等城市约一半是府或省治所在地,较大的一般都是地区政治中心。该情况体现了

A.清代商品经济发达,市镇兴盛 B.市、镇成为朝廷维护统治的政治中心

C.清朝政府对商业发展高度重视 D.政府利用政治手段来提高城市化水平

6.图3是何剑士先生在1911年创作的革命漫画《小磨香油》。它表达

的主旨是

①列强愚弄百姓,排斥工业文明 ②政府榨取百姓,满足列强贪欲

③唤醒民众意识,激发革命斗志 ④百姓轻信政府,迎合列强需要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②④

7.四川民主人士张澜说:“这是新中国的一个人民大宪章。它确定了

新中国的政治理论和政治制度,它有了‘革命到底’的大方针,

它有了稳步建设的大原则。”张澜所说的“人民大宪章”是

A.《论人民民主专政》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

8.表1是教皇本尼狄克十二世时(1334—1342年)制定的一个公开的赎罪价目表,对不同的罪行,规定了不同的价格。后来马丁·路德对此的回答是

罪名

杀人罪

谋杀双亲或兄弟姊妹

伪造文书



赦免价

8个金币

6个金币

7个金币





A.因行称义 B.先定论 C.信仰得救 D.教随国定

9.历史学家陈晓律认为:西欧现代经济的本质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主体分为个人、企业和政府三大类,要保持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西欧国家大都依靠一块最重要的基石。这块基石的渊源是

A.雅典的民主 B.美国的自由 C.英国的平等 D.罗马的法治

10.一位思想家在18世纪认为:“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很可以实现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决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改革。而新的偏见也正如镜子一样,将会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这位思想家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A.法国大革命 B.德国统一

C.英国光荣革命 D.辛亥革命

11.图4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

(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

其中,代表荷兰的曲线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意大利学者贝奈戴托·克罗齐提出“历史即哲学”的观点,

即主张用合适的理论指导历史研究。下列搭配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选项

历史学家

理论

历史研究



A

希腊的希罗多德

全球史观

从制度优越的角度分析雅典人作战英勇的原因



B

西汉的司马迁

法家理念

以本纪和列传的形式展示中国古代名人的风采



C

近代的梁启超

人民的作用

从器物、制度、文化发展历程研究中国社会的变化



D

当代的罗荣渠

现代化史观

研究世界的发展趋势和中国在世界影响下的发展趋势





第Ⅱ卷(非选择题 52分)

本卷共2题,其中13题25分,14题27分,共52分。

13.(25分)计量研究方法可以拓宽史学研究的途径和视野。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所谓历史描述,即指对历史事件进行包含所有历史要素的表述。应该满足几方面的要求:历史事物产生的环境;历史事物构成的因素;历史事物的内部关系;历史事物的沿革状况。其中,正确反映历史事物的内部关系是表述历史事物的主要部分,这种关系表现了事物的客观属性和存在意义。

(1)据图5概括19世纪以来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3分)能源消费结构变化使世界呈现出“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趋势,根据对历史描述的认识,结合图5并参照图6叙述这一趋势。(8分)

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出口商品分类比重(%)

材料来源:张东刚等《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二?(4分)

材料三 普京语:“苏联的解体是二十世纪人类地缘政治的重大灾难”。

表2是俄罗斯一咨询机构1990—2006年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民带来了什么”所作四次调查的结果。

咨询答案

1990(%)

1997(%)

2004(%)

2006(%)



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

23

23

30

30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26

26

27

30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8

19

16

16



是一场灾祸

12

16

14

10



难以回答

21

16

13

13





(3)据表2归纳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的几种心态。(2分)结合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分析俄罗斯人这些心态。(8分)

14.(27分)国家治理与人才培养要因势而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谚曰“蠹众而木析,隙大而墙坏。”故大臣争于私而不顾其民,则下离上。下离上者国之“隙”也。秩官之吏隐下以渔百姓,此民之“蠹”也。故有“隙”、“蠹”而不亡者,天下鲜矣。是故明王任法去私,而国无“隙”、“蠹”矣。(据《商君子·修权》)

(1)据材料一归纳商鞅揭示的问题及解决办法。(7分)

材料二 在新政时期,罗斯福通过自己的班子迅速起草制定他认为是必要的法律,然后交由国会批准。过去仅由总统建议、国会立法的做法完全被突然增大的总统立法权代替了。整个30年代,自由或民主能否在现代世界存续下去已成大问题,……罗斯福此刻明晰坚定的声音,无异于给美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吃了颗定心丸。20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制定了《联邦行政程序法》,对行政权的约束从传统的事后司法审查,转变为对行政行为的事前、事中控制。美国国会在罗斯福连任四届之后提出了宪法修正案,规定总统任期不得超过两届。……并让公民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参与政府的行政管理,如通过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或提交书面资料等参与行政立法和行政决策;通过陈述、申辩、取得行政咨询和听证等形式参与实施各种具体行政行为。(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编》)

(2)据材料二概括美国行政权力的调整如何体现“因势而动”?(4分)并分析其影响。(6分)

材料三

(3)历史学家李剑鸣认为,历史解释包括了解事实的真实含义,寻找不同事实之间的关系,最后做出恰如其分的判断。请以此标准对材料三进行历史解释。(10分)

宜宾市2012级二诊历史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选项

B

D

C

C

B

A

B

C

D

A

C

D



13.(1)变化:19世纪中期,木材使用呈下降趋势,煤炭使用呈上升趋势;19世纪后期,石油使用呈上升趋势;20世纪中后期,以煤炭为代表的传统能源呈下降趋势,天然气、核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使用呈上升趋势。(3分)

叙述:工业革命促使交通运输进入以使用燃煤蒸汽机为动力的汽船、蒸汽机车时代;交通便捷促进了商品、人口和资本的流动,促进先进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世界联系更加紧密,促进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3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石油的开发、利用逐渐替代以煤炭为代表的传统能源,解决了汽车、飞机、远洋轮船等交通工具运行的能源问题,使交通运输进入海、陆、空立体交通新时代;国际交流更为便捷,促进了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3分)二战后,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进行,国际间加强了新型能源的开发合作,推动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经济全球化趋势。(2分)

(2)反映:反映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化状况;(2分)反映中国近代经济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间的关系。(2分

(3)心态表现:肯定、否定、犹豫,但整体看是肯定的(2分)历史原因:否定、犹豫:未能注重经济比例协调发展;政治上高度集权,民主程度不高;斯大林体制带来了巨大的弊端,导致苏联的解体;(3分)肯定:十月革命后俄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工业化发展,成为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二战后成为超级大国。(3分)现实原因:俄罗斯民众仍在反思十月革命及其大国心理;执政当局的引导。(2分)

14.(1)问题:大臣争权,官吏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容易导致社会动荡和国家灭亡。(4分)办法:主张君主贤明;国家立法治理;官员廉洁自律。(3分)(照抄材料不得分,7分)

(2)体现:30年代,为了应对经济危机,扩大了总统的权力(拥有部分立法权);40年代以后,为了维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通过立法和社会监督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4分)影响:30年代调整——渡过了经济危机; 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促进了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美国应对二战。(3分,任答3点,每点1分)

40年代以后——有助于规范政府权力,保障政府依法行政;有助于缓和社会矛盾,扩大美国民主政治的基础,提高公民参政热情。(3分,任答3点,每点1分)

(3)事实:近代以来中国留学生经历了向美国、日本、苏联和世界各国学习的历程;改革开放后,外国留学生到中国学习。(2分,每点1分)

关系: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动兴起,中国开始向美国学习科技;(1分)甲午战败和维新变法的需要,中国转向学习外国制度;(1分)辛亥革命结束,新文化运动兴起,中国转向学习外国文化。(1分)新中国成立后,受“一边倒”政策的影响和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中国留学生主要流向苏联;(1分)随着改革开放和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学习内容包括管理经验等多个方面。(1分)随着中国的崛起,外国留学生流向中国。(1分)

判断:留学的规模由小到大,学习国家由一国到多国;学习内容更加丰富;留学方向大多是向先进国家学习;留学的变化与时代发展、国家政策等因素紧密相连。(2分,每点1分,任答两点即可)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四川省南充市2015届高三第三次高考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黑龙江省讷河市实验学校2015届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二历史试题
·黑龙江省讷河市实验学校2015届高中毕业班阶段测试一历史试题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八次周练历史试题
·江西省上饶县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安徽省合肥市第八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五次周考历史试题
·陕西省府谷县麻镇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2015届高三第11次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省滕州市第二中学2015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枣庄市第六中学2015届高三下学期开学初检测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