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6届新高三年级调研检测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394KB
所属分类 高三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9-14 6:01:42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郑州一中2016届新高三年级调研检测

历 史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班级、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在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上涂黑。如需改正,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要答在试题卷上。

3.第Ⅰ卷共30小题,每小A 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Ⅰ卷

1.对井田制的解读主要有以下观点:是奴隶制度下的土地国有制;是奴隶制度下的农村公社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土地领主制;是封建制度下的家族公社制或农村公社制。造成上述分歧的客观原因主要是

A.西周的土地买卖频繁难以定性 B.历史可以凭主观随意分析

C.春秋时期百家争鸣的具体表现 D.史料证据匮乏与多元史观

2.“就如中国的农民,欧洲使用木制农具时,他们已经用铁犁耕田。而当欧洲也使用铁制农具时,他们仍在使用铁制农具。中国人把一种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运用到很高的水平,却没想到要改善和替代它。”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性问题是

A.自然经济的脆弱性 B.欧洲经济后来居上

C.铁犁技术更新缓慢 D.农经济的停滞性

3.清雍正年间的官窑督造官唐英一方面积极向民间工匠学习制作技法,另一方面也不断摹仿东西洋的彩法。一次出口的瓷器由于毫无创新之处,雍正不报销该瓷器的制作费用,唐英不得不自掏腰包。该材料说明

A.官营手工业最能促进技术创新 B.官营手工业管理者要自负盈亏

C.官营手工业管理仍然十分严格 D.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应出口

4.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C.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D.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5.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由此可见,纸币

A.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 B.产生过程中注重其“防伪”功能

C.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 D.极易导致封建王朝出现通货膨胀

6.沈括作《戏延州诗》云:“二郎山下雪纷纷,旋卓穹庐学塞人。化尽素衣冬不老,石油多似洛阳尘。”司马光也有《都门诗》:“红尘昼夜飞,车马古今迹,独怜道旁柳,惨淡少颜色。”下列选项反映材料中诗作主题的是

A.宋代存在空气污染问题 B.宋代城市商业繁荣

C.宋代能源结构有根本变化 D.宋代民族融合加强

7.中国种植过的一种天然彩色棉花,由江南农民织成“紫花布”,曾是19世纪30年代风靡英国的绅士服装衣料。据此可知

A,中国已经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国传统手工业品在海外受到欢迎

C.中国的棉纺织业生产方式领先英国 D.江南地区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8.下列表格内容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粮食商品量增加多 B.国产粮食商品值增长快

C.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D.自然经济失去主导地位

9.卢作孚于1925年创办的民生公司,其章程曰:“以个人影响社会,以事业影响环境,以社会影响国家”,“个人为事业,事业为社会,个人的工作是超报酬的,事业的任务是超利益的”。材料体现的卢作孚的经营理念主要是

A.培养员工的关爱国家精神 B.培养员工的集体主义精神

C.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思想 D.关注员工的人本主义精神

10.据统计,自1912年至1927年,由北京政府农商部批准注册的工商企业达1627家,平均每年注册102.8家;中国雇佣30名工人以上的工厂,1913年为279家,1920年为808家,1928年达到2327家。材料表明民国前期

A.工业布局趋于平衡 B.工业结构合理化

C.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民族工业获得较快发展

11.1946年5月,晋察冀边区政府发布了一则公告:“本府会部马匹饲养员已编成运输大队,从事生产自力更生。凡规定有专门公马人员因公外出时,均酌发车马费。因饲养员已全部取消,今后各方人员,乘马来本府时,须自带饲养员喂养,本府概不负责,特此声明。”晋察冀边区政府的“公马改革”主要意义在于

A.减少行政开支,改善干群关系 B.充实生产人员,发展边区经济

C.扩充边区军队,增强军事实力 D.发扬民主作风,反对专制主义

12.1951年毛泽东在给刘少奇的一封信中说:“合理调整现在的工商业,切实妥善地改善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使各种社会经济成份在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些人认为可以提早消灭资本主义实行社会主义,这种思想是错误的,是不适合我们国家的情况的。”据此可知我国当时

A.仍在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以适应当时生产力水平

B.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经济结构

C.致力于解决劳资之间的矛盾以完成社会主义革命

D.经济建设思想中“左倾”冒进主义占据主导地位

13.瑞士《合作报》于1959年12月12日刊载了让·斯戴热尔写的关于中国农村现状的文章,题目是《饭碗》,文中有“今天,中国战胜了贫困”“人民公社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幸福”等报道。这一新闻报道

A.如实反映了当时中国的时代风采 B.是国家意识形态一致的产物

C.体现了西方媒体对中国高度关注 D.与中国经济困难的史实不符

14.1961年5月,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作关于压缩城市人口的报告。他说,解决粮食问题的根本办法,是从城市压缩人口下乡,就是人从哪里来,回到哪里去。据统计全国在大精简中精简下来的近2 000万职工中,有67%的职工回到了农村。这一现象表明了

A.国家城镇化战略的大力推进 B.国民经济结构面临重大调整

C.初步探索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启动

15.1980年8月,经中央和国务院批准,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相继成立经济特区。1982年上半年,上海《文汇报》以醒目的标题,公开刊登了《旧中国租界的由来》一文。这篇文章从旧中国租界的形成谈起,映射建立特区。这表明

A.沿海建立经济特区的实践未得到中央支持

B.经济特区创办初期有形成变相租界的危险

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遇到强大阻力

D.改革开放初期面临艰难的思想解放的过程

16.1988年9月,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提出,今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国务院决定第一目标是压缩基本建设,从这里打开压缩社会需求的突破口,10多位副部长带领工作组开赴全国各地,1.8万个在建项目被勒令停建缓建,仅一年时间,全国投资规模减少近500亿元。这一措施表明我国

A.基本建立了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 B.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实施中困难重重

C.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 D.探索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宏观调控

17.地理大发现后,“商业公会应声成立,有头脑的航海家也都喜欢和商业工会的职员打成一片,这些消息往往是价值千金!”,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价格革命的发生 B.对外殖民掠夺的需要

C.商业革命的推动 D.贩卖黑奴贸易的促进

18.有英国学者认为:“珍妮纺纱机自问世之后并没有在法国和印度这样的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由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工资水平较低,高价购入珍妮纺纱机生产棉纱很难获利,甚至得不偿失。”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珍妮纺纱机出现标志工业革命开始

B.珍妮纺纱机是衡量工资水平的重要参考

C.较高工资水平推动英国采用机器生产

D.法国和印度在工业革命中获利少于英国

19.《欧洲家庭史》记载,19世纪末的西欧,“父母一子女组合,看起来已是主要的家庭组群。但当各自走出家外谋生后,所有孩子就离开父母的家”。同时,“曾是普遍现象的生产性家庭单位现今成为例外了”,“没有生产职能的家庭便成为一种众多的现象”。这反映了

A.工业革命引起家庭职能变化 B.资本主义手工工场日益增多

C.海外殖民活动加剧人口流动 D.西欧封建生产方式逐步解体

20.英国1722年《定居就业与救济法》赋予教区强制性要求贫民受雇于雇主的权力。1834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新的“济贫法”,对申请救济的贫困者要进行严格分类和审查。1948年英国政府又制定了《国民扶助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包括所有社会服务项目的,由国家统一管理的,包括全国所有公民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对英国福利体制评价正确的是

A.18世纪的救济措施适应了工业革命的要求

B.新济贫法体现了对贫困者的人道主义援助

C.英国福利体制的变革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

D.英国建立起了西方最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21.1929年11月21日,在华尔街股市崩盘后不久,胡佛总统召集美国主要的产业领袖到白宫开会,会上,胡佛宣布:“在以往的萧条中,政府采取的产业政策是对劳工市场立刻进行清算。我对这些政策和字眼都很反感,因为劳工不是商品,他代表了人类的家庭,此外,从经济学的观点看,由于(工资降低)突然间购买力减少了,这些行动只会加剧萧条,所以现在工资水平不应该下调,不应该减产,不应该解雇工人。”这主要说明

A.胡佛继续奉行自由主义的政策 B.胡佛认为危机对美国的打击不严重

C.胡佛对经济危机采取干预措施 D.胡佛趁经济危机扩大了总统的权力

22.一部回忆录中写道:1976年前后的荷兰,没有多少荷兰人会非常努力地工作。如果你曾试着工作过,但不喜欢,也可以停止工作。在富裕社会,人们不会因为变得更为富有而感到更幸福,与朋友和亲戚们在一起才幸福……而今欧洲国家正在禁止懒惰。我们现在都成了职业至上者。生活被重新定义为一场赛跑,从一出生就开始了。这种差异说明了

A.资本主义福利国家走向破产 B.西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耗费财富

C.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危机发生 D.资本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自我调节

23.苏俄在实施某一政策时出现如下状况:“自制造火车头至开公众浴室、自供应面包至蘑菇,企业全部由国家主持。积习既久,则索性由武装部队进入村庄,挨户搜索,除农家本身食用之外,多余粮食一概拿走,并主张停用货币”。下列对材料的合理解读是

A.该政策的目的在于巩固苏维埃政权 B.该状况出现于斯大林执政时期

C.该政策促进了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 D.苏联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24.卡通画家David Low在20世30年代访问苏联时,曾画了一幅漫画:一名集体农场女工,“心不在焉地在给一台拖拉机挤奶”。这幅漫画说明当时苏联

A.计划经济体制的粗糙性 B.新经济政策的急于求成

C.战时共产主义的拙劣性 D.赫鲁晓夫改革的速成性

25.1957年5月10日苏联最高苏维埃发布法令,将25个中央部和113个加盟共和国部撤销,中央仅保留航空、无线电、造船、化学、重型机械、交通运输及建筑等部;全国划分为105个经济行政区,各区设国民经济委员会,管理各地的企业。此举的影响在于

A.使苏联开始走上市场经济道路 B.是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

C.调动了地方工业建设的积极性 D.国家放弃对经济的控制

26.2006年《经济学家》周刊不仅把某两个国际组织比作“共享诸多内脏器官却有不同头部的连体双胞胎”,而且称其中的一个组织为“美国和25个小矮人”。这两个组织是

A.世界贸易组织与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银行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欧洲联盟与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北美自由贸易区与关贸总协定

27.20世纪80年代,西欧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以解决科技落后于美、日的问题。法国制定的“研究开发基本法”以信息技术为首要开发领域,西德实施为期5年的信息技术研究开发计划,英国则开始了高级信息技术发展计划。上述现象表明

A.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B.政府干预思想影响深远

C.两极格局即将被瓦解 D.欧共体的合作貌合神离

28.据日本贸易振兴会统计,1996年全世界区域性经济合作和一体化组织共101个。其中1979年以前12个、1980年一1989年20个、1990年后69个。从区域分布来看,欧洲39个,南北美洲40个,亚洲6个,非洲8个,大洋洲1个,跨地区7个。由此不能看出世界区域性合作和一体化组织

A.地区分布很不平衡 B.阻碍经济全球化

C.90年代后增速加快 D.跨地区现象出现

29.据《国际经济和社会统计提要1990》统计:以1980年的工业生产为100计算,1989年苏联工业为136,日本为142,西德为117,英国为119,法国和意大利同为113,美国为130。这说明

A.经济政策适度调整促进工业增长

B.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十分稳固

C.日本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D.斯大林模式僵化阻碍苏联经济增长

30.据网络统计,中国加入WTO最初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等出现约10000次。后来,这些情感浓厚的词汇很少使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却大量频繁的使用。上述词语使用频率对比变化说明了

A.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

B.加入WTO,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差距.

C.全球化日益加深使国人对世界认识趋于理性

D.发展中国家的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正不断深入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请用0.5mm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卷相对应区域内,超出区域无效。

2.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1题为必考题,考生必须做答。第32—33题为选考题,考生可从四个题组(每组2题)中任选一个题组作答。

31.(10分)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依据材料,指出1984年中国经济生活领域出现的新现象。(4分)

(2)美国学者科斯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的改革是“北京主导的由上而下的改革和地方及民间力量推动的由下而上的改革”合力推进的,从1978~1984年这一时段中任举一例佐证该观点。(6分)

选考题:请考生从下列四组试题(每组2题)中,任选一组试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组计分。

题组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3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唐令,诸职事官,七十听致仕(退休)。五品以上上表,六品以下申省奏闻。……其五品以上,籍年虽少,形容衰老者,亦听致仕。” ——《通典》

材料二 洪武十三年(1380年)正月,诏令“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给以诰敕。”弘治四年(1491年),又诏“自愿告退官员,不分年岁,俱令致仕。”清朝文官,六十岁令致仕。武官则不然,副将以下,年满六十,概予罢。低级武官,退休更早,参将五十四,游击五十一,都司守备四十八,千总、把总四十五。

——《中国古代退休制度的发展演变》

(1)比较材料一、二,指出明清时期官吏“致仕”的变化。(9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古代实行官吏退休制度的目的是什么?(6分)

33.(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撒切尔信奉货币主义理论,上台后就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她主要采取四项措施,一是私有化,二是控制货币,三是削减福利开支,四是打击工会力量。

撒切尔的一系列政策确实取得效果,从1983年起情况好转,到1988年英国已走出危机,经济增长率超过了欧美国家的平均水平,通货开始稳定,失业率也持续下降,达到了正常水平。 ——摘编自钱乘旦《英国通史》

材料二 里根上台后的施政纲领,主要包括下述几个方面:大规模削减个人及公司所得税;大规模削减非国防开支;放慢货币增长速度,抑制通货膨胀;切实放松政府管制;大规模增加国防开支;几年之内平衡联邦预算。1981年2月18日,里根向国会两院联席会议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就是根据这些方面的内容制订的。

从1983至1988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4.2%。这次回升时间,高于战后前8个经济周期45个月的平均长度。 ——摘编自刘绪贻《美国通史》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撤切尔改革与里根改革的相同之处。(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两次改革的历史背景。(9分)

题组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3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临时约法》的最大不足是缺乏“妥协精神”。参议院又无实际力量来确保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服从约法,而袁世凯又决非是中国的华盛顿,这不免成为后来约法屡被践踏的一大因素。民主宪政应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稳步推进,与其制定不切实际的完美规则,不如先制定各方都可接受的条文。否则,对权力的划分和制约都难免成为一纸空文。 ——孙夏冰《<临时约法>与美国宪法的比较阅读》

材料二 (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推翻清朝后的制宪进程作过合理的安排,准备循序渐进,分三期完成……见让位于袁,便另订《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行宪政;这种罔顾国情、视人立法、以国家大法为政治斗争武器的行为,有违客观、公正的立法精神。综观民初政情,《临时约法》成了总统与内阁、政府与议会、中央与地方、军事与民政诸多冲突的根源,最终导致孙袁决裂、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其后,南北混战,武夫称雄,《临时约法》,终成废纸。

——范福潮《<临时约法>为什么会成为废纸》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临时约法》和1787年宪法的异同点。(10分)

(2)依据材料概括归纳《临时约法》缺乏“妥协精神”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1787年宪法如何体现了“妥协”的智慧? (5分)

33.(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穆尼埃在《人权宣言》中写道:不满路易十六召开的三级会议的人们愤而组成国民议会,并提出制定宪法要求,路易十六却强令解散议会,并且调集大批军队集结巴黎附近。民众们推翻了国王,并且开始以新的理想来设计国家的方向。代表认为,无视、遗忘或蔑视人权是公众不幸和政府腐败的唯一原因,所以决定把自然的、不可剥夺的和神圣的人权和义务阐明于庄严的宣言之中;以便立法权的决议和行政权的决定能随时和整个政治机构的目标两相比较,从而能更加受到他们的尊重;以便公民们今后以简单而不可争辩的原则为根据的那,些要求能确保宪法与全体幸福之维护。

(1)依据材料指出穆尼埃认为发表《人权宣言》的原因。(8分)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人权宣言》中包含的“简单而无可争辩的原则”有哪些?概括指出这些原则的提出有何意义。(7分)

题组三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3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50年代,日本的和平运动从广岛、长崎起步,站在原子弹被害立场上的反战是战后和平运动的出发点。1964年,美军空袭越南。世界各国开展声势浩大的抗议活动,日本没有出现大规模民众运动。1965年3月,一些经历过二战的知识分子组建“越平联”(即“越南和平联合会”),并在各地建立分支组织。他们把6月9日作为统一行动日,发动全日本200多个地区的市民一起走上街头,抗议美国对越南轰炸,仅东京一地就有10万人参加。8月,“越平联”邀请国家政要、社会贤达就越南问题进行彻夜讨论,东京多数电视台同时进行转播,引发日本全社会上下集体思考战争问题。“越平联”领导人小田实经常向反战民众提出问题:“难道不是日本给空袭越南的美军飞机提供基地么?难道这不是我们的加害者责任吗?”领导人鹤见俊辅还提出“国家的原罪”概念。他们由此进一步引导人们对曾经发生的亚洲太平洋战争中的情况进行思考。90年代后,日本和平团体积极支援战争被害国民的战后补偿索赔运动。

——摘编自步平《跨越战后:日本的战争责任认识》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期间,日本和平运动的主要变化。(9分)

(2)根据材料,简析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33.(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和平”作为“战争”的对立物,一直是人类追求的最基本理想之一。回顾人类战争与和平的历史运动,二战使得制约与控制战争的因素上升到主导地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流,这是一个划时代的转折。但另一方面,从全球范围来看,局部战争仍然不断,军备竞赛仍然没有停止,核“达摩克利斯剑”仍然悬挂在人类的头上,变异性的战争暴力(国际恐怖主义等)仍在扩散,作为当代战争重要根源的霸权主义仍在肆虐,稳定与持久的和平仍然遥远。我们应该看到,导致战争与维护和平的因素从来都不是单一的,和平与发展,和平与民主,和平与世界的公正平等,都是不可分割的,而恰恰在这些方面,世界仍然存在很多问题。21世纪的世界仍然处在矛盾、斗争和震荡之中。 ——摘编自李巨廉《战争与和平历史运动的转折》

(1)虽然制约战争的因素上升到主导地位,但人类距离普遍、稳定与持久的和平仍然遥远。依据材料分析其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分析,当今世界的战争与和平运动发生了怎样的重大转折,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今世界应当追求怎样的和平理念。(6分)

题组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32.(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段祺瑞后半生的主要经历:

1912年初,领衔北洋将领四十六人通电,迫使清帝退位。后出任北洋政府陆军总长。

1914年日军占领青岛时,主张对日本决一死战。

1915年“二十一条”签订后,辞职赴西山养病。袁世凯洪宪帝制时,表示反对。袁世凯死后,继续任总理。成为北洋政府派系内的皖系领袖。

1917年,与大总统黎元洪之间因府院之争引发张勋复辟。历时十二日后即被段祺瑞誓师镇压。

1918年徐世昌当选为大总统,段祺瑞宣布下野,在幕后操纵政权。

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大总统曹锟,请段祺瑞出山,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临时执政(国家元首)。

1926年发生了三·一八惨案,同年4月9日被冯玉祥驱逐下台,退居天津日租界,潜心佛学,自号“正道居士”。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拒绝与日本人往来。

1935年被任命为国民政府委员,但没有就职。

1936年11月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暑假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省邯郸市曲周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河北省实验中学(石家庄二中南校区)2016届文科重点班学科自习错题汇总1
·河北省保定市高阳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河北定州中学201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历史)
·江西省吉安市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联考协作历史试题
·江西省南昌市2016届高三上学期摸底测试试题 历史
·江西省丰城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江苏省运河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历史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