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山东省广饶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10月阶段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327KB
所属分类 高三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11/13 10:51:46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高三历史阶段测试

第一卷

(共25题 满分50)

1.下面是甘肃嘉峪关魏晋墓葬的一组壁画。这反映了当时( )



A.开始使用牛耕 B.注重精耕细作 C.曲辕犁的推广 D.小农自给自足

2.《论衡》中提道:“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这直接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 )

A.“人定胜天”的思想 B.“靠天吃饭”的观念

C.“广种薄收”的弊端 D.“地无遗利”的思想

3.有学者认为:“小农经济是指以个体家庭为主要单位,农业经营规模不大的一种经济形态。其最本质特征是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据此判断,下列属于小农经济范畴的是( )

①千耦其耘 ②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③农业合作社经济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③

4.富豪所从事行业的变化是经济发展变化的标志。《史记·货殖列传》排列了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炼铁行业出富豪最多,汉代就有卓氏、程郑、孔氏、曹邴氏四家列入富豪榜。这表明( )

A.铁制工具运用广泛 B.政府鼓励私人铸铁

C.政治环境造就富豪 D.国家实行重商政策

5.纸币的起源,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的皮币,后来是唐代类似汇票的飞钱,……宋初纸币“交子”便渐渐地应运而生了……“交子”的“交”,是交合的意思,指两张券合得起来就交钱。“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由此可见,纸币( )

A.源于封建政权的强大推动力 B.易致封建王朝通货膨胀

C.取代金属货币成为主要货币 D.产生过程中注重其“防伪”功能

6.明清史志资料显示: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一机一抒”。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嘉兴府王江泾镇“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由这些资料,我们可以看出( )

①江南市镇经济繁荣  ②纺织业显著发展 

③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④存在自由劳动力市场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7.有学者论:“政治权力型经济在中国历史上表现得最为突出,最为典型。”这种经济形式在古代中国的表现不包括( )

A.盐铁官营制度 B.“海禁”政策 C.商帮的出现 D.重农抑商政策

8.仔细观察右图,你认为此图反映的历史现象最有可能是( )



A.商业革命 B.价格革命 C.三角贸易 D.工业革命

9.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这里的“革命因素”是指( )

A.“价格革命”和“商业革命” B.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壮大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建立 D.贸易中心的转移和货币地租的兴起

10.荷兰东印度公司享有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的贸易垄断权,还被授予开战或讲和、夺取外国船、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材料表明荷兰东印度公司( )

A.具有商业公司和殖民机构双重性质

B.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垄断了世界贸易并掠夺了发展中国家

D.促成荷兰在18世纪建立了商业帝国[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11.下图是北美洲伊斯帕尼奥拉岛(海地岛)1493—1570年人口变化图,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



①殖民者残酷的奴役剥削  ②大批土著人被贩卖到欧洲 

③传染疾病的肆虐  ④工业生产污染严重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 D.①③④

12.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写道:“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中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这说明当时英国( )

A.新生工业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B.小资产阶级逐渐被消灭

C.社会被分化为工人和资本家 D.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结构

13.下表反映了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 )

   年份

钢铁业  

1870

1900



企业总数(个)

808

669



工人总数(人)

78 000

272 000



产量(吨)

3 200 000

29 500 000



投资额(美元)

121 000 000

590 000 000



A.工业革命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扩展 B.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和生产的高度集中

C.资产阶级革命改变了世界历史 D.美国已经确立了世界霸权地位

14.工厂制和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近代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 )

A.推动了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 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适应了社会化生产的需要 D.杜绝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

15.(2015·北京朝阳二模·22)下表为“1800年以来的世界人口状况简表”。下列的相关解读准确的有( )

时间

1804年

1927年

1960年[来源:gkstk.Com]

1974年

1987年

1998年



世界人口(亿)

10

20

30

40

50

60



①20世纪的世界人口增长率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②工业化、全球化水平影响着世界人口的增幅

③和平安定环境造成20世纪人口总量平缓增长

④二战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速快于发达国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图5反映了英国1856—1868年纺织业的发展情况,综合分析图中信息可知( )



A.19世纪60年代,英国已经产生了垄断和垄断组织

B.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C.技术进步导致1868年蒸汽织机台数、在业人数下降

D.1861年以后,工业革命对英国纺织业的影响日益减弱

17.(2015·北京海淀一模·15)郑观应认为:“今中国虽与欧洲各国立约通商,开埠互市,然只见彼邦商船源源而来。今日开海上某埠头,明日开内地某口岸。一国争,诸国蚁附;一国至,诸国蜂从。滨海七省,浸成洋商世界;沿江五省,又任洋舶纵横。”结合甲午战争前的史实,对以上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

①列强对华倾销工业品、掠夺原料 ②片面最惠国待遇加剧列强侵华

③列强利用条约限制中国商品出口 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8.有学者认为,外国商品输入造成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下列可以作为该观点直接证据的是( )

A.19世纪末镇江海关报告称:“从前如江北内地各州县,均用洋布,近则用土布者渐多。”

B.20世纪初有人指出:“商市展扩所及,建筑盛则农田少,耕者织妇弃其本业而趋工场,必然之势也。”

C.1853年的《顺德县志》载:“女布(指土布)遍于县市,自外洋以风火水牛运机成布,舶至贱售,女工几停其半……” 

D.1850年,美国驻厦门领事说:“这里对棉织品的需要,和在广州上海一样,长期受到限制……”

19.(2015·北京东城二模·16)以下史实中,反映了自然经济瓦解的是( )

①1905年昆山县农户中佃农的比例为57.4%,1924年增加到77.6%

②20世纪初山东省棉花大部分供应济南、青岛及外地纱厂,部分出口国外

③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大布(粗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

④19世纪末受印度和日本的冲击,中国失去了长期以来的世界最大茶叶生丝出口国地位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0.马戛尔尼使团总管约翰·巴罗在《中国旅行记》(1804年)中写到:在中国,90%的农民可以认为是个体农民,给一个中国农民足够的土地(足够到他和他的家人用锄头能够耕种得过来),他会比任何欧洲的农民更好地利用那块土地,但是,……我们的农民可以创造的价值是租金的三倍,而他(中国农民)几乎会无法养家糊口。下列各项与材料所述相符合的是( )

①对中国传统的精耕细作农业技术的认可

②个体家庭仍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生产单位

③西方的商品倾销造成了中国农民的贫困

④圈地运动推动了英国经济近代化的进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马关条约》签订后,张謇痛陈其主张:“世人皆言外洋以商务立国,此皮毛之论也,不知外洋富民强国之本实在于工。中国但能于工艺一端,蒸蒸日上,何至有忧贫之事哉!”由此可见,张謇认为( )

A.实现民族独立是工业建设的重要前提

B.兴办商务是西方富民强国之根本所在

C.中国应该农、工、商业同步发展

D.兴办实业是实现富国御侮的根本之道

22.民国初年到1920年,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达到年均12.8%;1927—1936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另一个黄金十年。这两个时期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的共同原因是( )

A.政府扶持国民经济的发展 B.国内政治局面很稳定

C.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 D.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

23.竹枝词中记载着汉口民众乐园的景象“家家列肆汉江滨,南朔东西百货陈”“如云士女往来忙,百戏纷陈新市场。千盏电灯天不夜,平台高处月如霜。”下列的理解准确的有( )

①开埠通商促进了近代城市的变化 ②位置优势有利于人流、物流汇聚

③城市开始出现商业化的娱乐活动 ④文化娱乐拓展了女性的生活空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中国近代早期通商口岸报刊主要报道地方性的和商业性的新闻。而维新派报纸倾向于关心国家大事的政治文章,关心与其他国家的对比以寻求立国之道。此变化不能反映( )

A.广大民众的觉醒 B.救亡图存成为第一要务

C.时代主题的变迁 D.西学东渐进入制度层面

25.下表出自《交通杂志》(1935年1月)。这一对比研究可以用来说明( )

各种运输方法运费之比较(单位:分)[来源:gkstk.Com]

运输方法

运费(吨/千米)

运输方法

运费(吨/千米)



肩挑

34.0

驴车

18.0[来源:学优高考网]



公路汽车

30.0

轻便铁路

2.4



独轮车[来源:gkstk.Com]

19.2

铁路

2.0



A.近代铁路发展的原因 B.中国近代交通的多样性

C.近代交通工具革新的条件 D.近代交通的殖民地特征

第二卷

(共4题 满分50)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二 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这种背景下,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表明自明中后期至鸦片战争前,已经进入产业革命和工业化的准备阶段并向工业文明发展的过渡阶段。

——曹大为《明清农耕文明的鼎盛及其在世界工业文明潮流中的殒落》

材料三 史学家戴逸指出:“18世纪的康乾盛世,貌似太平辉煌,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可当时中国没有人认识这一历史真相。历史的悲剧只有在悲剧造成以后很久时间,人们才会感到切肤之痛。”[来源:学优高考网]

(1)材料中所指的宋元时期的“新型经济”是什么?列举其泛起“微澜”的表现。(4分)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3分)

(3)作者说它“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经济依据是什么?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的原因。(5分)

2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根据1860年《英法条约》,英国同意废除所有制成品的关税……并降低葡萄酒的进口税。……法国方面降低英国煤炭、生铁、机器……的关税……征收关税的商品减少到总数的30%,关税平均约为15%。法国1862年与比利时和德意志建立了关税同盟,1863年与意大利……1867年与葡萄牙分别签订了类似的贸易协定。……英国与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瑞士和德意志缔结关税同盟条约。

——高德步、王珏《世界经济史》

材料三 下图反映了16—20世纪地球变化。有人说地球“变”得越来越“小”,有人说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



16世纪—19世纪40年代,马车的最大平均速度每小时10英里 

19世纪50年代—20世纪30年代蒸汽火车,平均每小时65英里。蒸汽轮船平均每小时36英里

20世纪50年代螺旋桨飞机,每小时300—400英里

20世纪60年代喷气式客机,每小时500—700英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角贸易”示意图与14世纪欧亚贸易商路图相比发生了哪些变化?分析造成这些变化的原因。(5分)

(2)材料二体现了当时国际贸易中的什么原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国际贸易中确立该原则有何积极意义。(3分)

[来源:学优高考网]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从国际贸易的角度阐述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的原因。(6分)

28.(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表3 民国时期两次全国工商会议内容摘要

北京政府的全国工商会议

(1912年11月)

南京国民政府的全国工商会议

(1930年11月)



口参酌中外工商习惯,速订商律,公司律。

口许民自由经营,并尽保护提倡之责。

口凡编辑中小学教科书,须提倡爱用国货的心理,以期普及。

口征求工商意见,厘订工商法规。

口斟酌工商现状,协谋改正关税,保护幼稚工业。

口创设中华国货展览会,以养成人民爱国货之习惯。



 ——摘编自徐建生《民国时期两次全国工商会议与经济政策》

(1)据材料一,概括华商公司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B时段华商公司发展的外因。(4分)

[来源:gkstk.Com]

(2)据材料二,归纳民国时期两次全国工商会议内容的相似之处。(6分)

(3)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一中B、D两个时段华商公司的发展状况,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29.(2015·滨州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不改嫁)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节操)者,旌表门闾(表彰其家族),除免本家差役。

——《明会典》

材料二 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明后期小说《醒世恒言》

材料三 梁启超曰:居今日之中国,而与人言妇学,闻者必曰:天下之事,其更急于是者,不知凡几?百举未兴,而汲汲论此,非知本之言也。然吾推极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请备陈其义以告天下。……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是也;女学次盛者,其国次强,英法德日本是也;女学衰,母教失,无业众,智民少,国之所存者幸矣,印度波斯土耳其是也。……吾推及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

——梁启超《变法通义·论女学》

材料四 以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也因此成为近代妇女解放的代言人。但历史地看,梁启超的“贤妻良母”也难脱传统女子价值观的束缚,也有把女子的价值划在“相夫教子”的狭小圈子之嫌。

——王美蓉《中国近现代不同类型的

女子教育目的之比较》

(1)材料一、二分别反映了怎样的婚恋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所反映婚恋观的成因。(4分)

(2)根据材料三概括梁启超妇女教育观的特点。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该教育观的影响。(4分)

(3)材料四用什么方法评价梁启超妇女观的?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妇女观的变化与社会发展的关系。(4分)

高三历史阶段测试 答案

1-5 BDCAD 6-10 CCABA

11-15 CDBCC 16-20 CCCDB

21-25 DABAA

26、解析:第(1)题,第一问注意材料中的时间“宋元时期”,结合所学知识,新型的经济指的是商品经济。第二问从城市经济繁荣、“市”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草市的出现、政府管理等角度概括。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明清时期手工业的兴盛突出反映在民间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取代官办工场、作坊,占据了主导地位。”“开始孕育出主要通过对运用生产技术和调配劳动力等环节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效益的新型地主经营;从手工场主、包买商中转化出类似西方资本主义劳动组合中的早期‘资本家’”,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我国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第(3)题,“实则正在滑向衰世凄凉”是指明清时期已经落伍于时代潮流。经济依据是同时期东西方对比。结合所学知识,从农民贫困、经济政策等角度分析原因。

答案:(1)指商品经济。

表现:城市经济繁荣,出现繁荣的商业街;城郊和村野出现草市,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督;有夜市、交子、外贸港口等。(4分)

(2)新变化:私营手工业发展迅速,取代了官营手工业的主导地位;纺织领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了包括新型地主、手工场主、包买商等早期资本家。(3分)

(3)依据: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达;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主导地位。

原因:农民贫困,农业经营落后;商品经济虽然得到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扼杀了经济活力;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以极端封闭落后的面貌进入近代世界;封建专制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5分)

27、解析:第(1)题,第一问变化根据所学知识,从贸易中心、贸易路线、贸易范围角度回答;第二问原因回答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第(2)题,第一问从材料显示的时间是19世纪中期,显示内容是降低关税,结合工业革命时期的经济政策可知是自由贸易原则;第二问从促进经济交流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角度来回答意义。第(3)题,世界似乎“变”得越来越“大”说明世界联系越来越密切,统一的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从世界市场形成过程来阐述。

答案:(1)变化:欧洲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贸易路线由陆路为主发展到以海路为主;国际贸易范围更广。

原因: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5分)

(2)原则:自由主义原则(自由贸易原则)。

意义:促进了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确立,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逐步成熟。(3分)

(3)原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成为一个整体,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工业革命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扩大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多;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6分)

28、【考点】(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国初期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

(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3)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解析】(1)第一小问,通过材料一中图片数据可知华商公司的发展趋势是呈上升趋势;第二小问,B段时间是1912—1919年,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该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外部原因是一战期间,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2)从材料二“速订商律,公司律”与“厘订工商法规”可知相似之处是政府制订工商业法律法规;从“并尽保护提倡之责”和“保护幼稚工业”可知相似之处是政府保护工商业发展;从“须提倡爱用国货的心理”和“以养成人民爱国货之习惯”可知相似之处是政府培养国民爱用国货意识。

(3)从“结合材料二与材料一中B、D两个时段华商公司的发展状况”问题提示可知,得出的结论即是材料二与材料一中B、D两个时段的相同因素,故结合史实可知三者都体现了政府的政策推动(促进)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答案】(1)趋势:呈上升趋势。(2分)

外因:一战期间,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分)[来源:学优高考网gkstk]

(2)相似:政府制订工商业法律法规;政府保护工商业发展;政府培养国民爱用国货意识。(6分)

(3)结论:政府的政策推动(促进)中国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2分)

[来源:gkstk.Com]

29、解析:第(1)题,第一问,依据材料一、二分别回答即可;第二问,结合明朝后期政治、经济、思想状况进行分析,可得出明朝中后期婚恋观的成因。第(2)题,第一问,根据材料三信息“女学最盛者,其国最强”“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概括即可;第二问,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思想、教育的角度作答。第(3)题,第一问,根据材料四信息“历史地看”可得出材料的评价方法是历史的评价,由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来评价可知是辩证的评价;第二问,结合影响可得出妇女观的变化与社会发展相互影响。

答案:(1)婚恋观:材料一遵守礼制(三从四德),坚守妇道;材料二追求个性、婚恋自由。成因: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使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明中后期出现了反礼教的思想,鼓舞了明朝妇女追求婚姻自主。(4分)

(2)特点:把妇女受教育与救亡图存相结合。(或妇女教育关系到国家的强弱)

影响:解放人们的思想;有利于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推动女子教育的发展;提高了妇女救亡图存的使命感。(4分)

(3)方法:历史的评价(放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辩证的评价。

关系:妇女价值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妇女观念的解放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两者相互影响。(4分)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安徽省泗县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第三次月考)考试历史试题
·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统练(三)历史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 历史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历史
·北京市海淀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北京临川学校2015-2016高三历史月考试卷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2016届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历史
·全国I卷2016届高三第一学期月考试卷(二)历史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