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397KB
所属分类 高三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11/13 10:51:47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济南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高三历史试题(文科)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择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直接写在本试卷上。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第Ⅰ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1.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下列朱熹的观点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 )

A.“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B.通过“格物”获得知识

C.“三纲五常”是道的价值内涵 D.“正君心”才能天下平

2.易中天先生在《帝国的终结》一书中写道:“作为集权主义者,尤其是那些倾向于专制和独裁的‘雄略之主’,几乎没有一个人会认为前朝的覆亡乃是因为过度的集权。他们只会得出相反的结论。因此,他们吸取的教训,也只能是专制、专制、再专制,集权、集权、再集权。”汉武帝、宋太祖、明成祖采取的相似措施是( )

A.沿用秦朝以来的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

B.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分割削弱相权

C.设立新的中枢权力机构,加强专制皇权

D.通过刺史制和行省制,加强官僚队伍建设

3.“农功既毕,始牵牛车,载其所有,求易既无,远行买卖,用其所致珍异,孝养其父母。”((易传》描述的中国古代经济的主要特征是( )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特点  B.邻近地区社会分工落后

C.古代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  D.专业商人已经出现

4.据《宋史·地理志》记载统计的宋代时华北地区贡绢州数量,这表明当时( )



A.政府征收赋税以丝织品为主 B.华北地区的丝织业最为发达

C.华北地区丝织业分布较普遍 D.丝织业范围扩展到华北地区

6.唐人写淮北多有“稻垄泻泉声”之类的诗句,北宋仍有“水阔人间熟稻天”的描写。但1678年,河道总督的奏疏已是“田地皆成沙土,止产粟米”,两年后就有人感叹是“沟洫之制,水陆失宜”。淮北农耕变化表明古代农业( )

A.注重作物品种选择???? B. 全凭兴修水利工程

C.重视农田生态保护??? ? D.需要政府合理作为 [

7.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二者的共同点在于(  )

  A.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 B.强调教化对人的作用

C.实行民主政治 D.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8.下表是对罗马法的分类。这体现出罗马法的主要特点是( )

分类标准

调整对象

表现形式

适用范围

立法方式

权利主体



名称

公法

私法

成文法

不成文法

自然法

公民法

万民法

公民法

长官法

人法

物法

诉讼法



A.博采众长 B.体系完备 C.影响长远 D.崇尚公平

9.萧功秦认为现代化有三种模式:原生型——在社会内部发展起来的;次生型——原封不动地被殖民者从其母国带入;感应型——一些传统君主国在承受西方挑战后开始了现代化。下列国家现代化模式对应准确的是(? )

A.英国、法国——原生型 B.日本、英国——感应型

C.美国、德国——次生型 D.中国、日本——次生型

10.下列向封建专制统治宣战的檄文,其内容与结论完全一致的是(??)

檄文内容

结 论



A

《权利法案》: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使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B

《独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

实现了美国人民的真正平等。



C

《人权宣言》: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未由国民明确授予的权力。

体现了摧毁封建君主专制的要求。



D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体现了总统制的政体特点。



11.右图是俾斯麦与德国议会之间关系的漫画,漫画的说明文字是:“俾斯麦在给钟表上弦,钟表上写着帝国议会、各邦议会。俾斯麦自言自语:‘我忙着处理国事,忘了给钟上弦了,现在该让它走会儿了’”。该漫画从本质上反映德意志君主立宪的特点是 ( )

A.宰相牢牢控制着议会   B.保留较多的封建残余   

C.民主立宪制度不健全   D.议会是宰相的工具

12.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第二条规定: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且大英国君主派设领事、管事等官住该五处城邑,专理商贾事宜,与各该地方官公文往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从现代化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社会的转型

B.从全球史观看,中国逐渐被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C.从文明史观看,五处港口成为中西文明碰撞的前沿

D.从社会史观看,五口通商有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

13.《新青年》经常刊登介绍自然科学家发明创造的事迹,介绍生物的起源、医学、生理、体育等各方面的科学知识,用朴素的语言讲解“猴子变人”的规律,宣传宇宙是可以认识的,物质是实在的等唯物主义观点。材料说明《新青年》旨在( )

A.借助天演论宣传变法思想 B.把反迷信作为反封建的重要内容

C.大力弘扬民主和自由思想  D.将启蒙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

14.《全球通史》中描述:“英国人喜欢印度的经济补充他们自己的经济,而不喜欢印度的经济与他们自己的经济竞争。因而,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作为回报,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设项目(如铁路)所需的资本。农民们发现自己正在为国际市场,而不是为自己和邻居而生产。”在这段史实中,我们可以发现( )

A.这一情况最早形成于新航路开辟后 B.英印之间形成了平等贸易的跨国市场

C.英国经济渗透加剧了印度经济的凋敝? D.英印通过市场经济纽带形成紧密联系

15.西班牙的物价在16世纪中叶开始上涨,17世纪初上涨四倍。英法的物价上涨晚于西班牙五十年,到17世纪中叶达到顶点。中国物价的上涨,比英法又慢一百年。与此直接相关的是( )

A.工业革命在世界的扩展 ? B.世界性大国的兴衰更替

C.白银在世界市场的流动 ? D.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

16.张卫良在《英国社会的商业化历史进程》中说:“通过与殖民地的贸易,英国商人获得了大量的财富……从而促进了西部港口城市的崛起和曼彻斯特等制造业城市的发展以及一些新工业的诞生。”这表明( )

A.殖民扩张促使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完成 B.产业资本崛起需要商业资本的推动

C.三角贸易促进了社会经济迅猛发展 D.工业的开展拉动了殖民地经济发展

17.马丁·路德号召把教会的土地收归国有,不向罗马输送钱财,由德意志人自己委任教士,世俗的事情不应由罗马判决,而由世俗当局处理,这反映了他(  )

A.主张建立民族教会 B.宣传“因信称义”

C.主张建立廉俭教会 D.宣扬“先定论”

18.“从未有过一个时代对传统观念抱有那样的怀疑态度,对人的理智能力和科学威力抱有那样的信心,对大自然的规律性与一致性抱有那样坚定的信念。”文中所说的这个时代是指(  )

A.殖民扩张时代 B.文艺复兴时代

C.宗教改革时代 D.启蒙运动时代

19.下面是法德英美四国1870——1913年间的一组统计数字,由此判断是哪一组数字统计( )

国家

法国

德国

英国

美国



1870年

1.2

1.4

6.0

1.7



1890年

2.0

4.7

8.0

9.4



1913年

5.2

16.8

10.4

31.5



 A.人口总数 B.出口总额 C.移入人口总数 D.钢铁生产总数

20.《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该材料( )

A.阐述了阶级斗争学说 B.体现了全球化思想

C.阐明了无产阶级政党理论 D.提出了消灭私有制的观点

21.创刊于清咸丰年间(1861年)的《上海新报》,其《本报谨启》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或以言语莫辨,或以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后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以上可看出其创办的目的是( )

A.娱乐大众 B.报道国内外大事

C.传播商业信息 D.宣传政治主张

22.王鸿生在《历史的瀑布与峡谷》中认为近代的某一思想是“以民道代天道”,是“有民无天”的新道统,是“翻天”,让民“顶天立地”。这一思想应是(  )

A.变法维新 B.三民主义 C.民主科学 D.社会主义

23.下图所示为蒋介石的一封信件,来源于国民政府军委会战时新闻检查局档案。由此可见,当时( )



A.蒋介石反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蒋介石主张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C.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内战开始 D.国共两党既相互合作又舆论斗争

24.富兰克林·罗斯福在首次总统就职演说中表示,如果他提出的议案不能迅速获得得通过。“届时我将请求国会采取应对危机的唯一手段——赋予我紧急状态下迅速发动战争的权力,这种权力等同于国家遭遇入侵时国民授予我的权力”。该材料表明,罗斯福正在敦促国会( )

A.废除“中立法案” B.发动战争转嫁危机

C.立即对日本宣战  D.迅速通过新政提案

25.“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是以公私兼顾、劳资两利、城乡互助、内外交流的政策,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之目的”,“使各种社会经济成分在国营经济领导之下,分工合作,各得其所,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确立这一方针的历史文献是( )

A.《论联合政府》 B.《论十大关系》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3页,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答卷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26.(20分)某校学习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新式学校”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

材料

年份

学校数(所)

学生数(人)



光绪三十三年(1907)

37888

1024988



光绪三十四年(1908)

47795

1300739



宣统元年(1909)

59177

1639641



民国元年(1912)

87272

2933387



民国二年(1913)

108448

3643206



民国三年(1914)

122286

4075338



民国四年(1915)

129739

4292251



甲:摘自《中华民国文化史》,据清末学部与民国初年教育部统计资料,全国新式学校发展状况绘制下表:

乙:文凭的变迁折射出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历史变迁。下面收集的两张毕业证照(旧纸片上的中国生活图景:百年证照)都是宣统三年(1911年),左面的是“山东省登州府黄县中区公立两等小学堂”的,右面的是“吉林法政学堂”的,其中吉林法政学堂毕业证上信息中,包括了毕业生的身世上溯到了曾祖一辈,也包括了毕业考试学科:人伦道德、刑法、历史、地理、日文、西洋文等。最终成绩是毕业考试、平时测试以及考勤等各方面的综合结果。

 

丙:20世纪初中国的两年学制: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在张之洞等人的主持下,颁行了《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是中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现代学制,规定了立学宗旨:“至于立学宗旨,勿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术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瀹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

1911年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壬子癸丑学制》,公布了“注重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的民国教育方针。

结论:

①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教育新旧交替、中西合璧,保守和进步共存。

②教育发展是社会发展进步中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在不断否定中进步。

(1)材料甲、乙各属于哪类史料?研究该课题时,如何合理使用?(8分)

(2)据材料乙,联系相关史实概括指出学习小组得出结论①的依据。(6分)

(3)据材料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 ② 加以阐述。(6分)

27.(15分)冷战是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之一。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史实

1945年2月4-11日,美英苏三大国举行雅尔塔会议;对于战后世界,罗斯福称“相信五十年的和平是可行的”。

1946年1月5日,杜鲁门在当面宣读给贝尔纳斯听的“备忘录”时称:“我已厌倦于笼络苏联人。”美苏关系开始进入严重恶化状态。

2月9日,斯大林在莫斯科大剧院举行的最高苏维埃莫斯科选区的竞选大会上发表讲话,引人注目的是他就“帝国主义与战争问题”的一番说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才几个月就公开宣称,新的大战是不可避免的。

1947——1955年,美苏走向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对抗。

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美苏争霸。

1990年10月3日,两德合并,德国实现统一。

1991年1月17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发动海湾战争

12月27日,俄罗斯正式在联合国取代前苏联的地位。以苏联的解体为标志,冷战时代结束。

据谢伟良著《世界的分裂:冷战的兴起》

史论

战后以来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美苏冷战“分割”了世界,但冷战只是这个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

乔纳森·雷纳兹《一个被分割的世界:1945年以来的全球史》

(1)依据史实说明从罗斯福到杜鲁门,美国对苏联政策的变化,并简要分析原因。(4分)

(2)美国遏制政策的设计师乔治·凯南1992年认为美国也是冷战的失败者,试从国际形势、国际格局角度分析其理由。(4分)

(3) 对乔纳森·雷纳兹的观点加以评述?(7分)

28.(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武则天承袭贞观年间整顿吏治、严惩贪污的政策,“尝与宰相议及刺史、县令”,并派遣 “使者以六条察州县”,考核州县官吏是否清正称职。对于贪赃枉法官吏,不论官位高低,一律严惩不货。正如《资治通鉴》所评说:“太后虽滥以禄位收天下人心,然不称职者,寻亦融之,或加刑诛。抉刑赏之柄以驾御天下,政由己出,明察善断,故当时英贤亦竞为之用。镇压反对势力,打击旧门阀士族,扶植庶族地主出身官僚,发展科举制。”在武则天执政时期,虽然爆发过徐敬业和宗室诸王发动的叛乱,但是吏治清明,政局稳定,使广大农民得以休养生息,因而社会生产有发展,垦田和户口数字大幅度地增长。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武则天为巩固统治所采取的措施。(6分)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武则天的措施对唐代社会发展的影响。(9分)

济南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1.B 2.C 3.A 4.C 5.B 6.D 7.B 8.B 9.A 10.A 11.C 12.D 13.B 14.A 15.C 16.A 17.A 18.D 19.D 20.B 21.C 2.B 23.D 24.D 25.B

26.(1)材料甲属于二手史料、文献史料,材料乙属于一手史料、实物史料;

材料甲较好地从整体上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的新式学校发展的状况,使用时需注意从1907年到1915年政局动荡、政权更替频繁,会影响数据的准确统计;材料乙直接反映了20世纪初中国的新式学校的情况,比较可信,但它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能展示历史的全貌。使用时应将二者结合使用。

(2)一方面,学校的教育包括传统的教育习俗:毕业生的身世居然上溯到了曾祖一辈体现传统教育光宗耀祖的习俗、学习内容包括传统的教育内容“人伦道德”,另一方面,新式学堂受西方影响,带有近代教育理念:从学堂类型上看,有小学堂、专科学堂,;形成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课程中安排有日文,西洋文等;毕业生的最终成绩是毕业考试、平时测试以及考勤等各方面的综合结果。

(3)“各因素综合作用”:政治的推动,晚清政府、民国政府的教育改革;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近代工业尤其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西学东渐,思想的解放;清末新政、辛亥革命的影响。

“在不断否定中进步”: 癸卯学制了晚清教育的指导方针——“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改变了过去以经学为主的教学内容;主要培养从事实际事务的有用人才。

“壬子癸丑学制” 完全否定了清末“忠孝”、“尊孔”的封建教育宗旨,体现了资产阶级受教育者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思想。

解析: 20世纪初的中国一方面是沉沦到谷底,另一方面是近代化在加速,新式学校的大量创办寄予着中国的希望。第(1)问关键是正确区分两种史料及两种史实的价值;第(2)问在中国20世纪初的大背景下,中国社会大变革的情况下,新式学校也带有时代的特征“新旧交替”;第(3)问实质是两问,一是“各因素综合作用”,二是“在不断否定中进步”,关键是综合各方面史实来回答。

27.(1)变化:从合作到走向对抗。

原因:二战结束,由于共同的敌人被打败,美苏失去同盟基础;美苏两国在国家利益上的矛盾剧;美苏两国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根本对立;美苏两国领导人相互猜疑敌视。

(2)从国际形势上看,冷战虽结束,但区域性、小规模的冲突增加,世界形势存在紧张、动荡的一面,国际恐怖主义也呈现泛滥趋势。

从国际格局上看,美国由在在冷战中的对抗实力相对削弱,虽然仍是一个超级大国,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已不可逆转。

(3)乔纳森·雷纳兹认为“二战后冷战只是这个时代的中心,而非时代本身”,是有一定要道理的。

一是能指出战后国际格局重心与关系是美苏大国及其为首的两大阵营,在较长时间内左右世界局势:

美苏对峙;

美苏为中心,将整个世界日益分割为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

(任意一点得2分)

对峙的史实: 美国1947年“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冷战”正式开始;

美国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1949年,苏联成立经互会;

美国1949年成立北约,苏联1955年成立华约。

“冷战”下的国际关系: 1949年德国分裂为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

在亚洲爆发朝鲜战争、越南战争。

(任意一点得2分)

二是指出战后超出冷战的全球化、多极化的发展事实及其影响:

和平与发展是战后世界主题;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全球化加速;

计算机、互联网和原子能等应用;

国际组织不断建立:联合国、世贸组织、欧共体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答出任意一点得2分,不超过4分)

解析: 冷战塑造了当时的国际格局,是20世纪最重大、影响最深远的历史事件之一。第(1)问关键是能否准确分析出变化的“趋势”,“原因”关键是能否全面准确分析出原因;第(2)问关键是从特定的两个角度分析出冷战对美国所产生的影响; 第(3)问一是能否准确总结归纳出乔纳森·雷纳兹的观点,再从“冷战只是这个时代的中心”、 冷战“非时代本身”两个角度来分析。

28.(1)整顿吏治,严惩贪赃枉法官吏;发展科举制。选拔贤能入仕;休养生息,发展农业生产。(6分)

(2)有利于政治清明,为后世政治的稳定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打击了贵族政治,促进了哦平民政治的发展(扩大统治基础,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促进了唐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唐玄宗前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9分)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山东省日照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山东省广饶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10月阶段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安徽省泗县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安徽省屯溪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第三次月考)考试历史试题
·宁夏银川市第二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统练(三)历史试题
·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试题 历史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历史
·北京市海淀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