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三历史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文件大小 480KB
所属分类 高三历史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6/12/14 9:42:31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邵东三中2017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如图,请根据下述图片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映皇权和相权之争贯穿于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之中

B.反映的趋势是皇权逐渐加强,相权逐渐削弱,最终被废止

C.反映的发展趋势易形成暴政,压抑民主政治

D.反映了中央权力的进一步集中

2.“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

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

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

3.明清(鸦片战争前)是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转型”的表现是

A.工业文明逐渐确立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

C.内阁制具备了近代政体的基本特征D.批判性进步思潮给社会带来了深刻的思想解放

4.有学者认为:“中国凭借着在丝绸、瓷器等方面无与匹敌的制造业和出口,与任何国家进行贸易都是顺差。……在1800年以前,欧洲肯定不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按这一观点,18世纪末世界贸易中心最有可能是

A.长安 B.北京 C.上海 D.广州

5.“自有民国,八年以来,未见真民意、真民权,有之,自学生此举始耳。”康有为此语称赞的是

A.公车上书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6.17—18世纪开始,法语逐渐打破了拉丁语垄断的局面,直到1919年,法语仍一直是欧洲大 陆外交活动中使用的主要语言。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法语自身的魅力 B.工业革命的影响

C.启蒙运动的影响 D.文艺复兴的影响

7.希腊先哲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这主要表明

A.柏拉图时代的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的精神

B.当时雅典尚没有法律来约束公民

C.柏拉图因为恩师苏格拉底被判有罪而诋毁雅典民主政治

D.雅典的直接民主制使他们面临体制性的危机

8.《全球通史》中:“······促成中国文明内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要了解儒家思想的精髓,首先要参阅( )。

A.《春秋》 B.《尚书》 C.《论语 》 D.《道德经》

9.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这些说法体现的是

A.家族和睦 B.等级 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

10.有一所中学要举办一次文艺活动,邀请一些专家学者来校演讲,演讲的主题包括:歌德的诗歌创作、拜伦与希腊独立运动、雨果的小说艺术等,还安排了一个音乐会,有钢琴家表演一场“舒伯特之夜”。这次文化活动的主题,应当定为

A.启蒙运动的学术 B.印象派的文化风格 C.浪漫主义的文艺 D.后现代主义的艺术

11.图7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 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

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 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走向衰落

12..1930年6月,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到:“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们的头脑与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还不能制他最后的死命。”这表明

A.中共还没有找到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B.他认清了当时中国的国情

C.他认识到农民阶级力量的伟大 D.他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13.. 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2月20日(2012年)与到访的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刘志伟等人举行会谈,在提到日军“南京大屠杀”时河村隆之表示,“的确存在常规的战斗行为,但我认为南京(大屠杀)事件并未发生过。” 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南京大屠杀的事实认定关键取决于

A.认识事实的态度 B.掌握直接史料和证据

C.国际社会的定论 D.后人的总结和认识

14.《左传》记载晋国大夫赵简子曾于公元前493年作战时宣誓说:“克敌者,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士田十万,庶人工商遂。”这反映出当时( )

A.分封制遭到破坏 B.分封等级秩序变动

C..郡县行政组织出现 D. 县的面积比郡大

15.秦汉以后,中国存在一种“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的政治现象。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旧时官府中办理文书的小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办事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源于( )

A.分封制的长期存在 B.官僚政治的弊端

C.中央集权的削弱 D.行政效率的低下

16.《左传》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由此可以判断出( )

①周武王是周朝的第一位君主 ②周朝已经开始实行分封制

③分封制的实行有利于稳固政治统治 ④分封的对象主要是姬姓子弟

A ①②④ B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7.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从封建转帝制是第一次转型,下列选项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 )

A.由“公天下”至“家天下” B.专制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

C.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型 D.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

18.据欧阳修《新唐书·宗室列传赞》记载:“然建侯、置守,如质文递救,亦不可一

概责也。救土崩之难,莫如建诸侯;削尾大之势,莫如置守宰……故王者视所救为之,勿及于敝则善矣。”这段话反映的政治主张主要是( )

A.君王应注意“封建”与“郡县”相互平衡 B.郡国并行制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C.郡县单轨比封建郡县双轨一体更有优越性 D.汉以来皇帝制度一直都有封建制相伴随

19.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

20.西方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平等、法制的社会观念,而古老的中国则衍生出对权力的膜拜和鲜明的等级尊卑秩序。造成 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

A.生活方式上动与静的差别 B.经营方式上开放与封闭的差别

C.经济形态上商品经济与农耕经济的差别 D.文化观念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别

21.1841年,英国辉格党政府首相墨尔本在一次内阁会议上就阁员之间的意见分歧表态说:“我实际上不在乎哪一个好,我在乎的是,不管我们对外说什么,我们要说同样的话。”后因托利党在议会选举中获得多数,墨尔本内阁辞职。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   )

A.内部意见一致是内阁制主要原则 B.首相与普通阁员享有平等权力

C.内阁集体责任制基本成形 D.政党之间的斗争决定内阁政策

22.美国1787年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是孟德斯鸠“以权力制约权力”学说的第一次较好贯彻,对美国政治体制产生重大影响。美国的分权制衡机制体现在

①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②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

③国会参众两院之间???????????④民主党与共和党对垒与交替执政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23.某次战争后,英国外交大臣勃罗叠立克在议会发表演说:“中国此后仍须以华人制华地,凡有意开通中国之人,应该小心谨慎,团匪之事即可取以为鉴。”该战争应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4.《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指出:“国民党之民权主义……复行直接民权。即为国民者,不但有选举权,且兼有创制复决罢官诸权也……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宣言在此强调

①实行普遍平等的民权 ②个人拥有的政治权利

③民权与反帝相结合 ④改变国家政体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5.根据统计,国民政府在1938—1940年先后组织的大战役有:南昌会战、随枣会战、第一次长沙会战、1939年冬季攻势、桂南战役、绥西作战和枣宜会战等。这七次战役规模相当大,地域涵盖华东、华北、华中和西南地区,每次日军投入的兵力均在8—10万,中国军队投入的兵力至少在20万以上。……两年间,国民党军队共毙俘日军263,251人,同时也付出了1,019,911人的重大伤亡。”材料要说明的观点是1938—1940年间

A.国民党和共产党都是抗日的中流砥柱 B.国民党积极抗战,给日军沉重的打击

C.国共合作抗战,取得了抗战的胜利 D.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抗战,给日寇沉重的打击

二非选择题(共50分第26题20分,第27题15分,选做题15分,请在答题卡上标注选作题次,28题和29题任选一题。)

26.政治文明的演进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从人治到法治体现了社会不断前进的步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是公共权力演化和蜕变的结果。在先秦古籍中,“天子”统治的区域称“天下”,诸侯的领地称“国”,卿大夫的采邑称“家”。秦统一后,将其统治的地区称为“国家”。

——摘自人民网文章《人类政治文明的源起及其演进》

材料二 “近闻逆党方结一秘密会,遍布支部于各省,到处游说运动,且刊印鼓吹革命之小册子。 ……入会之人,日以百计,踪迹诡秘,防不胜防,”仿行宪政可以“于政治上导以新希望”,从而“解散乱党”。

——摘自端方《请平满汉畛域密折》

材料三:“‘宪法’二字,近时人人乐道,便是满清政府,也晓得派遣奴才出洋考察政治,弄些预备立宪的上谕,自惊自扰。…照现在看来,满洲政府要实行排汉主义,谋中央集权,拿宪法做愚民的器具。…‘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这种政体不是平等自由的国民所堪受的,……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惟尚有一层最要紧的话,因为凡是革命的人,如果存有一些皇帝思想,就会弄到亡国。……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这不止是我们革命之目的,并且是我们革命的时候所万不可少的。”

——摘自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四 如图



——选自白海军著作《2049——相信中国》

(1)材料一是从什么视角来剖析和解释“国家政权”的?从这个视角看,古代中国的西周、秦朝政权各有什么特点?(6分)

(2)材料二的“秘密会”是指什么?据材料分析当时清政府“仿行宪政”的主要目的。(4分)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孙中山对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态度及其理由。(不得摘抄材料)(4分)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从外部影响、探索阶级、改革内容等方面分析近现代我国政治文明演变的特点。(6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7分)

材料一 公选制——两汉开国之初,尚有不少武力功臣。可是一旦百废俱兴,尤其是建国十年、二十年之后,旧臣凋零,就需要大量补充吏员,察举、征辟之事应时而兴。察举征辟就是从民间访求有才有德而又未仕之人,由于征诸乡里,因有“乡举里选”之说。我称此制为“公选”。公选的名目很多,有贤良、方正、孝廉、秀才等科。

——张传玺《秦汉中央集权制的“公天下”因素》

材料二 显而易见的是,科举制改变了传统选官制度中自下而上、权力下移的性质。再同以往的察举、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是一种由中央确定标准、决定取舍的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比如说,唐代的“乡贡”,已经完全不同于察举制下的推荐,更不同于征辟除制下的自行任免,地方官不再掌握推荐的权力,只不过是奉命行事,按照中央规定的具体选官标准进行资格审查和预选而已。明清的“乡试”,实际上已经成为全部由中央操办的全国统一的分区考试。这种统一的选官标准和方式,排除了地方长官对政策的解释权力,即自行解释人才标准和按个人好恶取舍人才的因素。

——刘文瑞杨柯《试论科举制对中央集权体制的历史作用》

(1)依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说明汉朝推行察举制、征辟制的原因。材料一作者为什么称察举制为“公选”制?(4分)

(2)依据材料二说明,相对于察举制,科举制的变化是什么。以察举制发展的事实说明这一变化的作用。(7分)

(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才选拔制度的认识。(4分)

28.【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政治自由并不是愿意做什么就做什么……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自由是做法律所许可的一切事情的权利;如果一个公民能够做法律所禁止的事情,他就不再有自由了,因为其他的人也同样会有这个权利。

——[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当我看到任何一个权威被授以决定一切的权利和能力时,不管人们把这个权威称做人民还是国王,或者称做民主政府还是贵族政府,或者这个权威是在君主国行使还是在共和国行使,我都要说,这是给暴政种下了种子,而且我将设法离开那里,到别的法制下生活。

在思想上我倾向民主制度……自由、法制、尊重权利,对这些我极端热爱——但我并不热爱民主……我无比崇尚的是自由,这便是真相。

——摘编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1835年)等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孟德斯鸠与托克维尔的主要观点。(9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托克维尔与孟德斯鸠不同的民主观形成的原因。(6分)

29.阅读下列材料:(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当时的一位王安石变法的追随者,在其诗中说道: “惠遍农无乏,输均役不骚。役兵知警守,吏禄绝贪饕。信令朝廷重,伸威塞境牢。……万里耕桑富,中原气象豪。河淤开亿顷,海贡集千艘。”

  材料二 1863年,高杉晋作在中国,对中国遭到列强侵略颇有感触,他说“绝非隔岸之火……孰能保证我国不遭此事态?险矣哉!”他认为清政府之所以衰败,“……即不造能闯过万里波涛之军舰,也不造能防御敌人于数十里之外的大炮,并使彼国志士所译之《海国图志》绝版。因循苟且,空度岁月,徒然提倡固陋之说”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涉及的变法政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作者所持观点的认识。(4分)

(2)1814年,以俄国为首的反法联军打败了拿破仑,沙皇以解放者的身份进入巴黎。而40年后,俄国却在1853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沙皇俄国从令人望而生畏的霸主变成了不堪一击的泥足巨人。俄国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3分)

(3)高杉晋作认为中国衰败的原因有哪些?为避免重蹈覆辙,日本后来采取了什么样的针对措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6分)

(4)通过上述看似时间和地域毫无联系的改革,你能得出怎样的共性认识?(2分)

邵东三中2017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共50分 ,每小题2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D

B

D

C

C

D

C

D

C

B

D



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

B

C

D

A

D

A

D

C

C

A

D

A



B

二,非选择题(共50分,第26题20分,第27题15分,选做题15分)

26,(20分)





27,(15分)

答案:(1)原因:国家建设需要对选拔新的官员提出了要求,武力功臣的凋零也为新的选官制度的推行创造了条件。(3分)

原因:察举人才来自民间,察举的人才都是有德行、才能或专长的人,从理论上讲人人都有被举的机会,与出身没有关系。(2分)

(2)变化:察举制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地方,而科举制选拔人才的权力掌握在中央。(3分)作用:察举制到魏晋南北朝时发展为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垄断仕途,使得真正有才能但出身低微的人,难以到中央和地方充任官职,严重影响到中央集权。由此看出,科举制的实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5分)

(3)首先,人才选拔制度,必须体现公平、公正原则,这样才能给所有的人以平等的机会;其次,选拔人才的标准不能过于单一,要从多个角度确定选拔标准,通过综合指标确定人才的取舍;第三,选拔人才的方式应多样化,为人才的脱颖而出,提供更多机会,以弥补单一选拔方式所产生的弊端;第四,应当尽量避免人才选拔制度对教育造成消极影响。(3分)

28,(1)(9)孟德斯鸠:政治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与法律的内在联系(在法律框架内做应该做的事)。

托克维尔:无限制的权力即暴政(多数人的暴政);反对暴政和绝对权威;崇尚自由;倾向民主制,但并不热爱民主。

(2)(6分)两人所处的时代不同;立场不同;孟德斯鸠是启蒙思想家,针对法国专制制度及时弊;托克维尔的观点是对法国大革命的反思,受美国民主的影响。

291)方面:理财和军事。(2分)认识:作者认识到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积贫积弱的局面。(2分)但未认识到王安石变法未真正解决社会危机的局面。(1分)

(2)进行废除农奴制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分)两次工业革命(1分)(若答出殖民扩张、掠夺可得1分)

(3)原因:军事力量薄弱、落后;思想保守。(2分)措施:军事改革:推行征兵制,建立一支富有武士道精神、绝对效忠天皇的新式军队。文化方面:文明开化:改造旧文化;发展近代教育,培养人才。(2分)影响:成为军事强国,推行军国主义,对外侵略;培养人才,推动社会进步。

(4)万物皆变;社会通过改革不断进步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通达教学资源网 http://www.nyq.cn/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湖南省石门县一中2017届高三9月月考 历史
·湖南省益阳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9月调研考试 历史
·湖南省桃江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湖南省桃江县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10月)月考 历史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湖南省娄底市双峰一中,涟源一中等五校2017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
·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历史
·湖北省黄石市2017届高三9月份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湖北省黄冈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届新高三上学期起点考试 历史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