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试卷资源详情 ┊ | ||||||||||||||||||||||||||||||
| ||||||||||||||||||||||||||||||
简介:
桃江一中2016年下期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时量:90分钟 总分:100分 选择题(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国语·鲁语上》曰:“先王制诸侯,使五年四王、一相朝(规定每五年要派使臣觐见天 子四次,诸侯亲自朝见天子一次)。终则讲于会,以正班爵之义,帅长幼之序,训上下之则,制财用之节,其间无由荒怠。”这主要表明“先王制诸侯”( ) A.以血缘关系为核心 B.具有制度性保障 C.以礼乐制度为基础 D.提高了行政效率 皇权是对社会权力资源的独家垄断。它不仅有一套垄断和管理体系,而且有一套完备的调节系统,如防止皇帝决策失误的“封驳”制度、为防止官员不忠和腐败的“监察制度”等。有人认为这些是世界其它文明绝无仅有的“原创性”国粹。文中提到的两个制度最明显地对应于( ) A.唐朝中书省,宋朝的通判????? B.汉朝的内朝,秦朝的御史大夫? C.唐朝门下省,宋朝的通判????? D.明朝的内阁,元朝的行中书省 刘绍玢说:“封建制下,分封诸侯尽心孝忠于王;其不善在于封国势力发展后,不贡不朝,争为雄长;郡县制之善,在于无封建制下的尾大不掉之弊,其不善则在于由于实行流官制,官民不悉,官视民如路人,民亦貌承于官。因此,他主张:“仍郡县之制,师封建之意,亦曰久于其任而已。”作者旨在说明( )? A.封建制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不利于中央集权? B.郡县制利于中央集权不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团结? C.封建郡县均有利弊应在中央集权之下分权于地方? D.中央集权的郡县制取代封建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明代以及清代有些时期,曾经短暂地实行所谓对外开放,但是限禁极为严格。如雍正时期虽曾一品度“开闽省洋禁”,允许浙江贸易,然而到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就又宣布关闭江浙闽三海关,限制外商只准在粤海关一口贸易。这种“开放”实质上( ) A.完全开放民间贸易 B.具有官方垄断的性质 C.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反映 D.体现了重商主义政策 5、赵翼《廿二史札记》曾说,汉人“上书无忌讳”,“多狂悖无忌讳之语”,而“帝受之,不加谴怒,且叹赏之,可谓圣德矣!”同时“汉诏多惧词”,诏书中经常有“朕甚自愧”“朕以无德”“是皆朕之不明”等语。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儒生群体进入政权 B皇权受到制度严格规范 C.士人官僚的“规谏” D.皇权接受儒家之道的制约 6、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著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 ) A.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 B.倡导经世致用,反对思想一统 C.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 D.批判八股取士,倡导学以致用 顾炎武在《郡县论》中说:“天下之人各怀其家,各私其子,其常情也。为天子为百姓之心,必不如其自为,此在三代以上已然矣。”顾炎武意在强调( ) A.人民自治的合理性 B.强化集权的重要性 C.三代之治的可行性 D.经世致用的必要性 8、古希腊悲剧家索福克勒斯在《安提戈涅》中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子安提戈涅的故事:她的哥哥死于内战中,她想要安葬自己的哥哥,但国王下令谁埋葬了叛徒,就将被处以死刑。安提戈涅愤怒地斥责国王说:”最高的法律是主神宙斯向人类宣布的,凡人的命令不能改变天神制定的永恒不变的不成文法!”索福克勒斯借安提戈涅之口表达出了( ) A.习惯法地位高于成文法 B.雅典民主政治的虚伪性 C.女性在城邦中地位提高 D.朴素的”法律至上”思想 9、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批判》中提到“其实是罗马人最先制定了……抽象的权力,抽象的人格权利。”“罗马人主要兴趣是发展和规定那些作为私有财产的抽象关系的关系。“这说明罗马法( ) A.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注重保护私有财产 C.保留了习惯法的特征 D.蕴含着理性精神 10、在18世纪的英美思想界,人们一般都还是局限于从字面意义上理解“民主”这个词,即把它看做古希腊的那种只适用于城邦政治的直接民主,并常常把它等同于动荡、混乱甚至“暴民专政”。为防止这种“民主”出现,1787年宪法制定时采取的措施是( ) A.规定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 B.参议员各州议会选出,每州两名,任期六年 C.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的原则 D.议会之选举应是自由的 11、有学者认为,1870年后,旧的容克地主贵族通过对外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并掌握了现代化领导权,在随后短短30年间,德国完成了经济起飞,在工业生产方面甚至超过英、法。不过,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给德意志民族带来无穷灾难。在该学者看来,德国( ) A.统一之后仍实行君主专制 B.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凸显 C.皇帝凌驾于帝国议会之上 D.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前完成 12、英国教士马尔萨斯认为:“大不列颠人口翻一番的时间极有可能不超过25年。甚至在存在着大城镇和工厂的情况下??人口增长快于食物供给是一种自然趋势。因此,除非夫妇通过晚婚和节育进行控制,否则人口将超过维持它所需要的资源。”这一论断产生的背景是?( ) A.新航路开辟,物种交换导致人口激增? B.殖民扩张,贩卖黑奴带来大量的移民? ? C.工业化革命,经济增长激化社会问题? D.经济危机,失业者过多导致就业困难? 13、日渐扩大的采矿作业使新矿石甚至新金属如铋、锌和钴显露出来。分离和处理这些新矿石和新金属的技术必须用类推法找到,并以痛苦的经验予以矫正,化学的一般原理开始形成。这表明( ) A.经济革命推动科学革命 B.科学研究方法不断丰富 C.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受阻 D.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14、《剑桥中国晚清史》载:“按照《天朝田亩制度》所宣布的目标,太平军运动确实是一场 深刻的社会革命:在这场革命中经济竞争被完全消灭;家庭被剥夺了它在经济和社会上的重要作用;国家获得了一种新的合法性和更广泛的权力。”材料中的“太平军的社会革命”( )? A.顺应了当时中国小农经济国情? B.是绝对平均主义的体现? C.强调国家对百姓财产权的尊重? D.是战争环境的必然选择? 15、1938年初,日本声称:若中华民国放弃抗日,日本可以“考虑废除以往所有的对华特殊利益(如治外法权等)”。1940年7月,英国首相丘吉尔表示,“英国准备……与中国政府谈判废除‘治外法权’。”不久美国也表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取消在华一切……特权。”这些情况说明( ) A.中国外交取得了预期效果???? B.日本对华政策有引领作用? 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D.抗战影响国际局势的变化 16、史载:“同治以来,上海花商收买花衣,于是轧花场地遍地皆是。始用小轧车,妇女手摇足踏,日可出衣十数斤。光绪中,洋轧车出,日可得衣数百斤,小轧车天然淘汰矣。”轧车的这种变化反映出?( ) A.中国已经沦为西方列强的商品市场? B.光绪年间近代工业体系基本建立? C.传统手工业受科技革命的冲击较大? D.轧花技术进步导致传统工业消失? 17、19世纪晚期《纽约时报》社论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中国政府认为这些学生,他们花的是政府的钱,就应该只学习工程、数学和其它自然科学,对他们周围的政治和社会要无动于衷,这种想法是荒唐可笑的。”该社论反映了( ) A.《纽约时报》对中国留学生存在误解 B.清政府控制了中国留学生的学习方式 C.“中体西用”的理念导致留学教育的偏差 D.洋务运动开启了近代留学教育的先河 18、根据苏联军事顾问加伦提出的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战略方针,军队首先向湖南、湖北 进军,长驱直进;同时用部分兵力监视和防备湖南、江西边境和广东、福建边境,待两湖战场胜利后,再集中兵力消灭该地区之敌;最后,集中兵力北上,统一全中国。加伦此时供职于?(??)? A.南京临时政府 B.广州国民政府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 D.南京国民政府 19、通过直接民主的形式,从几千年的封建社会走来、习惯了乡绅保甲治理的中国人,第一次作为权力的主体走到了民主政治的前台和中心,实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实质。这种民主形式指的是( ) A.村民自治制度 B.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0、“20世纪50年代,苏联科技人员发明了连续铸钢法,铸出的钢锭比传统方法质地均匀,且能将产量提高1/10到1/5,因而被28个国家买去专利。但直到1980年,苏联自身只有11%的钢锭采用此项技术生产。”对材料解读最准确的是( ) A制度变革激发技术创新 B计划经济制约技术转化 C科技交流不受冷战影响 D经济模式决定科研方向 21、列宁有言:“所有一切压迫阶级,为了维持自己的统治,都需要一种牧师的职能。牧师的使命是安慰被压迫者,给他们描绘一幅在保存阶级统治的条件下减少痛苦和牺牲的前景。”下列罗斯福新政措施中最能佐证“牧师”职能的是( ) 调整工业产销,防止恶性竞争 B.实施美元贬值,扩大外销 C.制定工资工时,维护劳工权益 D.整顿财政金融,重建公信 22、杰拉尔德·M迈耶指出:二战后“美国通过自己创造国际货币弥补逆差这种途径,获得了一种对实际资财的‘自由’主宰权,也可以用这种资财扩大购买外国货物、劳务及资产”。这说明( ) 战后世界经济制度化便利了美国扩张 B.战后国际货币体系缺乏存在的必要性 C.美国因国内商品短缺而大量印制货币 D.美国是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 23、针对1962年以来农村地区出现包产到户的新情况,邓小平表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这说明当时中国农村( ) 地方自主权明显扩大 B.摆脱“左”倾错误的束缚 C.经济政策有所调整 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4、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稍有盈余,即莫不竞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 服饰的西化现象逐渐风靡上海 B.政治变革促进了经济的空前繁荣 C.上海社会等级观念日益淡化 D.攀比之风盛行导致社会风气败坏 桃江一中2016年下期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答卷 一、选择题(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非选择题(共3小题,52分) 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初规定“凡内外管属衙门官吏,有系父子、兄弟、叔侄者,皆须从卑回避”,吏部选任官员“南北更调,定为常例”;改御史台为都察院,设十三道监察御史,加重其职权;后又设六科给事中,使之成为另一套独立的监察体系。 《明律》规定“谋反、谋大逆、谋叛、大不敬”及结党营私均处以极刑。由于其所立律文标准多从推测定性,造成冤狱无数;官员受财“一贯以下杖七十,八十贯绞”。朱元璋曾对贪腐官员法外施刑,“赃至六十两以上者枭首示众,仍剥皮实草”;对那些违旨下乡扰民的官吏“许民间高年有德耆民,率精壮拿赴京来……敢有阻挡者,其家族诛”。《明律》还规定官吏犯公罪一律可出钱赎免。 ——摘编自关文发、颜广文《明代政治制度研究》 材料二??新加坡将“忠孝、仁爱、礼义、廉耻”作为公务员的基本道德规范。政府制定《公务员法》、《防止贪污法》、《财产申报法》、《没收贪污所得利益法》、《公务惩戒性程序规则》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建立中央公积金制度;大幅提高公务员工资,以俸养廉;设立拥有广泛权力的贪污调查局。在各种社会参与反腐败的形式中,效用较多、影响最大者当数公众和特定组织(包括一般单位和新闻媒体)的自发参与。此外,新加坡还积极参加世界反贪污大会和打击跨国贪污贿赂犯罪活动。据统计,1990年全国6.5万名公务员中犯贪污罪的仅7人。 ——摘编自刘守芬、李淳主编《新加坡廉政法律制度研究》 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初朱元璋加强廉政建设的背景,并概括其主要措施。(8分) 根据材料一、二,归纳当代新加坡在廉政建设方面的进步之处。(8分) 指出上述廉政建设所反映的社会发展趋势。(4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6、材料一? 16 世纪以前,西欧的物价在数百年内一直是比较稳定的。只有当战争、歉收、瘟疫时才会发生暂时波动。但在16世纪欧洲各国流通的贵金属重量增加了3倍,相应地从16世纪30 年代起,物价一直迅速上涨。……到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比16世纪初平均上涨了4.2 倍,法国物价指数比16世纪初高2.2 倍,英国高2.6 倍,荷兰的主要城市高3倍,意大利和瑞典高将近2倍。 ——摘自萧国亮、隋福民著《世界经济史》 材料二? 建国后至1978 年前,我国的物价水平总体上是稳定的。 从1988 年8 月中旬开始,各地先后出现抢购先兆,在上海,8 月17 日、18 日,抢购的迹象已经明显……从8 月19 日起出现全国性抢购狂潮。……银行门前提款的人拥挤不堪,上海银行告急。当时的报纸记载,“人们像昏了头一样,见东西就买,既抢购保值商品,也抢购基本消费品,连滞销的也不放过”。 ——摘自尹永钦、杨峥晖《巨变1978 —2004 年中国经济改革历程》 (邓小平)在1988 年5 月19 日说:“理顺物价,改革才能加快步伐。物价问题是个历史遗留下来的。过去,物价都是由国家规定。”“这种违反价值规律的做法,一方面使农民生产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另一方面使国家背上一个大包袱……所以不解决物价问题就不能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摘自金冲及著《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四卷 材料三 1985—1989 年我国物价指数上涨情况表 年份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物价指数 11.9% 7% 8.8% 20.7% 16.3% ——据《巨变1978—2004 年中国经济改革历程》相关数据整理 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背景和特点方面比较16 世纪西欧物价上涨与20 世纪80 年代中国物价上涨两者的异同点。(12分)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16 世纪西欧物价上涨和20 世纪80 年代中国物价上涨所造成的影响。 (8分) (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世界气候的变化给世界经济的发展,甚至人类生存带来严重的威胁,这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但对气候变化所承担的责任存在较大的争议。有人认为欧美发达国家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国,应该承担主要责任,也有人认为中国等新兴发展中国家排放总量迅速增长,应该承担主要责任。 运用世界近现代的史实阐述你对世界气候变化责任问题的主张,并指出当前解决世界气候变化问题的途径。 ? 桃江一中2016年下期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C C B D A A D D B B C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A B D C C B A B C A C C 非选择题(共3小题,52分)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2分) 25、(1)背景:明朝初建,朱元璋强化专制统治(或:专制皇权)(2分) 主要措施:实行官员回避制度;设立两套独立的监察体系;制定严苛的法律法规、严惩贪腐官员;准许民间力量参与反腐。(每点2分,任答三点给6分) 吸收儒学精髓,重视道德教化;建立系统完备的现代廉政法律体系;注重犯罪预防,规范执法;建立广泛的社会监督机制;参与国际反腐合作。(每点2分,任答四点给8分) 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相互借鉴、加强国际合作。(4分) 26、(1)相同:都发生在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物价上涨迅速,上涨幅度大,上涨持续时间长;(4分) 不同:西欧物价上涨主要是因为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掠夺带来流通的贵金属大幅度增加;西欧物价上涨加剧了社会分化。(4分)中国物价上涨主要是因为价格机制改革(经济改革),市场的初步放开;同时,民众的恐慌心理加剧了物价上涨。(4分) 影响:西欧:导致封建地主势力衰落,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壮大(或引起欧洲的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或推动了欧洲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每点2分,任答2点给4分) 中国:全国性抢购风潮的出现,导致经济秩序混乱;使经济体制改革遭遇困境;推动了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步伐。(每点2分,任答2点给4分) 27、主张:欧美发达国家应该对世界气候变化承担主要责任(1分)理由是:①欧美国家是最早开始和完成工业革命的国家,是世界主要工业国,排放温室气体时间长,总量大;②欧美国家将污染企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破坏生态环境;③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实力雄厚,科技先进,比发展中国家有能力承担更多的责任。(每点2分,任答2点给4分) 发展中国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1分)理由是: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加强国际合作;②世界气候的变化威胁全人类,各国都有责任。(每点2分,共4分) 途径:①加强国际合作;②发展经济,增加环保投入;③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④增强人类的环保意识。(每点1分,任答2点给2分) 通达教学资源网 http://www.nyq.cn/ | ||||||||||||||||||||||||||||||
::立即下载:: | ||||||||||||||||||||||||||||||
|
下载出错 | |||||||||||||||||||||||||||||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