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资源下载 -> 试题 -> 高二政治试卷 -> 下载
试卷资源详情
资源名称 福建省南安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文件大小 267KB
所属分类 高二政治试卷
授权方式 共享资源
级别评定
资源类型 试卷
更新时间 2015-2-23 7:19:36
相关链接
资源登录 ljez
资源审核 nyq
文件类型 WinZIP 档案文件(*.zip)
运行环境 Windows9X/ME/NT/2000/XP
下载统计
简介:

南安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题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对于韩国人来说,泡菜已超越小菜成为韩国文化的一部分。许多离家在外的韩国人认为回家陪妈妈腌泡菜是一种孝道,有人甚至从腌泡菜中悟出“幸福婚姻之道”。这反映了(  )

①文化决定人们的行为方式与交往方式 ②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有相应的物质载体

③不同区域的文化无不呈现出各自特色 ④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为人类特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读书能使人更好地认识自己。当内心浮躁时,拿出冰心的一本散文集,你会觉得原来自己可以如此平静;当内心彷徨时,拿出鲁迅的一本杂文选,你会觉得整个人都属于正义,内心充满坚定。这表明(  )

①人创造了文化,也在享受文化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③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是积极的、有形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13年8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共青团向全国青少年推荐《青年邓小平》等100种优秀图书、100部优秀影视片。这一做法是基于(  )

①图书出版、影视音像等文化产业迅速崛起 ②优秀文化能够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③培育“四有”公民要以社会主义文化为导向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2013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文化机制改革创新迈出了新步伐,实现了新突破,形成了新改革合力。对“文化机制创新”认识正确的是(  )

①文化机制创新是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 ②文化机制创新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文化机制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④文化机制创新的根本目的是繁荣文化

A.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5. 莫言创作《生死疲劳》时不光用手写,而且用的还是毛笔,他认为电脑拼音输入限制了自己词汇的使用,英国学者感慨“莫言让我们领略最本土,同时又最共通的体验”。形成这种体验的根本原因是(  )

A.“最本土”是根本,通过“最共通”来表现 B.不同国家的人们具有共同的人文情怀

C.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都能获世界认可 D.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6.“身如竹叶心如水,不带江南一线归”。我国传统文化崇尚“浩然正气”,强调为官始终清廉,刚正不阿。今天我们继续强调领导干部要清正廉洁,但又赋予了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新内容。这说明?(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②传统思想对当代人的价值观念仍有影响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④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7.《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者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推动世界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8.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商务印书馆、北京语言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的“汉语盘点2013”揭晓,“房”和“正能量”分别当选国内年度字和年度词;“争”和“曼德拉”分列国际字和国际词第一。“霾、梦、改革、土豪、光盘行动、中国大妈”等热词也榜上有名。“汉语盘点”活动的文化宗旨是(  )

①彰显汉语魁力,推进汉语传播 ②立足群众实践,体会文化内涵

③促进文化创新,加强文化融合 ④见证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9.“只要我们有根,纵然没有一片叶子遮身,仍旧是一株顶天立地的树。就让我们调整那立姿,在风雪里站得更稳,坚忍地度过这凛冽寒冬。是的,只要我们有根,明春来时,我们又会枝繁叶茂,宛如新生。”台湾诗人的这首《只要我们有根》表明(  )

①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②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其基本特征 

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④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10.由张艺谋、王潮歌、樊跃“印象铁三角”组合最新导演创作的印象系列第六部作品《印象普陀》,在浙江普陀揭开全球首演的帷幕。印象系列的六部作品虽同冠“印象”之名,但每一部都风格迥异,凝聚着不同地域浓烈、深刻的文化特色和独树一帜的气质、风韵。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

A.中华文化所特有的求同存异、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B.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五彩缤纷、丰富多彩

C.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培育、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D.不同的区域、不同的自然环境,有不同的文化特征

11.《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指出“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我们之所以“要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是因为它(  )

①能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 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

③可以提高中华民族的综合素质 ④凝聚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 ③④

12.2013年6月20日,“神舟十号”航天员在 “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展示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明张力等物理现象,全国8万余所中学6000多万名师生同步收听收看。我国首次组织太空授课的文化意义在于(  )

①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②提高道德修养,培育四有新人

③以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促进思想道德修养 ④弘扬科学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的开展,能够推动公民道德建设取得新的成效,实现公民道德水平一定程度的提升。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效果,是因为(  )

A.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B.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C.思想道德修养是民族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D.道德模范对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14. 国家广电总局研究决定:鉴于某教育电视台录制竞猜节目时,违反国家有关宣传管理规定,致使恶言丑行在网上传播,放大了丑恶现象,违背了媒体职业道德,败坏了媒体形象,社会影响极为恶劣,给予该教育电视台停播整顿的处理。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文化市场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②在文化生活中,我们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③发展文化产业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④人们对文化的消费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的特点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5.习近平在纪念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9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指出,希望广大青年坚持远大理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努力掌握和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自觉到基层一线去,到艰苦环境中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实践的熔炉中增长见识、砥砺品质、强化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习近平上述讲话说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①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②要发挥“主心骨”的作用 

③要与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结合 ④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16.“中国式”一词几乎成为了中国人的集中写照和直白调侃,“中国式剩宴”、“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到此一游”……让人情何以堪!对待这类“中国式”行为,我们应该(  )

①在传播、继承、创新中华文化时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面向世界,西化中华传统文化

③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明辨是非荣辱

④不抛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7.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①中共十八大在北京举行  ②2012年我国经济工作坚持稳增长、转方式、调结构 

③第30届夏季奥运会在伦敦举行 ④欣赏《中国好声音》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下列说法能够证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①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的汉字是世界上生命最长的文字

②我国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③发源于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华文明历经沧桑至今仍存

④我国古代科技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整体性的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9.阳春三月,步入街道、社区、广场、乡村,映入眼帘的是学雷锋志愿者服务队的一面面队旗、一条条横幅和志愿者忙碌的身影。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党员干部,也有普通职工。他们在一个共同的精神感召下忙碌着,帮助他人,提升自己。雷锋精神(  )

①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顺应时代,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

③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④植根群众,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0.中国古代无数优美的诗篇赋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王维诗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继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苏轼诗云:“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上述诗句能反映景随情迁的心境,从哲学上看其原因是(  )

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 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C.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意识具有主观随意性

21.“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徐志摩《再别康桥》)这几句诗,说明(  )

A.人们可以摆脱客观事物的原型实现诗歌的创作

B.正确的意识可以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C.诗人的实践具有能动的反映特性和社会历史性特征

D.意识活动在诗歌创作中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2.漫画《大禹感慨》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办事情必须(  )

①首先处理好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②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

④坚持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3.眼下,正值各高校期末考试期间, 12月30日上午,有网友微博爆料,吉林师范大学的大学生祈求考试不挂科,在图书馆前孔子塑像下面摆放供果。从世界观上看,与“学生祭拜孔子祈祷考试不挂科”观点一致的是(  )

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  B.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

C.人病则忧惧,忧惧则见鬼出 D.气者,理之依也

24.人体褪黑激素一般在黑暗条件下分泌,有助于调节和促进睡眠。而科学研究发现:以iPad为首的便携式数码设备会促发睡眠障碍,从数码荧屏投射出的光线会抑制褪黑激素的产生,从而扰乱人体生物钟。这一研究表明(  )

A.规律因人的需要而发生变化

B.人们可以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

C.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制约和调节作用

D.一切生命物质都具有对外界刺激作出感应的特性

25.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标志。趵突泉公园吉祥物以三股水为主要元素,概括地把喷涌的水轮拟人化为三个活泼可爱的娃娃,分别取名为“宝宝、嘟嘟、泉泉”,谐音“趵突泉”,很直观地表达了趵突泉的形态。这一吉祥物的创作(  )

A.源于惊奇的思维能力 B.应不断追求更逼真地反映原型

C.是意识能动性的最突出表现 D.体现了对原型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第II卷(主观题 共50分)



27.十八届三中全会立足党和国家全局,提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一系列新部署。全会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必须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掌握科学有效的改革方法,才能不断推动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向前发展。

分析材料所蕴含的辩证唯物论的道理。(9分)

28. 2014年12月12日至13日,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古村落是我国数千年农耕文化的结晶,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中,有的地方在注重保护当地传统村落文化的前提下,融入时代元素,合理开发,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有的地方置乡村特色、地方特色于不顾,一味贪大求洋,搞“千村一面”的形象工程,不仅引起了当地群众的不满,也使一些古村落从此消失。

运用客观规律与意识能动作用的有关知识,说明在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中,为什么有的成功有的失败。(8分)

29.2012年7月,一场61年来罕见的特大暴雨袭击了北京城,以超乎人们想象的威力,让这个城市陷入了危机。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素不相识的私家车主组成车队到机场接送滞留乘客,一些商家打开店门为回不了家的人提供食宿,几十个路人和救援人员一起奋力抢救被淹的车主,一位青年挡在了没了井盖的下水道口几个小时……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面前,北京政府与民众崇德尚义、同心协力、守望互助,演绎了感人肺腑的“北京精神”,衍生出动人心魄的“北京力量”。

材料二 70年前,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发表。毛泽东在《讲话》中明确指出,文艺工作者必须和人民群众相结合。70年来,《讲话》犹如精神灯塔,指引我国文艺事业和文化建设不断谱写辉煌篇章。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弘扬《讲话》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有同学依据材料一指出“北京精神”只有在危急时刻才会显现。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6分)

(2)结合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及我国文化建设实际,谈谈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有利条件。

(10分)

30.文化产业是能够带给人们希望和光明的产业,特别是在经济萧条时期,人们需要通过文化消费来缓解压力、抚慰心灵、激励斗志,战胜困境。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时会出现“反经济周期”运行。1929年经济危机造就了好莱坞和迪斯尼,美国一跃成为文化产业强国。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剧、韩国音乐等“韩流”风行亚洲。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文化产业的“反经济周期”现象进行阐释。(9分)

南安一中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

高二政治科参考答案



27.(9分)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全会立足于国情提出了一系列符合我国实际的新部署。(3分,理论2分+分析1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要求我们以正确的意识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科学的理论和思想作为行动指南。(3分,理论2分+分析1分。若答“意识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一样得分)

③规律是普遍的、客观的,又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要求我们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我们必须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牢牢把握正确方向,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积极推进全面深化改革。(3分,理论2分+分析1分)

28.①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中,尊重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城镇化发展规律,并做好传统文化村落保护工作,就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反之,则必然遭到失败。(4分)

②想问题、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中,认清本地优势和特色,从当地经济文化发展实际出发,把建设的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而置当地实际于不顾则必然导致失败。(4分)

29.(1) 该观点是片面的。

①“北京精神”是在北京人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发展的,在危急时刻,具有动员人民群众、凝聚民族力量的作用。(2分)

②“北京精神”体现着北京人民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它不仅表现在最关键的时刻、最危险的时候,更体现在人们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之中。(2分)

③无论是在危急时刻,还是在日常的工作学习中,每个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北京精神”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我们应该弘扬“北京精神”。 (2分)

(2) ①文化的发展需要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我国具有文化建设的丰富资源。(2分)

②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为我国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2分)

③文化的发展需要学习和吸收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我国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为我国建设文化强国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2分)

④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领导为我国建设文化强国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2分)

⑤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我们建设文化强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2分)

30.(1)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但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文化发展与经济发展并非完全同步。(3分)

(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3分)

(3)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和个人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优秀文化可以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经济困难时期,人们需要文化的抚慰,对文化产品有着强烈的消费愿望,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优秀文化产品,能够满足经济困难时期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3分)

欢迎访问“高中试卷网”——http://sj.fjjy.org

::立即下载::
进入下载页面
下载出错
相关资源:
·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四次月考政治试题
·湖北省长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第六十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浙江省江山实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题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理试题
·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
·浙江省杭州求是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高级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11月月考政治试题  
☉为确保正常使用请使用 WinRAR v3.20 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软件。
☉如果这个资源总是不能下载的请点击报告错误,谢谢合作!!
☉欢迎大家给我们提供教学相关资源;如有其它问题,欢迎发信联系管理员,谢谢!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