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数字杂说
扩展资料
一、卞毓麟简介
卞毓麟,1943毕业于南京大学天文系,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从事天体物理学研究。1988年起任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编审。1999年起任上海交通大学科史和科学哲学系兼职教授,现为中国科普作协翻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经常在部队、大中小学、科普场馆、电视、广播节目中任科普讲演。在国内外发表研论文六十余篇,科普和科学文化作品约400篇,著译图书二十余部,参加编撰科普书籍七十余种,作品曾多次获奖。1990年以来,先后被中国科普协表彰为“建国以来,特别是科普作协成立以来成绩突出的科普作家”,北京天文学会评选他为“先进天文普及工作者”,国家科委和中国科委和中国科协表彰他为“全国先进科普工作者”,北京市表彰他为“北京市先进科普工作者”,上海市科普作协表彰他为“优秀科普作家”。
二、科技说明文知识
科技说明文,是解说、介绍科学技术的说明文。它用轻松、活泼的笔调,解说某一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既有科技的正确性,又有内容的生动性,还有题材的广泛性,以及篇幅的简短性。它的题材十分广泛。从肉眼看不见的基本粒子、原子,到巨大的地球、宇宙;无论是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方面,还是物理、化学、天文、地质、生物等方面,都可以找到科技说明文的题材。篇幅一般短小精悍,字数一般在二三千字左右。
三、奇妙的数字诗词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这么几个看来简简单单的数字,在诗人的笔下,充满了魅力,构成了一首首美妙的诗作,令人回味不已。
汪曾祺先生在他的一篇散文《新校舍》中谈起过西南联大的学习生活。他写道,曾听几位名教授讲课,吴宓先生讲中西诗之比较,我很有兴趣地去听。不料他讲的第一首诗却是: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楼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是北宋哲学家邵雍所作,短短的20个字中,就有10个数字,寥寥几笔,便为我们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由于这首诗朴实有趣,朗朗上口,不少家长都教自己刚开始学话的幼子背诵。吴先生以此诗开讲,也正说明了数字在文学作品中的特殊魅力。
司马相如是西汉时期著名的作家,文君夜奔相如的故事,在中国流传很广。相传司马相如做官之后,有遗弃文君之意,文君察觉到这一点,就给他写了一封信:
一别之后,二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不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
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这首诗写得缠绵哀婉,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意中人又爱又怨,剪不断理还乱的思恋。诗中反复用了一至万13个数字,又表现了作者的聪明巧思。据说相如读后很受感动,与文君和好如初。
《牡丹亭》是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的作品。《牡丹亭》第三十九出《如杭》有一段词:
十年窗下,遇梅花冻九才开。夫贵妻荣,八字安排。敢你七香车稳情载,六宫宣你有朝拜,五花诰封你非分处。论四德,似你那三从结愿谐。二指大泥金报喜,打一轮皂盖飞来。
这段唱词中嵌入了10个数字,非常自然贴切,我们从中可以窥见汤显祖驾驭语言的艺术。
四、“数字”的表现力
“数字”有惊人的表现力,语言中嵌入了数字,可以使语言的表达显得巧妙,诙谐、生动、含蓄、机智。
口头语中这样的例子很多。
如:向人报告平安,说“一二三五———没事(四)”;形容一个人跟不上时代,说“一二三四———落伍(五)”;形容一个人粗枝大叶,说“一二五六七———丢三拉四”;形容一个人心里害怕,说“七上八下”;形容一个人做事不专心,说“三心二意”……此外,表示决心大,用“不管三七二十一”;表示做事干脆麻利,用“三下五除二”;表示和盘托出毫不保留,用“一五一十”;表示平均分配,用“二一添作五”,“三一三十一”……
彭友元先生的《对联趣说》中记录了一副数字对联:
上联是:二三四五
下联是:六七八九
横批是:南北。
乍一读,莫名其妙;仔细一琢磨,却意在言外:
二三四五———缺衣(一)
六七八九———少食(十)
南北———无东西。
这副对联巧妙地道出了旧社会劳动人民生活缺衣少食,家徒四壁的困难境地。
宋代有位诗人邵雍写过一首诗,诗句中嵌入了“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个数字,把乡村的景物如数家珍似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子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有人仿照邵雍的数字诗讽刺“老爷车”:
“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修理六七次,八九十人推。”
解放前交通工具陈旧落后的情况可见一斑。
古代有位诗人陈沆写有一首《无题》诗,一连串用了十个“一”字,让人读起来,却无累赘重复之感: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
诗中有情有景,有人有物,有声有色,简直可以入画。
五、罗马数字
罗马数字是一种现在应用较少的一种的数量表示方式。它的产生晚于中国甲骨文中的数码,更晚于埃及人的十进位数字。但是,它的产生标志着一种古代文明的进步。大约在两千五百年前,罗马人还处在文化发展的初期,当时他们用手指作为计算工具。为了表示一、二、三、四个物体,就分别伸出一、二、三、四个手指;表示五个物体就伸出一只手;表示十个物体就伸出两只手。这种习惯人类一直沿用到今天。人们在交谈中,往往就是运用这样的手势来表示数字的。当时,罗马人为了记录这些数字,便在羊皮上画出Ⅰ、Ⅱ、Ⅲ来代替手指的数;要表示一只手时,就写成“Ⅴ”形,表示大指与食指张开的形状;表示两只手时,就画成“ⅤⅤ”形,后来又写成一只手向上,一只手向下的“Ⅹ”,这就是罗马数字的雏形。
后来为了表示较大的数,罗马人用符号C表示一百。C是拉丁字“century”的头一个字母,century就是一百的意思。用符号M表示一千。M是拉丁字“mille”的头一个字母,mille就是一千的意思。取字母C的一半,成为符号L,表示五十。用字母D表示五百。若在数的上面画一横线,这个数就扩大一千倍。这样,罗马数字就有下面七个基本符号:Ⅰ(1)Ⅴ(5)Ⅹ(10)L(50)C(100)D(500)M(1000)
罗马数字与十进位数字的意义不同,它没有表示零的数字,与进位制无关。用罗马数字表示数的基本方法一般是把若干个罗马数字写成一列,它表示的数等于各个数字所表示的数相加的和。但是也有例外,当符号Ⅰ、Ⅹ或C位于大数的后面时就作为加数;位于大数的前面就作为减数。例如:Ⅲ=3,Ⅳ=4,Ⅵ=6,ⅩⅨ=19,ⅩⅩ=20,ⅩLⅤ=45,MCMⅩⅩC=1980。罗马数字因书写繁难,所以,后人很少采用。现在有的钟表表面仍有用它表示时数的。此外,在书稿章节及科学分类时也有采用罗马数字的。
六、阿拉伯数字与印度
阿拉伯数字是我们今天记数的基础,但实际发明者不是阿拉伯人,而是印度人。最古的计数数目大概至多到“3”,为了要设想“4”这个数字,就必须把2和2加起来,5是2加2加1,3这个数字是2加1得来的。大概较晚才出现用手的5指表示“5”这个数字和用双手的10指表示“10”这个数字,这个原则实际上也是我们计数的基础。罗马的计数只有“V”的数字,“Ⅹ”的数字是两个“Ⅴ”的组合,同一数字符号根据它与其它数字符号的位置关系,而具有不同的量,这样就开始有了数字位置的概念。在数学上这个重要的贡献应归功于两河流域的古代居民,后来,古印度人在这个基础上加以改进,并发明了表示数字的1、2、3、4、5、6、7、8、9、0十个字符,这就成了我们今天计数的基础。八世纪印度出现了有“0”符号的最古老的刻板记录,当时称“0”为首那(Sanya),所谓马克斯哈利稿本(包括70张来源和年代不确定的桦木皮纸)是以一点代表零的,这个“印度计数法”,九世纪时为阿拉伯的花刺子模人穆罕·伊本·穆沙编入其825年左右问世的《代数学》,并加以解释,使十进位法完备起来,零不但可以表示最大的数目,并且便于计算,这些数字被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因此称为阿拉伯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