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诗词五首
作者简介
李白简介
李白(701—762),唐朝大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生于中亚碎叶城(今哈萨克境内),后随父迁居绵州(今四川江油县)青莲乡。少年时代即显露才华,吟诗作赋,博学广览,并好行侠。25岁出川漫游,对社会生活多有体验。曾因人推荐,供奉翰林院(实为宫廷诗人),政治上不受重视,又遭谗毁,仅一年多就离开了长安。天宝三年,在洛阳与诗人杜甫结交。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李磷幕僚,因李磷兵败受牵连,流放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安徽当涂。李白诗豪纵奔放,善用夸张,想象丰富,意境神奇,为我国继屈原后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诗流传下来九百多首,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杜甫简介
杜甫(712-770)唐朝大诗人。字子美,出生于河南巩县一个官僚地主家庭。早年曾漫游山东、山西、河北及江、浙等地。天宝五年至长安,寓居长安近十年。安禄山军陷长安,杜甫逃至凤翔,谒见肃宗,任左拾遗,后又曾任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他身经安史之乱,同社会现实有广泛的接触,以诗歌反映唐由盛到衰的过程,写下了著名的《三吏》、《三别》,皆为人传诵,有《杜工部》集。杜甫的诗作以写实为主,如同一面镜子,反映着社会的矛盾,他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
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进士(1042年),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任宰相,推行新法,以改革政治。因保守派反对,新法失败,熙宁七年辞职,次年再度拜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死后谥为“文”,故世人称之为“王荆公”,或“王文公”。他的著作很多,有《周官新义》、《临川先生集》等。
王维简介
王维(70l—761),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原籍太原祁州(今山西祁县),从他父亲起,寄籍蒲州(今山西永济)。唐玄宗开元九年进士。曾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王维早期写过少量的讽刺权贵和向往立功边塞的诗,有一定的积极倾向。后来归隐田园,长期在辋川过着舒适的生活,写了不少山水田园诗。北宋苏轼称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创作有《王右丞集》。
赵翼简介
赵翼(1727—1814),清代史学家、文学家。字云崧,一字耘松,号瓯北。江苏阳湖(今常州)人。乾隆进士。官至贵西兵备道。不久辞官主讲安定书院。他长于史学,考据精赅。论诗主张“独创”,反对摹拟。五、七言古诗中有些作品嘲讽理学,隐寓对时政的某些不满之情。作品有《廿二史札记》、《陔余丛考》、《瓯北诗钞》、《瓯北诗话》等。
《春望》赏析
唐肃宗至德元载(756)六月,安史叛军攻下唐都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郎州的羌村,去投奔肃宗。途中叛军俘获,带到长安。因他官卑职微,未被囚禁。《春望》写于次年三月。
诗的前四句写都城败象,饱含感叹;后四句写心念亲人境况,充溢离情。全诗沉着蕴藉,真挚自然。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开篇即写春望所见: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一个“破”字,使人怵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令人满目凄然。司马光说“‘山河在’,明无余物矣;‘草木深’,明无人矣。”(《温公续诗话》)诗人在此明为写景,实为抒感,寄情于物,托感于景。为全诗创造了气氛。此联对仗工巧,圆熟自然,诗意翻跌。“国破”对“城春”,两意相反。“国破”的颓垣残壁同富有生意的“城春”对举,对照强烈。“国破”之下继以“山河在”,意思相反,出人意料;“城春”原当为明媚之景,而后缀以“草木深”则叙荒芜之状,先后相悖,又是一翻。明代胡震亨极赞此联说:“对偶未尝不精,而纵横变幻,尽越陈规,浓浓淡淡,动夺天巧。”《唐音癸签》卷九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一般解释是,花鸟本为娱人之物,但因感时恨别,却使诗人见了反而堕泪惊心。另一种解释为,以花鸟拟人,感时伤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两说虽则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一则触景生情,一则移情于物,正见好诗含蕴之丰富。
诗的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在景与情的变化中,仿佛可见诗人由翘首望景,逐步地转入了低头沉思,自然地过渡到后半部分——想望亲人。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自安史叛乱以来,“烽火苦教多信断”,直到如今春深三月,战火仍连续不断。多么盼望家中亲人的消息,这时的一封家信真是胜过“万金”啊!“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急切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共鸣,因而成了千古传诵的名句。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烽火遍地,家信不通,想念远方的惨戚之象,眼望面前的颓败之景,不觉于极无聊之际,搔首踌躇,顿觉稀疏短发,几不胜簪。“白发”为愁所致,“搔”为想要解愁的动作,“更短”可见愁的程度。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热爱国家、眷念家人的美好情操,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情景兼具而不游离,感情强烈而不浅露,内容丰富而不芜杂,格律严谨而不板滞,以仄起仄落的五律正格,得铿锵作响,气度浑灏,因而一千二百余年来一直脍炙人口,历久而不衰。
《登飞来峰》鉴赏
王安石是封建社会的大政治家,也是大诗人和散文大师。他在北宋文坛上有杰出的地位。
他的诗继承了杜甫、韩愈的传统,善于翻新出奇,它有独创性,无论是思想内容或是艺术手
法都有很高的成就。
飞来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附近。公元1050年夏天,王安石在浙江鄞县(现在的浙江宁
波)做知县,任满以后回江西临川故乡,路过杭州的时候,写了这首诗。这一年王安石三十
岁。
第一句“飞来峰上千寻塔”,八尺是一寻,千寻塔是极言塔高。第二句“闻说鸡鸣见日
升”的“闻说”,就是“听说”。作者说:我登上飞来峰顶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
候,在这儿可以看见太阳升起。第三、四句写自己身在塔的最高层,站得高自然看得远,眼
底的景物可以一览无余,不怕浮云把视线遮住。 “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缘”,当“因为”、
“由于”讲。我们不要小看这首登高游览的小诗,它体现了诗人的理想和抱负。
鸡鸣看日出是很壮丽的景致。今天我们还把太阳比革命领袖,把阳光普照大地象征革命的辉煌胜利。在北宋仁宗时候,国家表面上平安无事,实际上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都一天比
一天尖锐起来了。王安石作为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进步的知识分子,他怀着要求变革现
实的雄心壮志,希望有一天能施展他治国平天下的才能。所以他一登到山岭塔顶,就联想到
鸡鸣日出时光明灿烂的奇景,通过对这种景物的憧憬表示了对自己前途的展望。“不畏浮云遮望眼”这句看去很浅近,其实是用了典故。西汉的人曾把浮云遮蔽日月比喻奸邪小人在皇帝面前对贤臣进行挑拨离间,让皇帝受到蒙蔽(陆贾;《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唐朝的李白就写过两句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见《登金陵凤凰台》)意思说自己离开长安是由于皇帝听信了小人的谗言。王安石把这个典故反过来用,他说:我不怕浮云遮住我远望的视线,那就是因为我站得最高。这是多么有气魄的豪迈声音!后来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时候做了宰相,任凭旧党怎么反对,他始终坚持贯彻执行新法。
他这种坚决果断的意志,早在这首诗里就流露出来了。我们认为,这首诗和唐朝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
《论诗》鉴赏
赵翼不仅是清代有名的诗人,而且是很有眼光的评论家,如其著名的一段评论:“以文为诗,自昌黎始,自东坡益大放厥词……”(《瓯北诗话》)。从宏观的角度,把握了我国文学史发生在唐宋时期的变革,可谓振聋发聩、一语中的。这首约作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的《论诗》绝句,则是从更高的角度,以诗歌的形式阐发了自己的艺术见解。
此四句诗看似信手拈来、脱口而出,但却具有深刻的内涵。这一点,需要从中国古代文化传统的具体环境来认识。中国古代,是一个崇拜传统、崇拜古人的时代,比如刘勰就认为作为中国诗歌滥觞时期的《诗经》已经达到了最高的顶点,后人只需“仰山而铸铜”,“原道”、“征圣”、“宗经”即可,从《诗经》到楚辞到六朝文学是一代不如一代。这一倒退论的观点在中国古代影响极为深刻,如唐人白居易就在《与元九书》中进一步阐发这一观点,说唐人是进一步倒退;而唐宋人以后的评论家如严羽、谢榛等又进一步说宋人是对唐人的倒退。这股思潮十分强盛,可说是构成了中国古代诗论的主流,而赵翼却一反传统,以文学进化的目光,观照中国诗史的进展,唱出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佳句。给古老、传统的诗国,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
平朴的艺术表现与深刻的见解以及所给予读者的清新的愉悦,构成了这首小诗独特的审美特质。
简评《使至塞上》
开元二十五年(737)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战胜吐蕃,唐玄宗命王维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宜慰,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廷。这首诗作于赴边途中。
“单车欲问边”,轻车前往,向哪里去呢?“属国过居延”,居延在今甘肃张掖县西北,远在西北边塞。
“征蓬出汉塞,归雁人胡天”,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翮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正是暗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然后抓住沙漠中的典型景物进行刻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最后两句写到达边塞:“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
诗人把笔墨重点用在了他最擅胜场的方面——写景。作者出使,恰在春天。途中见数行归雁北翔,诗人即景设喻,用归雁自比,既叙事,又写景,一笔两到,贴切自然。尤其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写进入边塞后所看到的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近人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边疆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了“大漠”的“大”字。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异景,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沙漠上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不能表达诗人的感觉。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感伤的印象,这里用一“圆”字,却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一个“圆”字,一个“直”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溶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红楼梦》第四十八回里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这就是“诗 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又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这段话可算道出了这两句诗高超的艺术境界。
评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古人尚右,故称贬官为左迁),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得罪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事不够检点。在(芙蓉楼送辛渐)中,王昌龄也对他的好友说:“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即沿用鲍照(白头吟》中“清如玉壶冰”的比喻,来表明自己的纯洁无辜。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以后,写了这一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首句写景兼点时令,而于景物独取漂泊无定的杨花,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即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在内,切合当时情事,也就融情人景。因此句已于景中见情,所以次句便直叙其事。“闻道”,表示惊惜,“过五溪”,见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不着悲痛之语,而悲痛之意自见。
后两句抒情。人隔两地,难以相从,而月照中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龙标。这里的夜郎,并不是位于今贵州省桐梓县的古夜郎国,而是指位于今湖南省沅溪县的夜郎县。沅溪正在黔阳的南方而略偏西。有人将夜郎的位置弄错了,所以定此诗为李白游夜郎时所作,那是不对的。
这两句诗所表明的意境,已见于此前的一些名作中。如谢庄《月赋》:“美人迈兮音尘缺,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曹植《杂诗》:“愿为南流景,驰光见我君。”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都与之相近。而细加分析,则两句之中,又有三层意思,一是说自己心中充满了愁思,无可告诉,无人理解,只有将这种愁心托之于明月;二是说惟有明月分照两地,自己和朋友都能看见他;三是说,因此,这只有依靠她才能将愁心寄与,别无它法。
通过诗人丰富的想象,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竟变成了一个了解自己,富于同情的知心人,她能够而且愿意接受自己的要求,将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同情带到辽远的夜郎之西,交给那不幸的迁谪者。她,是多么地多情啊!
这种将自己的感情赋予客观事物,使之同样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维所形成的巨大的特点之一和优点之一。当诗人们需要表现强烈或深厚的情感时,常常用这样一种手段来获得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