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一语文 -> 初一上学期 -> 第五单元

22 扁鹊见蔡桓公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7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叙述扁鹊和蔡桓公的故事,刻画了这两个人物,表现了病须及早医治、切勿讳疾忌医的中心意思。

  文章思路结构

  (层次划分及大意)依课文划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首先写扁鹊和蔡桓公的前三次见面;

  第二层,写两个人的第四次见面以及扁鹊说明“还走”的原因;

  第三层,交待事情的结果──桓侯遂死。

  (第三层也可与第二层合并)

  写作特点

  文章一开始就展示了矛盾,扁鹊三见桓侯,三次建议;桓侯不予理睬,还错怪扁鹊,矛盾逐次加深。第四次见面,矛盾不但没有解决,而又横生枝节──扁鹊“望桓侯而还走。”。等到桓侯体痛急索扁鹊想就医的时候,双方在“有病当医”的认识上已经统一了,扁鹊却又逃掉了。全文不到二百字,竟有这许多波折、动荡,岂不是波澜起伏吗?这也是文章的写作特点之一。

诵读教学方法建议

  这篇课文内容浅显,故事情节又很生动,可诵性较强;全文仅199字,叙事层次分明,行文中又有复沓形式,也有利于记诵。课文练习之所以没有提出背诵的要求,主要是考虑到要减轻学生负担。但如果采用以诵读为主的教法,使学生能当堂基本成诵,课后再用短时间加以巩固,就不会形成负担。这样教,可使学生从开始学习文言文就养成一个诵读的习惯,对今后继续学习文言文大有好处。

  为此,可采取以下的做法:

  第一、督促学生认真进行预习。要求参照注释尽可能看懂大部分语句,看不懂的地方要做上记号;不会念的字要在字旁写上拼音;做完这两件事以后,再朗读全文一遍。

  第二、保证一节课中用于朗读(包括教师范读和领读)的时间不少于25分钟。

  主要办法是:

  ①简化教学内容,凡与诵读关系不密切的内容如文章出处、作者生平等都用寥寥数语带过,更不涉及文章原旨——“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的哲理。

  ②学文言虚词,主要依靠在诵读中领悟,不讲语法知识,如“以为功”,不讲“以”后省“之”,“逃秦”,不讲“逃”后省“于”。

  ③不搞“字字落实”‘对号人座”,也不从头至尾用现代语翻译全文。

  第三、按照趣味性的原则进行启发提问。设计问题的原则是:要以学生学课文时的心态为依据,能使学生的思维积极活跃起来;要有难有易,有大有小,以保证全班学生都觉得有话可答;要有层次,有引导向、主问、补充问,用以促使学生思维逐层深入。问题设计得好,才能使学生的诵读和领悟密切地联系起来,以领悟促诵读,以诵读加深领悟。

  第四、具体地指导学生诵读。在初中一年级,文言文朗读指导以正确划分句中停顿为主,这对学生正确理解句意是很有帮助的,决不可掉以轻心。要重视教师的示范作用,范读、领读都要认真地进行。对背诵中的难点,要提示记诵的具体方法。

  指导学生诵读注意的几个方面 :

  (1)破音

  “破音”异读,在文言文中也是常有的现象,字义改变,字音也必须发生变化。如第四册《陈涉世家》中“陈胜王”“王”字意思是“当王”所以应该读为wànɡ

  (2)通假字

  文言文中通假字比较常见,如:“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中的“说”解释为“快乐”,所以这里应该读“悦”的音。通假字 ,通哪个字,就读哪个字的音。义变,音也变。

  以上两点可以提醒学生参看书下注解。

  (3)断句

  文言文朗读,准确断句很重要,他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断句的原则主要基于以下三个方面:语法结构,朗读节奏,重音的强调。也可以说主要从意义和节奏上读断。

  一般情况下,“之”字是结构助词“的”的时侯,不与前后断开。如是状语后置,就要特殊对待了。当然,文言文断句没有一个绝对的固定格式,在朗读中还要训练学生的语感,使学生在感悟语言的同时,较准确的把握好断句。

  另外,朗读时的语气、语调也很重要,一般要按照句末的标点,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语调来。

  第五、在水平一般的教学班里可运用复述的手段使学生了解课文大意;在水平较高的教学班可运用点拨和提问两种手段稍稍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说明:用中速诵读,每分钟可读120字,能保证诵读时间在25分钟以上,可读课文15遍,除教师范读、领该和检查外,学生至少可以练习诵读全文10遍,当堂达到基本成诵是完全可以实现的。必要时,教师可以利用板书(见后)帮助学生记诵。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