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一语文 -> 高一上学期 -> 第四单元

14 勾践灭吴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9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本文的写作特色
人物形象饱满。勾践被困会稽能处变不惊,想到用利求贤“有能助寡人谋而退吴国,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能做自我批评,当与吴国讲和后,勾践对国人说:“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又与大国执雠,以暴露百姓之骨于中原,此则寡人之罪也,寡人请更。”而且确实采取了抚恤百姓的政策;能忍辱负重,“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于吴,其身亲为夫差前马。”最终得到民心,当国力充足时,百姓两次要求为勾践复仇。
故事情节叙述的曲折委婉。以解勾践被困会稽之围为例分析。勾践被困会稽是越国处于危难之际,勾践想到求贤。贤人文种出现了,本以为会找到解困之策,没想到文种先委婉地批评勾践这时求贤已晚,而勾践巧妙地盛赞文种“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终于使文种担起“行成于吴”的重任。当“夫差将欲听与之成”时,本以为勾践之困可以解了,没想到伍子胥劝说夫差不能与越国讲和,道理说得很透彻。在夫差不能决定时,文种贿赂太宰,由于太宰向夫差进言,最终吴越讲和。

本文的思路
  第一部分是文章第一、二两段,写越王被困在会稽,勾践求贤、文种进谏和文种求和成功。第一段写勾践被吴国困在会稽山上,能临危不乱,用“吾与之共知越国之政”来求贤臣。文种却用形象的比喻说明此时求贤已太晚,面对文种的批评,勾践却不生气,反而说“苟得闻子大夫之言,何后之有?”一句盛赞文种,于是文种便“行成于吴”。第二段写伍子胥劝说夫差不能与越国讲和,因为吴越是世仇。吴越两国地理条件相似,灭掉越国可以增加吴国的国土面积,借这个时机灭掉越国最好。在夫差不能决定时,文种贿赂太宰,由于太宰向夫差进言,最终吴越讲和。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第三、四段。写勾践让人民休养生息。第三段勾践对百姓做了自我批评,反省造成百姓受苦的原因是自己力量不强还与大国结仇,并抚恤百姓。然后恭卑地服事夫差。第四段写勾践对内采取的一系列的措施。“令壮者无取老妇”到“公与之饩”写鼓励生育;从“当室者死”到“纳宦其子”写减免徭役;从“其达士”到“必问其名”写广招贤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写勾践对自己要求严格。“十年生聚”国力已经十分充足了。
  第三部分是文章的最后两段。写越国君民齐心,灭掉吴国。第五段写了国之父兄的两次请求报仇,第一次请求是从国君丢面子的角度,第二次请求是从君民一心的角度,所以当百姓第二次请求报仇时,勾践招来父兄宣誓的主要内容就是大家要遵守国家规定的赏赐和刑罚,齐心协力作战。第四段写讨伐吴国的行动开始,越国百姓互相勉励,最终灭掉吴国

关于讲述历史故事的教学建议
本文牵涉到许多著名的历史人物,如:孙武、伍子胥、西施、勾践等,让学生讲述一个与上述人物有关的故事,由此把学生带入一个特殊的意境,从而引起学生对本文的兴趣。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