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一语文 -> 高一上学期 -> 第五单元

20 秋水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29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本文的语言特点
本文体现了庄子散文纵横捭阖的特点。
开头几句写自然景物,秋天雨季到来,黄河水涨,只用了“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两句,就概括了许多景象。本来黄河秋汛,是巨浪滔天,汹涌彭湃,可以大加描写,铺排不尽,但只用“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几句,就把意象写出了。文字精练,声调和谐,形象鲜明,境界深远,具有诗的特点,给我们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

对比手法在本文的运用
1.黄河与北海的对比
先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展示黄河的宏大;后写北海“难穷”,“不见水端”。两者同是壮阔,但北海比黄河更浩淼无穷。
2.河伯神态的对比
先是“欣然自喜”,后来是“望洋向若而叹”。
3.河伯认识上的对比
开始是“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后来是“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对比的写法能把感情色彩鲜明地表达出来,使读者受到感染并产生共鸣;也能在正反对比中,揭示出人或事物的本质,给人以深刻的启发和教育。

课文诵读指导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文章开头的两句话写秋天的雨水按季节来到,小股水流无以计数,灌入黄河,浩浩荡荡,畅通无阻,无比壮观。作者在此仅用了22个字就把黄河的壮阔描写得淋漓尽致。诵读时语速要缓慢而有气魄,注意各分句之间的停顿。“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句中的“间”,读时声调要适当拖长,略作停顿后,再缓缓读出“不辩牛马”。
“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句诵读时语速要稍快,要将河伯的骄傲自满之情读出来。“于是焉”的“焉”在此是个语气助词,用在句中表停顿,“河伯欣然自喜”诵读时重音要放在“欣然”二字之上。“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诵读时一定要注意“以天下之美”之后的短暂停顿,二要将重音放在“尽”字上。因为一个“尽”将河伯的踌躇满志,飘飘然描写得淋漓尽致。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句要用叙述的语气读出,语速适中。“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这是河伯“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面对大海的广阔,然后向海神若发出的由衷慨叹,是发自肺腑的自我批评。因此,诵读时语速要稍慢,要读出恳切的自之意,要处理好句子中的停顿,例如:“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句,读出“且夫”后要稍作停顿,然后接着读“我尝闻少仲尼之闻”。

本文的教法建议
  1.诵读法。课文篇幅短小,文字浅显,宜于以读带讲。因此应通过反复阅读来疏通文意,理解课文内容,并结合庄子哲学思想准确把握寓言寓意。
  2.问答法。以有针对性的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
  3.拓展法。指导学生阅读《庄子》中的有关篇目,开拓视野,更深入地了解庄周及他的哲学思想。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