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二语文 -> 高二上学期 -> 第五单元

17 灯下漫笔(节选)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30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本文主题

  本文主题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作者思考中国历史,抨击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二是作者思考国民性问题,批判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两者融为一体,互相补充。

关于课时安排的建议

  建议本课用两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让学生梳理全文结构,体会课文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构思特点。整体把握写了什么?分成几部份来写的?各部份之间有何联系?

  第二课时引导学生精读课文,揣摩重点语句,深入领悟文章主旨,体会情理交融的特色。

导语设计1

  “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反动统治者和反动文人学者,不但在政治上反动,而且在文化方面极力宣扬封建糟粕,妄图借此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使劳动人民永远处于被奴役的地位。这种封建复古主义思想又与帝国主义的奴化思想结成反动的同盟,形成了一种对抗新文化运动的逆流。

另一方面,少数先驱者已经从黑暗中醒来,他们开始大声疾呼,唤醒“铁屋子”里沉睡的人们。鲁迅正是这少数觉醒的先驱者之一。

在这篇课文中,鲁迅深入解剖了中国封建社会历史的特点,指出了封建暴君的统治造成了中国社会的落后和国民的愚昧麻木,同时又根据多年的深刻感受和思考,提出了中国国民的人生史就是一部奴隶史的大胆见解。

导语设计

 鲁迅喜欢在“灯下”写作,他写过《夜颂》,说自己是“爱夜”的人。据说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黑暗中,看一切暗。”那么,那一刻,1925429日这一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黑暗”中掩盖着什么呢?

“漫笔”是作家常用的一种表现形式。“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

我们在阅读时,要注意漫延无际的“心事”、“思维”、“笔墨”,从散漫无序中抓住其“思想”的重点——作者对当时社会、历史的独具“夜眼”的发现。  

本文思路分析

  课文1~3自然段重在描述,叙述自己以及普通百姓所亲历的一件日常小事。民国二三年间,钞票信用日见其好,于是大家都将现银兑换成钞票使用(第1段)。到了民国五年袁世凯称帝,遭到全国各地的反抗,银行停止钞票兑现,商家以各种方式拒绝钞票购物,要把钞票换银元而不得(第2段)。那时怀揣三四十元中交票的鲁迅,也不免大起恐慌,遂到处寻找兑现的门路,终于以六折几和七折的行市兑换,感到“非常高兴”,即使打了折扣,也在所不惜(3段)。

  第134段都写道“银元装在怀中”,感觉却大不一样。开始只觉得“沉重累赘”,几乎失去又终于得到(尽管打了折扣)后就“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对人对事件内心反应的关注,即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成为了鲁迅先生思考的起点,自然引发了“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的感慨。第5段对感慨做进一步论证。

  从现实生活中的感触,转入对历史上所谓“一治一乱”的思考。

  第6段指出中国精神文明的高超,正在于使人们安于奴隶的地位,把“牛马”的命运当作“太平盛世”来“恭颂”;而封建阶级的史学家也粉饰太平,说什么“咱们向来就很好的”。真的很好吗?在第七、八、九段里,作者列举大量事实,尖锐地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所谓“皇恩浩荡”、“天下太平”的时候也是有的,那不过是来了一个“较强”或“聪明”或“狡猾”的“新主子”或“外族的人物”,制定了“奴隶规则”,把百姓引上了“奴隶的轨道”罢了。第十、十一段承接上文,水到渠成的指出,“先儒”所说的历史上“一治一乱”的时代,实际上是“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针见血的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实质。这是有着历史依据和鲁迅自己的亲身感受的。(鲁迅在同年212日所作的《华盖集·忽然想到·三》中就说过,“我觉得革命前,我是做奴隶;革命以后不多久,就受了奴隶的骗,变成了他们的奴隶了。”)

  文章写到这里,本可以告一段落。但作者意犹未尽,鲁迅认为当时的社会现实,正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而且人们丝毫没有“走出奴隶时代”的要求与愿望。现实生活中尽管人们都“不满”于现状,但所走的道路或是“复古”,或是“避难”,其实质都是在“神往”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面对这样的现实,面对这样的国民,鲁迅无法掩饰内心的绝望与悲凉,提出了创造“第三样时代”的问题。这就使文章进入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境界。

   在分析全文思思路时,注意抓住三个关键句:

  1.“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2.“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3.“而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

  这三个关键句,基本上体现了本文的主题思想。

本文题解

  鲁迅先生喜欢在“灯下”写作,女作家萧红有过这样的回忆:“全楼都寂静下去,窗外一点声音也没有了,鲁迅先生站起来,坐到书桌边,在那绿色的台灯下开始写文章了。”鲁迅先生写过《夜颂》,说自己是“爱夜的人”。据说爱夜的人,“有听夜的耳朵和看夜的眼睛,自在暗中,看一切暗”。1925429日这一夜,灯下坐着的鲁迅,又“看”到了“暗”中掩盖的什么呢?

  “漫”,既是内容的“漫”无边际,又是“漫漫”心绪,还是一种“漫延开来”的思维方式。“漫笔”,是“散”漫无拘、笔随心意、兴之所至的一篇随笔。(鲁迅在《三闲集·鲁迅译著书目》中曾注明,《坟》中所收的是“一九○七至一九二五年的论文及随笔”。这篇《灯下漫笔》自应属于随笔一类。)作者笔触所及,涉及中国几千年历史,从军阀到商民,从皇帝到“奴隶”,从旧历史学家到复古主义者,从平民百姓到现在的青年,都一一透视出他们的历史地位。作者善于以小见大,从现象到本质,显示了高度的概括力、强大的穿透力和深刻的批判力。

本文写作特点

   1.直写事实,由小及大

  鲁迅在他的《什么是“讽刺”》(《且介亭杂文二集》)中说,讽刺“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这几乎概括了鲁迅杂文创作的全部精义。所谓“特别一提”,按照鲁迅的意思,就是既不虚构,也不夸张,往往只是“直写事实”,将生活小事、人物精神、特点突出,再引发联想,揭示实质。鲁迅又曾把杂文比作“显微镜”,他在《做“杂文”也不易》(《集外集拾遗补编》)中说:“比起高大的天文台来,‘杂文’有时确很像一种小小的显微镜的工作。”鲁迅的意思是,写杂文有时像在显微镜下工作,本来是一些不被人看见或不被人注意的东西,被它一放大,特点就显示了,便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震惊,便有了艺术的力量。这就是“以小见大”。

  教学这篇《灯下漫笔》,要注意这一“直写事实,以小见大”的特点。这一特点表现在本文中,是写在北洋政府时代生活中一件大家都曾遇到的小事,并没有半点虚构和夸张。一般人谁会将钞票折价兑成现银之事与中国历史和国民性问题联系起来呢?又怎么联系得起来呢?鲁迅就有这本事。开头谈钞票之事,作者谈得轻松,读者看得轻松,感觉是一位家庭妇女在为菜市又涨价发牢骚。可是当读到“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的时候,却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的时候,我们起初还觉得莫名其妙,之后便恍然大悟,拍案叫绝,从如此平凡的日常生活小事中,翻出一个如此沉重的话题,提炼出如此深刻的思想,非大手笔莫能为也。

  2.披情入理,情理交融

  鲁迅杂文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议论的过程中,饱含着巨大的激情。他的议论是情感化的。在这篇杂文中,作者的情感和理性始终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这源于鲁迅对于中国历史的深沉思考和彻底否定,因为他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暴君产生了强烈的憎恨之情,对中国国民的命运和奴性人格产生巨大的同情和讽刺批判之情,他才有认识和把握这一问题的兴趣;反过来,随着这一情感的增强,对中国历史实质和国民性格的理性认识又不断深化,而理性认识越深刻,对它的情感也越真切。这就使本文具有了这样一种特点:理中生情,情中化理。鲁迅把他对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鞭辟入里的理性认识融化在感情之中。

  这篇文章的披情入理、情理交融的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将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结合为一体。第一部分是叙述换现银的经过,描写心理变化过程,叙述描写交融一起,第六段是叙述,第七段是议论带抒情,第八、九段是叙述带议论,四种表现方法中,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似盐溶于水,不知何者为盐,何者为水了。特别是作者将中国人的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的时候,表面上似乎在作一个科学的论断,但作者内心的情感却汹涌澎湃,他恨封建暴政,他怨国民麻木,他盼中国走出循环怪圈,几种感情熔铸于这一结论之中。二是议论以作者的情感为内在动力。正是在暗夜沉沉之时,作者心潮翻滚,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强烈情感化的感受和认识,才促使作者在灯下奋笔疾书,发出如此深刻而偏激的议论。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我们分明感觉到了作者情感的脉搏在激烈跳动。千方百计将钞票换成现银后,现银沉重,心情更沉重。这沉重的感情,促使作者思考中国历史和国民性的重大问题。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愤怒而悲哀地得出中国历史的两个时代的结论。文章结尾一个叹号,更是寄托了作者一片深情,固然悲哀,却不绝望。整篇文 章,感情像一部马达,轰轰开过,留下一片深痕,使人感奋,催人思索。

  3.语言富有力度

  鲁迅作品非常具有个人风格,他的作品不用署名,单看语言,就能辨识。他的杂文更有个性化特色。一般杂文,以说理抒情为主,语言要好,实在不容易。鲁迅杂文以个性化著称,双关、反语等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处处可见幽默、讽刺、嘲笑。而鲁迅杂文的最大特色是它的形象性,用极为形象的语言造成意象来进行高度哲理化的议论。这就使语言具有无比的力度,像匕首,似投枪,刺向敌人,无法招架。《灯下漫笔》中,他将中国人的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总共20个字,就概括了千百万中国人所经过的历史;它高度浓缩,胜过某些史学家的“巨著”,它有雷霆万钧的力量,砸向封建专制暴君,分量之大,实属罕见。

  这篇文章的语言力度还表现在用字用词上,如“蔡松坡先生溜出北京”的“溜”,“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的“闹”,“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的“中立”等,在文章中俯拾即是,它们准确形象,入木三分,概括了现象,揭示了本质,显示了语言的威力。鉴赏时不能不引起注意。

本文重点、难点分析

  《灯下漫笔》是鲁迅的杂文名篇,短短二千余字,从钞票兑换现银这件小事说起,举重若轻,深刻剖析了几千余年中国社会的社会史和国民的人生史、心灵史,情理交融、深刻凝炼。把握文章的基本观点,领会鲁迅深刻思想,进而品味其以情推理、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解决办法:

  1.疏理课文思路,了解课文三个部分之间的类比、对照关系。

  2.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课文的基本观点。

  3.反复揣摩文中凝炼含蓄的语言,因文悟理,披文入情,体味其情理交融的特色。

本文几个难点突破

  1.同样的现银,以前感到“沉重累坠”,后来又“沉垫垫地觉得安心”,这反映了什么样的心理?

  提示:同样是现银,同样的沉,但却反映了“人”(老百姓和作者)在事件过程中心情的变化。当钞票“蒸蒸日上”时,银元装在怀中,却只觉得“沉重累坠”;当钞票大打折扣,六折、七折后换成了银元,这时却“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作者关于人对外在事件内心感受的关注,实际上是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关注。作者正是从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洞悉到百姓的奴性心态,现银沉重,心情更沉重,这沉重的心情促使作者思考中国历史和国民性的重大问题。

  2.文章由钞票贬值的日常小事想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钞票贬值”和“容易变成奴隶”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提示:“钞票贬值”是北洋政府时代生活中的一件大家都曾遇到过的小事,作者谈得轻松,读者看得轻松,感觉似乎是一位家庭主妇在为菜市又涨价发牢骚。钞票的贬值使人们“忽而变了一个穷人”为“几乎要绝食”而“恐慌”时,又能打“六折”“七折”于是“非常高兴”,“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鲁迅从中看到了隐藏在百姓灵魂深处的奴性心态:安于现状,不思进取,自我满足,自我陶醉。

  3.“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是不是暂时的现象呢?

  提示:不是。有史以来便是这样。作者说“我们不必恭读《钦定二十四史》”,“只要一翻孩子所读的《鉴略》,还嫌烦重,则看《历代纪元编》,就知道‘三千余年古国古’的中华,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个小玩艺”。(“这一个小玩艺”指的是将人不当人,甚至不及牛马,当“给与他略等于牛马的价格”,“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然而下于奴隶的时候,却是数见不鲜的。”

  4.(1)“现在”是什么样的时代?

  (2) 鲁迅先生在文中说:“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第三样时代是怎样的时代?

  (3)现在是21世纪了,鲁迅先生所说的“第三样时代”是不是来到了呢?  

  提示:

  (1)“现在”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现实生活中尽管人们都“于现状不满了”,但无论知识分子(国学家、文学家、道学家),还是普通老百姓,所走的路或是“复古”,或是“避难”,其实质都是在“神往”于“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反推可知,“现在”正是“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2)第三样时代指一个走出了“一治一乱”的历史循环怪圈,从而迈向民主和自由的时代,是一个老百姓告别“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而成为社会主人的时代。总之,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3)设计这样一个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对中国社会的本质做一个深入的思考。由于学生的认识不同,可能会引起激烈的争论。因此,教师把握原则:什么时候真正争取到“人”的价格了,也就迎来了“第三样时代”。

关于体味情理交融特色的建议

  体味情理交融的特色,要通过引导学生反复揣摩文中含蓄凝练的语言来完成。

  “‘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乱离人,不及太平犬”,这是恨封建社会的黑暗;中国百姓,“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是哀百姓之不幸;当牛做马,“情愿自己寻草吃”,谁“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百姓胪欢”了......这是怒中国人沉睡之深。

  尤其第8段作者用极具形象化的语言,列举种种历史事实来揭示百姓“下于奴隶”的悲惨命运。既能让读者产生无限的联想和想象,又能令他们在此基础上感悟作者对中国社会历史的理性认识和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浓厚感情色彩。一方面批判揭露了这种“将人不当人”、甚至不当奴隶的暴力,另一方面又对百姓被无辜杀戮的命运寄予同情。同时,也对那种奴性灵魂予以否定。

  全文将愤怒、同情、批判、讽刺熔于一炉,使情感和理性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理中生情,情中化理。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