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二语文 -> 高二上学期 -> 第五单元

17 灯下漫笔(节选)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15 19:28:30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灯下漫笔》的叙事艺术浅谈

压平梯

  叙事,也才“用事”,是鲁迅杂文重要的艺术手段。鲁迅往往把“情”“理”寓于叙事之中,将“事”“情”““理”三者有机地融为一体。以事寓情,以物明理。通过叙事,启迪读者运用自己的联想或想象,感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领会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鲁迅杂文的叙事是“以文运事”,根据文章表情达意的需要,对客观事实进行必要的艺术选择、加工和提炼,往往带有浓郁的主观感情色彩。《灯下漫笔》集中体现了鲁迅杂文的叙事艺术特征。
  1.以实用虚。用明代王骥德的话说,就是“明事暗使”,即对生活中明明白白的事实,或略而不写,或虚其大略,加以赋有感情倾向的选择、提炼,以突出其最富有表现力的特征。《灯下漫笔》开头叙述了日常生活的一件小事——钞票贬值,但文章叙述的重点并不在这件事本身,而在于钞票贬值后人们“降格以求”“要外国银行的钞票”的愿望,以及这种愿望得到满足后“非常高兴”的心情,并由此而思考:为什么平时少一个银元都不答应,现在反倒高兴了呢?由此得出结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从而揭示了国民十足的奴性:自我满足,自我陶醉,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显然.对于“钞票贬值”这种日常生活小事,作者以“虚其大略”的叙事,引发出对人性的思考,不但融进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也揭示了国民灵魂的奴性特征——对于“人”的价格的贬值,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2.以虚用实。也就是“隐事显使”(王骥德语),即把隐藏在暗处或人物内心的细微情状,加以铺张陈辞,予以浓墨重彩的描绘。如:“假如有一种暴力,‘将人不当人’,……为什么呢,因为他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这里作者把“将人不当人”这种隐藏在暗处的事和人们羡慕牛马的内心情状一起叙述出来,活灵活现,形神兼备,引起读者无限的联想与想象,大大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3.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叙事手法。它将几个不同的镜头组接起来,相互映衬、渲染.形成一个连续活动着的具象,能收到神情毕现的艺术效果。鲁迅杂文的叙事也有类似于这种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如《灯下漫笔》中有两段文字,如“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战时连自己也不知道属于那一面,但又属于无论那一面。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官兵既到,该是自家人了罢,但仍然要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如“举其大者,则如五胡十六国的时候……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这两段文字将一组百姓被杀的镜头接连不断地联结在一起,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幅重重叠叠、不分朝代、不分对象、不分场合的血淋淋的画面,将读者的目光从眼前的现实引向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史,就在这种纵向的历史比照中揭开了掩盖在“文明”光环下的历史本质、历史真面目。
  4.涉笔成趣。鲁迅杂文的叙事还有一种手法,就是在叙事过程中将相关联的一些事情信手拈来,凑在一起,以造成一种诙谐的意味,在诙谐中让人深思,叫人警觉,催人醒悟。作者叙述百姓希望能够有一个主子出来拿他们当百姓看待,紧接着就说:“——不敢,是拿他们去做牛马,情愿自己寻草吃,只求他决定他们怎样跑。”“不敢”两字就值得玩味,活脱脱地刻画出了奴才在主子面前说错话之后,未等主子训斥便低头缩脑,用的是诙谐、调侃的笔调。刻画的却是一幅奴颜婢膝的奴才相,表达的又是作者的厌恶和讥讽。这种涉笔成趣的叙事手法,无疑给鲁迅杂文增色不少。

(《 语文教学通讯》2001、20,有改动。)




扩展资料

《灯下漫笔(节选)》中的情与理

刘庆林

  文学鉴赏是体会作者感情,理解文章思想的统—。内容的分析,主题的把握是体会感情的基础。离开思想内容,作品的感染力会变得虚幻,而纯粹的理性分析,不注意感情的把握,文章也会索然无味。鲁迅先生的《灯下漫笔(节选)》(以下简称《漫笔》),是一篇既有深刻思想又包含激情的奇文,教学中应首先理解思想内容,从而更好地体会文中丰富的感情。
一、小见大,由事入理
  《漫笔》从换银元说起:“为了方便,把银元换成钞票。钞票贬值,心中惶恐,千方百计再打折换银元,被欺骗,被愚弄,却心安,喜欢。这就使作者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他从旧营垒中杀出,痛恨封建制度,痛恨反动统治者,同情广大人民群众,同时又毫不留情地批判国民劣根性。所谓“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换句话说,鲁迅先生对封建制度、反动统治者的批判,是与对国民劣根性的批判结合在一起的,他以这种思想观察中国的现状,思考中国的历史和未来,具有居高临下的优势。现钞换银元的小事,与鲁迅先生的思想结合,无意中想到“变成奴隶,万分喜欢”,是为必然中的“突然”。假如,鲁迅先生不曾深刻剖析国民性,包括对自己的严于解剖,是永远不会“突然起了另一思想”的。
  文中“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喜欢”一句话中的“我们”,是包括鲁迅先生自己在内的。换银元的事是先生亲历,觉得“安心,喜欢”也是先生自有,伟大如先生,尚且有此意识,可见“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对人们,对他自己,有多么大的震动。先生自己觉醒,也以此觉醒他人。《漫笔》一文,觉然而出。
二、历史的证明
  鲁迅先生有了“另一思想”,并不就此止步,深厚的史学修养、崇高的责任感又使他将敏锐的目光投向“奴隶心理”的来源。首先是历史上官匪一类的残暴,接着是百姓们无可奈何的境遇。存在决定意识。处于封建时代的人民,即使有多次英雄的反抗斗争,仍摆脱不了时代的局限,“想做奴隶而不得,或者暂时做稳了奴隶。”“先儒”所说的“一治一乱”,也只是表面的概括,百姓们是受害者,鲁迅先生对他们是怀有极大的同情的。文中一句话“实际上,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一“争”字即说明鲁迅先生看到了人民的反抗,但摆脱不了历史的局限,是“没有争到过”,而不是“没有争过”。也就是说百姓做了奴隶都喜欢,是无可奈何的事。然而当历史走到二十世纪了,国内还有人崇奉国粹,热心复古,这就远远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脱离于世界的潮流。
  鲁迅先生写作此文时,社会现状非常黑暗,“百姓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稍富的迁入租界,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因为那些地方都比较的‘稳’,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作为知识分子,不仅要考虑现实,还要寻找国家民族的出路。有的人向往古之治世,这是在拒绝接受新的民主思想,自身首先就有奴隶心态,以此指导国人,岂不误国误民了。所以鲁迅先生大声疾呼,“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的第三样时代”,即广大人民当家作主的时代。
  《漫笔》一文,表现了鲁迅先生一贯的思想,找出中国积贫积弱的病根,剖析国民劣根性,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高举的是争取人的价值的旗帜。鲁迅先生不愧是理性的思考者,伟大的启蒙战士。
三、复杂的感情
  《漫笔》一文,表现的感情是复杂的,也是真挚的。文章开头,先生反省自己,折价换银元,“非常高兴”,“更非常高兴”,这种心态,就是奴隶心态。鲁迅先生自我的解剖,冷静自嘲,真实可信。如果写的是其他的事,或其他人的事,给人的震动不会如此巨大。
  是谁造成国人的奴隶心态?是反动统治者的残暴和愚民政策。历史上,官杀匪杀,草菅人命,百姓无所适从,只得求其次,活命而已。“兴,百姓苦;亡,百姓苦。”鲁迅先生对百姓无比的同情。
  反动统治者采用愚民政策,先儒所谓“一治一乱”,没有人真正考虑百姓的“人”的价值,只是一心让百姓相信君权是神授的,战乱是必然的,明君的出现是百姓之福。总之,没有百姓自己的事,安心认命罢了。鲁迅先生文中,对反动统治者的残暴、欺骗无比痛恨。而当时的知识分子,主张复古,或者是因为忽视了“人”、的价值,对封建时代盲目美化,或者是抱残守缺,盲目排斥,反对外来的新的思想。对这一切,鲁迅先生不仅失望,而且愤怒。
  文中最后,发出热切的呼唤:“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鲁迅先生对未来,对青年一代,充满了信心。

摘自《学语文》2002年1月




扩展资料

读《灯下漫笔》

江苏省盐城中学高二 吴小前

  又一次的,在语文书上碰见了先生那一头立着的板寸,仍是那锐利的目光。窗外是一片望不到边的黑暗,只有窗内的那一点如豆的灯光闪烁着他内心的希望。面对着这禁锢得比罐头还严实的社会,面对着这禁锢社会中麻木的百姓,先生在哀怒中疾书,他要用笔戳醒睡着的人,他要这无边的黑暗给揭起一点亮来。纸上写着的题目是《灯下漫笔》。
  时间不知流去了多少年,先生所处的时代早已不复存在。但读罢先生的文章,依旧是惊得一身冷汗,依旧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先生之所以是先生,就在于他无与伦比的深刻与犀利。泱泱大国五千年的历史,怕是无人如此解读:一部历史就在“奴隶”的怪圈中循环。先生撕开了满纸的颂德,满纸的战乱,目光甚至穿越了历史的肌肤,而直接指着它的骨头说:“看这就是历史,一个想做奴隶而不得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循环。”先生对现实的哀与怒,使他不加任何掩饰的将问题说得如此露骨,他就是要用最锋利的剑去戳醒人的灵魂。
  先生是清醒的。在那样一个众人浑浑噩噩的时代,清醒的一种痛苦。醒着的要忍受“哀”与“怒”两方的折磨。先生忍受着痛,用笔去战斗,去告诉人什么才是“人”的价格。真正的人该有自己独立的人格,该有自己的那份尊严。为人这一生,决不该是“活着”这么简单。先生要让民众明白他们该拥有什么,这几千年来未曾得到的终会因抗争而得到。先生是积极的,他相信青年,相信未来,指出希望,号召创造“第三样的时代”。
  “第三样时代”是什么?合上书我不由得思索。那时的先生恐怕自己都不那么清楚。知道那该是什么样的,可是究竟要通过何种方式得以实现,先生在思考,无数人在思考。那些思考让中国走到了现在。那么我们现在又正处于第几样时代呢?是第三样吗?我说不出“是”来。媒体上所揭露的一切丑恶是那么触目惊心,有时觉得掀开社会的表层不知是怎样一个陌生的世界。但我们应像先生一样,相信明天。不,不应仅仅是相信,更应像先生那样去为之奋斗。




扩展资料

鲁迅笔下挖出了多少国民劣根性

山东/桑文彬

  扎扎实实地进行改造国民性的工作,是鲁迅一生的追求。那么,鲁迅在其创作(主要是小说和杂文)中主要揭示了国民的哪些劣根性呢?
  专制性和奴性。鲁迅曾借用“羊样的凶兽,凶兽样的羊”来形容国民的这一劣根性。专制者和奴才的逆反对应性格,可以同时并存于一个人的身上,这是长期并存的专制主义制度的影响和长期渗透的结果。鲁迅对此作了形象的描绘:皇帝压迫大臣,大臣压迫属下官员,下层官员压迫百姓,生活在最下层的男人还在家庭中压迫妇女和儿童。这是专制性的一面。而这些专制者对其“上峰”则又带有“奴性”。“在黄金时代没有到来之前,人都有这种特性。”“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坟·灯下漫笔》)鲁迅对这一劣根性的社会基础作了深刻的分析:在中国的小农经济土壤中萌生的宗法社会形成为等级特权结构筑建成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而正统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又反晨和大大强固了这样的秩序,在这种庞大的文化氛围的笼罩之下,奴性和专制性混发而成的气质就成了中国国民性痼疾中的核心。在这一劣根性之下,又派生出:
  ——卑怯、懒惰和贪婪。因为一面是奴才,缺乏独立和自主的意识,所以一切事情都得看上峰的颜色行事,从而养成了卑怯和懒惰的性格。于是各自想着鼻子底下一点小小的利益,过着苟且偷生的日子。也因为另一面又是专制者,具有攫取别人的权力,在卑怯和懒惰的习性之间又养成了贪婪的习性。因此,又派生出一种性格:
  ——巧滑。这是建立在自私自利基础上的圆机活法。如对皇帝“不必会做事,只要会磕头”;对对手“压不下去,则捧起来”。在名与利之间,奉行“道士哲学”——既得好名,又无和尚与尼姑的苦修。
  瞒和骗。“中国人向来因为不敢正视人生,只好瞒和骗,由此也生出瞒和骗的文艺来,由这文艺,更令中国人更深地陷入瞒和骗的大泽中,甚而至于已经自己不觉得。”(《坟·论睁了眼看》)——因为在这等级特权的社会结构中,人人都按照自己值得羡慕或者十分可怜的位置一心一意谋取自己的私利。这样极端虚伪的社会实践就不能说真话,因而,以完全相反或倒置的形式出现 ,这就必然会产生虚伪的瞒和骗。由此,派生出:
  ——爱面子。面子是装饰瞒和骗这种国民性的华衮,是中国人的精神纲领。鲁迅揭示了中国人爱面子的特点:在自己的社会交往和社会生活中只要保持了表层的面子就自以为荣耀,至于在面子背后的深层内涵中不管遭受多大的屈辱都是次要的。这实则是一种不要脸的行径。由此,又派生出:
  ——做戏和无特操。鲁迅认为,中国的做戏者很难有下台的时候。大家本人看作一切事无非都是戏。所谓无特操,就是善于变化,毫无信仰。鲁迅愤怒地揭示:文人学士、道士和尚大抵以无特操为特色。“中国的一些人,至少是上等人,他们的对于神,宗教,传统的权威,是‘信’和‘从’呢,还是‘怕’和‘利用’?只要看他们的善于变化,毫无特操,是什么也不信从的,但总要摆出和内心两样的架子来。要寻虚无党,在中国实在很不少……”他们什么都不信,但是他们“虽然这么想,却是那么说,在后台这么做,到前台又那么做”,这叫做“做戏的虚无党”。(《华盖集续编·马上支日记》)
  中庸之道。儒家视之为最高的道德标准。鲁迅通过对“叭儿狗”的形象的描绘,揭示了这种劣根性:叭儿狗“虽然是狗,又很像猫,折中,公允,调和,平正之状可掬,悠悠然摆出别个无不偏激,唯独自己得了‘中庸之道’似的脸来。”——苟活于专制主义等级特权的社会结构之,中庸主义的态度十分有利于中国人敷衍生活下去,因而形成了中国人极爱“中庸”的特点。“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但鲁迅又深刻地指出,从人性的本质来说,中国人是并不中庸的。“中庸”的人生态度是强迫出来的,或者说是为了适应于在畸形的社会环境中生存下去的需要。
  精神胜利法。具体表现为自轻自贱,欺弱怕强,以幻想的胜利安慰自己,以自欺欺人的心态处世。这种“精神胜利法”集中体现在《阿Q正传》中。这种精神胜利法是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和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形成的。




扩展资料

谈谈随笔

  随笔是一种自由灵活、篇幅短小的散文文体。
  随笔的突出特点是不拘一格,随意而谈,只要言之有物,言之有理,即可纵横恣肆、挥洒自如。当然,放开笔头不等于乱跑野马。作者在写作随笔时,总是如实道来,避免矫揉造作与人为的拔高,它注意联系实际,促进人们心灵的交流,因此,优秀的随笔,总那么可亲可信,就像是与读者拉家常。
  随笔虽然属于散文,但与叙事散文、抒情散文相比,写人、叙事并不那么细致、形象,多是粗线条的叙写和概括交代,同时也没有那么强烈的感情色彩,更不强求创造某种意境;在布局谋篇上也不像一般散文那么讲究。随笔不管写什么内容,总要谈作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发表个人的见解,因此随笔要用第一人称。惟其如此,读随笔时,总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
  随笔由于是随意而谈,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所以它的题材比一般散文更加广泛。现实生活的见闻,以往事件的漫忆,所思所想的道理,作家作品的漫评,以及古今中外,天南海北,工作学习,旅游见闻,史话传说,掌故轶闻等,无不能作为随笔的材料,作者就是在这似乎是信手拈来的材料中谈自己的一得之悟。当然,这些材料也必须是有意义的、能给人以教育和启迪的东西。
  随笔一般采用夹叙夹记的方法,语言朴实无华。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