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一物理 -> 高一上学期 -> 第六章 万有引力定律

第五节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5 10:03:00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第一个行星探测器

  人们发射了人造卫星以后不久,就开始了行星探测器的研制工作.太阳系内有9颗大行星,它们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探测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离地球最近的金星.开始,事情进行得并不顺利,屡次失败.直到1962年8月27日,第一个金星探测器“水手2号”发射成功.   12月14日“水手2号”在距金星34 838公里处飞过,完成了对金星的逼近考察,成为一颗人造行星,永远环绕太阳飞行,每345.9天绕太阳一周.之后,人们发射了好几个金星探测器,其中有的进入了金星的大气层,有的在金星上软着陆.它们向地球送回了大量的资料,揭开了蒙在金星表面的那层面纱,取得了丰硕成果.
  火星是太阳系中一颗迷人的天体.它上面是否有生命,一直是个谜,很自然地,在行星际旅行的最初阶段,人们立即想到要去拜访那些想像中的“火星人”.1965年,人们发射了火星探测器“水手4号”,第一次对火星进行逼近探测.之后,人们发射了好几个火星探测器,有的在绕火星的轨道上飞行,有的在火星表面上软着陆.它们发回了大量资料.但是,没有一个火星探测器找到过火星人的踪迹.
  水星探测器“水手10号”于1973年11月3日发射成功.它飞行了506个日日夜夜.在飞行期间,它向地球传送了4000多幅很清晰的电视照片.根据照片,人们已给水星绘制了地貌图.水星给人们的印象是:它是多么地像月亮啊!
为了考察木星这颗外行星,美国在1972年3月3日发射了第一个木星探测器“先锋10号”.“先锋10号”穿越火星轨道后,同年7月进入小行星带,1973年2月安全地通过了这个危险区域,径直向木星飞去,开始了对木星这颗太阳系内最大的行星的观测.这位重270千克的“使者”飞行了21个月,行程10亿千米,于1973年12月5日风尘仆仆地来到木星上空.从它发回的资料来看,木星上奇异的大红斑是一个耸立在10km高空的云团.这云团可能是一个强大的逆时针旋转的长寿命旋涡,也可能是一团激烈上升的气流.“先锋10号”被木星的巨大引力加速,终于克服了太阳引力场,成为第一艘逃离太阳系的宇宙飞船.8年之后,它将穿过最远的行星——冥王星的轨道,然后以每小时4万公里的速度向金牛座飞去.




扩展资料

第一个宇航员

  1961年4月12日莫斯科时间上午9时7分,在拜克努尔飞船发射场,一支有六个发动机的重型火箭起飞了.在末级火箭的顶端连着一个直径为2.3m的球形容器,这就是“东方1号”宇宙飞船.在球形容器中坐着世界上第一位宇宙航行员——前苏联空军少校尤里·加加林,当时他刚满27岁.
  “东方1号”是前苏联载人宇宙飞船的第一艘,它连同末级火箭在内,总长735m,重4725千克.飞船在绕地球的轨道上总共飞行了108分钟,其中有89分钟加加林是在失重状态下渡过的.他没有受到任何损伤而经受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试验.他从宇宙飞船上报告说“飞行正常,经受失重状况的情况良好.”从而向人们证明,人体机能完全能胜任火箭起飞时的超重负载,也能适应宇宙飞行中的失重环境.
  在绕地球飞行一周后,加加林安全地降落在莫斯科东南805公里的萨拉托夫.当时,全世界几乎所有的报纸上都登载了他的照片.1968年3月他在一次意外的飞机失事中遇难,年仅34岁.
  前苏联政府于1980年决定:在加加林凯旋归来所途经的地方——莫斯科繁华的列宁大街上,建立了一座加加林纪念碑,整个碑高40米,上面站立着12米高的加加林塑像.




扩展资料

第一颗人造卫星

  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人造地球卫星1号,是前苏联在1957年10月4日发射的.它的本体是一只用铝合金做成的圆球,直径58cm,重83.6kg.圆球外面附着4根弹簧鞭状天线,其中一对长240cm,另一对长90cm.卫星内部装有两台无线电发射机,频率分别为20.005兆赫及40.002兆赫.无线电发射机发出的信号,采用一般电报讯号的形式,每个信号持续时间约0.3s,间歇时间与此相同.此外还安装有一台磁强计,一台辐射计数器,一些测量卫星内部温度和压力的感应元件及作为电源的化学电池.它在拜克努尔发射场由一支三级运载火箭发射.起飞以后几分钟,卫星从第三级火箭中弹出,达到第一宇宙速度(7.9km/s),进入环绕地球飞行的轨道.它距离地面最远时为964.1 km,最近时为228.5km,轨道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为65o,以96.2min时间绕地球1周,比原来预计的所需时间多1分20秒.在秋夜的晴空中,有时它像一颗星星在群星中移动,肉眼可以看到它.这颗卫星的运载火箭于1957年12月1日进入稠密大气层陨毁.卫星在天空中运行了92天,绕地球约1400圈,行程6000万千米,于1958年1月4日陨落.为了纪念人类进入宇宙空间的伟大时刻,前苏联在莫斯科列宁山上建立了一座纪念碑,碑顶安置着这个人造天体的复制品.




扩展资料

世界主要国家第一颗卫星的重量和大小

国别

发射日期

重量(千克)

形状

尺寸(米)

苏联

1957.10.4

83.6

球体

直径0.58

美国

1958.2.1

8.3

圆柱体

0.75,直径0.153

英国

1962.4.26

60

圆柱体

0.56,直径0.58

加拿大

1962.9.29

144.7

扁球

0.81,直径1.06

法国

1965.11.26

41.7

圆柱锥体

0.5,直径0.55

澳大利亚

1967.11.29

71.2

锥体

1.52,直径0.62

西德

1969.11.8

72

圆柱锥体

1.226,直径0.762

日本

1970.2.11

38

锥体

1.00,底径0.48

中国

1970.4.24

173

球形多面

直径1.00

印度

1975.4.19

365

圆柱体

1.19,直径1.59




扩展资料

万有引力定律发现的思路及定律的推导和意义

  A.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在前人作出的科学基础上作出的伟大发现.牛顿的发现还在于他有正确的科学思想和超凡的数学能力.

  B.行星绕太阳运动的椭圆轨道可以近似地看作是圆形轨道,我们把牛顿在椭圆轨道上的推导,简化为圆形轨道上的匀速圆周运动来进行推导.

  ①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认为是太阳对行星的引力:

  ②在匀速圆周运动中 ,将此代入上式,得

  ③根据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开普勒第三定律, 常量;可见太阳对行星的吸引力跟行星的质量(m)成正比,跟行星到太阳的距离二次方( )成反比.

  ④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太阳对行星的吸引跟行星对太阳的吸引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具有相同的性质;因此,太阳跟地球间的相互吸引力不仅跟地球质量成正比,还应该跟太阳的质量(设为 )成正比;所以可以把太阳和行星的相互吸引力写成

  请注意:这里的指导思想是太阳与行星在相互作用中的地位是平等的!

  ⑤牛顿又进一步研究了月球绕地球的运动,证明了月球与地球间的引力跟行星与太阳间的引力遵循同样的规律;他还通过计算,验证了地面上的重力与地球吸引月球的力是同一性质、遵守相同规律的.

  C.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揭示了宇宙万物之间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相互作用的规律,证明了自然界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证明了人类不仅有能力认识世界,而且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方法、积累知识,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改造世界,发现规律,推动科学文化不断向前发展.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