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一历史 -> 初一下学期 -> 第一单元 繁荣的隋唐

第5课 “海内存知己”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4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杭州雷峰塔地宫发现罕见日本古钱

  《文物》杂志2002年第5期刊载《杭州雷峰塔五代地宫发掘简报》,在其中刊登的杭州雷峰塔出土3300枚古钱币中,笔者发现了一枚极为罕见的日本“饶益神宝”钱。这是继1970年西安出土日本“和同开珎”钱后,在中国发现的最重要的日本钱币,此前,仅知中国历史博物馆藏有一枚。

  发现的这枚“饶益神宝”钱,为日本“皇朝十二钱”之一。拓片刊于“发掘简报”图四一第23号。原大。直径1.9,孔0.7厘米。

  日本奈良、平安时代,受中国唐朝钱币影响,自元明天皇和同三年(708)始仿开元通宝,铸银、铜“和同开珎”钱,到村上天皇天德二年(958)铸乹元大宝钱,二百五十年间,共铸造十二种钱币,总称“皇朝十二钱”。

  “饶益神宝”钱,始铸于清和天皇贞观元年(859),相当于唐宣宗大中十三年。材质有铜、铅小平钱两种,均罕。钱文楷书,旋读。字文宽阔,笔意带南北朝书风。在日本皇朝十二钱中,最为罕见。“饶益”二字取佛教语言,意为“使受到利益”。该钱在雷峰塔地宫出现,当与吴越时期中日两国佛教文化交流有关。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文化与经济交往源远流长。但在公元894(唐乾宁元年)后,日本藤原政府对华停止“遣唐使”。醍醐天皇(898930)和村上天皇时期(947967),又实行“锁国政策”,禁止日本船只出海。五代时,中日官方交流处于低潮。然而,吴越民间商人和日本的贸易往来仍十分频繁。据日本史书记载,当时往返于中日之间的全是中国船,而又几乎都是吴越的船。日本商人、僧人来中国也都乘中国船。

  吴越王钱俶建造雷峰塔的时间,大约在开宝五年(972),即日本实行“锁国政策”后,距日本铸造“饶益神宝”钱的时间已相隔113年。雷峰塔地宫发现这枚“饶益神宝”钱,很可能是来自中国的日本僧人,特意为吴越国建造雷峰佛塔而放入地宫的供奉钱。因此,它的发现,不仅对研究古杭州对外交往、乃至中日文化交流,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扩展资料

鉴真东渡

    在日本奈良唐招提寺中,有一尊僧人的坐像,造型优美,形象逼真,被尊为日本的国宝,受到特别的保护,每年只开放三天,供人瞻仰。这尊坐像塑的就是中国著名的高僧鉴真。他不远万里,远渡重洋,历尽艰辛,到日本传教的事迹,至今还在中日两国人民中传颂着。

    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往来更密切了。从公元630年到公元894年,日本派出遣唐使(赴唐朝的使者)共十四次,每次都在一百人以上,最多的一次有六百五十人。很多日本留学生进入唐朝的最高学府国子监深造,有的在中国居住二十年以上,有的留在唐朝做官。唐朝也有许多学者到日本去,其中最著名的是鉴真。

    鉴真俗姓淳于,是扬州江阳(今江苏省扬州市)人。鉴真是他出家后的法号。他生在公元688年,父亲是个商人,也是个非常虔诚的佛教徒。鉴真从小受父亲影响,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十四岁那年就出家当了和尚。

    经过佛寺里著名师父的指导,鉴真的佛学知识越来越丰富。后来在长安的一座佛寺里受了具足戒(戒是佛教徒应当遵守的戒条、戒律。举行仪式,接受师父授给的戒条,叫做受戒。具足戒是僧侣的最高戒律.受具足戒表明受戒人的学问已经达到高深的程度,有了讲授的资格)。由于他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当他四十五岁的时候,已经成为名扬四方的高僧,由他授戒的门徒达到四万多人。

    当时,日本受中国影响,大力提倡佛教。他们仿照唐朝修建佛寺。日本政府还决定派荣睿和普照两位年轻的僧徒到中国学习佛学,并打算聘请中国的高僧去日本传授戒律。

    荣睿和普照在洛阳、长安学习佛法,他们听说鉴真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就想请鉴真到日本去。公元742年,荣睿、普照来到扬州大明寺,拜访鉴真,向他说明了来意。鉴真见他们这样诚心,就问身旁的弟子;“你们有谁愿意接受邀请,去日本国传法吗?”在场的僧侣谁也不吭声。过了半天,一个名叫祥彦的僧徒站起来说:“日本国离我们太远了,中间隔着茫茫大海,途中恐怕性命难保,所以不敢去。”鉴真说:“为了传播佛法,怎么能顾惜生命呢?你们既然都不愿意去,我去吧!”僧徒们见师父态度这样坚决,都很感动,纷纷表示愿意跟随师父东渡日本。

    唐朝法律规定,未经政府批准,私人是不准出国的。荣睿和普照通过宰相李林甫的哥哥、信奉佛教的李林宗的帮助,办好了鉴真出国的手续。

  但是很不巧,正当他们要开船远航的时候,浙江一带发生了海盗事件,沿海关防检查十分严格。鉴真的弟子道航和如海发生纠纷,惊动了官府,没收了他们的船只。这次东渡没能成行。这以后,鉴真又进行了三次东渡,都失败了。

    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六十一岁的鉴真做好了第五次东渡的准备。六月的一天夜晚,鉴真和他的弟子们登上大船出发了。不久就遇到了大风浪。船漂到浙江海面,几次在一些小岛附近避风。直到十月才继续启航。没料到刚行到中午,海面上突然刮起暴风。风越刮越大,浪越来越高,黑云遮天,狂风怒号。船上的人,一个个头晕无力,呕吐不止,只有船夫还能勉强支持。船上的淡水用完了,只好喝海水。喝后腹胀难忍。他们一连在海上漂了十四天,船终于靠岸了。上了岸才知道已经到了海南岛最南端的振州(今海南岛崖县)。

    这时候,不幸的事情接二连三地发生了。先是荣睿因旅途颠簸,患病去世。接着,鉴真因为南方暑热,得了眼病,双目失明。不久,跟随鉴真多年的弟子祥彦也去世了。这一系列的打击和挫折,并没有吓倒鉴真。相反,他东渡的决心更加坚定了。公元751年春天,鉴真回到了扬州,又着手准备第六次东渡。

    第二年,日本政府派出了由藤原清河大使率领的第十次遣唐使,他们在返回日本以前,向唐玄宗正式提出聘请鉴真去日本传戒的要求。藤原清河还亲自到扬州拜访鉴真,向他发出邀请。这时候,扬州的僧侣仍然严密地监视着鉴真,不肯让他去日本国。鉴真和日本使者只好约定在黄泗浦(今江苏省沙洲西北扬子江滨)会合。在鉴真的弟子仁斡禅师的帮助下,十月的一天晚上,鉴真和他的弟子二十四人,悄悄离开了寺院,登上了船。到了黄泗浦,换上日本遣唐使的船,开始了第六次东渡。

    公元753年,鉴真所乘的船抵达日本九州岛,东渡终于成功了。

    鉴真自从公元742年接受荣睿、普照邀请,决心东渡日本,前后历时十二年才告成功。十二年中,历经五次挫折,艰苦行程数千里,先后有三十六人献出了生命,到达日本国的时候,鉴真已经六十六岁了。

    公元754年二月,鉴真一行到达日本首都奈良,受到了热情接待,住进了东大寺。鉴真的到来,震动了日本各界,他们从早到晚前来拜谒慰问。

    日本天皇把全国传授戒律的大权托付给鉴真。鉴真在东大寺的佛像前设起了戒坛,举行盛大授戒仪式。天皇、皇后、皇太子依次登坛受戒。从此以后,不论什么人,如果没有经指定的戒坛受戒,就不能取得僧籍。

    鉴真在日本天皇赐给他的一块宅地上建造了一座新寺院,叫做“唐招提寺”。他亲自参加唐招提寺的建筑,整个建筑结构精巧,布局和谐,气势雄伟,反映了唐朝建筑的特点,是日本奈良时代遗留下来的最宏伟的建筑物,对日本寺院建筑影响很大。从此,鉴真就在唐招提寺中讲律授戒。唐招提寺成为当时日本最有影响的寺院。

    鉴真精通医学,他带去了许多药方,还亲自给人看病,传授中草药知识。他还带去中国的绣像、雕像、画像、书帕等,对日本的美术界有很大影响。

    鉴真在日本整整度过了十个春秋,为中日两国的友谊和两国科技文化的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公元763年,七十六岁的鉴真在奈良病逝了。日本朋友将他葬在唐招提寺,并且世世代代纪念他。

    19804月,日本政府还特地把鉴真的坐像送回中国扬州“返里探亲”,在中日两同友好关系史上增添了一段佳话。



扩展资料

玄奘取经

    我国古代著名的小说《西游记》,叙述了唐僧在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的帮助下到西天取经的故事。那些神奇的故事都是虚构的,但是唐僧——玄奘(zàng),历史上确有其人。玄奘,原姓陈,名袆(huī),洛州缑氏人(缑gōu,缑氏,现在的河南省偃师县缑氏镇)。玄奘是他出家后的法号。因为他精通印度佛学中的《经藏》、《律藏》和《论藏》,所以也有人叫他唐王藏。他的父亲是个虔诚的佛教徒。他十三岁就出家做了和尚。唐朝初年,玄奘到四川研究佛经。那时候,四川比较安定,从各地来了很多有名的高僧。玄奘向他们请教,学问大有长进。他看遍了国内的佛经资料,有不少问题解决不了。于是,他学习梵文(梵fàn),决心到佛教的发源地天竺(现在的印度半岛)去学佛经。

    当时中国的西部地区还在突厥的控制之下,唐朝政府严禁百姓私自出境。官府拒绝了玄奘的申请,约好了的同伴都不去了。玄奘没有被这些困难吓倒,公元627年秋天,他跟随一些商人由长安出发,踏上了西行的道路。走到甘肃西部,快到玉门关(唐朝边境的最后一道关卡)的时候,玄奘骑的马死了,跟随他的两个小和尚也跑了,后面官府的差役又追了上来,玄奘躲在客店里,不知如何是好。瓜州的州官李昌拿着追捕文书走了进来,问道:“师父就是玄奘吧?” 玄奘犹豫了一下,没有回答。李昌说:“师父如说实话,弟子可以给您想个办法。” 玄奘见李昌态度诚恳,就说出了自己的名字。李昌赞叹道:“师父决心取经,研究佛法,真了不起,我一定尽力帮助。”说完便撕碎了追捕文书,说:“师父赶快走吧,天黑就出不了关了。” 玄奘又惊又喜,赶紧离开客店,奔向玉门关。

    玄奘只身在沙漠中前进,一天中午,来到第一座烽火台。他正在马旁喝水,突然飞来一箭。过了一会儿,又是一箭。玄奘急忙朝着烽火台大喊:“我是长安来的和尚,要到西天取经,请你们不要射箭。”守卫烽火台的官兵弄清了去势的来历,都很敬佩,送他过了烽火台。到了第四座烽火台,烽官(守卫烽火台的将官)还留他住了一夜,给他准备了干粮和清水,并且嘱咐说。“第五烽烽官很坏,万一被他发现,性命难保,请师父绕道走吧:”

    玄奘又继续赶路了。沙漠中间,上不见飞鸟,下不见走兽,白天热风如火,晚上寒风似刀。有时候因为气流的急剧变化,会看到幻影,明明望到人群马队,走近了却又什么也没有,行人以为是妖魔鬼怪。沿途到处是人马遗骨,断剑折枪。玄奘走了一百多里路,口喝难忍,停下来喝水。不料,在取皮囊的时候,一失手,整个皮囊里的水全没到沙漠上。茫茫黄沙,一望无边,到哪里才能再找到水呢?玄奘忍着极度的干渴,走了五天,最后昏倒在沙漠中。半夜过后,忽然凉风习习,玄奘清醒过来了。幸好前面不远就是一片绿洲。清清的泉水,嫩绿的野草,使他脱离了险境。

  经过半个多月的艰苦行程,玄奘终于走出八百里沙漠,来到了高昌国(在今新疆境内)。高昌王本是汉人,也是一个佛教徒。他很尊敬玄奘,苦苦请求玄奘留下来说法,答应给他优厚的酬劳。玄奘说:“我远游是为求佛,现在被大王阻留,大王只能留住我的身体,却留不住我的精神。”高昌王还是不让他走,他一连三天不吃不喝。到了第四天,高昌王深受感动,答应送他西行,并且送给他衣物、干粮、挑夫和三十匹马,还给沿途各国写信,请他们保护这位远行的高僧。

    此后,玄奘又翻山越岭,整整走了一年,公元628年夏天才到天竺。在这里,他看到许多高大的鸵鸟;看到一百五十尺高的石像和一千尺长的石刻卧佛像;还看到成群的巨象往来运输。他几次横渡恒河,遍访佛教史上的古迹。他访问了伽耶城(今印度比哈尔邦加雅城),那里有一棵五丈多高的菩提树,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曾经在这棵树下苦修;他到了佛经中所说的西天灵山,参观了释迦牟尼说法的地址。这些实地考察,使玄奘对佛经的理解更深入了。摩揭陀国(今印度比哈尔邦南部)的那烂陀寺,是天竺佛教的最高学府,已经有七百多年的历史,常年有僧徒一万多人。玄奘到寺院的那天,一千多和尚捧着香、花迎接来自中国的客人。寺的住持(当家和尚)戒贤,是个年过百岁的佛教权威,他早已不讲学了,但是为了表示对中国的友好,特地收玄奘为弟子,重开讲坛,用十五个月的时间,给玄奘讲了最难懂的佛经。

    玄奘夜以继日地钻研佛经,学习古代印度的语言,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那烂陀寺,能通晓二十部经论的有一千人,通晓三十部的有五百人,通晓五十部的只有十人,玄奥就是这十人中的一个。但是他并不满足。十年中,他在天竺到处求教,终于像戒贤一样,通晓了全部经论的奥妙。玄奘博学的声誉传遍整个天竺。

    公元641年,玄奘路经曲女城(分印度北方邦卡瑙季),受到戒日王的欢迎。恰好这时候有一个反对那烂陀派的人写了一篇论文呈给戒日王,声称没人能驳倒一个字。戒日王是个狂热的佛教徒,他决定在曲女城举行盛大的法会,公开辩论。

    辩论大会举行的时候,戒日王邀请玄奘为论主(主讲人)。出席会议的有天竺十八国的国王和六千多位著名的教徒。玄奘坐在为他专设的珠宝床上说法,他举出许多例子,反复论证他的观点,听讲的人没有一个不佩服的。他还把他所著的《破恶见论》挂在会场门口,征求答辩。辩论会进行了十八天,没有一个人能够提出反对的意见。散会那天,各国国王拿出许多金钱送给玄奘。玄奘分文不要,全送给贫苦的百姓。

    戒日王一再诚恳地挽留玄奘留在印度。还有一位国王甚至表示,只要玄奘肯留下来,愿意为他建造一百所寺院。但是,玄奘怀念阔别十多年的祖国,他决心回国。临走的那天,戒日王以及当地的印度朋友,挥泪送了他几十里路。

    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初,玄奘带着六百五十多部佛教书籍,经由西域,回到了中国的都城长安。这时候,距离他从长安出发已经整整十八年了。

    玄奘当年出国是违犯禁令偷偷出去的,现在,唐太宗知道了他的全部情况,很佩服玄奘的顽强精神,特地派房玄龄去长安迎接他。

    正月二十四日这一天,长安城里人山人海,路两旁摆着香案和鲜花,锣鼓音乐,此起彼伏。长安的僧尼数万人,排着队,把玄奘带来的经卷佛像安置到弘福寺。

    玄奘到洛阳朝见唐太宗,介绍了他旅途所见所闻和西城、天竺各国的风土人情。唐太宗听得津津有味。他劝玄奘还俗,帮助他治理国政。玄奘谢绝了。

    不久,玄奘开始了翻译佛经的工作。他每天五更起床,三更才睡,九年间,共译出七十四部佛经,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一千三百多万字。他的译文流畅优美,忠于原意。有些专用名词,例如“印度”,就是他翻译的时候确定下来的。

    长期艰苦的翻译工作耗尽了玄奘的精力。公元664年二月,这位伟大的旅行家和杰出的翻译家在长安郊外的玉华寺去世了。

    玄奘生前还和参加翻译佛经的辩机和尚共同编写了《大唐西城记》。这部书记载了包括今天我国新疆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尼泊尔、斯里兰卡等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地理情况、名胜古迹和城市风光等,是研究这些地区历史、地理的重要材料。现在《大唐西城记》,已经被译成许多种外国文字,成为一部世界名著。



扩展资料

崔致远
(857
?)

  朝鲜新罗时期诗人。字孤云。王京(今庆州)沙梁部人。12岁来中国学习。5年后宾贡科及第。 在洛阳居住 2年,开始写作。后任宣州溧水县尉。淮南节度使高骈起兵镇压黄巢农民起义军,召他为从事,掌书记,写了讨黄巢的檄文和大量表、状、书、启,对农民起义多有攻击之词。受唐僖宗礼遇,授都统巡官承务郎侍御史内供奉职,赐紫金鱼袋。他在中国的10余年中,写了大量的诗文,多数失传。现存的作品中,怀念故国之作是较优秀的篇章。如《秋夜雨中》:“秋风惟苦吟,世路少知音,窗外三更雨,灯前万里心。”又如《山阳与乡友话别》:“相逢暂乐楚山春,又欲分离泪满巾,莫怪临风偏怅望,异乡难遇故乡人。”以感情真切、深沉著称。884,他以唐使身份归国。新罗宪康王封他为侍读兼翰林学士、守兵部侍郎知瑞书监。894,进真圣王时务策10余条,官至阿餐。后来屡遭诬陷,先后外放为大山、富城郡守。终因对现实不满,最后率家隐居伽□山。

  崔致远诗歌中的一些有社会意义的作品,大多是在他回国之后创作的。新罗末季,社会混乱,到处爆发农民起义。他的诗歌虽然没有直接反映这些尖锐的社会问题,但是已经和前期不同,有些作品已能反映出乱世的黑暗和污浊的社会面貌。《寓兴》一诗,写冒险家、名利之徒“轻生入海底”的丑态。五言律诗《古意》,以拟人化的手法,写狐狸变作美女、化为书生以欺骗世人,讽喻某些人的伪善面目。《蜀葵花》对地位卑贱者表示同情,影射新罗严格的等级制度。《江南女》可能创作于在中国生活期间,描写富家女儿娇纵放荡的生活,同情“终日弄机杼”的贫家少女。《三国史记·乐志》载有他的《乡乐杂咏五首》,具体、生动地描写了“金丸”、“月颠”、“大面”、“狻猊”、“束毒”等五技演出的盛况,成为研究朝鲜古代歌舞的珍贵资料。

  崔致远的著作有《私试今体赋》 1卷、《五言七言今体诗》1卷、《杂诗赋》1卷、《中山复篑集》5(任溧水县尉时作品),都已不存,只有《桂苑笔耕》20卷和收在《东文选》等书中的少量诗歌传世。《桂苑笔耕》是朝鲜三国时期流传下来的唯一的一部个人著作集,其中的全部诗文都是他在中国生活时期所作。

  崔致远被朝鲜历代公认为朝鲜汉文文学的奠基人,对中朝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中国《唐书·艺文志》立有列传;《全唐诗》以及中国清末刊行的《唐宋百名家集》和《唐人五十家小集》中都收有他的作品。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