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初一历史 -> 初一下学期 -> 第二单元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第16课 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二)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4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杰出的女作家李清照

  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名有姓又有作品传世的女作家并不多。在这些不太多的女作家中,能够在艺术风格上独树一帜、被誉为“词坛正宗”的,首推宋朝著名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山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人。1084年出生在一个不太富裕的士大夫家庭里。她的父亲李格非是一个有名的学者。宋朝的科举制度是以诗、赋取进士的,可是李格非偏偏攻经学,写了几十万字的《礼记说》,破格录取为进士,当上了郓州教授。他写的文章很出色,受到唐宋八大家中苏轼的赏识,继苏门四学士黄庭坚、晁补之、秦观、张耒之后,人们又把李格非、廖正一、李禧、董荣称作“后四学士”。李清照的母亲王氏,也善于写文章。生长在这样一个文学空气浓厚的家庭里,李清照从小就受到父母的熏陶,对于她后来成为杰出的女作家是十分有益的。

  少女时代的李清照,天真、活泼、爽朗。“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可能就是她的自我写照。她有抱负、有理想,渴望自由,向往光明。她在《渔家傲》词中写道:“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她天资聪慧,有才思,诗作深得前辈诗人晁补之的赞赏。据黄盛璋先生的考证,李清照的《浯溪中兴颂碑和张文潜(耒)韵二首》就是她十七岁左右写的作品。这二首咏史诗借古讽今,切中时弊。比起张耒的“传诵一时,定为名作”的原诗来,毫不逊色。难怪与李清照同时代的王灼在《碧鸡漫志》中评道:“易安居士,自少便有诗名,才力华瞻,逼近前辈。”

  公元1101年,李清照十八岁,嫁给了吏部侍郎赵挺之的儿子——太学生赵明诚。赵挺之与李格非在政治上属于不同党派。她们结婚一年后,在激烈的党派斗争中,李格非被罢了官。李清照为了救父,给赵挺之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是“何况人间父子情?”(《逸句》)可是“父子之情”并没有打动权欲熏心的赵挺之,李格非照例被罢免,而赵挺之却被独揽大权的蔡京看中,当上了右丞相,李清照又献诗讽喻赵挺之道:“炙手可热心可寒。”(《逸句》)果然,赵挺之拜相后,在与蔡京争权夺利的斗争中,几经波折沉浮,到他死后也未平息。

  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是宋朝有名的金石家。他并没有卷入乃父乃翁的派系斗争,而是醉心于金石书画的搜集考订,十分爱好诗词艺文。他们志同道合,家庭生活美满和谐。李清照自述道:新婚时,明诚是一个太学生,尚无俸禄收入,每月初一、十五就“质衣取半千钱”,双双步入京都开封的相国寺去选购碑文,回家后俩人就相对展玩品尝,“自谓葛天氏之民也”。过了二年,赵明诚出仕小官,稍有俸禄,于是又产生了搜藏天下古文奇字之志。一次赵明诚在街上看到了一本古今名人书画,身边没有带钱,竟然当众脱衣与卖画人交换。又一次,有人拿着南唐名画家徐熙的《牡丹图》来卖,但索价二十万之巨。

  当时即使是富贵人家的子弟,要一下拿出二十万钱来也不易。他们留卖画人住了一宿,实在想不出办法凑钱,只好将画归还。公元1107年,赵挺之死了,由于蔡京的诬陷排挤,他们回到了乡里青州。在青州居住的十多年中,他们收藏了极为丰富的金石图书,“共同勘校,整集签题,得书画、彝鼎,亦摩玩舒卷,指摘疵病”,所以这些藏书“纸札精致,字画完整”,超过了当时所有的藏书家。李清照记忆力强,又十分好胜,每天吃完饭,在“归来堂书屋”烹上二杯茶,与赵明诚对坐,“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较)胜否,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在这样浩瀚的知识海洋中游泳玩赏,当然是“意会心谋,目往神授,乐在声色狗马之上”了(《金石录后序》。应该说李清照屏居青州的十多年生活,对于提高她的艺术修养,使她工书、善画,兼懂音乐,在诗、词、文各方面都取得较高成就,从而成为一个多才多艺的杰出的女作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在李清照前期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他们有过几次短暂的分离。她是一个专于情、深于情,十分珍惜爱情生活的女子,所以即使是短暂的别离,也会给她带来痛苦的闲愁。她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离别词,也留下了一些传为佳话的趣闻轶事。元朝伊世珍在《琅环记》中搜集了这样两则故事。一则是李清照新婚不久,赵明诚负笈(带着书)远游,她不忍别离,在锦帕上书写《一翦梅》词:“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据说赵明诚新婚后并无负笈远游事,《琅环记》可能是误传(见《李清照集校注》)。但是词中抒发的一个少妇对丈夫深笃的爱情,吐露了不忍离别的相思之苦,还是很真实的。另一则故事是:李清照给赵明诚函寄了一阙《醉花阴·重阳》词,赵明诚自愧弗及,务欲胜之,于是闭门谢客,忘食忘寝,冥思苦想了三昼夜,填了五十阙词,把李清照的这阙词也夹杂其中。然后请友人陆德夫品评,陆德夫反复吟咏比较,说道:这些词中只有三句是绝妙佳句。赵明诚问他是哪三句?答道:“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而这三句恰恰是李清照函寄词中语。

  如果说李清照的前半生(四十三岁以前),基本上是在美满幸福的家庭生活中,在优越浓厚的文艺书院中度过的话,那末她的后半生,却是在国破家亡,流离失所的难民队伍中倍受熬煎。

  金兵南侵,宋高宗赵构为了维持小朝廷的偏安局面,竟然向金称藩称臣,把淮河以北的广大国土拱手出卖给金国,把人民推向水深火热之中。国难当头,李清照又频遭家祸。就在金兵掳掠徽钦二帝而去的时刻,她的婆母病故;赵明诚从山东淄州奔母丧南下,调任江宁府事。李清照从淄州回青州精选了一批贵重金石图书,计十五车之数,乘船追随赵明诚南下,到达建康(南京)。留在青州的十余间其它画册什物,本拟明年返回载运。可是当年十二月,青州遭到了一次兵变,李清照夫妇辛辛苦苦收藏整理了十多年的藏书也全部付之一炬。这些国难家祸,对于一个热爱祖国、热爱艺术的诗人来说,打击无疑是沉重的。

  宋朝周煇在《清波杂志》中记道:“顷见易安族人言,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表面看来,她在石头城上还真有闲情逸志吟赏风花雪月,其实不然。请看她在雪地中寻到的一阙《临江仙》词,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春归秣陵树,人老建康(一作安)城”,“感风吟月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当时她只有四十五岁,可是已经感到“老去无成”;想试灯赋诗,又感到无意思;想踏雪观景,又感到没心情。这是为什么?不妨再来看看她在建康城里写下的另外几首诗和断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夏日绝句》)“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无题》)“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无题》)她希望南宋当政者应该象项羽那样宁死也不要逃到江东,应该起用晋朝王导、刘琨那样的爱国将领,收复国土。但失望得很,南宋小朝廷却采取逃跑主义,一味南逃,早已把被金兵掳去北狩的“父兄”忘得干干净净。因此诗人忧心如焚,难怪她要发出“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的感慨了。

  公元1129年8月18日,赵明诚在混乱的局面中,接受了湖州太守的任命,于赴任途中中暑感病,医治不当,死于建康,卒年四十九岁。这样,李清照就失去了一个相依为命的终身伴侣,也失去了一位志同道合的艺术知己。对于他的死,李清照十分悲痛,她在祭文中写道:“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在她尔后的避难卜居时,经常还用诗词来寄托她对丈夫的哀思。

  埋葬赵明诚后,她又得了一场大病。可是建康形势紧迫,金兵又要卷土重来,赵构之流已经闻风向东南沿海逃窜。恰在此时又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传闻,说赵明诚死前有颁金通敌的嫌疑。其实不过是赵明诚病重的时候,有一个名叫张飞卿的学士,带着玉壶去看望过他。这样一件事竟被人讹传为他家用玉壶送给金人。李清照听说后十分惶怖,为了说明事实真相,她就带着家中所有的铜器等物,追循赵构踪迹,“欲赴外廷投进”。追踪途中,她“飘流遂与流人伍”,进入了难民行列,辗转漂泊在浙江沿海一带,后来又卜居在杭州、绍兴、金华等地,直到老死。

  在晚年的难民生活中,她饱和着这种时代和社会的深愁惨痛,写下了许多著名词篇,如《武陵春》、《声声慢》、《永遇乐》。在《永遇乐》中,她写道:“落日熔金,暮云合壁,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拈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在这阙千古名词中,词人针对赵构之流南渡后,在杭州依然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通过元宵佳节的今昔对比,抒发了国家兴亡的沉痛感情,难怪北宋爱国词人刘辰翁读到此词时,要“为之涕下”(《永遇乐小序》)。

  假如说,李清照晚年的词作,由于受她“词别是一家”(《词论》)的传统观念和“婉约”风格的束缚,不能直接表达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的话,那末在她的诗、赋中,就能看到闪烁着爱国主义精神的强烈光芒。她在《上枢密韩公、工部尚书胡公》的诗中写道:“子孙南渡今几年,飘零遂与流人伍。欲将血泪洗山河,去洒青州一抔土。”在《打马赋》中,她则写道:“乱(辞)曰:佛貍定见卯年死,贵贱纷纷尚流涉,满眼骅骝及耳,时危安得真如此?老矣不复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在这里,她咀咒金人很快就要灭亡,而对广大人民的流亡无归的生活深表同情,同时又殷切地期望南宋爱国将领能够早日渡过淮河,驱逐金兵,打回老家,告慰家乡死去的父老兄弟。应该说,她晚年的这些诗、词能够达到这样高的思想境界,是与她走出名门深闺,流入难民行列的生活遭遇密不可分的。

  在李清照晚年生活中,究竟有没有改嫁过张汝舟的事,历史上曾经有过争论。本来改嫁一事在宋朝人的许多记载中已有定论,如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王灼的《碧鸡漫志》等。但是明清之际,以俞正燮为首的一些人,从维护封建礼教、妇女要从一而终的观点出发,为她的改嫁洗刷辩护,说什么“余素恶易安改嫁张汝舟之说”,“以情度易安不当有此事”。(《易安居士事辑》)但是他们并没有提出有力的证据。而胡仔、王灼是与李清照同时代的人,李心传与李清照所处的时代相去不远,应该说,他们关于李清照改嫁的记载是可靠的。

  李清照的文学著作,在南宋时已刊行了包括诗、文在内的《李易安集》和词集《漱玉词》,可惜这些集子都久已失传。现行的各种版本如《李清照集》、《漱玉集注》、《李清照集校注》,辑录词五十首左右;至于诗、文,保存得完整的不多,大都是零篇断句了。


扩展资料

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司马光(1019~1086),陕西陕州(今山西夏县)人。生于河南光州(今河南光山县),故取名“光”,字君实。他的家乡有一条小河叫涑水,所以他成名后又被为“涑水先生”,,不过他自己更喜欢称“于搜”,意思是他忠诚老实到近乎“迂”的地步。

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曾做到四品管,少年时,他就随着父亲到处做官而南北奔波。20岁时他考中进士,先后在华州、苏州等地做小官吏。到27岁那年,他受宰相庞籍赏识,被调到京城为官,这使他有机会熟悉朝廷情况。可惜好景不长,庞籍被免职离京,司马光为报智遇之恩,毅然跟随庞籍做郓州、并州等地的小官去了。

嘉祐二年(1057年),司马光再次被调入京,四年后担任谏官。他以刚正不阿的性格,从内政外交到社会道德,提出了不少批评和建议。治平四年(1067年)宋神宗即位,任用王安石、司马光,想大干一番事业。然而,司马光同王安石之间在改革什么、如何改革方面产生了严重的分歧,而神宗又支持王安石,司马光终于又一次离开朝廷。

他在洛阳闲居15年,埋头编撰了那套举世闻名的《资治通鉴》。

神宗病死,高太后坚持让司马光出山为相。元丰八年(1085年),67岁的司马光接受朝野之望担任宰相,以惊人的毅力日夜为国操持。然而他也以一个老年人常有的固执,不分青红皂白废了王安石新法。次年,他便与世长辞。

“变法之争”

司马光是一位典型的儒家士子,他主张以仁、义、礼、信来治国,对百姓实行仁政。所谓“仁政”就是要“兴教化,修政治,养百姓,利万物”。他倒并非因为保守而反对王安石变法,事实上,他在当谏官时就对改革朝政提出国不少意见。无论从私人情意还是政治态度上说,王安石变法前,司马光与王安石都十分和谐一致,他们两人还被时人列为“嘉祐四友”行列。

司马光为什么忽然激烈地反对王安石变法呢?其原因时他认为新法“与民不利”。变法之前,王安石提出过发展生产的意见,但实施变法时,王实际上把发展生产发宰了次要位置,而急于解决财政困难。司马光反对侵夺百姓财富来达到富国目的,两人遂由莫逆之交发展到互相攻击,势不两立。

公平而论,新法有利也有弊,而司马光看到和反对地大多是不利于生产和农民的一面。从其爱民、宽民、重农思想出发,他还反对王安石“求治太急”,急躁冒进,他曾给王安石写了三封长信,但王安石始终没有接受和改进。

当然,司马光看待新法也是带片面性的,只见只见其弊不见其利。到后来,随着朝野反对新法之声日盛,他更是越来越偏激,以至形而上学地否定一切。

“《资治通鉴》”

司马光一生的成就与其说是在政治方面,不如说是在学术著作方面。他留下来的《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如果再加上他编撰的《资治通鉴》,那么可以说司马光著述之丰已是前无古人了。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司马光历时19年完成了这部二百九十四卷的巨著,其中15年是在洛阳“独乐园”内修撰的,当时司马光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下野闲居。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下至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1362年德历史。

司马光早就想编一部简明、系统德通史,他当谏官时曾试着编了《周纪》、《秦纪》给宋英宗看。偏爱历史的英宗看了很欣赏,1066年下诏叫司马光继续编下去,并且为他创造了条件,设立书局,配备助手。为了修书,司马光常常拒不见客,“日力不足,继之以夜”。据说光是草稿就堆满了两间房。

司马光编撰此书“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全书取材丰富,考证详密,史料的真实性胜过许多正史。全书绝大部分篇幅记述了历代治乱成败安慰之迹,故而命名为《资治通鉴》

司马光编撰成这套书后欣慰自己“随委骨九泉,志愿永毕矣”,而如今,研究该书已发展成一门“通鉴学”。

“少年佳话”

司马光少年时代的故事多有流传,最著名的莫过于“司马光砸缸”。故事说司马光小时候与其他小孩一起玩,一小伙伴掉进了水缸里,众孩童惊惶失措,而司马光临危不乱,聪明地拿起一块大石头把水缸砸了,救了小伙伴。

其实少年司马光并不是那样资质聪慧的,他不是神童,也不是天才,他缺乏王安石那种过目不忘的才气,他的学识渊博全靠惊人的刻苦精神。6岁开始他就在父亲指点下,攻读文史。他睡觉用的枕头是一段圆木,叫“警枕”。圆木容易动,使人睡不安稳。只要司马光一惊醒,就立即起床挑灯夜读。正是正中精神使他后来学力超群,为他编修《资治通鉴》打下了基础。

父亲司马池对儿子管束很严。年幼的司马光不会剥核桃,别人问他核桃是否自己剥的,他说是。正好被司马池听到了,严厉斥责儿子说谎。这件事对司马光教育很大,从此,司马光立志不说谎话,并且说到做到。

“司马君实”

司马光的字叫“君实”,字如其人,他到确实是一位历史上有名的老实人。他一生忠诚老实,不作口是心非之事。

司马光的先辈是普通农民。他曾自述,他的祖辈在埋葬时甚至连棺材都置不起。司马池要求儿子诚实俭朴,这种家风给了司马光很大的影响。他一生光明磊落,以清贫而不贪不奢为荣。后来司马光在给他的儿子司马康的训示中也是这么要求的。

司马光老实忠诚到什么地步?有一则故事说,一次司马光叫人去卖掉他家的马,他嘱咐卖马的人,一定要讲清楚,“此马夏月有肺病”,;不要欺骗别人。还有一次,一位普通的村夫向他提了个怪问题,司马光答不上来,便老实承认没有考虑过这问题,说待以后研究清楚了再回答。

他认为王安石当政时对西夏的战争也是非正义的,所以在他任相时,就将变法期间侵占的西夏领土,应西夏的要求还给了西夏。有人将他这种举动视为卖国罪行,然而我们认为,也只有司马光才会这么做,在他来说完全是一种君子行径。

司马光强调“务实”,要少说空话,多干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他本人更是一位埋头苦干的务实家。这也是北宋朝野对他一致看好,甚至太后都垂青于他的原因。

“晚年偏激”

司马光重回朝廷为相已是67岁的多病之身了。虽然力不从心,但他还是以惊人的毅力,日夜操劳,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废除了新法中尽存的青苗法、免役法和保甲法,从而固执地一概否定了王安石变法,酿成了他自己地晚年悲剧。他有良好的动机与愿望,却没有得到令人满意地结果。

他曾劝阻王安石不要“求治太急”,但他废除新法时同样也犯了“太急”的毛病。这也难怪,因为他自己清楚,在世之日不多了,要抓紧时间,但就没想到欲速则不达。苏东坡曾劝告他“法向因则事易成,事有渐则民不惊”,然而,固执的司马光已是谁的话也听不进了,甚至因为苏东坡主张对新法“较量利害,参用所长”,就把苏贬出京城。

当年司马光意识到王安石另一毛病是用人不当,任用了吕慧卿这样有才少德的“小人”;而他自己当权时也同样犯了这个错误。后来成为著名奸臣蔡京,改善投机钻营,同钻了司马光性急的空子,在开封府五天之内就废掉了新法。司马光看不到蔡京两面派的本质,还曾树他为标兵。

他废除新法的作为令人想起他少年时砸缸的故事。那位掉进水缸里的小伙伴是被救了,不过缸也被砸破了。

元丰九年(1086年)秋,司马光这位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历史学家与世长辞了。当时的人们万人空巷地前往送葬,争相购买他的画像。

他长眠在他的祖籍山西夏县。今天他的墓地已被修葺一新,供人瞻仰凭吊。

司马光的个人人品几乎完美到无可挑剔的地步,他历来被作为儒家的正人君子被受历朝历代推崇。即使在今天,他身上的忠诚质朴、清贫廉洁及务实作风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他治学的刻苦、求学的毅力及为了完成伟大的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死而无憾的精神更是后世学子的楷模。

他留下来的《资治通鉴》是中国史学宝库中与司马迁的《史记》并称“双璧”的巨著。在这部书的体例上,他吸取了纪传体的优点,避免了编年体的缺点,赋予编年体以新的生命力,对后世史学界影响很大。


扩展资料

司马光墓

   在我国浩瀚的历史著作中,《资治通鉴》是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主编是夏县人司马光,世称涑水先生。

  司马光,字君实,山西夏县人,为宋代宰相,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著有在中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伟大著作《资治通鉴》,死后赠封为温国公。

  司马光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大历史学家,曾在宋哲宗时期任宰相。司马光也是家喻户晓的人物。民间传说的“小儿击瓮”的故事,就是说他的事,传说司马光小时候曾和一群小孩在庭院玩耍,一个孩子失足掉进水瓮中,其他的孩子吓得逃走,而司马光却用石头把瓮击破,水流出来,孩子才得救。司马光墓,位于夏县水头乡,坟墓占地近3万平方米。司马光墓地分为茔地、碑楼、碑亭、余庆禅寺等几个部分。茔地位于右翼,禅院列于左翼,碑楼在最前方。

   碑楼高大,壮观,内有“司马温国公神道碑”一通。碑身厚硕高大,碑文介绍了司马光一生的成就。碑额“忠靖粹德”由宋王哲宗亲笔;碑文为苏东坡书。是司马光墓的重要标志,对外很有影响。

  余庆禅院是宋代为保护司马光墓而建立的一处寺院。寺内,现存有一座明代的大佛殿。殿内有3尊造型优美的大佛像。在大殿后部,还有宋碑五通,明清碑10多通。这些碑文,详细记载了余庆禅寺的历史,是研究司马光墓的重要史料。


扩展资料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山东已被金兵所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 建、浙东安辅使等职。任职期间,采取积极措施,招集流亡,训练军队,奖励耕战,打击贪污豪强,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坚决主张抗金。在《美芹十论》、《九议》等奏疏中,具体分析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对夸大金兵力量、鼓吹妥协投降的人,作了有力的驳斥;要求加强作战准备,鼓励士气,以恢复中原。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议,均未被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曾长期落职闲居江西上峣、铅山一带。晚年韩侂胄当政,一度起用,不久病卒。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情怀,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苏辛」。

  辛弃疾善诗文,但以词明世。其《稼轩词》还六百二十余首,无论数量之富,质量之优,皆冠两宋。乃人中之杰,词中之龙。

  稼轩词向来被人称为「英雄之词」。这些词主要表现了词人以英雄自许,以恢复中原为己任的壮志豪情。他时常回忆起少年十突入金营,生擒叛徒张安国的英雄事迹。如《鹧鸪天》上片道「壮岁旌旗涌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騄,汉箭朝飞金仆姑。」辛词还表现了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悲愤心情。如《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上片﹕「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词中通过看吴钩宝剑,拍遍栏杆的典型动作,生动表现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悲愤心情。辛弃疾这类「英雄之词」,大都使气岑才而作,情感激昂悲壮,风格沉郁雄放。此外,辛弃疾也有写一些乡村景物和田园情趣的词﹕《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辛弃疾的词也不乏风格婉约,又寓意深曲的作品。如《青玉案.元夕》,上片铺叙元宵夜的欢乐场面,下片转写一位幽居自处,不同凡响的女子﹕「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实际上表现词人「自 怜幽独」的情怀。

  总之,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英雄壮志和豪情,极力使气逞辞,以文为词,大为扩展了词体的题材范围,形成了沉郁豪壮的主体风格,又兼有婉约深曲和清新质朴的格调,可以说熔铸百家,自由挥洒,多姿多彩。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