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一历史 -> 高一下学期 -> 第二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6阅读:nyq
字号:|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七七事变至1938年10月,是抗日战争的战略防御阶段。七七事变开始了日本帝国主义变中国为其殖民地的全面侵华战争,全国的抗战由此开始。在中共倡导和推动下,国共两党在民族危亡之时,再度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行全民族的抗战。两党实行两种不同的抗战路线,存在两个不同的战场。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在防御阶段起了主导作用,由于敌强我弱,国民党的片面抗战,导致正面战场的连续失败,大片领土沦陷。以共产党军队为主体的敌后战场,在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同时,在敌后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毛泽东的《论持久战》,驳斥了“亡国伦”和“速胜论”,为全国人民指明了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
重点分析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确立和《论持久战》的发表是本课重点。
  卢沟桥事变是全面抗战的开始,日军的全面侵华引发了中国社会矛盾的变化,各种政治势力对比产生形形色色的反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确立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又有利于引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通过对经典著作的学习,不仅为以后各节抗战史的学习打下基础,而且能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正确的理论,正确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对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
重点突破
  关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可先联系旧知识,使学生认识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有其必要性以及可能性。再让学生归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实现的重要事件,即可掌握建立过程。同时,紧紧围绕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和中共为此做出的努力这两条主线来掌握,而国民党方面态度的变化发展又是至关重要的。
  关于毛泽东的《论持久战》。首先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正面战场失利的原因;在回忆正面战场、敌后根据地的开辟情况,让学生预测中日战事发展;介绍抗日战争爆发后,出现的两种关于抗日战争发展的言论;最后,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毛泽东《论持久战》的主要内容,并评价《陆持久战》发表的意义。
难点分析
  国共两党实行不同的抗战路线的原因是难点。两条不同的抗战路线始终贯穿抗战的全过程,并影响着抗战的前途和中国的命运。在阐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忽略国共两党不同的阶级属性和当时不同的政治地位。在这里对学生进行共性与个性、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是必要的。
难点突破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国共两党的阶级本质这一角度来理解。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虽被迫加入全民族抗战的行列,但从其一贯与人民为敌的阶级立场出发,害怕中国共产党及人民革命力量的壮大,故而推行一条单纯依靠政府和军队的片面抗战路线。中国共产党是人民利益的代表,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积极发动群众,壮大人民的力量,包括争取联合国民党,实行全面抗战路线。两个不同的出发点,两种不同的路线,产生两种不同结果是必然的。
课内探究活动
  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分组进行讨论:根据抗日战争初期的战况以及结果、中日两国情况、以及国际环境,分析、预测中日战争恳出现的发展态势。
各组讨论之后,派一人说明本组的讨论结果。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