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一历史 -> 高一下学期 -> 第二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一节 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6阅读:nyq
字号:|


扩展资料

两条不同抗战路线的比较

  (1)依靠的力量不同:片面抗战路线是由国民政府和军队包办抗战,依靠英美等国的“外援”,不给人民以抗日所必需的民主自由权利。全面抗战路线依靠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并争取和团结一切抗日力量。为此,共产党提出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充分动员、组织和武装民众抗战,使抗日战争成为真正的人民战争。洛川会议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就是全面抗战路线的具体体现。总之,两条抗战路线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抗战。
  (2)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片面抗战路线是由国民政府的阶级本质决定的,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与广大工农群众处于阶级对立状态,因此不愿意让人民的力量在抗战中发展壮大,从而威胁其目后的统治。全面抗战路线是由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领导的,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使抗日战争变成了真正的民族解放战争。
  (3)抗战的结果不同:片面抗战路线挫伤和打击了人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影响到国民党前线官兵的士气和战斗力,导致了抗战初期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丧失了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八路军、新四军执行全面抗战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使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日益壮大和发展,严重威胁日军后方,成为抗战后期对敌作战的主要力量。




扩展资料

论抗战时期中、美、英军事合作

  一、中国联美、英抑日的最初努力
  1.抗战初期,中国向美、英提出“调停”和“联合干涉”中日战争的要求
  卢沟桥事变后,中国人民同仇敌忾,强烈要求南京国民政府立即实行抗战。国民政府确定了两手准备的应变方针:“应战而不求战”,蒋介石电告宋哲元“不挑战必抗战”。7月11日,国民政府立法院长孙科在上海对记者发表谈话表示:卢沟桥事件有扩大可能,中央决不容再失寸土。
  在组织军队应战的同时,中国政府还试图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战事。然而,日本侵略者气焰嚣张,拒绝与中国中央政府进行交涉。中国请求美、英各国出面“调停”,欲借美、英之力迫使日本停止军事进攻。7月16日,中国向九国公约签字国送交了有关中日冲突的备忘录。7月21日至28日,蒋介石连续召见美驻华大使詹森、英驻华大使许阁森等人,要求各国单独或联合出面调停。他对詹森强调:美国是表明尊重中国主权的九国公约之发起国,在国际法、在道义上都有协助制止日本行为的义务。他向许阁森说:“现在局势,只有英美两国努力从中设法,或可变为和缓……
  不久,“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战争形势日益严峻。中国政府一面调集军队抗战,一面继续请求美、英出面“联合干涉”。
  上海是中国现代经济的中心,也是美、英等列强在华利益最为集中的地区。日军侵略上海,不仅使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受到严重侵害,而且也大大损害了美、英在华利益。当时,驻华英舰队总司令李德尔以“负责与驻华英军协力保护公共租界”为名在上海密切注视着事态发展,在上海附近还停泊着克姆白伦号巡洋舰、苏福克号巡洋舰。达那号轻巡洋舰等
  一批英舰。有的报纸还披露说:“美、英两国,据传有互商联合制裁日本的计划”,“英兵一千人,已续开上海。
  中国政府决策层认为,美、英等国在中国有着重大政治。经济利益,对于日本扩大侵华战争特别是向上海等大城市的进攻绝不会袖手旁观。蒋介石于1937年8月31日对英国路透社记者发表谈话,强调说:“国际间对于现时中日两国不宣而战之战争有联合干涉之必要。”“此种国际干涉,非完全为中国,实为谋国际间整个之完全。”这番话,真实反映了中国政府对美、英“联合干涉”的急切渴望。
  2.美、英顾忌“得罪日本”,惟恐卷入中日战争抗战初期,美国政府“不愿采取得罪日本和激怒孤立主义的行动”。担心它的主动行动会引起日本的反感,害怕进行“调停”活动。美国国务卿赫尔认为:“一项调解的意图只会激怒日本政府,并给予其机会以告诉日本人民,西方列强正试图干预他们所谓日本在华的自卫权利。”英国政府既对中日战争表示“关切以及谋求和平解决的期望”,又极力避免卷入中日冲突之中。英国首相张伯伦在内阁会议上说:“想像不出在欧洲形势如此严重的时候,还有什么比在此时向日本寻衅更带有自杀性质。”咽此,张伯伦政府对日本的侵略活动采取了妥协退让的态度。在“八一三”抗战期间,英国仅提出一个划上海为“中立区”的建议,但是,日本拒绝接受英国这一“调停”计划,继续疯狂扩大侵略战争。
  对于日本的嚣张气焰,英、美颇感愤慨,但是又无可奈何。张伯伦在10月21日下院的答辩中明确说:“我觉得,假若到这次会议来谈论经济制裁、经济压力和使用武力,那全然是一种错误。”英军驻华总司令李特叹息道:“这对白种人来说是一种耻辱。白种人尤其是英国人苦心经营建立了这座美好的城市,它是远东的一颗明珠,但他们现在却没有力量阻止日本人破坏它或利用它。”
  3.中国政府外交努力的积极意义
  有一种观点认为,抗战初期中国政府期望美、英等国“调停”和“联合干涉”是一种妥协投降的行为。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应该看到,这是中国政府坚持长期抗日的一个重要步骤。这种外交努力虽然没有、也完全不可能立刻阻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是,中国政府在这一努力过程中,向西方各国揭露了日军的侵略罪行,粉碎了日本掩盖其侵华真相和战争企图的宣传活动。这一策略,坚持了“中日问题国际化”的原则,打破了日本提出的“日中纷争孤立化”的企图,从而争取到了美、英有识之士对中国抗战正义性的认识,为后来争取美、美援助,直至与美、英的军事同盟创造了条件。
  二、军事合作方案的酝酿与受挫
  1.美、英决策人物对中国的抗战形势的判断出现错误为什么中国政府的呼吁,未能得到国际上的回应呢?有的论著把它简单地归咎于美英的“绥靖”政策,这固然是一个重要因素。但是,还有一个深层原因,就是美、英决策人物对中国的抗战形势的判断出现错误。
  在抗战初期,尽管中国士兵可歌可泣英勇抗战曾赢得美、英各国舆论的高度称扬。但是,美、英政府的决策人物对中国人民的抗战力量根本不了解,对中国的抗战前途感到悲观,对中国政府缺乏信心。
  美国认为初出茅庐的国民党政权举止不定,有人说它羽毛未丰,甚至有人说它已经半身不遂。中国混乱的政局,使华盛顿认为采取任何形式的行动都比较棘手。丘吉尔也曾说,不相信中国有能力组织起大规模的对日作战。英国很希望亚洲的防务有所加强。但是在这一地区顶住日本主要是靠英国,而不能指望中国。在这种认识下,持所谓“中立”立场的美国和宣称“不卷入远东冲突”的英国,自然也不可能对中国抗战出面援助。
  2.中国提出联合英、美、法军事合作方案
  中国政府于1939年4月提出一个中、英、美、法军事合作方案。其主要内容为:中、英、法三国实行军事及经济合作,请美国作平行行动;不单独对敌媾和;中国以兵力人力物力,他国以海空军作战;各国经济合作,共同对日制裁。美国对此不感兴趣,声称行动须受中立法的束缚。英国直截了当地说,目前远东局势尚未到需要认真研究中国建议的阶段,对中国吁请军事合作的要求加以拒绝。法国则表示希望得到美国的合作。
  1940年5月,丘吉尔担任英国首相兼国防大臣。中国政府认为中、美、英关系发生转机。蒋介石致电祝贺,表示“中英两国合作之精神,得以倍增敦笃”,继续发出军事合作的呼吁。但是,丘吉尔不仅对中英军事合作毫无兴趣,还以牺牲中国的利益为筹码,谋求同日本改善关系。在短短的两个月内,采取了三项妥协步骤:公布英、日协定;封闭滇缅公路;与日本达成3个月内结束中日战争的秘密协定。
  对此,中国政府异常愤怒。7月16日,蒋介石警告英国政府:“如英国果有此种行动,余敢断言,英国必获极端相反之结果,其本身必遭无穷之祸。”“如英国视为停止滇缅路可以缩短远东战争者,余复断言:其结果必更助长远东之战祸,而扩大远东之战局。”为了促使丘吉尔改变对日本的妥协退让政策,中国敦促美国在远东多负责任,试图请罗斯福出面,同丘吉尔制定一份合作计划,并且公布于世,使英国对日态度坚强起来。7月1日、2日,蒋介石派宋子文两次拜见罗斯福。罗斯福除要求中国“继续持久待变”外,并没有回答实质问题。美方还通过中国驻美大使胡适电告蒋介石,美国在远东,虽极愿与他国合作,终因政治之束缚,不能与他国有政治上或军事上之事先承诺。这样,中国政府的联合英、美、法军事合作方案便付诸东流。
  3.中、美、英三国合作方案再度搁浅
  1940年9月27日,德、意、日三国在柏林签订《三国同盟条约》,表明东西方三个法西斯国家在重新瓜分世界的共同目标下结为一体,准备在欧洲、亚洲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
  在此危急形势下,中国政府采用“参加美、英战线”的策略,加快了推动军事合作的步伐,把促成中、美、英三国同盟,作为中国政府战时外交的重点。11月9日,中国政府向美、英驻华大使提交了中、美、英三国合作方案。
  方案首先列举三项原则:
  坚持九国公约之门户开放与维护中国主权、领土、行政完整原则;反对日本之所谓建设“东亚新秩序”或“大东亚新秩序”;认定中国之独立自由为远东之和平基础,亦即太平洋整个秩序建立之基础。
  方案提出的步骤为:
  其一,中、美、英三国共同宣言,声明为实践签署九国公约之义务与确保太平洋之和平起见,中、美、英三国认定上列三点原则为共同之立场。其二,由美、英两国共同声明以上三点原则为共同之立场,因此美、英两国当尽力援助中国,确立其主权与领土行政之完整,恢复国际(或用太平洋)和平之秩序。其三,中英两国订立同盟,并要求美国共同参加,如美国无意参加,亦须先征得美国对此项同盟之同意与赞助。
  方案最后还提出了相互协助之具体项目四点:
  美、英两国即共同或分别借款予中国,借款总额为美金2亿至3亿元;由美国每年以信用贷款方式售给中国战斗机500至1000架,并由美、英两国供给中国以其他之武器;美、英派遣军事与经济、交通代表团来华,组织远东合作机关,此项代表团之团员得由中国政府聘请为顾问;美、英与日本或美、英两国中任何一国与日本开战时,中国陆军全部参战,中国全国之空军场所全归联军使用。
  美、英两国对此方案仍不赞成。罗斯福表示,美国并不要和日本开战,美国也不能与他国结盟,或作军事上之承诺,对中英同盟,亦不便于促成。丘吉尔通过其驻华大使多次表达英国政府反对合作的态度,认为“中英同盟一旦成立,将立即引起英日战争”。中国提出的中、美、英三国合作方案又化为泡影。
  三、推动美、英实行援华抑日政策
  1.美、英重新思考中国的战略地位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美、英对中国的抵抗能力的认识逐渐发生了变化,对中国的战略地位进行重新估价。在中日战争爆发之初,外国观察家对中国持悲观态度,以为最多两三个月中国就要失败。然而战争的发展出乎他们的意料。尽管中国在战争初期遭受了重大损失,但中国军民的顽强抵抗毕竟打破了日本速战速决的战略企图,迫使日本陷入持久消耗战之中。
  1938年春夏,在华的美国军事观察人员陆续向国内发回的消息,开始显示出对中国军队战斗力和战争发展状况评价的某种变化。美国亚洲舰队司令亚内尔上将在一份报告中说:只是由于中国的抗战挡住了日本军团,日军才没有向加利福尼亚进军。这份报告曾在美国国务院、白宫以及军方高级官员中传阅。担任罗斯福特别信使的卡尔逊在3月31日的报告中,表示了对中国军队比较乐观的看法。他在报告中说:“中国军队正飞快地得到改善。中国士兵仍然优于日本士兵,但军官需要参谋业务和指挥方面的训练,他们现在正在得到这种训练。”他认为,中国只要能获得外国的贷款和战争物资,能维持对日统一战线并平息那些不惜一切代价的主和派,中国就能够继续抵抗。
  中国的抗日战争度过了南京失陷后的危机而继续支持下去,这为美、英重新认识中国提供了现实基础。中国军民坚持长期抗战的实践和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受到一些美、英有识之士的尊重。“中国在这场战争中付出的可怕的人与物的代价,对美国的公众舆论有深刻的影响”。
  在对中国军队战斗力重新认识的基础上,美国开始认真思考援华抑日战略必要性和可行性。其远东政策开始发生变化,由注重怎样才能最好地避免卷入冲突转向在避免冲突的前提下,怎样尽可能增强中国的抵抗能力。美、英为了让中国继续抗日,不走亲德路线,对华援助较前有所增加,中、美、英三国在局部范围内开展了各种合作。
  2.中国获得美、英贷款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政府通过各种渠道筹措经费。在罗斯福政府的努力下,孤立主义者对中日战争实施中立法的企图未获成功。1938年12月15日,美进出口银行公开宣布向中国在纽约设立的世界贸易公司贷款2500万美元。在美国的影响下,英国也于12月19日宣布给中国贷款50万英镑购买卡车。次年,英国又宣布向中国提供500万英镑的平准基金贷款,以稳定中国的法币价值。这些贷款,标志着美、英援华的开始。1940年11月30日,在日本承认南京汪精卫汉奸政权的同一天,美国宣布给中国1亿美元贷款,表示继续承认“合法的按照宪法程序产生的重庆政府”。12月10日,英国借给中国1000万英镑。对美、英援助,中国政府官员们感到鼓舞,蒋介石在12月7日日记中认为,这是抗战以来最大的一次“国际助力”。
  3.中国争取美、英空军援助
  1940年10月18日,蒋介石召见美国大使,希望美国提供飞机援助。蒋介石还写信给罗斯福,请求从美、英抽调部分飞行员,组成一支特种空军部队,同中国军队协同作战。要求美国一年内售给中国1000架飞机,其中200-300架飞机要在1940年底前运到。
  对中国的请求,美国态度积极。罗斯福感到,当时对日本最有效的掣肘仍然是继续援助中国。罗斯福签署“租借法案”及允许美国预备役军官和从陆海军航空队退役的人员参加美国志愿航空队到中国对日作战的命令。从1941年7月,首批110名飞行员和150名机械师抵达缅甸,开始参加运输和作战。这支由美国人组成的、最初只有3个战斗机中队的空军部队,在中国的空战和运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美国还同意从英国的订货单上调拨100架驱逐机来保卫滇缅公路。这一援助,从物质上说,数量很少,未能达到中国政府要求,但从精神上,却给了中国抗日军民莫大的鼓舞和支持。
  而英国却表现冷漠。1941年1月,受中国政府的委托,宋子文向英国政府提出两项要求:
  其一,美国供给中国陆军之飞机100架,在仰光(在缅甸)或在加尔各答(在印度)装妥后飞赴中国。其二,英国与美国两政府以轰炸机与驱逐机组成之空军供给中国,飞机在缅甸或印度装配,其服务与战斗人员则由美、英组空军单位任之。
  丘吉尔召集有关人员研究后,认为“因本国军备之急需,欲求其以军械供给贵国,实多困难,尤以飞机之供给,人员、机身两者几皆不可能”,表示无法满足中国的要求。英国坚持中、英两国军事上、经济上完全合作,必须等待英、日开战后。英国远东军总司令波普翰自新加坡致函蒋介石,声明:“若英帝国与日本间之战事一旦发生,中英两国必须在军事上及经济上努力谋得完全之合作。”英国表示,由于英日尚未开战,日前还不能同意蒋介石的中、英军事合作的一些建议。
  4.中国军事考察团赴缅、印、马考察为了实现中、英、缅的共同防御,英国邀请中国派军事考察团前往缅、印、马进行军事考察。经3个月考察,中国考察团编写出中、英、缅共同防御计划草案。后经修改补充,中国于1941年6月正式向英国提出了《中英缅共同防御计划书》。
  四、三国军事同盟的正式形成
   1.  中、英联合军事行动会谈取得积极成果
  1940年9月初,日军进军法属印度支那,并于当月与德、意缔结军事协定,争夺英国亚洲殖民地的迹象日趋明朗,这才使英国感到绥靖政策在东亚并没有收到效果。加上美国在远东对日政策日趋强硬,英国对日态度逐渐变化。针对英国对日态度的转变,蒋介石于1941年2月至8月同英国大使卡尔和驻华武官戴尼斯在重庆举行一系列会谈,7月下旬至8月中旬,中国军方代表商震等又同戴尼斯等,就中英联合军事行动问题举行了四次会谈。这些会谈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在8月6日的第三次会谈和8月12日的第四次会谈中,双方又就给养问题、交通问题。香港防卫问题、派遣轰炸机队来华问题等进行了交谈。
  会谈结束后,中方代表将中英联合军事行动四次会谈之结论报告蒋介石。报告分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属于英国方面:英方派游击顾问来中国;英方同意缅甸政府在缅境内应予中国以诸种权利,如中国飞机在缅装配、增借机场等;垒允、腊戍间由英方架设有线电话,便于通信联络。
  第二部分,属于中国方面:日本进攻香港时,中国军队在该方面发动攻势,以协助英方防守香港;日本进攻缅甸时,中国军队自滇境出击侵缅敌军之侧背,此部队须在战前向滇境内普洱一带集结,并先与英缅方面取得联络;中国在缅甸机场贮备战斗机之汽油、弹药,以供中国机队协助缅甸防御之用;中国云南及湘桂路沿线指定之机场根据地,准予英方贮备汽油、弹药材料,并在战时借给英国空军使用。
  第三部分,属于双方:中国方面普洱派遣军之给养,由英、缅补给,中方照价付款,给养运输、通信联络,双方共同负责;英方利用现有仓库组织协助中方启运在缅军用物资,并代中方运输物资腊戍至昆明;八莫保山公路之修筑,由双方共同负责。
  第四部分,一些议而未决问题。如:英国派遣志愿空军来华问题;英国借TR9D式侦察机给中国问题;中国空军在缅飞行训练的有关问题;英印政府协助中方修筑中印公路问题。中国方面供给缅方步枪、手枪反弹药问题。从上述报告可以看出,中、英双方虽未取得完全一致意见,但已就军事合作问题达成初步协定。
  2.中国战区成立
  1941年12月23日,中、美、英三国在重庆召开联合军事会议,达成了《远东联合军事行动初步计划》。当天,中、英双方在重庆签订《中英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1942年1月3日,反法西斯同盟国宣布,蒋介石出任中国战区盟军最高统帅。后美国调史迪威任战区参谋长,中、美、美军事合作正式形成。
  为什么原先反对三国军事正式合作的美、英两国,此时如此积极地公开宣布中、美、英三国军事联盟呢?
  我们不妨分析一下美、英和中国军队在战场上的表现。
  一方面,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美、英军队屡战屡败。美、英军队在西太平洋和东南亚连连失利,英国自称为“不可攻破的堡垒”的新加坡也被日军偷袭成功,使丘吉尔也感到“不胜惊异”,“痛苦之至”。
  另一方面,中国军队取得了重大胜利。正当美、英军队连接受挫之时,中国却在第三次长沙会战中毙伤口军5万余人,俘日军139人,取得了自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盟军的第一次重大军事胜利。这一胜利,使美、英对中国及军队在战争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新的认识。对于这一胜利,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来电庆贺,海军部长诺克斯发表告中国人民书,指出这是所有同盟国家的共同胜利。美国记者福尔门氏在湖北视察后报道说:“中国第三次长沙大捷,证明了二个原则,那就是中国军队的配备,若能与日军相等,他们即可很轻易地击败日军。”英国《泰晤士报》说:“12月7日以来,同盟军惟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美、英领导人意识到,中国是亚洲大陆反抗日本法西斯的主要国家,在同日本的作战中,中国军队是最成功的。华盛顿的决策人物把中国作为美国战略上遏制日本和建立亚洲新秩序的一个生死攸关的同盟者。丘吉尔在1942年1月21日致伊斯梅将军的电报中指出:“缅甸如丧失,那就惨了。这样会使我们同中国人隔绝,在同日本交战的军队中,中国军队算是最成功的。”“中国一崩溃,至少会使日军十五个师团,也许会有二十个师团腾出手来,其后大举进犯印度,就确实可能了。   3.三国军事合作迅速扭转了盟军在战场上的被动局面
  1942年初,英军中弥漫着失败主义的情绪,驻缅英军统帅遭日军重重围困。2月,英国请求中国政府军事援助,尽管中国国内战事十分紧急,中国政府还是接受了英国的请求。中国军队及时前往援救,使包括英军统帅在内的数千英军和盟国人士逃脱了被俘的命运。中国军队凭着自己的英勇抵抗,赢得了世界各反法西斯国家的尊敬。
  五、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础
  中国军民显示出的中华民族伟力,是三国军事合作得以形成并获得成功的关键。
  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显示出的伟大民族凝聚力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是三国军事合作得以形成并获得成功的关键所在。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一直被帝国主义列强视为可以被任意欺凌、宰割和奴役的民族。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华民族的国际形象发生巨大变化。在强敌大举进攻面前,中国军民以血肉筑起的长城去抗击侵略者,顽强不屈、前赴后继,世界各国都不得不重新审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
  面对强敌的入侵,中国政府运用正确的方针策略,不懈努力,既批评和反对了美、英对日本侵华观望。妥协的政策,又始终保持同美、英的密切联系,积极开展军事合作的磋商与酝酿;开展多渠道的战时外交,有力地推动美、英对华政策由观望妥协向援华抑日再到合作抗日的转变。
  当然,罗斯福、丘吉尔两位历史巨人,审时度势,改变了对日本侵华的所谓“中立”和“绥靖”政策,及时调整在亚洲太平洋地区的军事战略,也是三国军事合作得以形成的条件。



扩展资料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有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及亲英美派大资产阶级共同组成的抗日统一战线组织。它的建立是华北事变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结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包括三种力量:进步力量(工人、农民、革命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中间力量(民族资产阶级、民主党派、一部分地方实力派和其他爱国分子)和顽固力量(以蒋介石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其主体力量是工人和农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中心目标是反对日本侵略,保卫民族独立,具有广泛性、民族性的特点。
  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确保无产阶级在统一战线中的政治领导权。在对各阶级的相互关系上,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总方针,执行“又团结又斗争,以斗争求团结”的政策,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历史意义在于团结了全民族一切抗日力量,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根本保证。

返回


扩展资料

中共为团结各阶层共同抗日采取的重要政策或措施

  ①“七·七”事变后,中共召开洛川会议,制定了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的人民战争路线。
  ②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针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活动,中共及时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口号,打退了多次反共高潮,孤立了顽固派,维护了统一战线。
  ③在根据地政权中实行“三三制”原则,团结了进步分子和开明绅士,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④解放区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




扩展资料

蒋介石一九三七年庐山谈话

1937年7月17日在庐山第二次谈话会上讲演

  各位先生,中国正在外求和平,内求统一的时候,突然发生了卢沟桥事变,不但我举国民众悲愤不置,世界舆论,也都异常震惊。此事发展的结果,不仅是中国的存亡问题,而将是世界人类祸福之所系,诸位关心国难,对此事件,当然特别关切,兹将关于此事之几点意义,为诸君坦白说明之。

政府的一贯主张

  第一,中国民族本是酷爱和平,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向来主张对内求自存,对外求共存。本年二月三中全会宣言,于此更有明确的宣示。近两年来的对日外交,一秉此旨向前努力,希望把过去各种轨外的乱态统统纳入外交的正轨。去谋正当解决。这种苦心与事实,国内外都可共见。我常觉得我们要应付国难,首先要认识自己国家的地位,我们是弱国,对自己国家力量要有忠实估计,国家为进行建设,绝对的需要和平。过去数年中,不惜委曲忍痛,对外保持和平,即系此理。前年五全大会,本人外交报告所谓“和平未到根本绝望时期,决不放弃和平,牺牲未到最后关头,决不轻言牺牲”。
  跟着今年二月三中全会,对于“最后关头”的解释,充分表示我们对于和平的爱护。我们既是一个弱国,如果临到最后关头,便只有拼全民族的生命以求国家生存,那时节再不容许我们中途妥协,须知中途妥协的条件,便是整个投降,整个灭亡的条件,全国国民最要认清所谓最后关头的意义。最后关头一到,我们只有牺牲到底,抵抗到底,唯有牺牲的决心,才能博得最后的胜利;若是彷徨不定,妄想苟安,便会陷民族于万劫不复之地。

卢沟桥事件能否解决是最后关头的境界

  第二,这次卢沟桥事件发生以后,或有人以为不是偶然突发的,但一月来对方舆论或外交上直接的表示,都使我们觉到事变发生的征兆。而且在事变发生的前夜,还传播着种种的新闻,说是什么要扩大塘沽协定的范围,要扩大冀东伪组织,要驱逐二十九军,要逼迫宋哲元离开,诸如此类的传闻,不胜枚举。可想见这一次事件并不是偶然的。从这次事变的经过,知道人家处心积虑的谋我之极,和平已非轻易可以求得。眼前如果要求平安无事,只有让人家的军队无限制的出入我们的国土,而我们本国军队反要经受限制,不能在本国土地内自由驻札。或是人家向中国军队开枪,而我们不能还枪,换言之,就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我们已快要临到这极人世悲惨的境地,这在世界上稍有人格的民族,都无法忍受的。我们的东四省失陷,已有六年之久,继之以塘沽协定。现在冲突地点已到了北平的卢沟桥,如果卢沟桥可以受人压迫强占,那么我们五百年故都,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与军事重镇的北平,就要变成沈阳第二。今日的北平若果变成昔日的沈阳,今日的冀察亦将成为昔日的东北四省,北平若可变成沈阳,南京又何尝不可变成北平。所以卢沟桥事变的推演,是关系中国国家整个的问题,此事能否结束,就是最后关头的境界。

我们是应战而不是求战

  第三,万一真到了无可避免的最后关头,我们当然只有牺牲,只有抗战,但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必不得已的办法。我们全国国民必能信任政府,已在整个的准备中。因为我国是弱国,又因为拥护和平是我国的国策,所以不可求战。我们固然是一个弱国,但不能不保持我们民族的生命,不能不负起祖宗先民所遗留给我们历史上的责任,所以到了必不得已时,我们不能不应战。
  至于战端既开之后,则因为我们是弱国,更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那时候便只有拼民族的生命,求我们最后的胜利。

希望和平解决但固守我方立场

  第四,卢沟桥事件能否不扩大为中日战争,全系日本政府的态度;和平希望绝续之关系,全系日本军队之行动。在和平根本绝望之前一秒钟,我们还是希望由和平的外交方法,求得卢事的解决。
  我们的立场有极明显的四点:一、任何解决,不得侵害中国主权与领土之完整。二、冀察行政组织,不容任何不合法之改变。三、中央政府所派地方官吏,如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宋哲元等,不能任人要求撤换。四、第二十九军现在所驻地区,不能受任何约束。这四点立场是弱国外交最低限度,如果对方犹能设身处地,为东北民族作一远大打算,不想促成两国关系达于最后关头,不愿造成中日两国世代永远的仇恨,对于我们这最低限度之立场,应该不至于漠视。总之,政府对于卢沟桥事件已确定始终一贯的方针和立场,且必以全力固守这个立常到最后关头只有抗战到底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我们知道全国应战以后之局势,就只有牺牲到底,无丝毫幸侥求免之理,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亦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在此安危绝续之交,唯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希望各位回到各地将此意转达于社会,俾咸能明了局势,效忠国家,这是兄弟所恳切期望的。

原载文汇年刊编辑委员会编《文汇年刊》1939年5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