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备课参考 -> 高三历史 -> 高三下学期 -> 第三章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制度

作者:未知来源:中央电教馆时间:2006/4/28 18:31:56阅读:nyq
字号:|


典型例题

  例1 导致北魏实行均田制的根本原因是( )

  A.汉族地主的建议  B.南北对峙的形势

  C.民族矛盾的激化  D.中原地区先进的经济形态迫使

  答案:D

  例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的单项选择题,要抓住“根本原因”来理解,“原因”主要是指必要性,根本原因也就是必要性诸因素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我们知道,均田制是封建土地所有制,入主中原的北魏统治者,是什么因素使他们采取先进的封建立地所有制呢?显然与B项和C项关系不大,A项可以说是一个重要因素,但不会是根本原因。汉族地主为什么建议实行这种封建立地制而不是其他的土地所有制呢?这是由当时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力和封建生产关系决定。因为相对鲜卑族以前的奴隶制而言,封建的经济形态显示出不可比拟的先进性,实行封建生产关系是不可抗拒的潮流。

  例2 在北魏施行均田令中,政府向农民分配的土地主要是 ( )

  A.全国土地的重新分配   B.狭乡、宽乡的土地重新分配

  C.通过法令,对官僚地主占地数限制后的多余土地

  D.政府控制的无主荒地

  答案:D

  例题分析“本题的关键是对“均田令”的准确理解。“均田令”并不是打土豪分田地,对全国土地的重新分配。它没有触动封建地主和农民占有的私有土地,而是把政府控制的公共荒地拿出来分配。分得土地者只有使用权并无所有权,且必须向政府交纳田租、户调并服兵役、徭役。因而,A、B、C三项均可排除,只有D项是正确选项。

  例3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晋书》中指出:东晋时期,形成了王氏、庾氏、谢氏轮流执政的局面。晋主虽有南面之尊,无总御 ,宰辅执政,政出多门,权去公家,遂成习俗。

  材料二 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暨时有之,皆曲有故慢主纲时,实为乱源。

一一《晋书·刘毅传》

  材料三(齐武帝曾说):“学士辈不堪经国,唯大读书耳。经国一刘系宗(寒人)足矣,沈约、王融数百人,于事何用!”

——《南齐书》

  (王俭为太尉,曾对人说):“我虽有大位,仅寄岂及茹公(注:即茹法亮,寒人)!”

——《南史》

  材料四 至齐梁陈诸君,则无法论贤否,皆威福自专,不肯假权于大臣,而其时高门大族,门户已成,令仆三司,可安流平进,不屑竭智尽心,以过恩宠。且风流相尚,早以物务关怀,人主遂不能借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

——赵翼《甘二史札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导致这种现象的阶级根源是什么?

   (2)材料二中刘毅对士族制度的态度如何?为什么?

   (3)材料三中齐武帝和工俭的话反映了什么问题?

   (4)材料四中赵翼认为造成以上现象的原因有哪些?你认为还有什么原因?

答案:(1)材料一反映士族在政治上享有特权。东汉豪强地主在政治、经济上享有特权,世代居高官。到了魏晋,地主阶级中有了士族和庶族的划分,形成了士族制度。

  (2)反对。认为士族制度是“乱源”。

  (3)反映了士族势力的衰落。

  (4)士族“门户已成,令仆三司,可安流平进,不屑竭智尽心,以邀恩宠。且风流相尚,早以物务关怀,人主遂不能借以集事”。士族的极端腐朽性,决定了土族制度的必然衰落。例题分析:本题是考查学生如何认识士族制度与士族的势力,所以要求学生必须事握士族产生的背景及历史作用。土族形成于魏晋时期,是割据分裂的政治基础。南北朝时期,南北政权不论如何更替,都不得不依靠士族地主来维护地主的统治地位。土族势力的腐朽统治,是西晋政权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东晋时期,土族地主在抵制北方政权的进攻,维护江南地区的安定局面和促进江南地反经济发展方面,有过一定的进步作用。南朝时期,南方士族控制了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垄断了仕途,成为社会上的特殊势力。其腐朽统治,导致南方土族势力逐渐衰落,为南北重新统一提供了条件。

  例4 下列各项不是士族制度衰亡的客观原因的是

  A.士族生活腐化,极端腐朽  B.隋唐科举制度的实行

  C.隋末、唐末农民战争的打击  D.庶族地主逐渐取得政治地位

  答案:A

  例题分析:此题为因果逆向选择题,是历史和政治综合能力题,主要考查历史结论的再认再现能力,历史思维的分析能力,辩证唯物主义的因果关系、主观原因与客观原因的综合运用。四个选项都是原因,B、C、D三项都是客观原因,只有A项是主观原因,士族自身的腐朽必然是导致其衰亡。

返回页首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