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艺体 -> 美术 -> 正文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 美术教育本质的研究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20:52:50阅读:
字号:|

  美术教育本质的研究

  美术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美术手段,有机实施培养受教育者形成美术的整体性认识与创造能力的一种社会化行为。接受美术教育的人,其期望和学习获得的结果是不一样的。即一种是成为美术家。另一种是接受美术文化教育,其中的重点是接受美术欣赏教育。这便构成了美术教育具有必须培养出美术的生产者与美术的消费者的特有教育特质与行为结构。换句话说,美术教育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特质。即美术教育本质是在一般教育本质系统育人性、社会性、生产性和国际性的统一体之上的个体性升华。一般教育本质又是研究美术教育的逻辑起点,美术教育的发展又促进特定社会整体教育的发展。所谓美术教育本质,是指美术教育与其它事物相区别的最基本的质的规定性。美术教育的本质是一个立体结构系统,其包括空间直感教育性(即美术灵感获取教育,美术直感与造型感觉能力训练教育)、启迪诱创教育性(即情感有效宣泄教育、魅力美表现实践教育)和情感享受教育性(即审美欣赏意识与能力教育)。

  一、美术教育的空间直感教育特性

  美术教育的空间直感教育性是由美术自身具有的二维或三维空间性与视觉直观性决定的。在美术教育过程中,除了实践教育的一般育人特性之外,首要的是向美术学习者说明其接受有效捕获美术灵感、加强对美术形态的直观感受与造型感觉能力培养与训练的重要性与意义。无论是专业美术教育,还是非专业美术教育,对学生关于美术的空间直感意识与能力教育,都是重要的。英国艺术评论家赫伯特·里德在1937年著的《艺术与社会》一书中讲:“我们认为,某些天生素质对艺术家来说十分重要,只有拥有这种素质的儿童才有可能成为艺术家。”[2]接着里德又说,那么“采用什么方式才能成功呢?……教育问题已经显而易见了”[3]。所以美术教育首先必须努力引导、发掘学习者自身内在潜藏的或被外界因素所压抑了的美术资禀(即美术天赋)。也就是说,美术教育者要积极引发学生个体内在的力量,激励学生对其生存环境发生积极的感受、体验与反映,促成学生以美术特有的思维和艺术认识论去积累对自我与外在客体的经验,并积极地选择自我的生存理由与方式,以获得进取的自信心和美术创造的力量。

  其次,要有效引导、训练学生对美术形态的感性认识,强化对学生的美术造型感觉的培养训练。如要求学生用素描表现手法描绘“在风中的动人旋律”、“一个正毛骨悚然的胆小无赖”等。“造型感觉,指的是将人们对形状、形式和色彩所形成的直觉传输给岩石、陶土和颜料(也包括词汇和音符)等印象性材料的能力。”[4]在美术教育行为中,空间直感教育性是美术教育的首要本质。它也是一般教育的育人性本质的升华和具体化。无论是美术教育者,还是美术学习者,都应充分认识此特性。进而才能找到各自深入学习、研究、欣赏美术的有效切入点。

  二、美术教育的启迪诱创教育性

  美术教育的启迪诱创教育特性,是由美术本体的追求大审美价值的视觉实现特质所决定的。美术作为艺术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它的特殊本质之一,就是在极度想象活动中追求美的视觉实现。罗宾·乔治·科林伍德曾在其《艺术哲学新论》中讲:“艺术是想象,但想象是活动。想象不应简单地让连续的意象闲散地漂过心灵,它应努力去想象和从事想象。象一个人可以想象其它任何东西一样,他也可以随意想象;因此,虽然一个完全可以毫不费力地想象,但他为了努力更好地想象就要从整体和从长远的观点上来更好地想象。”[5]在美术教育中,怎样在激发起了学生丰富的为美术所需的想象之后,再“更好地想”呢?重要的一点,就是美术教育者应及时有效地启迪引导学生去努力探索出将其丰富想象予以外化表达的教育方法。换句话说,美术教育者应着力去启迪、诱发学生将个体独有的美术灵感、特有体悟的内在心灵和美术情感予以有效地宣泄、展示,并激励学生在不断的美术创造实践中,把最具魅力的美表现出来。关于此,连极力贬低艺术的柏拉图也认为:“艺术是对情感和我们本质中不受约束部分的表现。”[6]虽然有艺术家说,艺术是不可教的。实践证明,真正的艺术不是教出来的。但,这并不是意味着美术教育者在美术学习者面前毫无办法或无能为力。只表明,其要求美术教育者要能探索寻求出独特的、易于启示、引发学生创造力的科学、艺术、实效的教育方法。要成为一位真正永远拥有良好美术教育方法的美术教育者,是艰辛不易的。

  三、美术教育的情感享受教育性

  美术教育的情感享受教育性,是由美术创作行为的外化实现所决定的。当观者面对特定的、凝结画家内在情感心灵的美术作品时,能否获得独有的审美感觉,是衡量美术作品审美作用发挥大小的尺度。这只表明了,美术作品本身是否有刺激欣赏者的内在魅力美的问题。另一方面,一件优秀的美术作品,不是被所有面对它的观者所能够欣赏的。即观者本身也存在着美术欣赏水平高低的问题。所以,作为在不断社会化过程中的个体,理应接受一定有效的美术教育。尤其是接受一定的美术观念和艺术欣赏教育。这也是除专业美术教育应重视和强调的教育内容以外的非美术教育实施的主要内容。正如里德所说:“接受艺术欣赏教育的人数应该广泛增加。除了那些因愚钝或精神障碍不能接受艺术教育的之外,所有人都应该参加艺术欣赏训练。因为常识和心理学告诉我们,审美冲动这种全球儿童在一切时代都拥有的东西仅蛰伏在所谓的受教育者身上。”[7]所以,在美术教育的整体行为中,如何有效训练,培养学生获得一定的享受艺术美的能力是重要的任务和内容。从而也显示了美术教育的特殊本质。对美术作品等典型艺术美的有效欣赏把握,不是仅仅掌握了一定的理性知识就能进行的。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需要欣赏者能有较强的直观感知、判断、想象美术作品魅力美、优、劣的能力。如,“一位学生可能了解艺术史上的所有事实(艺术家的生卒年月、艺术名称和过程的界定,甚至艺术心理学),但当他看见一件艺术作品时,他却无法认出这是一件艺术作品,也无法区分一系列艺术作品中的审美优劣。”[8]可见,享受艺术美,也是需要经过有效教育和训练才行的。

  综上所述,只有充分认知了美术教育的特有质的规定性,才能更好地将美术教育这一特殊的教育社会化行为进行好。但是,目前在我国重视对美术教育本质进行研究的人还很少,本文仅是笔者对美术教育本质的探索性研究。不足之处,恳请方家指正。

上一篇: 高中美术教学论文 电化教学“度...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