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其它 -> 班级管理 -> 正文

用心管理班级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21 20:56:13阅读:
字号:|

  用心管理班级

  如果,一个班级充满了爱,那么学生会喜欢这个班级,并乐意为这个班级服务;如果,一个班级充满了活力,那么学生会喜欢在这个轻松愉快地班级里学习、生活;如果,一个班级的成员融洽相处,那么学生会喜欢这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为此,自从当班主任以来,我一直都很重视班级的管理,用心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努力做到让我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班级里学习、生活。

  一、让班级充满爱

  班集体,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一方活土。我从来都把教的班级看作一个大家庭。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是这个家庭中的一员,要想家庭变得温馨、和睦,离不开爱。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我以身作则,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当他们有困难或生病时,我都会主动帮助他们。那一天,婷婷同学突然胃痛,倒在地上大哭,我及时赶到教室,在学生的帮助下,把她送到医院。因家长未能及时赶回来,我在医院陪着她度过了一个漫长的黑夜。那一夜,我不敢熟睡,守护着她。第二天,当我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教室时,学生很安静地听课。我以个人的实际行动给学生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们逐渐学会关心同学、爱护同学,如我班的梅梅同学体弱多病,经常缺课。她的同桌为她整理笔记,主动给她补课。梅梅同学在上期期末考试中成绩没有退步,同学们都替她感到高兴。又如在校运会上,他们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那响亮的呐喊声感动着每一位运动员,那些默默无闻工作的后勤人员感动着每一位运动员,那舞动着的青春与激情感动着每一位运动员。因为他们知道: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我们无声的爱可以传递无穷的力量。

  生活在这样一个班集体里,学生是幸福的,班主任也是幸福的。

  让班级充满活力

  在我们学校,学生自卑心理明显,总认为自己比不上别人,从而封闭自我,不愿意与别的同学交流,总生活在自己的小天地。这样一来,班级就变得很沉闷,缺乏一种活力。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在活动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走出自卑,从而改变班级的气氛,让班级变得充满活力。一开始,是由我当主持人,开展主题班会、语文基础知识竞赛、五分钟小演讲、作文比赛等。后来有一位女生,名字叫慧斐,经过锻炼以后,她可以成为老师的好帮手,组织学生开展各种集体活动。她的右手小时候烫伤了,在手背处留下了一道很明显的疤痕,为此她不愿意和同学们一起,更不愿意站在讲台上发言,她巴不得自己生活在一个无人知道的世界里。每次活动,我都鼓励她积极参与,一开始她有点不适应,很怕被其他同学笑话。但,经历多次锻炼以后,她终于发现:其实当她站在讲台上绘声绘色地为同学们演讲时,同学们很认真地听着,根本就没有注意到她的伤痕。一次一次成功的演讲增强了她的自信,让她具有了成功感。她便主动承担起主持人的工作,组织同学参与各种集体活动。每一次活动,她都很认真策划,都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忙碌与快乐中,她早已忘记了自己手背上的伤痕。

  在这些活动中,很多同学都得到了锻炼,他们告别了内向,变得活跃、乐观,整个班级也因此而充满了活力。在紧张的学习之余,他们享受着这个轻松愉快的环境带给他们的快乐。

  三、让班级多一份融洽

  合作是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人际相互作用的形式,作为现代人,应该具备合作的能力。在合作中求得共同的发展和进步是我们最大的愿望。班级管理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建设和谐、团结、奋进的班集体的重要手段。

  在班级文化建设活动中,我安排班长负责购买学习园地的材料,美术生负责学习园地的设计工作,其他学生负责学习园地的内容设计。没想到,学生们明确了自己的工作以后,都积极参与其中。班长买回来的彩纸是四方形的,很普通,但一发到学生的手里,那一张张的彩纸就变成了美丽的图案,在那一刻,我才发现:原来学生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他们在自己设计的图案上写着自己喜欢的名言。他们把这些图案交给我们班的美术生,让他们按照原来设计的版式张贴在学习园地那里。他们精心设计的图案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学生们以此为荣,因为那是他们一起合作的成果。

  在评比中,我们班的学习园地获得一等奖。在这一次合作中,他们体验到了合作的愉悦、团结的力量。因为合作,班级充满了团结友爱的氛围。因为他们懂得合作,班级也就多了一份融洽。

  一个班级,需要我们用心管理,它才会充满爱、才会充满活力、才会多一份融洽,每一个成员都会感觉到幸福。自然而然地,他们会像爱自己的家一样爱这个班级,他们会安心在这个班级学习,他们会乐意为这个班级服务,他们会同心协力把这个班级变成优秀班集体。

上一篇: 用心去经营“绿色”班级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