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yq.cn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论文 -> 语文 -> 正文

论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作者:未知来源:网络收集时间:2013-4-18 17:02:46阅读:
字号:|

  论语文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摘要: 语文教学中的“问”是一条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锁匙。教师要遵从学生的学习规律,在教学中把握准确、得当地切入点,善于捕捉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抓住学生兴趣的“感点”,在最佳时机,设置一个个融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的问题。通过设问引学生进入教学的情境,让其思维跟着教师的思路发展。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还应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选择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教学 问 思维

  在形形式式的文章面前,学生往往有如面对令人仰止的高山,不知从何下手。如何打开书山宝库,直达成功的彼岸呢?“问”,会是一条闪亮的金锁匙。犹如古猿人手中的燧石,教学中一个个融科学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的问题,必能撞击出学生心灵的火花,收到激发兴趣,发挥潜能,开启思维的效果。问题是,在具体操作上,我们应怎么办呢?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说说这个问题。

  1 要科学地问

  问得科学,即指问得准确精要,包括是否准确、得当地切入,是否遵从学生学习规律,能否通过设问引学生进入教学的情境,让其思维跟着教师的思路发展。要做到这一点,提问首先要紧扣教学目的、重点、难点,必须遵循教学原则,不得违背学生的实际能力,信口发问或无目的地问。曾有一位教师在上《最后一课》时,先讲小弗朗士,再讲韩麦尔先生,然后问:“你们觉得韩麦尔老师怎样?”课堂乱了:有的说“好”,因他爱国;有的说“不好”,他因个人的事放假;有的说“无法评价”,因评价一个老师要看其教学水平……最后,这个老师说:“算了,这个问题一点也不重要。”既然不重要,为何要问呢?归根到底,就是问得失“准”了。怎样才问得准确呢?

  具体来说,那就一定得体现以下几点:

  第一,针对性。要针对教学内容及学生的难以把握处,做到有的放矢。一方面,针对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有选择地问;一方面,针对不同层次学生采用不同的提问方式,使课堂不致出现冷场局面。此外,设计问题时还应选准关键点与突破点,切中问题要害,使学生在问答中真正学到知识。如教学《世间最美的坟墓》一文,可抓住第一段第二句“饱经忧患的老人突然从中获得了一个新的、更美好的启示”发问,这是全篇“文眼”,表面上,它交待托尔斯泰选墓地的初衷,实是涉及全文主旨。我们可从这里入手,紧扣上下文,找出“只是……只有……最……最……没有……没有……连……也没有”这些关键词语,并对全文进行综合思考,则不难搞出“新的更美好的启示”就是:一切奢华、夸饰均是市侩、庸俗,欲不朽者反速朽;回归自然、平凡、朴素,才是永恒又“逼人”的崇高。可见,精确的设问有助于学生更快地提取文章内容的“精要”。

  第二,合理性。设计的提问必须合理得当,既要紧扣语文教材,充分体现教材大纲的重点、难点,又要可答性强,便于学生回答,切忌题旨不清,或对学生回答的不完善进行挑剔挖苦。只有合理性地问,才能抓住学生的心,充分控制学生的注意力,使 教与学协调发展。《故乡》是大家公认的不好教的课文,一位有43年教龄的教师总结经验说,教了30年后才悟出一个“变”字。于是他在预习时有意引导学生注意:回故乡——悲凉;离故乡——悲哀,然后问:“我”的思想感情为何摆脱不了一个“悲”字?接着让学生通过反复阅读得出:故乡“变”了,人物、景、人与人的关系都变了,故乡变得更贫穷、衰败、落后了,而“我”自己的思想也变了。这样一设计,繁复的问题变得简单、容易了。而学生在回答的过程中也自然深刻理解了课文。

  第三,有序性。即发问应化大为小,循序渐进。一些语文老师因为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喜欢抛些大问题,弄得学生不知所云。如教《背影》一文,一些老师一开始就这样问:“本文表达朱自清先生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呢?在这些朴素平实的语言中,为什么会饱含如此深的感情呢?”在毫无准备之下,学生肯定摸不着头脑。其实,不少课文本身就是一个由浅入深、结构严密、有序的组合体。我们可以按课文本身的顺序构思提问。如:一个老师讲《愚公移山》时,他这样问:“移什么山?谁移山?为什么移山?对移山有几种不同的态度?结果怎么样?”这样循序渐进地发问,各个击破,学生就能轻易了解全文内容。

  2 要艺术地问

  问得艺术,即指问得巧,问得有趣。

  陶行知先生说:“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怎样才算“问得巧”呢?可以从两方面下功夫:一是能把握提问的时机;二是方法灵活,善于“曲问”,旁敲侧击,开拓思维。

  古人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提问一定要掌握好时机,只有这样才能抓一点而牵动全局。从而化繁为简,变难为易。如讲《变色龙》,一位教师先引导学生掌握“变”是奥楚蔑洛夫警官最大的特点,然后研究其中“不变”的地方——“巴结上司”、“欺压穷人”的性格始终不变,再结合课文结尾处,奥说“早晚我要收拾你”及广场上人们“哈哈大笑”,最后提问:“他们为什么笑?笑的内容是什么?”一问之下,学生明白到:笑赫留金事与愿违;笑奥的变化无常,媚上欺下;笑在那个社会中,穷人不如富贵家犬的黑暗现实。可见,问的时机抓得好,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

  提问还要据实际情况做到灵活有变。提问时要避免过泛过死,否则,问会缺乏生命力。俗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只要在教学上用得上的手法,都可启用。在这方面,一些教师总结了很多有用的方法,如:开门见山法、情境启示法、层层剖析法、综合分析法等等。有时在采用常规方法的同时,还可宕开一笔,换一个角度,出奇制胜。如:钱梦龙老师上《论雷锋塔的倒掉》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借题发挥”的艺术手法,提出了一个似乎与理解课文完全不搭界的问题:“听说杭州人民正在重建雷锋塔,如果鲁迅先生还在,你认为他会反对还是赞成呢?理由是什么?”学生有的说“反对”,因雷锋塔是“封建势力”的象征;有的说“赞成”,因重建的“雷锋塔”是社会主义的象征……见学生答不到点子上,钱老师一语点破:“难道雷锋塔非得有象征意义吗?”一语惊醒学生,鲁迅之所以把“雷锋塔”作为“封建势力”的象征,其目的是借题发挥,这样换一个角度提问,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标,既抓住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怎样才是问得有趣呢?就是发问时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最佳心理状态,抓住学生兴趣的“感点”,如名人效应,新颖有趣的内容和打破常规的事物等等,爱因斯坦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我们从学生的兴趣点切入,可以一下子扣住学生,激发其求知欲和探奇欲,从而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一位教师教《孔乙已》是这样设问的,(在学生读课文之前,问)1、鲁迅先生说过,在他创作的短篇小说中,他最喜欢的是《孔乙已》,为什么呢?孔乙已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在学生读完课文后,又问)2、本文采用了“以乐写悲”的笔法,把孔乙已的悲剧置于众人的笑声中来表现,文中写了哪些人的笑?(明确答案:长衫主顾、掌柜、短衣帮等)3、他们的笑分别有什么意味?(冷酷无聊、贪婪、愚味……)4、从这些笑声中,你悟出孔乙已悲剧的因素是什么呢?上面这些问题,均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从而激活了学生思维。

  3 要创造性地问

  这里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设问要能体现对学生的引导,要侧重于传授方法,揭示规律。叶圣陶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不教。”这些话告诉我们,教学注重传授方法,揭示规律。语文教材不同于其他教材,它是由一篇篇独立的文章组成的文选式的教材,所以教师不仅要学生学会一篇课文(写了什么,有什么写作特色等),还要从这篇课文出发,去延伸迁移、比较深化、发散求异、想象创新,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这更需要教师重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力求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讲《中国石拱桥》,一些教师设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举两个例子呢?”然后让学生弄明白,中国石拱桥有两个类别(独拱、石拱),之所以举这两个例子是因为它们不仅代表了中国石拱桥的共性,又有其个性,这样子的“一举”,学生在以后的阅读、写作中自然更易“反三”了。二是要在“问”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今科研的新课题,也是今后教育的一个趋向。对于学生而言,创新并不限于首创前所未有的新知识、新见解,布鲁纳说:“学生的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而应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这也就是说,学生的创新还包括丰富的内涵:学习上的知识迁移、丰富的想象力、发表不同的见解以及小发明制作等。那么教师应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自觉主动地发现、研究、解决新的问题。

  教师如何才能在课堂中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其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呢?这就要求教师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多给他们一些引导,一些思考的时间,并给他们多提供一些展示能力的机会。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不仅自己善问,还应令学生会问、多问并学会独立解决问题,从而踏出创新的第一步。布鲁巴克也曾说过:“让学生自己提问题,是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

  要让学生会提问题,首先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培养学生不迷信权威,不轻信现成结论的批判精神,引导学生采用研究性的学习方法,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去发现真知,大胆创新。如,教师可鼓励学生把在预习中已看出苗头,但又不十分清楚的问题向老师提出来,这样可使学生提前主动参与思维活动。之后,教师可向学生们公布“问题的发现者”,并向大家寻求援助,这样既让提问题的学生感到自己受重视而继续努力,又鼓舞了其他学生,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自然乐意去寻根“问”底了。

  在另一方面,教师在学生寻求答案的时候,要注意点拨、引导,既要调动他们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体验去解决问题,掌握新的知识,又要在他们确实不懂或似懂非懂处,适当“抛砖头”、“搭台阶”,从而让学生通过思维阻塞区。如教《故乡》,在讨论“为什么要写杨二嫂?不写她故事是否完整”时。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并讨论:杨二嫂与闰土的异同点是什么?一步步地让学生知道答案:原来写杨二嫂是为了深化主题,进而理解《故乡》的主题:表现在军阀势力及封建势力的统治下,中国城乡日趋没落、贫困。

  总之,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时刻需紧记“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塞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点燃的火把”,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方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多鼓励他们向“深山”探宝,品尝创新的甜美。这样,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增强,创造性思维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上一篇: 论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   下一篇: 没有,这是最后一篇!

关于本站 | 免责声明 | 业务合作 | 广告联系 | 留言建议 | 联系方式 | 网站导航 | 管理登录
闽ICP备05030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