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重“品”文重“嚼”
诗重“品”文重“嚼”
“诗歌”是高度集中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它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谐的音韵美与结构美美。诗歌发展到宋朝产生“诗余”,即宋词。在语文教学中,通常把诗词甚至元曲一同归为诗歌教学。“文言文”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也就是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由于春秋战国时期,便宜方便用于书写的纸尚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了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的事情,就需要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因此文言文也是经过高度压缩的文字。从二者的定义上便可清楚地看出 “诗”“文”的异同:最突出的不同便是体裁有别,相似处是均用高度凝练的文字表情达意。作为文学作品,应算是“大同小异”,因此,在我以下的论述中均是强调“侧重什么”而非“定要怎样”。近两天有幸聆听到文言文教学《史记选读》之《廉颇蔺相如列传》与诗词教学《雨霖铃》,从几位老师的处理中不难看出: 1、诗重“品”,文重“嚼”。读诗要引导学生去“品”。一品妙字佳句。“性僻耽佳句”的古人有推敲炼字的喜好,不惜“吟安一个字,捻断数根须”来追求“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效果。于是有了“春风又绿江南岸”“云破月来花弄影”“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的典故。为不辜负诗人的良苦用心,在诗词的学习中,我们必须去细品这些传神的字句。二品独特意象。古人善于借摄入眼中的客观景物来抒情,寓情于景。久而久之,一些特定景物固定负载着着一些特殊情感,成为经典意象。“缺月”之于“圆月”,“淡酒”之于“浊酒”,“杨柳”之于“梧桐”等等都有待于师生去品味,去积累。《雨霖铃》的教学中,意象的品读就是教师设计中重要不可或缺的一环。三品优美意境。入诗的各种意象非孤立存在,诗人的情感串联形成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情境,便是意境。这需要师生共同去品味、去想象、去感受。四品思想情感。在前三品的基础上,品味领会诗人情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此外,还要品味诗歌的节奏、韵律,艺术技巧等等。文言文阅读重“嚼”,即“咀嚼”。一嚼实词虚词特殊句式。这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来不得半点马虎。学生唯有自己嚼碎了,才便于消化吸收,利于迁移。二嚼哲理句主旨句精彩句。一些古代散文中不乏“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祸患常积于忽微,智勇多困于所溺也”“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的哲理句,这需要师生去咀嚼,去咂摸。三嚼或感性或理性的思想情感。扫除了障碍,把握了文意,咀嚼了主旨句哲理句,对于作者情感的领会也会瓜熟蒂落。 不论是诗词的品味,还是文言的咀嚼,都离不开共同的也是最好的学习方式:诵读。几位教师也是或让学生自由读试读,或范读齐读,或品读美读,或引读背读。在读中层层推进课程,在读中获得美的享受。 2、诗重“悟”,文重“析”。《雨霖铃》中词人抒发的那种缠绵悱恻、难舍难分的离别伤感之情需要师生去领悟而非简单干巴的分析就能呈现的。《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人物性格的特点,蔺相如成功的原因,作者对两个人物的态度,主要都得靠分析去解决,虽然也不能缺少领悟。
3、诗重“灵气”,文重“傻气”。诗乃激情迸发的火花,需要读者有点灵性有些慧根以便与诗人进行很好的心灵沟通。灵性从哪里来?从熏陶中来。通大量的诗词阅读背诵鉴赏会熏出大多数学生的灵性来。而文言文的学习需要点“傻气”。所谓“傻气”,指在文言文的学习中,师生每一步都得踏踏实实地走,认认真真地读,仔仔细细地记,不能有任何侥幸思想,不能存偷懒耍滑之心。实实在在地积累,会获得扎扎实实的能力。 4、诗重“想象”,文重“思辨”。诗歌用最简练的语言写景抒情描摹人物描绘画面营造意境,浓缩度较高,很多时候要求读者去想象联想。《雨霖铃》中“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画面需要读者想象再创造;“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场面也得读者去想象,想象好了才能更好的理解诗人,与诗人情感共振产生共鸣。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几句,单从表面上看是状写江水拍激崖岸的宏伟壮丽的景象,学生并不难想象。但是要联系到词的标题“赤壁怀古”,就可进一步想象出当年赤壁鏖战、曹军“灰飞烟灭”的场面:此火彼水,一红一白,色彩对比何等鲜明,古今比照何其强烈,恰是应“怀古”二字,实扣伤今之意。相对而言,文言文对想象的要求不如诗歌这么高,而是更重理性的思辨。在第二点中已提过,不再重复。 诗文有别,但大同小异。是体裁的不同决定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方式的不同。我们了解共性,明确差异,才能寻找与各自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高效地、各有重点地去学习、去教学。诗文并重,诗的细品与文的细嚼交替互补,在长期大量的诗文背诵品嚼鉴赏中,便会潜移默化地陶冶师生性情,细雨无声地提高师生的文化素养。
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