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的“死活律”
语文教学中的“死活律”
律”是讲规则、标准的。凡要严肃、认真对待的都须讲“律”,如逻辑学很讲“律”,佛教也大谈“律”,音乐也因“律”而极富变化之美,诗歌也因“律”而气韵生动。语文教学当然要讲的“律”就更多了,在这篇博文里只讲讲“死活律”。现代语文教学都期盼教得活、学得活,人们极不认同老师的“死”教,学生也极不愿“死”教的老师来教,同样学生不愿“死”学,也常常嘲笑“死”学的学生,看来凡带一个“死”字的师生都是被人低贬的。但我们必须冷静地思考思考,“死”与“活”本来就是矛盾的双方,没有“死”,岂能奢谈“活”,没有“活”,何言“死”?其实语文教学不可回避“死活题”,也需要解开 “死活题”,“死活问题”应该成为语文教师每天需严肃、认真对待的“课题”,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厘清教学的“死活律”,那么,教学质量一定会很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一定很高。依笔者陋见,语文教学中的“死活律”是“先死后活”、“不死不活”、“死死活活”。
所谓“先死后活”就是必须先学习基础的、需要“死记硬背”的知识,如字得按笔顺笔划写,如果不记住字的笔顺笔划就会形成不良的书写习惯,容易出错是不可避免的;单音字的读音一定要记牢,如明明是较为特殊的单音形声字,如果一味追求“活”而不记,结果字读半边,不时出错,自然会闹出笑话。很多知识是需要“死记”的,如果不先“死”记,就形成了知识体系的欠缺,将来即使能“活”,但会因根底不牢而常常漏洞百出。语文是需要慢慢积累的学科,如果不先“死”下工夫,就不会产生日后的渐悟与顿悟,灵思妙悟不会从天而来,都是源自扎实的基本功。语文教学需要在“死”之处用心的地方着实很多,语文教学不能出错,有许多答案必须是标准或唯一的,如果随意提供灵活答案就会扰乱视听,贻误学生一生,而学生如果不老老实实记住该记的,一味求“活”,就会浮躁自傲而自以为是,后果自然是极为严重的。“先死后活”在人生的成长史上是极为重要的,在语文教学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不死不活”说的是语文教学“死活”辩证法。如果不记住一些名言警句,怎能进行有目的创新?如果不牢记鉴赏分析文章的一般方法,怎能达到左右逢源、曲径通幽的自由境界?如果不记清相关的背景知识,而是临阵磨刀,怎能提高工作效率?没有大量的知识储备,怎能做到运用时的得心应手?如你在写作时需要引用,如果你记得清楚当然会信手拈来,不仅不会影响你的思路,反而容易触发你灵感的瞬间迸发。有许多看似“死”的知识,其实是“活”的源头,如果没有大量的“死”的知识,甚至谈不上真正的语文教学。中国的汉语言文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博大精深,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学主要就是传授已经总结出的基本规律、基本精神,基本价值取向,而在此基础上的“活”才会有根有源,只有掌握了汉语言文学的精髓,才有可能达到运用之妙全在乎一心的妙境。所以语文教学有时不讲“死”就不能讲“活”,不懂“死”的,就不能理解“活”的。
“死死活活”有三层意思:一是有时侧重于“死”,有时侧重于“活”;二是该讲“死”的地方,就得讲“死”,该讲“活”的地方,就得讲“活”;三是“死”的毫无用处之处,必须堵死,不准其进入课堂,进入课堂的必须是有利于学生成长与发展的知识,“活”的适用性广的就多讲细讲,尽量讲到运用自如。基础的知识与技能就侧重于“死”,应用操作能力的则侧重于“活”。文各有体,写文章要符合文体要求这是共识,因此要记住其规范要求,但取材、剪裁的方法很多,行文手法变化多端却也要讲清楚。对高中生教他每个错别字重抄100遍,不仅无用,而且严重挫伤学生的身心(现实中竟然有),拓展自己思路的方法在作文教学中就必须百讲不厌。“死死活活”对语文教师而言有抉择之难,语文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内在需求,未来发展需要而定,语文教师要有前瞻性和多种“活”学“活”用的能力。
语文教学中的“死活现象”是必须正视的,语文教师要积极探究教学中的“死活律”,以期变“死”为“活”,“死”为“活”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相关文章:
|